1、提高
碳纖維的集束性和耐磨性,保護碳纖維表面。
2、提高樹脂對碳纖維的浸潤性。
3、提高
復(fù)合材料的界面性能。
項目
|
體密度g/cm3
|
線密度g/cm3
|
拉伸強度(Mpa)
|
模量(Gpa)
|
斷裂延伸率(%)
|
含膠(%)
|
含水(%)
|
平均值
|
CV(%)
|
平均值
|
CV(%)
|
平均值
|
CV(%)
|
原漿
|
1.7738
|
0.8051
|
3232.1500
|
3.5050
|
260.1100
|
3.7600
|
1.4800
|
6.9225
|
0.2650
|
0.0843
|
A
|
1.7748
|
0.8062
|
4259.6500
|
3.3100
|
262.9375
|
3.7550
|
1.5050
|
6.9225
|
0.2650
|
0.0843
|
B
|
1.7737
|
0.8034
|
4293.8775
|
4.3950
|
254.2425
|
3.8025
|
1.5550
|
5.7075
|
0.2500
|
0.0340
|
用量2%原漿與上漿劑A、B的不同影響
(1)添加上漿劑A、B拉伸強度明顯提高。
(2)添加上漿劑A、B斷裂延伸率有所提升。
(3)添加上漿劑B對模量有所下降
碳纖維是一種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強度、高模量纖維的新型纖維材料。碳纖維“外柔內(nèi)剛”質(zhì)量比鋁輕,但強度卻高于鋼鐵,并且具有耐腐蝕、高模量的特性,在國防**和民用方面都是重要材料。它不僅具有碳材料的固有本征特性,又兼具紡織纖維的柔軟可加工,是新一代增強纖維。由于碳纖維屬于惰性纖維,纖維表面光滑、表面易起毛?;钚曰鶊F少,導(dǎo)致碳纖維與基體樹脂之間的界面黏結(jié)強度低,界面存在較多缺陷,往往成為復(fù)合材料的薄弱環(huán)節(jié)。
目前市場上所用碳纖維上漿劑都是各企業(yè),根據(jù)每個企業(yè)所生產(chǎn)的碳纖維的產(chǎn)品自行研制或復(fù)配的,主要功能是:賦予纖維更好的加工工藝性能:集束性、開纖性、耐摩擦性、潤濕性。
SYC上漿劑是我司自主研發(fā)的適用不同樹脂體系的上漿劑,改性后的乳液型上漿劑有效提升了碳纖維的復(fù)合材料的界面黏結(jié)性能,(增加碳纖維與復(fù)合樹脂的錨固點),其界面剪切強度(IFSS)超過85 MPa,而且碳纖維的上漿率低于1.5%,飽和吸水率低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