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書: 1.一種螺旋輸送機的改進結構,包括殼體和螺桿,螺桿同軸設置于殼體中,螺桿上螺旋設置有葉片,螺桿由電機驅(qū)動,其特征在于:殼體外套設有換熱殼,換熱殼的內(nèi)、外層之間形成密閉空腔,還包括進水管和出水管,進水管與出水管分別與換熱殼的空腔連通,葉片的螺距向出料方向逐漸增大。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輸送機的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進水管和出水管沿著出料方向依次間隔設置。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輸送機的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葉片的邊緣焊接有耐磨刮條。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輸送機的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殼體外壁貼合在換熱殼內(nèi)層。
說明書: 一種螺旋輸送機的改進結構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螺旋輸送機,具體講是一種螺旋輸送機的改進結構。
背景技術:
螺旋輸送機用于顆?;蚍蹱钗锪系乃捷斔?、豎直輸送以及傾斜輸送。對于化工原料中的某些易融物料,由于螺旋輸送機在輸送過程中會產(chǎn)生熱量,而熱量的產(chǎn)生會使物料顆粒融化,所以為了輸料順利,需要加速輸送速度。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以加速輸料速度的螺旋輸送機的改進結構,該改進結構可以保證物料在輸料過程中不融化。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提供一種螺旋輸送機的改進結構,包括殼體和螺桿,螺桿同軸設置于殼體中,螺桿上螺旋設置有葉片,螺桿由電機驅(qū)動,殼體外套設有換熱殼,換熱殼的內(nèi)、外層之間形成密閉空腔,還包括進水管和出水管,進水管與出水管分別與換熱殼的空腔連通,葉片的螺距向出料方向逐漸增大。
采用以上結構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yōu)點:通過在殼體外設置換熱殼,換熱殼連接有進出水管,可以穩(wěn)定殼體和螺桿的溫度;螺距逐漸增大的設計,有助于實現(xiàn)進料慢,出料快,避免物料堵塞。
作為優(yōu)選,進水管和出水管沿著出料方向依次間隔設置。
進一步的,葉片的邊緣焊接有耐磨刮條。減少殼體內(nèi)物料粘結。
進一步的,殼體外壁貼合在換熱殼內(nèi)層。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螺旋輸送機的改進結構,包括殼體1和螺桿2,螺桿2同軸設置于殼體1中,螺桿2上螺旋設置有葉片3,螺桿2外端與電機連接并由電機4驅(qū)動,殼體1外套設有換熱殼5,殼體外壁貼合在換熱殼內(nèi)層,換熱殼5的內(nèi)、外層之間形成密閉空腔,需要說明的是,由于殼體兩端還分別連接有錐形進料斗和出料斗,故換熱殼套設在殼體的進料斗和出料斗之間的位置,還包括進水管6和出水管7,進水管6與出水管7分別與換熱殼5的空腔連通,葉片的螺距向出料方向逐漸增大,進水管外接地下水水管,通過水泵將地下水引入換熱殼中,進一步的,葉片的邊緣焊接有耐磨刮條。減少殼體內(nèi)物料粘結。為了更好冷卻效果,進水管和出水管沿著出料方向依次間隔設置,且進水管連接于換熱殼上表面,出水管連接于換熱殼下表面。
本結構主要用于易融物料的輸送環(huán)節(jié),通過上述結構可以加快輸料,并且在輸料時殼體和內(nèi)部組件溫度較為穩(wěn)定。
以上僅就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作了說明,但不能理解為是對權利要求的限制。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nèi)容所做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均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之內(nèi)。
![](/grab_file/image/20231103/141900_5762.gif)
聲明:
“螺旋輸送機的改進結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lián)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