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
1.河流污染修復礦山阻截邊坡,包括阻截邊坡本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進水口、固定板、濾網(wǎng)、排水腔、排水口、振動組件、驅動組件和支撐組件; 所述進水口設置在阻截邊坡本體一側,所述排水口設置在遠離進水口一側,所述排水腔設置在阻截邊坡本體內(nèi),所述排水腔兩端分別與進水口和排水口連通設置,所述濾網(wǎng)安裝在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轉動連接在進水口內(nèi),所述振動組件設置在進水口內(nèi),所述驅動組件設置在排水腔內(nèi),所述支撐組件設置在阻截邊坡本體內(nèi),所述驅動組件通過水流進行往復運動,所述振動組件通過驅動組件往復運動的方式帶動固定板往復擺動,所述支撐組件用于對驅動組件進行間歇性支撐。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河流污染修復礦山阻截邊坡,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組件包括齒條、水箱、轉動軸、翻板、推動塊、第二彈性件和連接塊,所述排水腔內(nèi)設置有第四滑槽,所述水箱滑動連接在第四滑槽內(nèi),所述阻截邊坡本體內(nèi)設置有兩個與第三滑槽連通的第三滑槽,所述齒條滑動設置在其一第三滑槽內(nèi),且所述齒條與水箱固定連接,所述連接塊滑動設置在另一第三滑槽內(nèi),且所述連接塊的一端與水箱固定連接,所述連接塊的另一端與第二彈性件連接,所述轉動軸固定安裝在水箱內(nèi),所述翻板轉動連接在轉動軸上,所述推動塊固定安裝在排水腔內(nèi)。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河流污染修復礦山阻截邊坡,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動組件包括第一彈性件和推塊,所述進水口內(nèi)設置有第一滑槽,所述固定板一端滑動連接在第一滑槽內(nèi),所述第一彈性件設置在第一滑槽內(nèi),所述阻截邊坡本體內(nèi)設置有與第一滑槽連通的第二滑槽,所述推塊設置在第二滑槽內(nèi),所述推塊與齒條配合。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河流污染修復礦山阻截邊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為圓弧形。 5.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河流污染修復礦山阻截邊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固定安裝有密封擋板,所述密封擋板與第一滑槽滑動連接。 6.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河流污染修復礦山阻截邊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組件包括第三彈性件和支撐塊,所述阻截邊坡本體內(nèi)設置有第五滑槽,所述第五滑槽與第四滑槽傾斜設置,且所述第五滑槽與第四滑槽連通,所述第三彈性件設置在第五滑槽內(nèi),所述支撐塊滑動連接在第五滑槽內(nèi),所述支撐塊與水箱滑動連接。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河流污染修復礦山阻截邊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塊末端倒角處理。
說明書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河流污染修復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河流污染修復礦山阻截邊坡。
背景技術
河流污染修復礦山阻截邊坡是一種用于導流河流的邊坡,同時,當?shù)V山一側因為雨水會將礦山上礦物質(zhì)流入河流中,河流污染修復礦山阻截邊坡也對進入河流的礦物質(zhì)進行過濾。
現(xiàn)有河流污染修復礦山阻截邊坡為防止濾網(wǎng)堵塞,將雜質(zhì)推入收集槽內(nèi),但是收集槽內(nèi)空間有限,當收集槽內(nèi)堆積滿雜質(zhì)時,雜質(zhì)將會繼續(xù)堆積在濾網(wǎng)上,導致過濾效果變差。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河流污染修復礦山阻截邊坡,旨在解決收集槽內(nèi)堆積滿雜質(zhì)時,雜質(zhì)將會繼續(xù)堆積在濾網(wǎng)上,導致過濾效果變差的問題。
本發(fā)明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一種河流污染修復礦山阻截邊坡,包括阻截邊坡本體,還包括:
進水口、固定板、濾網(wǎng)、排水腔、排水口、振動組件、驅動組件和支撐組件;
所述進水口設置在阻截邊坡本體一側,所述排水口設置在遠離進水口一側,所述排水腔設置在阻截邊坡本體內(nèi),所述排水腔兩端分別與進水口和排水口連通設置,所述濾網(wǎng)安裝在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轉動連接在進水口內(nèi),所述振動組件設置在進水口內(nèi),所述驅動組件設置在排水腔內(nèi),所述支撐組件設置在阻截邊坡本體內(nèi),所述驅動組件通過水流進行往復運動,所述振動組件通過驅動組件往復運動的方式帶動固定板往復擺動,所述支撐組件用于對驅動組件進行間歇性支撐。