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含水量監(jiān)測儀土壤水是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來源(水培植物除外),另外植物也可以直接吸收少量落在葉片上的水分。土壤水的主要來源是降水和灌溉水,參與巖石圈-生物圈-大氣圈-水圈的水分大循環(huán)。土壤含水量有三個重要指標。一個是土壤飽和含水量,表明該土壤多能含多少水,此時土壤水勢為0。
第二是田間持水量,是土壤飽和含水量減去重力水后土壤所能保持的水分。重力水基本上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此時土壤水勢為-0.3巴。
第三是萎蔫系數(shù),是植物萎蔫時土壤仍能保持的水分。這部分水也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此時土壤水勢為-15巴。
田間持水量與萎蔫系數(shù)之間的水稱為土壤有效水是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的部分。當然,一般在田間持水量的60%時,即土壤水勢-1巴左右就采取措施進行灌溉。
精度:
|
±3%(校準后)
|
量程:
|
0~百土壤含水量
|
電源:
|
2x AA電池,大約計數(shù)10000次
|
檢測體積:
|
70mm x 55mm(直徑)土柱
|
運行環(huán)境:
|
防水(傳感器具備IP68級防護)
|
存儲:
|
無存儲功能
|
土壤含水量監(jiān)測儀土壤學中的土壤水是指在一個大氣壓下,在105℃條件下能從土壤中分離出來的水分。土壤水是植物生長和生存的物質(zhì)基礎(chǔ),它不僅影響林木、大田作物、蔬菜、果樹的產(chǎn)量,還影響陸地表面植物的分布。在土壤學中,根據(jù)對土壤水的研究方法的不同有兩種土壤水分分類,一種是從能量的點來研究土壤水,從而形成水的能量分類,它主要研究水的能量狀態(tài)和水的運動,主要用于研究分層土壤中水分運動、不同介質(zhì)中水分的轉(zhuǎn)化(蒸發(fā)、蒸騰),水分在土壤-植物-大氣連續(xù)體(SPAC)中的運移和土壤水對植物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