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書: 1.一種碟式分離機的傳動軸密封結構,傳動軸(13)穿插在傳動機構(1)的傳動腔(12)與分離部件(2)的分離腔(22)內(nèi),其特征在于:傳動軸(13)上、位于傳動腔(12)與分離腔(22)之間設置有密封裝置(3);
密封裝置(3)的座體組件(31)內(nèi)設有動環(huán)(33),動環(huán)(33)固定在軸套(32)上,軸套(32)套設在傳動軸(13)上;動環(huán)(33)的上下方分別設置上靜環(huán)(34)、下靜環(huán)(35),上靜環(huán)(34)通過上彈性組件(36)與座體組件(31)連接,下靜環(huán)(35)通過下彈性組件(37)與座體組件(31)連接;動環(huán)(33)與上靜環(huán)(34)、下靜環(huán)(35)的對應端面滑動摩擦配合形成上密封面(310)與下密封面(320),上密封面(310)與下密封面(320)為硬密封面。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碟式分離機的傳動軸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動環(huán)(33)與軸套(32)之間、上彈性組件(36)與座體組件(31)之間、下彈性組件(37)與座體組件(31)之間分別設置有密封圈。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碟式分離機的傳動軸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座體組件(31)與軸套(32)之間設置有密封件(39),密封件(39)固定連接在座體組件(31)上。
4.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碟式分離機的傳動軸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軸套(32)上連接有連接套(38),軸套(32)外周設有上凸環(huán)(321),連接套(38)外周設有下凸環(huán)(381),密封件(39)設置在上凸環(huán)(321)與下凸環(huán)(381)之間,上凸環(huán)(321)、下凸環(huán)(381)與密封件(39)滑動摩擦配合。
5.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碟式分離機的傳動軸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座體組件(31)與軸套(32)、連接套(38)及傳動組件(14)之間形成有迷宮間隙(340)。
6.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碟式分離機的傳動軸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動環(huán)(33)與座體組件(31)之間具有冷卻液腔(330),座體組件(31)上開設有連通冷卻液腔(330)的冷卻液進口(315)與冷卻液出口(316)。
7.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碟式分離機的傳動軸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座體組件(31)上位于冷卻液腔(330)下方設置有檢漏口(317)。
8.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碟式分離機的傳動軸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座體組件(31)包括依次連接的上座(311)、中座(312)、下座(313),下座(313)通過緊固件固定到傳動組件(14)上,上座(311)與中座(312)之間連接有連接塊(314),連接塊(314)與上座(311)及中座(312)之間分別設置有密封圈。
9.按照權利要求8所述的碟式分離機的傳動軸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動環(huán)(33)位于上座(311)內(nèi)側,上靜環(huán)(34)通過上彈性組件(36)與上座(311)連接,下靜環(huán)(35)通過下彈性組件(37)與連接塊(314)連接,冷卻液進口(315)與冷卻液出口(316)開設在上座(311)上,檢漏口(317)開設在中座(312)上。
10.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碟式分離機的傳動軸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分離部件(2)上設有連通分離腔(22)的氮氣進口與氮氣出口。
說明書: 碟式分離機的傳動軸密封結構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碟式分離機密封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碟式分離機的傳動軸密封結構。
背景技術
