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
1.金屬粉末注射成型系統(tǒng),包括壓鑄臺(1),所述壓鑄臺(1)的上表面中間固定有貫通左右的拋光滑槽(26),拋光滑槽(26)的中間設置有模具槽(30),且壓鑄臺(1)的上表面靠近兩側邊緣處固定有固定架(23),所述固定架(23)的上表面中部位于模具槽(30)的上方固定有壓模機構(22),所述壓鑄臺(1)的下表面位于模具槽(30)的下方固定有導向框(2),且導向框(2)的下表面固定有四至六個等距離分布的支撐桿(3),支撐桿(3)的底端固定有支撐座(6),支撐座(6)的上表面中部固定有電動推桿(5),且電動推桿(5)的延伸桿的頂端固定有模具堵頭(4),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框(2)的內靠近底端開有矩形插孔(32),且矩形插孔(32)中設置有震動機構,所述拋光滑槽(26)的滑槽內滑動連接有開口向下整體呈長方體結構的滑動上料箱(24),且滑動上料箱(24)遠離壓模機構(22)的一側固定有前進機構(28),且滑動上料箱(24)的頂端靠近前進機構(28)的一端固定有上料桶(18),上料桶(18)的下方固定有斜插入滑動上料箱(24)中的下料滑板(20),且拋光滑槽(26)的槽底靠近模具槽(30)處嵌裝有磁鐵一(14),且滑動上料箱(24)的下表面設置有與磁鐵一(14)相適配的出料機構(29)。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屬粉末注射成型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框(2)的圓周內壁靠近中部開有兩個互相呈中心對稱的安裝孔,且兩個安裝孔中均固定有止退機構(27),所述止退機構(27)包括固定在安裝孔中的外桶,且外桶的開口朝向模具堵頭(4),且外桶的開口處滑動連接有內滑桿(37),內滑桿(37)的兩端分別固定有三角頂頭(36)和壓縮彈簧(38),且模具堵頭(4)的圓周外壁開有與三角頂頭(36)端部相適配的限位槽(3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屬粉末注射成型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動機構包括滑動連接在矩形插孔(32)中的震動搗桿(8),且震動搗桿(8)的圓周外壁靠近內壁的一側固定有彈簧擋板,且彈簧擋板的側面與外壁之間固定有復位彈簧一(7),震動搗桿(8)伸出導向框(2)的一端上表面開有卡槽(33),且卡槽(33)的上表面設置有撥動輪(9),撥動輪(9)的兩側均設置有側護板(35),且撥動輪(9)的中間插接有加長軸桿,加長軸桿的后端固定有從動皮帶輪,且壓鑄臺(1)的頂內壁靠近背面固定有與從動皮帶輪互相適配的驅動箱(10)。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金屬粉末注射成型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撥動輪(9)的圓周外壁靠近前后兩側均固定有撥動塊(34),兩個撥動塊(34)之間設置有滾子(39),卡槽(33)處設置有阻擋切口。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金屬粉末注射成型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進機構(28)包括固定在驅動箱(10)輸出軸頂端的輪盤(11),且輪盤(11)的正面靠近圓周邊緣處轉動連接有連桿(12),所述壓鑄臺(1)的尾端固定有兩個互相平行的軸承座,且兩個軸承座之間轉動連接有同根擺動推桿(13),擺動推桿(13)的底端與連桿(12)形成轉動連接,擺動推桿(13)的上半段中間開有條形孔,且滑動上料箱(24)靠近擺動推桿(13)的一端固定有頂桿,頂桿的正面端部固定有與條形孔相適配的凸塊,輪盤(11)被間歇齒輪帶動,且輪盤(11)轉動至連桿(12)處于兩個水平狀態(tài)之后都會形成一端停滯期。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屬粉末注射成型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機構(29)包括滑動連接在滑動上料箱(24)頂部的豎直的頂撐桿,且頂撐桿的上下兩端分布固定有堵頭(17)和磁鐵二(15),磁鐵二(15)的上表面與滑動上料箱(24)的頂內壁之間固定有復位彈簧二(16),磁鐵一(14)和磁鐵二(15)之間的斥力大于堵頭(17)的重力和復位彈簧二(16)的彈性恢復力之和,磁鐵二(15)的底端固定輪子,上料桶(18)的桶底處固定有錐形漏斗(19)。