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讓二手銅帶粗中冷軋機agc四輥,有意者電聯(lián)。
對中位粒徑為6.63μm、18.3μm、30.2μm和49.4μm和摻量0%-15%的RGP研究表明: 1.再生玻璃粉(RGP )提高砂漿抗壓強度存在最優(yōu)摻量,實驗表明9%左右的取代率最有利于提高砂漿28d抗壓強度; 2.RGP粒徑越小、養(yǎng)護齡期越長,砂漿抗壓強度提高越明顯; 3.RGP粒徑越小,其抗泛堿能力越好;抗泛堿能力隨著RGP摻量的增加先增加后下降。粒徑為6.63μm、摻量為9%時,其抗泛堿能力最好;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馬顯帥,西二與鍺煤露天礦相鄰端幫斷層帶地質災害隱患體治理方案研究,(1)提出“地質災害隱患體整體挖除回填”方案,通過“逐層扒皮式”和“分臺階擴幫式”兩階段的清理方式使此方案的順利實施,徹底消除了地質災害隱患,保證端幫下人員和設備的作業(yè)安全(2) 此項治理工程的順利實施,可回收相鄰端幫地質災害隱患體下覆壓煤650萬t,釋放約532萬m3的內排空間,延長了兩礦服務年限(西二露天礦約3.6個月,鍺煤露天礦約10.5個月),為兩礦辦理征地手續(xù)及生產接續(xù)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劉曉明,北京科技大學冶金與生態(tài)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入選國家級人才計劃(青年項目),第十二屆中國金屬學會“冶金青年科技獎”獲得者,第四屆中國有色金屬學會“創(chuàng)新爭先計劃”,斯坦福大學“World top 2% scientists”。 一直從事工業(yè)固廢資源化高效利用,生態(tài)環(huán)境材料和固廢中有價元素提取領域的研究和應用工作。先后承擔國家、省部級和企業(yè)科研項目60余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fā)表論文140余篇,已授權國家發(fā)明專利31件,以第一完成人獲省部級行業(yè)科技進步獎3項(含一等獎1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