碟式分離機是沉降式離心機中的一種,其分離部件的轉(zhuǎn)鼓裝在傳動機構的立軸上端,通過傳動裝置由電動機驅(qū)動而高速旋轉(zhuǎn),利用離心分離技術實現(xiàn)物料的分離。碟式分離機用于分離靠重力沉降難以分離的物料,兩種互不相溶、密度相近的液體在轉(zhuǎn)鼓高速旋轉(zhuǎn)產(chǎn)生的離心力場中,密度不同的物料產(chǎn)生的離心力不同,從而實現(xiàn)兩種物料的分離。
碟式分離機是高速旋轉(zhuǎn)設備,其傳動機構的傳動腔與分離部件的物料分離腔之間存在間隙,在現(xiàn)有技術中,通常采用迷宮式密封結構或骨架式油封結構來隔開傳動腔和分離腔,這兩種方式可以在設備運行狀態(tài)下有效地阻止分離部件的物料及工作液進入傳動機構及油箱內(nèi),保證傳動機構正常運行。但是,迷宮式密封結構或骨架式油封結構還是存在有配合間隙,當分離物料會有有害氣體產(chǎn)生時,有害氣體會通過該密封結構的間隙進入傳動機構內(nèi),而傳動機構通常設置有多個散熱窗口用于冷卻散熱,因此進入傳動機構的有害氣體會通過散熱窗口進入外部環(huán)境中,進而有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申請人針對上述現(xiàn)有碟式分離機傳動軸密封結構存在的缺點,提供一種結構合理的碟式分離機的傳動軸密封結構,防止氣體泄露,保護現(xiàn)場的操作人員不受傷害。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碟式分離機的傳動軸密封結構,傳動軸穿插在傳動機構的傳動腔與分離部件的分離腔內(nèi),傳動軸上、位于傳動腔與分離腔之間設置有密封裝置;密封裝置的座體組件內(nèi)設有動環(huán),動環(huán)固定在軸套上,軸套套設在傳動軸上;動環(huán)的上下方分別設置上靜環(huán)、下靜環(huán),上靜環(huán)通過上彈性組件與座體組件連接,下靜環(huán)通過下彈性組件與座體組件連接;動環(huán)與上靜環(huán)、下靜環(huán)的對應端面滑動摩擦配合形成上密封面與下密封面,上密封面與下密封面為硬密封面。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
動環(huán)與軸套之間、上彈性組件與座體組件之間、下彈性組件與座體組件之間分別設置有密封圈。
座體組件與軸套之間設置有密封件,密封件固定連接在座體組件上。
軸套上連接有連接套,軸套外周設有上凸環(huán),連接套外周設有下凸環(huán),密封件設置在上凸環(huán)與下凸環(huán)之間,上凸環(huán)、下凸環(huán)與密封件滑動摩擦配合。
座體組件與軸套、連接套及傳動組件之間形成有迷宮間隙。
動環(huán)與座體組件之間具有冷卻液腔,座體組件上開設有連通冷卻液腔的冷卻液進口與冷卻液出口。
座體組件上位于冷卻液腔下方設置有檢漏口。
座體組件包括依次連接的上座、中座、下座,下座通過緊固件固定到傳動組件上,上座與中座之間連接有連接塊,連接塊與上座及中座之間分別設置有密封圈。
動環(huán)位于上座內(nèi)側,上靜環(huán)通過上彈性組件與上座連接,下靜環(huán)通過下彈性組件與連接塊連接,冷卻液進口與冷卻液出口開設在上座上,檢漏口開設在中座上。
分離部件上設有連通分離腔的氮氣進口與氮氣出口。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實用新型的動環(huán)與靜環(huán)之間的硬密封面將傳動腔與分離腔分隔開,硬密封面無配合間隙,分離腔內(nèi)的分離物料產(chǎn)生有害氣體時,有害氣體不會從硬密封面通過而進入傳動腔內(nèi),防止了有害氣體滲漏進入傳動腔進而通過散熱窗口進入外部環(huán)境中,保護了現(xiàn)成操作人員不受有害氣體的傷害。動環(huán)上下兩端均形成有硬密封面,構成密封雙保險,即使有害氣體滲漏進冷卻液腔,也可以保證有害氣體被隔絕在冷卻液腔、溶于冷卻液中隨冷卻液一起流到密閉收集容器中,而不會滲漏進到傳動腔內(nèi),密封效果更好,密封可靠性更高。
本實用新型的動環(huán)與靜環(huán)的輔助密封結構,可以保證有害氣體被隔絕在分離腔內(nèi)、不往傳動腔內(nèi)滲漏。
本實用新型的密封件對傳動腔進行密封,防止從冷卻液腔內(nèi)滲漏的冷卻液進入傳動腔而影響傳動機構的正常工作。座體組件與軸套、連接套及傳動組件之間的迷宮間隙進一步隔開冷卻液腔與傳動腔,防止冷卻液進入傳動腔,分隔效果更好、更可靠。
本實用新型的檢漏口可以定期檢測冷卻液腔內(nèi)的冷卻液是否有滲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部的放大圖。
圖3為圖2中B部的放大圖。
圖中:1、傳動機構;11、下殼;12、傳動腔;13、傳動軸;14、傳動組件;
2、分離部件;21、上殼;22、分離腔;23、轉(zhuǎn)鼓;
3、密封裝置;31、座體組件;311、上座;312、中座;313、下座;314、連接塊;315、冷卻液進口;316、冷卻液出口;317、檢漏口;32、軸套;321、上凸環(huán);33、動環(huán);34、上靜環(huán);35、下靜環(huán);36、上彈性組件;37、下彈性組件;38、連接套;381、下凸環(huán);39、密封件;310、上密封面;320、下密封面;330、冷卻液腔;340、迷宮間隙。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分離部件2設置在傳動機構1上方。傳動機構1的下殼11的內(nèi)腔為傳動腔12,傳動腔12中央豎直插裝有傳動軸13,傳動軸13通過傳動組件14與驅(qū)動機構連接(圖中未示出)。分離部件2的上殼21內(nèi)腔為分離腔22,分離腔22內(nèi)設有轉(zhuǎn)鼓23。傳動機構1的下殼11與分離部件2的上殼21通過緊固件固定連接,傳動軸13上部從下殼11穿出、穿入上殼21的分離腔22內(nèi),其上端部與轉(zhuǎn)鼓23連接;傳動軸13位于下殼11頂面與上殼21底面之間的部位外周套設有密封裝置3進行密封。分離部件2上設有連通分離腔22的氮氣進口與氮氣出口(圖中未示出),用于往分離腔22內(nèi)輸出或排除氮氣。