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金屬粉末注射成型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滑板(20)的頂端預留有弧形滑槽,且弧形滑槽的槽底開有與頂撐桿外徑相適配的滑孔,下料滑板(20)的頂端位于錐形漏斗(19)的正下方。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屬粉末注射成型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上料箱(24)的頂部外壁位于模具槽(30)的斜上方固定有減速電機(21),且減速電機(21)的輸出軸頂端固定有豎直的傳動桿(40),傳動桿(40)的底端固定有風車刮板(25),風車刮板(25)的下表面與滑動上料箱(24)的下表面齊平,滑動上料箱(24)的底部內壁固定有隔板(42)。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金屬粉末注射成型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上料箱(24)的前進端豎直側板的底端固定有橡膠條(41),且橡膠條(41)的下表面緊貼拋光滑槽(26)的槽底。
說明書
金屬粉末注射成型系統(tǒng)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粉末冶金技術領域,尤其涉及金屬粉末注射成型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金屬粉末注射成型技術,是將現代塑料注射成形技術引入粉末冶金領域而形成的一門新型粉末與有機粘結劑均與混煉,經制粒后在加熱塑化狀態(tài)下注射成形機注入模腔內固化成形,然后用化學或熱分解的方法將成形坯中的粘結劑脫除,最后經燒結致密化得到最終產品,與傳統(tǒng)工藝相比具有精度高、組織均勻、性能優(yōu)異。
眾所周知現如今的在熱壓過程中對模具中進行金屬粉末填充通常只是將金屬粉末堆從零件模具槽中推過,此時粉末自動掉入開向上的零件模具中,之后填充部件撤回,再進行熱壓即可,但是這種填充方式只適用于較小型的零部件進行上料,對于大型部件,該種上料方式很容易造成模具槽中金屬粉末不足量,進而導致零部件的緊實度不夠,進而影響其力學性能,因此就需要一種能夠避免模具槽中金屬粉末空鼓現象的上料輔助機構,以確保模具槽中金屬粉末填充飽滿。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進行金屬粉末上料的時候容易造成模具內空鼓的問題,提供一種金屬粉末注射成型系統(tǒng)。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金屬粉末注射成型系統(tǒng),包括壓鑄臺,所述壓鑄臺的上表面中間固定有貫通左右的拋光滑槽,拋光滑槽的中間設置有模具槽,且壓鑄臺的上表面靠近兩側邊緣處固定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上表面中部位于模具槽的上方固定有壓模機構,所述壓鑄臺的下表面位于模具槽的下方固定有導向框,且導向框的下表面固定有四至六個等距離分布的支撐桿,支撐桿的底端固定有支撐座,支撐座的上表面中部固定有電動推桿,且電動推桿的延伸桿的頂端固定有模具堵頭,所述導向框的內靠近底端開有矩形插孔,且矩形插孔中設置有震動機構,所述拋光滑槽的滑槽內滑動連接有開口向下整體呈長方體結構的滑動上料箱,且滑動上料箱遠離壓模機構的一側固定有前進機構,且滑動上料箱的頂端靠近前進機構的一端固定有上料桶,上料桶的下方固定有斜插入滑動上料箱中的下料滑板,且拋光滑槽的槽底靠近模具槽處嵌裝有磁鐵一,且滑動上料箱的下表面設置有與磁鐵一相適配的出料機構,從而能夠在使用時,當滑動上料箱帶動物料移動至上料位置的時候,在磁鐵一的作用下即可控制出料機構開始出料,伴隨著震動機構的設置即可不斷地對落入模具槽中的金屬粉末進行實心填充,避免內部出現空鼓。