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書: 1.一種
皮帶輸送機用吸塵裝置,包括安裝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座(1)之間設置有吸塵箱(9),且吸塵箱(9)與安裝座(1)通過焊接固定,所述吸塵箱(9)的內部設置有安裝腔(13),且安裝腔(13)設置有三個,所述安裝腔(13)內部的上方固定安裝有負壓風機(18),所述負壓風機(18)的輸出端密封固定有儲塵盒(15),所述儲塵盒(15)的下端密封固定有扁形吸塵罩(14),且扁形吸塵罩(14)延伸至吸塵箱(9)的下方,所述吸塵箱(9)的下端安裝有刮片(11),所述安裝座(1)下方的兩側均設置有底座(2),所述底座(2)之間設置有機架(7),所述機架(7)之間安裝有輸送帶(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皮帶輸送機用吸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塵箱(9)下端的兩側均固定設置有連接板(10),且連接板(10)與刮片(11)轉動連接,所述連接板(10)的外側安裝有第三調節(jié)螺栓(12),且第三調節(jié)螺栓(12)的一端穿過連接板(10)延伸至刮片(11)的內部,所述刮片(11)與第三調節(jié)螺栓(12)通過螺紋連接,所述刮片(11)的下端與輸送帶(8)的上端相貼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皮帶輸送機用吸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形吸塵罩(14)位于刮片(11)的前端,所述儲塵盒(15)的底部呈環(huán)形陣列開設有若個支撐柱(19),所述支撐柱(19)的上方設置有限位板(16),且支撐柱(19)與限位板(16)和儲塵盒(15)固定連接,所述限位板(16)的中間位置處設置有通孔(20),所述限位板(16)與儲塵盒(15)底部之間設置有橡膠片(21),且橡膠片(21)的直徑大于通孔(20)的直徑。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皮帶輸送機用吸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儲塵盒(15)內部的上端安裝有過濾帽(17),且過濾帽(17)的上端與儲塵盒(15)密封固定。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皮帶輸送機用吸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外部的兩側均安裝有第二調節(jié)螺栓(5),且第二調節(jié)螺栓(5)的一端貫穿并延伸至底座(2)的另一側,所述第二調節(jié)螺栓(5)的一端安裝有固定板(6),且固定板(6)與第二調節(jié)螺栓(5)轉動連接,所述固定板(6)的內側與機架(7)相貼合。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皮帶輸送機用吸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內部設置有伸縮板(3),伸縮板(3)與底座(2)滑動連接,且伸縮板(3)的上端延伸至底座(2)的上方,所述伸縮板(3)的上端與安裝座(1)通過螺栓固定,所述底座(2)外部的中間位置處安裝有第一調節(jié)螺栓(4),且第一調節(jié)螺栓(4)延伸至底座(2)的內部與伸縮板(3)相貼合。
說明書: 一種皮帶輸送機用吸塵裝置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皮帶輸送機清潔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皮帶輸送機用吸塵裝置。
背景技術
皮帶式輸送機具有輸送量大、結構簡單、維修方便、部件標準化等優(yōu)點,廣泛應用于礦山、冶金、煤炭等行業(yè),用來輸送松散物料或成件物品,根據輸送工藝要求,可單臺輸送,也可多臺組成或與其它輸送設備組成水平或傾斜的輸送系統,以滿足不同布置型式的作業(yè)線需要,而在使用過程中松散物料的粉塵易落在輸送帶上,隨著時間的推移,易在輸送帶表面凝結成塊,從而影響輸送帶的正常使用,所以需要使用吸塵裝置定期對表面進行吸塵。