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驅動組件包括齒條、水箱、轉動軸、翻板、推動塊、第二彈性件和連接塊,所述排水腔內(nèi)設置有第四滑槽,所述水箱滑動連接在第四滑槽內(nèi),所述阻截邊坡本體內(nèi)設置有兩個與第三滑槽連通的第三滑槽,所述齒條滑動設置在其一第三滑槽內(nèi),且所述齒條與水箱固定連接,所述連接塊滑動設置在另一第三滑槽內(nèi),且所述連接塊的一端與水箱固定連接,所述連接塊的另一端與第二彈性件連接,所述轉動軸固定安裝在水箱內(nèi),所述翻板轉動連接在轉動軸上,所述推動塊固定安裝在排水腔內(nèi)。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振動組件包括第一彈性件和推塊,所述進水口內(nèi)設置有第一滑槽,所述固定板一端滑動連接在第一滑槽內(nèi),所述第一彈性件設置在第一滑槽內(nèi),所述阻截邊坡本體內(nèi)設置有與第一滑槽連通的第二滑槽,所述推塊設置在第二滑槽內(nèi),所述推塊與齒條配合。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一滑槽為圓弧形。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固定板上固定安裝有密封擋板,所述密封擋板與第一滑槽滑動連接。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支撐組件包括第三彈性件和支撐塊,所述阻截邊坡本體內(nèi)設置有第五滑槽,所述第五滑槽與第四滑槽傾斜設置,且所述第五滑槽與第四滑槽連通,所述第三彈性件設置在第五滑槽內(nèi),所述支撐塊滑動連接在第五滑槽內(nèi),所述支撐塊與水箱滑動連接。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支撐塊末端倒角處理。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河流污染修復礦山阻截邊坡,使用時,雨水攜帶礦物質(zhì)進入進水口,固定板上的濾網(wǎng)對雨水進行過濾,礦物質(zhì)等雜質(zhì)被濾網(wǎng)進行過濾,過濾后的雨水進入排水腔內(nèi),過濾后的雨水帶動驅動組件在排水腔內(nèi)往復運動,然后雨水從排水口排出,支撐組件對驅動組件進行間歇性支撐,使得驅動組件加速向下運動,振動組件通過驅動組件往復運動的方式帶動固定板往復擺動,進而使固定板帶動濾網(wǎng)往復振動,將濾網(wǎng)上的雜質(zhì)甩出,防止雜質(zhì)堆積在濾網(wǎng)上,保證濾網(wǎng)的過濾性能不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河流污染修復礦山阻截邊坡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圖1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圖2中A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圖2中B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阻截邊坡本體101、進水口102、固定板103、濾網(wǎng)104、排水腔105、排水口106、振動組件2、第一滑槽201、第一彈性件202、密封擋板203、第二滑槽204、推塊205、驅動組件3、第三滑槽301、齒條302、第四滑槽303、水箱304、轉動軸305、翻板306、推動塊307、第二彈性件308、連接塊309、支撐組件4、第五滑槽401、第三彈性件402、支撐塊403。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fā)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fā)明。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現(xiàn)進行詳細描述。
如圖1和圖2所示,為本發(fā)明一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河流污染修復礦山阻截邊坡,包括阻截邊坡本體101,還包括:
進水口102、固定板103、濾網(wǎng)104、排水腔105、排水口106、振動組件2、驅動組件3和支撐組件4;
所述進水口102設置在阻截邊坡本體101一側,所述排水口106設置在遠離進水口102一側,所述排水腔105設置在阻截邊坡本體101內(nèi),所述排水腔105兩端分別與進水口102和排水口106連通設置,所述濾網(wǎng)104安裝在固定板103上,所述固定板103轉動連接在進水口102內(nèi),所述振動組件2設置在進水口102內(nèi),所述驅動組件3設置在排水腔105內(nèi),所述支撐組件4設置在阻截邊坡本體101內(nèi),所述驅動組件3通過水流進行往復運動,所述振動組件2通過驅動組件3往復運動的方式帶動固定板103往復擺動,所述支撐組件4用于對驅動組件3進行間歇性支撐。
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使用時,雨水攜帶礦物質(zhì)進入進水口102,固定板103上的濾網(wǎng)104對雨水進行過濾,礦物質(zhì)等雜質(zhì)被濾網(wǎng)104進行過濾,過濾后的雨水進入排水腔105內(nèi),過濾后的雨水帶動驅動組件3在排水腔105內(nèi)往復運動,然后雨水從排水口106排出,支撐組件4對驅動組件3進行間歇性支撐,使得驅動組件3加速向下運動,振動組件2通過驅動組件3往復運動的方式帶動固定板103往復擺動,進而使固定板103帶動濾網(wǎng)104往復振動,將濾網(wǎng)104上的雜質(zhì)甩出,防止雜質(zhì)堆積在濾網(wǎng)上,保證濾網(wǎng)104的過濾性能不變。