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設置在于,所述導向框的圓周內壁靠近中部開有兩個互相呈中心對稱的安裝孔,且兩個安裝孔中均固定有止退機構,所述止退機構包括固定在安裝孔中的外桶,且外桶的開口朝向模具堵頭,且外桶的開口處滑動連接有內滑桿,內滑桿的兩端分別固定有三角頂頭和壓縮彈簧,且模具堵頭的圓周外壁開有與三角頂頭端部相適配的限位槽,從而能夠在使用時當模具堵頭的頂端承受到來自頂端的巨大壓力的時候,能夠將該擠壓力分散至側面的止退機構上,提高了定位效果提高工件厚度的精確性。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設置在于,所述震動機構包括滑動連接在矩形插孔中的震動搗桿,且震動搗桿的圓周外壁靠近內壁的一側固定有彈簧擋板,且彈簧擋板的側面與外壁之間固定有復位彈簧一,震動搗桿伸出導向框的一端上表面開有卡槽,且卡槽的上表面設置有撥動輪,撥動輪的兩側均設置有側護板,且撥動輪的中間插接有加長軸桿,加長軸桿的后端固定有從動皮帶輪,且壓鑄臺的頂內壁靠近背面固定有與從動皮帶輪互相適配的驅動箱,通過撥動輪配合卡槽的設置,即可循環(huán)地帶動震動搗桿不斷地撞擊模具堵頭,進而將落在模具堵頭頂端的金屬粉末不斷地震動壓實,避免出現空鼓的現象。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設置在于,所述撥動輪的圓周外壁靠近前后兩側均固定有撥動塊,兩個撥動塊之間設置有滾子,卡槽處設置有阻擋切口,從而能夠在撥動震動搗桿的時候能夠間斷地對其進行撥動。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設置在于,所述前進機構包括固定在驅動箱輸出軸頂端的輪盤,且輪盤的正面靠近圓周邊緣處轉動連接有連桿,所述壓鑄臺的尾端固定有兩個互相平行的軸承座,且兩個軸承座之間轉動連接有同根擺動推桿,擺動推桿的底端與連桿形成轉動連接,擺動推桿的上半段中間開有條形孔,且滑動上料箱靠近擺動推桿的一端固定有頂桿,頂桿的正面端部固定有與條形孔相適配的凸塊,輪盤被間歇齒輪帶動,且輪盤轉動至連桿處于兩個水平狀態(tài)之后都會形成一端停滯期,從而能夠在使用時,通過轉動的輪盤即可實現對滑動上料箱推動,將其推至將模具槽覆蓋之后會停滯一端時間,以便金屬粉末充分填充模具槽,之后再將滑動上料箱拉回,以便進行壓鑄工作。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設置在于,所述出料機構包括滑動連接在滑動上料箱頂部的豎直的頂撐桿,且頂撐桿的上下兩端分布固定有堵頭和磁鐵二,磁鐵二的上表面與滑動上料箱的頂內壁之間固定有復位彈簧二,磁鐵一和磁鐵二之間的斥力大于堵頭的重力和復位彈簧二的彈性恢復力之和,磁鐵二的底端固定輪子,上料桶的桶底處固定有錐形漏斗,從而能夠確保滑動上料箱攜帶著出料機構運行至磁鐵一的上方時,能夠將塞在錐形漏斗底部的堵頭撐起,進而讓金屬粉末能夠流動下來。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設置在于,所述下料滑板的頂端預留有弧形滑槽,且弧形滑槽的槽底開有與頂撐桿外徑相適配的滑孔,下料滑板的頂端位于錐形漏斗的正下方,以便將漏下的金屬粉末接住并轉送下滑至模具槽的上方。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設置在于,所述滑動上料箱的頂部外壁位于模具槽的斜上方固定有減速電機,且減速電機的輸出軸頂端固定有豎直的傳動桿,傳動桿的底端固定有風車刮板,風車刮板的下表面與滑動上料箱的下表面齊平,滑動上料箱的底部內壁固定有隔板,從而能夠在使用時,能夠將輸送過來的金屬粉末慢慢聚合到模具槽的上方,加快對模具槽的填充,進而確保震動機構在震動的時候會及時有金屬粉末進行補充。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設置在于,所述滑動上料箱的前進端豎直側板的底端固定有橡膠條,且橡膠條的下表面緊貼拋光滑槽的槽底,確保拋光滑槽上少有殘留物。
綜上所述,本方案中的有益效果為:
1.該種金屬粉末注射成型系統(tǒng),通過設置的間歇上料機構和模具堵頭側面的震動機構,能夠在使用時,當滑動上料箱帶動物料移動至上料位置的時候,在磁鐵一的作用下即可控制出料機構開始出料,伴隨著震動機構的設置即可不斷地對落入模具槽中的金屬粉末進行實心填充,避免內部出現空鼓;
2.該種金屬粉末注射成型系統(tǒng),通過撥動輪配合卡槽的設置,即可循環(huán)地帶動震動搗桿不斷地撞擊模具堵頭,進而將落在模具堵頭頂端的金屬粉末不斷地震動壓實,避免出現空鼓的現象;