但是,現有的皮帶輸送機用吸塵裝置結構較為單一,僅僅對輸送帶表面的灰塵進行吸附,然而部分粉塵牢牢的吸附于輸送帶表面,通過吸力難以得到清理,因此不滿足現有的需求,對此我們提出了一種皮帶輸送機用吸塵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皮帶輸送機用吸塵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吸塵裝置結構較為單一導致吸塵效果較差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皮帶輸送機用吸塵裝置,包括安裝座,所述安裝座之間設置有吸塵箱,且吸塵箱與安裝座通過焊接固定,所述吸塵箱的內部設置有安裝腔,且安裝腔設置有三個,所述安裝腔內部的上方固定安裝有負壓風機,所述負壓風機的輸出端密封固定有儲塵盒,所述儲塵盒的下端密封固定有扁形吸塵罩,且扁形吸塵罩延伸至吸塵箱的下方,所述吸塵箱的下端安裝有刮片,所述安裝座下方的兩側均設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之間設置有機架,所述機架之間安裝有輸送帶。
優(yōu)選的,所述吸塵箱下端的兩側均固定設置有連接板,且連接板與刮片轉動連接,所述連接板的外側安裝有第三調節(jié)螺栓,且第三調節(jié)螺栓的一端穿過連接板延伸至刮片的內部,所述刮片與第三調節(jié)螺栓通過螺紋連接,所述刮片的下端與輸送帶的上端相貼合。
優(yōu)選的,所述扁形吸塵罩位于刮片的前端,所述儲塵盒的底部呈環(huán)形陣列開設有若個支撐柱,所述支撐柱的上方設置有限位板,且支撐柱與限位板和儲塵盒固定連接,所述限位板的中間位置處設置有通孔,所述限位板與儲塵盒底部之間設置有橡膠片,且橡膠片的直徑大于通孔的直徑。
優(yōu)選的,所述儲塵盒內部的上端安裝有過濾帽,且過濾帽的上端與儲塵盒密封固定。
優(yōu)選的,所述底座外部的兩側均安裝有第二調節(jié)螺栓,且第二調節(jié)螺栓的一端貫穿并延伸至底座的另一側,所述第二調節(jié)螺栓的一端安裝有固定板,且固定板與第二調節(jié)螺栓轉動連接,所述固定板的內側與機架相貼合。
優(yōu)選的,所述底座的內部設置有伸縮板,伸縮板與底座滑動連接,且伸縮板的上端延伸至底座的上方,所述伸縮板的上端與安裝座通過螺栓固定,所述底座外部的中間位置處安裝有第一調節(jié)螺栓,且第一調節(jié)螺栓延伸至底座的內部與伸縮板相貼合。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吸塵箱下端的兩側固定設置有連接板,連接板之間安裝有可轉動的刮片,使用時,跟根據輸送帶的高度對刮片的傾斜角度進行調節(jié),確保與輸送帶的表面相貼合,調節(jié)后,分別轉動連接板一側的第一調節(jié)螺栓,在第一調節(jié)螺栓與刮片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使得第一調節(jié)螺栓內的一端逐漸延伸至刮片內部,使得連接板與刮片之間緊密貼合,從而形成對角度的固定,避免在清除輸送帶表面粉塵的同時發(fā)生脫落,固定完成后,令輸送帶進行運作,此時輸送帶表面與刮片相接觸,將其表面黏著的粉塵進行刮下,為吸塵機構提供輔助。
2、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吸塵箱的內部設置有三個安裝腔,刮片進行工作的同時啟動負壓風機,負壓風機將內部的空氣快速排出,同時使扁形吸塵罩外部空氣不斷地補充進負壓風機,與外界形成較高的壓差,那么扁形吸塵罩外部的粉塵雜物隨空氣被吸入儲塵盒內,通過在儲塵盒的內部安裝有限位板,負壓風機啟動的同時,在吸力的作用下將限位板內部的橡膠片吸至限位板的內部的上端,從而敞開扁形吸塵罩與儲塵盒之間的連接口,當負壓風機關閉時,橡膠片在重力作用下再次堵住連接口,使得內部的粉塵雜物難以下落,而負壓風機與儲塵盒之間安裝的過濾帽,能夠避免粉塵進入負壓風機內部進而對其造成影響。
3、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底座的外側均安裝有第二調節(jié)螺栓,對機架進行安裝時,根據機架的寬度對固定板之間的距離進行調節(jié),調節(jié)完成后,將整體放置于機架的上端,使得兩個固定板分別位于機架的外側,此時轉動第二調節(jié)螺栓,第二調節(jié)螺栓與底座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逐漸帶動固定板朝內側延伸,對機架兩側進行夾持,從而形成對整體的固定,這種方式安裝簡單快捷,牢固性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側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限位板立體爆炸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底座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中:1、安裝座;2、底座;3、伸縮板;4、第一調節(jié)螺栓;5、第二調節(jié)螺栓;6、固定板;7、機架;8、輸送帶;9、吸塵箱;10、連接板;11、刮片;12、第三調節(jié)螺栓;