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quán)利要求書: 1.一種輸送帶壓裝裝置,包括從左向右傳送的輸送帶(1),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送帶(1)的上方設有壓塊(21),壓塊(21)固定在導向氣缸(22)的活塞桿(221)的下端;導向氣缸(22)設有隨動復位機構(gòu)(3),隨動復位機構(gòu)(3)固定在支架(4)上,支架(4)固定在輸送帶(1)的輸送帶架上;
所述壓塊(21)的正下方設有頂塊(51),頂塊(51)位于輸送帶(1)的上半段的下方,頂塊(51)滑動連接在導軌(52)上,導軌(52)固定在支架(4)的底板(41)上;所述頂塊(51)與壓簧(53)的左端固定,壓簧(53)的右端固定有彈簧支撐板(54),彈簧支撐板(54)固定在底板(41)上;
所述壓塊(21)的右端后側(cè)下方設有傳感器(55),傳感器(55)通過傳感器支架(56)固定在底板(41)上;所述傳感器(55)位于輸送帶(1)的上方。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輸送帶壓裝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塊(21)的下底面上固定有尼龍塊(23)。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輸送帶壓裝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氣缸(22)的活塞桿(221)穿過導向氣缸(22)的上伸出端套接有限位軸套(24),導向氣缸(22)的活塞桿(221)的頂端成型有螺桿(222),螺桿(222)上螺接有調(diào)節(jié)螺母(25),調(diào)節(jié)螺母(25)壓靠在限位軸套(24)的上端。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輸送帶壓裝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隨動復位機構(gòu)(3)包括兩根左右方向平行設置的導向桿(31),導向桿(31)的兩端分別固定有對應的支板(32)上,支板(32)固定在支架(4)的L型支板(42)上;兩根導向桿(31)上滑動連接有兩塊隨動板(33),導向氣缸(22)固定在兩塊隨動板(33)之間;右側(cè)的隨動板(33)與兩個前后設置的拉簧(34)的右端固定連接,拉簧(34)的左端固定在左側(cè)的支板(32)上。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輸送帶壓裝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頂塊(51)的上底面與輸送帶(1)之間留有間隙。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輸送帶壓裝裝置,其特征在于:左側(cè)的隨動板(33)上固定有限位塊(35),限位塊(35)壓靠在左側(cè)的支板(32)上。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輸送帶壓裝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軌(52)的左端固定有擋塊(57),頂塊(51)的左端壓靠在擋塊(57)上。
說明書: 一種輸送帶壓裝裝置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化妝品瓶加工技術(shù)領(lǐng)域,具體涉及一種輸送帶壓裝裝置。背景技術(shù):
[0002] 現(xiàn)有的化妝品瓶一般包括塑料瓶體和包覆在塑料瓶體外側(cè)的鋁蓋;現(xiàn)有的鋁蓋一般是人工將鋁蓋和塑料瓶體對齊,然后放置在壓力機下將塑料瓶體壓入到鋁蓋內(nèi),這樣的
裝配效率十分低下。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xiàn)有技術(shù)的不足,提供一種輸送帶壓裝裝置,它通過傳感器可檢測到化妝品瓶、通過導向氣缸帶動壓塊下移可將塑料瓶體壓入到鋁蓋內(nèi),且壓塊
和頂塊可隨輸送帶移動,可有效提高化妝品瓶的裝配效率。
[0004] 本實用新型解決所述技術(shù)問題的方案是:[0005] 一種輸送帶壓裝裝置,包括從左向右傳送的輸送帶,所述輸送帶的上方設有壓塊,壓塊固定在導向氣缸的活塞桿的下端;導向氣缸設有隨動復位機構(gòu),隨動復位機構(gòu)固定在
支架上,支架固定在輸送帶的輸送帶架上;
[0006] 所述壓塊的正下方設有頂塊,頂塊位于輸送帶的上半段的下方,頂塊滑動連接在導軌上,導軌固定在支架的底板上;所述頂塊與壓簧的左端固定,壓簧的右端固定有彈簧支
撐板,彈簧支撐板固定在底板上;
[0007] 所述壓塊的右端后側(cè)下方設有傳感器,傳感器通過傳感器支架固定在底板上;所述傳感器位于輸送到的上方。
[0008] 所述壓塊的下底面上固定有尼龍塊。[0009] 所述導向氣缸的活塞桿穿過導向氣缸的上伸出端套接有限位軸套,導向氣缸的活塞桿的頂端成型有螺桿,螺桿上螺接有調(diào)節(jié)螺母,調(diào)節(jié)螺母壓靠在限位軸套的上端。