如圖2-圖4所示,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驅動組件3包括齒條302、水箱304、轉動軸305、翻板306、推動塊307、第二彈性件308和連接塊309,所述排水腔105內(nèi)設置有第四滑槽303,所述水箱304滑動連接在第四滑槽303內(nèi),所述阻截邊坡本體101內(nèi)設置有兩個與第三滑槽301連通的第三滑槽301,所述齒條302滑動設置在其一第三滑槽301內(nèi),且所述齒條302與水箱304固定連接,所述連接塊309滑動設置在另一第三滑槽301內(nèi),且所述連接塊309的一端與水箱304固定連接,所述連接塊309的另一端與第二彈性件308連接,所述轉動軸305固定安裝在水箱304內(nèi),所述翻板306轉動連接在轉動軸305上,所述推動塊307固定安裝在排水腔105內(nèi)。
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彈性件308為壓簧;過濾后的雨水經(jīng)過排水腔105進入水箱304內(nèi),隨著水箱304內(nèi)雨水逐漸變多,依靠雨水的自身重力通過連接塊309克服第二彈性件308的彈力,進而帶動水箱304沿著第四滑槽303向下運動,此時水箱304帶動齒條302向斜下方運動,直至推動塊307推動翻板306順時針翻轉,此時,水箱304內(nèi)雨水被排出,翻板306依靠自重逆時針轉動復位,第二彈性件308通過連接塊309推動水箱304向上運動,此時水箱304帶動齒條302向斜上方運動,進而帶動齒條302進行往復運動。
如圖2和圖3所示,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振動組件2包括第一彈性件202和推塊205,所述進水口102內(nèi)設置有第一滑槽201,所述固定板103一端滑動連接在第一滑槽201內(nèi),所述第一彈性件202設置在第一滑槽201內(nèi),所述阻截邊坡本體101內(nèi)設置有與第一滑槽201連通的第二滑槽204,所述推塊205設置在第二滑槽204內(nèi),所述推塊205與齒條302配合。
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彈性件202為壓簧;隨著齒條302往復運動,齒條302撥動推塊205向左運動,推塊205帶動固定板103逆時針轉動,然后第一彈性件202推動固定板103順時針轉動,固定板103帶動推塊205復位,進而使固定板103以一定角度往復擺動。
如圖2和圖3所示,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第一滑槽201為圓弧形。
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弧形的第一滑槽201與固定板103的運動軌跡配合。
如圖2和圖3所示,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固定板103上固定安裝有密封擋板203,所述密封擋板203與第一滑槽201滑動連接。
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密封擋板203用于防止雨水和雜質(zhì)進入第一滑槽201內(nèi),進而防止第一彈性件202被腐蝕。
如圖2和圖4所示,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支撐組件4包括第三彈性件402和支撐塊403,所述阻截邊坡本體101內(nèi)設置有第五滑槽401,所述第五滑槽401與第四滑槽303傾斜設置,且所述第五滑槽401與第四滑槽303連通,所述第三彈性件402設置在第五滑槽401內(nèi),所述支撐塊403滑動連接在第五滑槽401內(nèi),所述支撐塊403與水箱304滑動連接。
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優(yōu)選的所述第三彈性件402為壓簧;水箱304向下運動時推動支撐塊403向下運動,支撐塊403通過第三彈性件402對水箱304進行支撐,直至支撐塊403完全縮回第五滑槽401內(nèi),支撐塊403不對水箱304進行支撐時,水箱304由于支撐力減小,水箱304加速向下運動;當水箱304向上運動至不對支撐塊403擠壓時,支撐塊403伸出第五滑槽401對水箱304進行支撐。
如圖4所示,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支撐塊403末端倒角處理。
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支撐塊403末端倒角處理。
本發(fā)明上述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河流污染修復礦山阻截邊坡,使用時,雨水攜帶礦物質(zhì)進入進水口102,固定板103上的濾網(wǎng)104對雨水進行過濾,礦物質(zhì)等雜質(zhì)被濾網(wǎng)104進行過濾,過濾后的雨水經(jīng)過排水腔105進入水箱304內(nèi),隨著水箱304內(nèi)雨水逐漸變多,依靠雨水的自身重力通過連接塊309克服第二彈性件308的彈力,進而帶動水箱304沿著第四滑槽303向下運動,此時水箱304帶動齒條302向斜下方運動,水箱304向下運動時推動支撐塊403向下運動,支撐塊403通過第三彈性件402對水箱304進行支撐,直至支撐塊403完全縮回第五滑槽401內(nèi),支撐塊403不對水箱304進行支撐時,水箱304由于支撐力減小,水箱304加速向下運動,直至推動塊307推動翻板306順時針翻轉,此時,水箱304內(nèi)雨水被排出,翻板306依靠自重逆時針轉動復位,第二彈性件308通過連接塊309推動水箱304向上運動,此時水箱304帶動齒條302向斜上方運動,進而帶動齒條302進行往復運動,然后雨水從排水口106排出,隨著齒條302往復運動,齒條302撥動推塊205向左運動,推塊205帶動固定板103逆時針轉動,然后第一彈性件202推動固定板103順時針轉動,固定板103帶動推塊205復位,進而使固定板103以一定角度往復擺動,進而使固定板103帶動濾網(wǎng)104往復振動,將濾網(wǎng)104上的雜質(zhì)甩出,防止雜質(zhì)堆積在濾網(wǎng)上,保證濾網(wǎng)104的過濾性能不變。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