3.該種金屬粉末注射成型系統(tǒng),通過設置的間隙轉動的輪盤和連桿擺動推桿的配合設置,能夠在使用時,通過轉動的輪盤即可實現對滑動上料箱推動,將其推至將模具槽覆蓋之后會停滯一端時間,以便金屬粉末充分填充模具槽,之后再將滑動上料箱拉回,以便進行壓鑄工作;
4.該種金屬粉末注射成型系統(tǒng),通過設置在模具槽上方轉動的風車刮板,能夠在對模具槽進行上料的時候,可以不斷地將輸送過來的金屬粉末慢慢聚合到模具槽的上方,加快對模具槽的填充,進而確保震動機構在震動的時候會及時有金屬粉末進行補充。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上料時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上料完畢時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震動機構的裝配位置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fā)明止退機構的半剖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fā)明圖1中A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fā)明出料機構的半剖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二中風車刮板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1、壓鑄臺;2、導向框;3、支撐桿;4、模具堵頭;5、電動推桿;6、支撐座;7、復位彈簧一;8、震動搗桿;9、撥動輪;10、驅動箱;11、輪盤;12、連桿;13、擺動推桿;14、磁鐵一;15、磁鐵二;16、復位彈簧二;17、堵頭;18、上料桶;19、錐形漏斗;20、下料滑板;21、減速電機;22、壓模機構;23、固定架;24、滑動上料箱;25、風車刮板;26、拋光滑槽;27、止退機構;28、前進機構;29、出料機構;30、模具槽;31、限位槽;32、矩形插孔;33、卡槽;34、撥動塊;35、側護板;36、三角頂頭;37、內滑桿;38、壓縮彈簧;39、滾子;40、傳動桿;41、橡膠條;42、隔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上”、“下”、“前”、“后”、“左”、“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fā)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實施例1
參照圖1-6,一種金屬粉末注射成型系統(tǒng),包括壓鑄臺1,壓鑄臺1的上表面中間固定有貫通左右的拋光滑槽26,拋光滑槽26的出料端還設置一個傾斜的滑坡,便于將頂出之后的成型工件推出,拋光滑槽26的中間設置有模具槽30,且壓鑄臺1的上表面靠近兩側邊緣處固定有固定架23,固定架23的上表面中部位于模具槽30的上方固定有壓模機構22,壓鑄臺1的下表面位于模具槽30的下方固定有導向框2,一個用來托柱模具堵頭4的裝置,且導向框2的下表面固定有四至六個等距離分布的支撐桿3,支撐桿3的底端固定有支撐座6,支撐座6的上表面中部固定有電動推桿5,且電動推桿5的延伸桿的頂端固定有模具堵頭4,導向框2的內靠近底端開有矩形插孔32,且矩形插孔32中設置有震動機構,拋光滑槽26的滑槽內滑動連接有開口向下整體呈長方體結構的滑動上料箱24,且滑動上料箱24遠離壓模機構22的一側固定有前進機構28,且滑動上料箱24的頂端靠近前進機構28的一端固定有上料桶18,上料桶18的下方固定有斜插入滑動上料箱24中的下料滑板20,且拋光滑槽26的槽底靠近模具槽30處嵌裝有磁鐵一14,且滑動上料箱24的下表面設置有與磁鐵一14相適配的出料機構29,滑動上料箱24遠離前進機構28的一端中部固定有推桿把手,用來將頂出的成品工件推離模具槽30的上方,從而能夠在使用時,當滑動上料箱24帶動物料移動至上料位置的時候,在磁鐵一14的作用下即可控制出料機構29開始出料,伴隨著震動機構的設置即可不斷地對落入模具槽30中的金屬粉末進行實心填充,避免內部出現空鼓。