[0010] 所述隨動復位機構(gòu)包括兩根左右方向平行設置的導向桿,導向桿的兩端分別固定有對應的支板上,支板固定在支架的L型支板上;兩根導向桿上滑動連接有兩塊隨動板,導
向氣缸固定在兩塊隨動板之間;右側(cè)的隨動板與兩個前后設置的拉簧的右端固定連接,拉
簧的左端固定在左側(cè)的支板上。
[0011] 所述頂塊的上底面與輸送帶之間留有間隙。[0012] 左側(cè)的隨動板上固定有限位塊,限位塊壓靠在左側(cè)的支板上。[0013] 所述導軌的左端固定有擋塊,頂塊的左端壓靠在擋塊上。[0014] 本實用新型的突出效果是:[0015] 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它通過傳感器可檢測到化妝品瓶、通過導向氣缸帶動壓塊下移可將塑料瓶體壓入到鋁蓋內(nèi),且壓塊和頂塊可隨輸送帶移動,可有效提高化妝品瓶的裝配
效率。
附圖說明:
[0016]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0017] 圖2為圖1關(guān)于A的局部放大圖;[0018]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部分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
[0019] 實施例,見如圖1至圖3所示,一種輸送帶壓裝裝置,包括從左向右傳送的輸送帶1,所述輸送帶1的上方設有壓塊21,壓塊21固定在導向氣缸22的活塞桿221的下端;導向氣缸
22設有隨動復位機構(gòu)3,隨動復位機構(gòu)3固定在支架4上,支架4固定在輸送帶1的輸送帶架
上;
[0020] 所述壓塊21的正下方設有頂塊51,頂塊51位于輸送帶1的上半段的下方,頂塊51滑動連接在導軌52上,導軌52固定在支架4的底板41上;所述頂塊51與壓簧53的左端固定,壓
簧53的右端固定有彈簧支撐板54,彈簧支撐板54固定在底板41上;
[0021] 所述壓塊21的右端后側(cè)下方設有傳感器55,傳感器55通過傳感器支架56固定在底板41上;所述傳感器5位于輸送到1的上方。
[0022] 更進一步的說,所述壓塊21的下底面上固定有尼龍塊23。[0023] 更進一步的說,所述導向氣缸22的活塞桿221穿過導向氣缸22的上伸出端套接有限位軸套24,導向氣缸22的活塞桿221的頂端成型有螺桿222,螺桿222上螺接有調(diào)節(jié)螺母
25,調(diào)節(jié)螺母25壓靠在限位軸套24的上端。
[0024] 更進一步的說,所述隨動復位機構(gòu)3包括兩根左右方向平行設置的導向桿31,導向桿31的兩端分別固定有對應的支板32上,支板32固定在支架4的L型支板42上;兩根導向桿
31上滑動連接有兩塊隨動板33,導向氣缸22固定在兩塊隨動板33之間;右側(cè)的隨動板33與
兩個前后設置的拉簧34的右端固定連接,拉簧34的左端固定在左側(cè)的支板32上。
[0025] 更進一步的說,所述頂塊51的上底面與輸送帶1之間留有間隙。[0026] 更進一步的說,左側(cè)的隨動板33上固定有限位塊35,限位塊35壓靠在左側(cè)的支板32上。
[0027] 更進一步的說,所述導軌52的左端固定有擋塊57,頂塊51的左端壓靠在擋塊57上。[0028] 工作原理:第一,在塑料瓶體91的外壁上涂上粘膠,然后將塑料瓶體91的下端插套在鋁蓋92上,然后放置在輸送帶上,輸送帶將鋁蓋和塑料瓶體向右輸送;
[0029] 第二,傳感器55檢測到鋁蓋92時,導向氣缸22帶動壓塊21下移,壓塊21帶動尼龍塊23下移,尼龍塊23下移將塑料瓶體91壓入到鋁蓋92內(nèi),鋁蓋受壓下移過程中將輸送帶壓靠
在頂塊51上,輸送帶帶動頂塊51和壓靠21隨之向右移動,頂塊51通過導向氣缸帶動隨動板
33向右移動,此時,拉簧34被進一步拉長,壓簧53被進一步壓縮;
[0030] 第三,當塑料瓶體壓裝完成后,導向氣缸22帶動壓塊21上移復位,拉簧將隨動板向左拉復位,隨動板帶動導向氣缸左移復位,導向氣缸帶動壓塊左移復位,壓簧53將頂塊51向
左頂并使其復位,而壓裝好的化妝品瓶9隨輸送帶繼續(xù)向右輸送。
[0031] 最后,以上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有關(guān)技術(shù)領(lǐng)域的普通技術(shù)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還可以做出各種變
化和變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術(shù)方案也屬于本實用新型的范疇,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
圍應由權(quán)利要求限定。
聲明:
“輸送帶壓裝裝置” 該技術(shù)專利(論文)所有權(quán)利歸屬于技術(shù)(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lián)系該技術(shù)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