如圖2、圖3所示,密封裝置3的座體組件31內(nèi)設有軸套32、動環(huán)33、上靜環(huán)34、下靜環(huán)35、上彈性組件36、下彈性組件37、連接套38及密封件39。座體組件31包括上下依次連接的上座311、中座312、下座313,下座313通過緊固件固定到傳動組件14上,上座311與中座312之間連接有連接塊314,連接塊314與上座311及中座312之間分別設置有密封圈進行密封。軸套32插裝在座體組件31中央、套設在傳動軸13上。動環(huán)33套設在軸套32外側、位于上座311內(nèi)側,動環(huán)33通過緊定銷固定在軸套32上,動環(huán)33與軸套32之間設置有密封圈進行輔助密封;動環(huán)33與上座311之間具有冷卻液腔330,上座311上、相對兩側分別開設連通冷卻液腔330的冷卻液進口315與冷卻液出口316,冷卻液從冷卻液進口315流入冷卻液腔330,從冷卻液出口316流出,循環(huán)流動對動環(huán)33與上靜環(huán)34、下靜環(huán)35之間的密封面進行冷卻,避免密封面過熱而引起密封面的嚴重磨損、進而影響密封效果。上靜環(huán)34、下靜環(huán)35分別設置在動環(huán)33的上、下方。上靜環(huán)34通過上彈性組件36與上座311連接,上彈性組件36將上靜環(huán)34壓緊到動環(huán)33上;上彈性組件36與上座311之間設置密封圈進行輔助密封,在分離腔22內(nèi)產(chǎn)生有害氣體時,可以保證有害氣體被隔絕在分離腔22內(nèi)、不往傳動腔12內(nèi)滲漏。下靜環(huán)35通過下彈性組件37與連接塊314連接,下彈性組件37將下靜環(huán)35壓緊到動環(huán)33上,下彈性組件37與連接塊314之間設置密封圈進行輔助密封。動環(huán)33通過軸套32隨傳動軸13一起轉(zhuǎn)動,動環(huán)33的上下端面分別與上靜環(huán)34、下靜環(huán)35的對應端面貼合、滑動摩擦配合,形成上密封面310與下密封面320,上密封面310與下密封面320為硬密封面、將傳動腔12與分離腔22分隔開,硬密封面無配合間隙,分離腔22內(nèi)的分離物料產(chǎn)生有害氣體時,有害氣體不會從硬密封面通過而進入傳動腔12內(nèi),防止了有害氣體滲漏進入傳動腔12進而通過散熱窗口進入外部環(huán)境中,保護了現(xiàn)成操作人員不受有害氣體的傷害。動環(huán)33上下兩端均形成有硬密封面,構成密封雙保險,即使有害氣體滲漏進冷卻液腔330,也可以保證有害氣體被隔絕在冷卻液腔330、溶于冷卻液中隨冷卻液一起流到密閉收集容器中,而不會滲漏進到傳動腔12內(nèi),密封效果更好,密封可靠性更高。
如圖2、圖3所示,中座312上、位于冷卻液腔330下方設置有檢漏口317,可以定期檢測冷卻液腔330內(nèi)的冷卻液是否有滲漏。連接套38連接在軸套32下部、位于中座312內(nèi)側。連接套38外周沿徑向凸起有下凸環(huán)381,軸套32的外周沿徑向凸起有上凸環(huán)321,上凸環(huán)321與下凸環(huán)381之間設置有密封件39,密封件39固定連接在中座312上,上凸環(huán)321、下凸環(huán)381與密封件39貼合、滑動摩擦配合,密封件39對傳動腔12進行密封,防止從冷卻液腔330內(nèi)滲漏的冷卻液進入傳動腔12而影響傳動機構1的正常工作。中座312、下座313與軸套32、連接套38及傳動組件14之間形成有迷宮間隙340,迷宮間隙340進一步隔開冷卻液腔330與傳動腔12,防止冷卻液進入傳動腔12,分隔效果更好、更可靠。
本實用新型實際使用時,在設備運行之前,先給分離腔22內(nèi)部通入0.1Mpa壓力的氮氣,然后設備緩慢啟動,同時打開冷卻液進口315與冷卻液出口316,往冷卻液腔330內(nèi)通入冷卻液,對動環(huán)33、上靜環(huán)34及下靜環(huán)35進行冷卻;當設備運行到全速后,打開設備的氮氣出口,同時氮氣進口的氮氣也持續(xù)不斷供應,保證分離腔22內(nèi)部的氣流流通;之后通過進料管道給分離部件2進料,在物料分離過程中,如果產(chǎn)生有害氣體,則有害氣體會隨著氮氣的流通帶出分離腔22,并輸送到指定的廢氣回收系統(tǒng)。在設備運行過程中,動環(huán)33與上靜環(huán)34、下靜環(huán)35的雙端面硬密封將有害氣體隔絕在分離腔22內(nèi),防止有害氣體滲漏進傳動腔12、進而從傳動腔12泄露到外部環(huán)境中。
以上描述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精神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聲明:
“碟式分離機的傳動軸密封結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lián)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