其中,導向框2的圓周內壁靠近中部開有兩個互相呈中心對稱的安裝孔,且兩個安裝孔中均固定有止退機構27,止退機構27包括固定在安裝孔中的外桶,且外桶的開口朝向模具堵頭4,且外桶的開口處滑動連接有內滑桿37,內滑桿37的兩端分別固定有三角頂頭36和壓縮彈簧38,且模具堵頭4的圓周外壁開有與三角頂頭36端部相適配的限位槽31,從而能夠在使用時當模具堵頭4的頂端承受到來自頂端的巨大壓力的時候,能夠將該擠壓力分散至側面的止退機構上,提高了定位效果提高工件厚度的精確性。
其中,震動機構包括滑動連接在矩形插孔32中的震動搗桿8,且震動搗桿8的圓周外壁靠近內壁的一側固定有彈簧擋板,且彈簧擋板的側面與外壁之間固定有復位彈簧一7,震動搗桿8伸出導向框2的一端上表面開有卡槽33,且卡槽33的上表面設置有撥動輪9,撥動輪9的兩側均設置有側護板35,且撥動輪9的中間插接有加長軸桿,加長軸桿的后端固定有從動皮帶輪,且壓鑄臺1的頂內壁靠近背面固定有與從動皮帶輪互相適配的驅動箱10,通過撥動輪9配合卡槽33的設置,即可循環(huán)地帶動震動搗桿8不斷地撞擊模具堵頭4,進而將落在模具堵頭4頂端的金屬粉末不斷地震動壓實,避免出現空鼓的現象。
其中,撥動輪9的圓周外壁靠近前后兩側均固定有撥動塊34,兩個撥動塊34之間設置有滾子39,卡槽33處設置有阻擋切口,從而能夠在撥動震動搗桿8的時候能夠間斷地對其進行撥動。
其中,前進機構28包括固定在驅動箱10輸出軸頂端的輪盤11,且輪盤11的正面靠近圓周邊緣處轉動連接有連桿12,壓鑄臺1的尾端固定有兩個互相平行的軸承座,且兩個軸承座之間轉動連接有同根擺動推桿13,擺動推桿13的底端與連桿12形成轉動連接,擺動推桿13的上半段中間開有條形孔,且滑動上料箱24靠近擺動推桿13的一端固定有頂桿,頂桿的正面端部固定有與條形孔相適配的凸塊,輪盤11被間歇齒輪帶動,且輪盤11轉動至連桿12處于兩個水平狀態(tài)之后都會形成一端停滯期,從而能夠在使用時,通過轉動的輪盤11即可實現對滑動上料箱24推動,將其推至將模具槽30覆蓋之后會停滯一端時間,以便金屬粉末充分填充模具槽,之后再將滑動上料箱24拉回,以便進行壓鑄工作。
其中,出料機構29包括滑動連接在滑動上料箱24頂部的豎直的頂撐桿,且頂撐桿的上下兩端分布固定有堵頭17和磁鐵二15,磁鐵二15的上表面與滑動上料箱24的頂內壁之間固定有復位彈簧二16,磁鐵一14和磁鐵二15之間的斥力大于堵頭17的重力和復位彈簧二16的彈性恢復力之和,磁鐵二15的底端固定輪子,上料桶18的桶底處固定有錐形漏斗19,從而能夠確保滑動上料箱24攜帶著出料機構29運行至磁鐵一14的上方時,能夠將塞在錐形漏斗19底部的堵頭17撐起,進而讓金屬粉末能夠流動下來。
其中,下料滑板20的頂端預留有弧形滑槽,且弧形滑槽的槽底開有與頂撐桿外徑相適配的滑孔,下料滑板20的頂端位于錐形漏斗19的正下方,以便將漏下的金屬粉末接住并轉送下滑至模具槽30的上方。
工作原理:使用前先將上料桶18中裝滿金屬粉末,之后金屬粉末會在堵頭17的作用下不會下漏;當前進機構28推動滑動上料箱24向模具槽30的位置移動的時候,隨著滑動上料上24的移動,磁鐵二15運動至磁鐵一14的上方,此時由于磁鐵一14和磁鐵二15之間的斥力大于堵頭17的重力和復位彈簧二16的彈性恢復力之和,在磁鐵一14的作用下即可控制出料機構29中的堵頭17上升,失去了堵頭17的限制金屬粉末開始出料,在下料滑板20的作用下注入到模具槽30中,伴隨著震動機構的設置即可不斷地對落入模具槽30中的金屬粉末進行實心填充,避免內部出現空鼓;最后再控制壓模機構22進行壓鑄即可。
實施例2
參照圖7-8,一種金屬粉末注射成型系統(tǒng),本實施例相較于實施例1,還包括滑動上料箱24的頂部外壁位于模具槽30的斜上方固定有減速電機21,且減速電機21的輸出軸頂端固定有豎直的傳動桿40,傳動桿40的底端固定有風車刮板25,風車刮板25的下表面與滑動上料箱24的下表面齊平,滑動上料箱24的底部內壁固定有隔板42,從而能夠在使用時,能夠將輸送過來的金屬粉末慢慢聚合到模具槽30的上方,加快對模具槽30的填充,進而確保震動機構在震動的時候會及時有金屬粉末進行補充。
其中,滑動上料箱24的前進端豎直側板的底端固定有橡膠條41,且橡膠條41的下表面緊貼拋光滑槽26的槽底,確保拋光滑槽26上少有殘留物。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fā)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fā)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全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