13、安裝腔;14、扁形吸塵罩;15、儲塵盒;16、限位板;17、過濾帽;18、負壓風機;19、支撐柱;20、通孔;21、橡膠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請參閱圖1-4,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實施例:一種皮帶輸送機用吸塵裝置,包括安裝座1,安裝座1之間設置有吸塵箱9,且吸塵箱9與安裝座1通過焊接固定,吸塵箱9的內部設置有安裝腔13,且安裝腔13設置有三個,安裝腔13內部的上方固定安裝有負壓風機18,負壓風機18的輸出端密封固定有儲塵盒15,儲塵盒15的下端密封固定有扁形吸塵罩14,且扁形吸塵罩14延伸至吸塵箱9的下方,吸塵箱9的下端安裝有刮片11,安裝座1下方的兩側均設置有底座2,底座2之間設置有機架7,機架7之間安裝有輸送帶8。
進一步,吸塵箱9下端的兩側均固定設置有連接板10,且連接板10與刮片11轉動連接,連接板10的外側安裝有第三調節(jié)螺栓12,且第三調節(jié)螺栓12的一端穿過連接板10延伸至刮片11的內部,刮片11與第三調節(jié)螺栓12通過螺紋連接,刮片11的下端與輸送帶8的上端相貼合,輸送帶8運作時,此時輸送帶8表面與刮片11相接觸,將其表面黏著的粉塵進行刮下,為吸塵機構提供輔助。
進一步,扁形吸塵罩14位于刮片11的前端,儲塵盒15的底部呈環(huán)形陣列開設有若個支撐柱19,支撐柱19的上方設置有限位板16,且支撐柱19與限位板16和儲塵盒15固定連接,限位板16的中間位置處設置有通孔20,限位板16與儲塵盒15底部之間設置有橡膠片21,且橡膠片21的直徑大于通孔20的直徑,限位板16與橡膠片21的配合下能夠在不影響對粉塵吸附的前提下避免粉塵從儲塵盒15漏出。
進一步,儲塵盒15內部的上端安裝有過濾帽17,且過濾帽17的上端與儲塵盒15密封固定,能夠避免粉塵進入負壓風機18內部進而對其造成影響。
進一步,底座2外部的兩側均安裝有第二調節(jié)螺栓5,且第二調節(jié)螺栓5的一端貫穿并延伸至底座2的另一側,第二調節(jié)螺栓5的一端安裝有固定板6,且固定板6與第二調節(jié)螺栓5轉動連接,固定板6的內側與機架7相貼合,第二調節(jié)螺栓5與底座2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逐漸帶動固定板6朝內側延伸,對機架7兩側進行夾持,從而形成對整體的固定,這種方式安裝簡單快捷,牢固性高。
進一步,底座2的內部設置有伸縮板3,伸縮板3與底座2滑動連接,且伸縮板3的上端延伸至底座2的上方,伸縮板3的上端與安裝座1通過螺栓固定,底座2外部的中間位置處安裝有第一調節(jié)螺栓4,且第一調節(jié)螺栓4延伸至底座2的內部與伸縮板3相貼合,能夠根據機架7的高度對伸縮板3進行調節(jié),確保刮片11與輸送帶8相貼合。
工作原理:對機架7進行安裝時,根據機架7的寬度對固定板6之間的距離進行調節(jié),調節(jié)完成后,將整體放置于機架7的上端,使得兩個固定板6分別位于機架7的外側,此時轉動第二調節(jié)螺栓5,第二調節(jié)螺栓5與底座2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逐漸帶動固定板6朝內側延伸,對機架7兩側進行夾持,從而形成對整體的固定,之后跟根據輸送帶8的高度對刮片11的傾斜角度進行調節(jié),確保與輸送帶8的表面相貼合,調節(jié)后,分別轉動連接板10一側的第一調節(jié)螺栓4,在第一調節(jié)螺栓4與刮片11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使得第一調節(jié)螺栓4內的一端逐漸延伸至刮片11內部,使得連接板10與刮片11之間緊密貼合,從而形成對角度的固定,固定完成后,令輸送帶8進行運作,此時輸送帶8表面與刮片11相接觸,將其表面黏著的粉塵進行刮下,刮片11進行工作的同時啟動負壓風機18,負壓風機18將內部的空氣快速排出,同時使扁形吸塵罩14外部空氣不斷地補充進負壓風機18,與外界形成較高的壓差,那么扁形吸塵罩14外部的粉塵雜物隨空氣被吸入儲塵盒15內,另外負壓風機18啟動的同時,在吸力的作用下將限位板16內部的橡膠片21吸至限位板16的內部的上端,從而敞開扁形吸塵罩14與儲塵盒15之間的連接口,當負壓風機18關閉時,橡膠片21在重力作用下再次堵住連接口,使得內部的粉塵雜物難以下落。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jié),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grab_file/image/20231102/101738_4288.gif)
聲明:
“皮帶輸送機用吸塵裝置”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