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
1.銅礦采礦用斜井提升運輸設備,包括方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架(1)的頂部安裝有控制機構(2);
所述控制機構(2)包括支架(201)、第一電機(202)、螺紋桿(203)和套板(204);
所述支架(201)的左側與方架(1)的右側頂部相固接,所述支架(201)的內(nèi)壁與第一電機(202)的外壁相固接,所述第一電機(202)的輸出端與螺紋桿(203)的頂部相固接,所述螺紋桿(203)的外壁上下兩側分別與方架(1)的內(nèi)壁上下兩側轉動相連,所述螺紋桿(203)的外壁與套板(204)的內(nèi)壁螺紋連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銅礦采礦用斜井提升運輸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紋桿(203)和套板(204)組成升降機構。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銅礦采礦用斜井提升運輸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板(204)的正面轉動連接有長板(6),所述長板(6)的正面安裝有運輸機構(3);
所述運輸機構(3)包括兩個齒輪(301)、鏈條(302)、第二電機(303)、斜板(304)、寬板(305)、圓桿(306)和方箱(307);
兩個所述齒輪(301)的內(nèi)壁分別與長板(6)的正面左右兩側轉動相連,兩個所述齒輪(301)的外壁分別與鏈條(302)的內(nèi)壁左右兩側嚙合相連,位于右側所述齒輪(301)的正面與第二電機(303)的輸出端相固接,所述第二電機(303)的正面與斜板(304)的左側相固接,所述斜板(304)的右側與長板(6)的正面右側相固接,所述鏈條(302)的正面左右兩側上下均固接有寬板(305),多個所述寬板(305)的內(nèi)壁均與圓桿(306)的外壁相固接,多個所述寬板(305)的外側均與方箱(307)的內(nèi)側相固接。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銅礦采礦用斜井提升運輸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架(1)的左側底部與直板(7)的右側相固接,所述直板(7)的正面加工有滑槽(8),所述直板(7)的底部左側固接有底座(9),所述滑槽(8)的內(nèi)部安裝有調(diào)節(jié)機構(4);
所述調(diào)節(jié)機構(4)包括凸板(401)、短板(402)、曲板(403)和曲槽(404);
所述凸板(401)的外壁與滑槽(8)的內(nèi)壁滑動卡接,所述凸板(401)的正面上方與短板(402)的底部轉動相連,所述短板(402)的頂部與曲板(403)的底部左側相固接,所述曲板(403)的左右分別與長板(6)的正面左右兩側相固接,所述曲板(403)的正面加工有曲槽(404),所述曲槽(404)的內(nèi)壁均與多個圓桿(306)的外壁滑動卡接。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銅礦采礦用斜井提升運輸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槽(404)和圓桿(306)組成滑動機構。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銅礦采礦用斜井提升運輸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架(1)的底部固接有豎桿(5)。
說明書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銅礦采礦用斜井提升運輸技術領域,尤其涉及銅礦采礦用斜井提升運輸設備。
背景技術:
銅礦采礦用斜井提升運輸設備是指將采集的礦物通過提升運輸設備向外界運輸,實現(xiàn)礦物搬運。
但現(xiàn)有的銅礦采礦用斜井提升運輸設備無法調(diào)節(jié)運輸設備的角度,無法根據(jù)現(xiàn)場要求進行改變,容易與地形發(fā)生碰撞,造成損壞,提高了加工成本,并且運輸軌跡較長,不能實現(xiàn)快速往復運輸,等待時間較長,降低了工作效率,延長了工作時間,而且設備較大,不方便移動,拆卸麻煩,降低了實用性,不符合現(xiàn)代人的使用需求。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銅礦采礦用斜井提升運輸設備,以解決現(xiàn)有銅礦采礦用斜井提升運輸設備無法調(diào)節(jié)運輸設備的角度,無法根據(jù)現(xiàn)場要求進行改變,容易與地形發(fā)生碰撞,造成損壞,提高了加工成本技術的不足。
本實用新型由如下技術方案實施:銅礦采礦用斜井提升運輸設備,包括方架,所述方架的頂部安裝有控制機構;
所述控制機構包括支架、第一電機、螺紋桿和套板;
所述支架的左側與方架的右側頂部相固接,所述支架的內(nèi)壁與第一電機的外壁相固接,所述第一電機的輸出端與螺紋桿的頂部相固接,所述螺紋桿的外壁上下兩側分別與方架的內(nèi)壁上下兩側轉動相連,所述螺紋桿的外壁與套板的內(nèi)壁螺紋連接。
優(yōu)選的,所述螺紋桿和套板組成升降機構。
優(yōu)選的,所述套板的正面轉動連接有長板,所述長板的正面安裝有運輸機構;
所述運輸機構包括兩個齒輪、鏈條、第二電機、斜板、寬板、圓桿和方箱;
兩個所述齒輪的內(nèi)壁分別與長板的正面左右兩側轉動相連,兩個所述齒輪的外壁分別與鏈條的內(nèi)壁左右兩側嚙合相連,位于右側所述齒輪的正面與第二電機的輸出端相固接,所述第二電機的正面與斜板的左側相固接,所述斜板的右側與長板的正面右側相固接,所述鏈條的正面左右兩側上下均固接有寬板,多個所述寬板的內(nèi)壁均與圓桿的外壁相固接,多個所述寬板的外側均與方箱的內(nèi)側相固接。
優(yōu)選的,所述方架的左側底部與直板的右側相固接,所述直板的正面加工有滑槽,所述直板的底部左側固接有底座,所述滑槽的內(nèi)部安裝有調(diào)節(jié)機構;
所述調(diào)節(jié)機構包括凸板、短板、曲板和曲槽;
所述凸板的外壁與滑槽的內(nèi)壁滑動卡接,所述凸板的正面上方與短板的底部轉動相連,所述短板的頂部與曲板的底部左側相固接,所述曲板的左右分別與長板的正面左右兩側相固接,所述曲板的正面加工有曲槽,所述曲槽的內(nèi)壁均與多個圓桿的外壁滑動卡接。
優(yōu)選的,所述曲槽和圓桿組成滑動機構。
優(yōu)選的,所述方架的底部固接有豎桿。
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該銅礦采礦用斜井提升運輸設備結構科學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通過控制機構中螺紋桿轉動帶動套板上下移動,實現(xiàn)了設備角度調(diào)節(jié),防止了因為地形發(fā)生的碰撞,避免了損壞,降低了加工成本。
通過運輸機構和調(diào)節(jié)機構的配合,由鏈條轉動帶動方箱快速移動,縮短了軌跡,實現(xiàn)了快速往復運輸,減少了等待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通過該設備的整體結構縮小了體積,方便移動,提高了實用性,便于推廣。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支架、第一電機和螺紋桿的連接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中齒輪、鏈條和第二電機的連接關系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1中凸板、短板和曲板的連接關系結構示意圖。
圖中:1、方架,2、控制機構,201、支架,202、第一電機,203、螺紋桿,204、套板,3、運輸機構,301、齒輪,302、鏈條,303、第二電機,304、斜板,305、寬板,306、圓桿,307、方箱,4、調(diào)節(jié)機構,401、凸板,402、短板,403、曲板,404、曲槽,5、豎桿, 6、長板,7、直板,8、滑槽,9、底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4所示,一種銅礦采礦用斜井提升運輸設備,包括方架1,方架1的頂部安裝有控制機構2,控制機構2包括支架201、第一電機202、螺紋桿203和套板204,支架201的左側與方架1的右側頂部相固接,支架201的內(nèi)壁與第一電機202的外壁相固接,第一電機 202的型號為Y2-1,第一電機202的輸出端與螺紋桿203的頂部相固接,螺紋桿203的外壁上下兩側分別與方架1的內(nèi)壁上下兩側轉動相連,螺紋桿203受力通過方架1上下兩側的軸承進行轉動,螺紋桿 203的外壁與套板204的內(nèi)壁螺紋連接,螺紋桿203和套板204組成升降機構,螺紋桿203轉動后帶動套板204上下移動。
套板204的正面轉動連接有長板6,長板6受力通過套板204正面的銷軸進行轉動,長板6的正面安裝有運輸機構3,運輸機構3包括兩個齒輪301、鏈條302、第二電機303、斜板304、寬板305、圓桿306和方箱307,兩個齒輪301的內(nèi)壁分別與長板6的正面左右兩側轉動相連,齒輪301受力通過長板6正面的銷軸進行轉動,兩個齒輪301的外壁分別與鏈條302的內(nèi)壁左右兩側嚙合相連,位于右側齒輪301的正面與第二電機303的輸出端相固接,第二電機303的型號為XD-5D120GN-C,第二電機303的正面與斜板304的左側相固接,斜板304的右側與長板6的正面右側相固接,鏈條302的正面左右兩側上下均固接有寬板305,多個寬板305的內(nèi)壁均與圓桿306的外壁相固接,多個寬板305的外側均與方箱307的內(nèi)側相固接,方架1的左側底部與直板7的右側相固接,直板7的正面加工有滑槽8,直板 7的底部左側固接有底座9,滑槽8的內(nèi)部安裝有調(diào)節(jié)機構4,調(diào)節(jié)機構4包括凸板401、短板402、曲板403和曲槽404,凸板401的外壁與滑槽8的內(nèi)壁滑動卡接,凸板401受力通過滑槽8的內(nèi)壁左右滑動,凸板401的正面上方與短板402的底部轉動相連,短板402受力通過凸板401正面的銷軸進行轉動,短板402的頂部與曲板403的底部左側相固接,曲板403的左右分別與長板6的正面左右兩側相固接,曲板403的正面加工有曲槽404,曲槽404的內(nèi)壁均與多個圓桿 306的外壁滑動卡接,曲槽404和圓桿306組成滑動機構,圓桿306 受力通過曲槽404的內(nèi)壁進行滑動,方架1的底部固接有豎桿5。
本實例中,在使用該設備時,先使方架1底部的豎桿5插進地面,以此將設備定位,然后第一電機202與外界電源相連通,通過外界控制設備實現(xiàn)第一電機202的正反轉,進而電動螺紋桿203通過方架1 上下兩側的軸承進行轉動,從而帶動套板204移動,調(diào)節(jié)位置,移動的套板204帶動長板6進行轉動,從而使曲板403抬起,通過短板 402帶動凸板401在滑槽8的內(nèi)壁向右側移動,當位置符合要求時,與第一電機202與電源斷開,然后使第二電機303與外界電源相連通,第二電機303進行工作,帶動齒輪301轉動,從而使鏈條302轉動,進而通過寬板305帶動圓桿306在曲槽404內(nèi)壁做軌跡運動,移動的寬板305帶動方箱307移動,經(jīng)過左側使,將礦石放在方箱307的內(nèi)部,隨后送走即可,隧道較長時可以使用多個該設備進行加長使用。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
全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