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
1.銅鉛硫化礦浮選分離的組合抑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組合抑制劑包括過硫酸鈉和卡拉膠。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銅鉛硫化礦浮選分離的組合抑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組合抑制劑作為方鉛礦的抑制劑用于銅鉛浮選分離。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銅鉛硫化礦浮選分離的組合抑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組合抑制劑中過硫酸鈉和卡拉膠的質(zhì)量比為1:(1~4)。
4.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銅鉛硫化礦浮選分離的組合抑制劑的應用,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如下:
將原礦進行破碎、磨礦后調(diào)漿,得到待浮選礦漿;
向待浮選礦漿中加入抑制劑硫酸鋅和亞硫酸鈉,捕收劑Z200,起泡劑2號油,進行銅鉛混合浮選作業(yè),得到銅鉛混合精礦和銅鉛尾礦;
向步驟(2)的銅鉛混合精礦中先加入活性炭,以脫除礦物表面殘留的藥劑,再依次加入組合抑制劑、捕收劑Z200、起泡劑2號油進行銅鉛分離浮選作業(yè),得到銅精礦和鉛精礦;
將步驟(2)的銅鉛尾礦進行兩次掃選作業(yè),得到混粗尾礦。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銅鉛硫化礦浮選分離的組合抑制劑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步驟(1)磨礦至顆粒細度為-0.074mm占70%~85%。
6.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銅鉛硫化礦浮選分離的組合抑制劑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硫酸鋅添加量為500~1000 g/t,亞硫酸鈉添加量為500~1000 g/t,捕收劑Z200添加量為50~100 g/t,起泡劑2號油添加量為20~80 g/t。
7.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銅鉛硫化礦浮選分離的組合抑制劑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銅鉛分離浮選作業(yè)包括一次銅粗選、2次銅精選和2次銅掃選,其中一次銅粗選中活性炭添加量為50~100g/t,組合抑制劑添加量為1000~3000g/t,且添加組合抑制劑時先加入卡拉膠,間隔1~6min 后再加入過硫酸鈉,捕收劑為Z200添加量為50~100g/t,起泡劑2號油添加量為20~80g/t,銅精選只加入組合抑制劑,每次銅精選組合抑制劑的添加量依次減半,銅掃選只加入捕收劑Z200,且每次銅掃選捕收劑Z200的添加量依次減半,銅精選、銅掃選的中礦依次返回上一級,形成閉路循環(huán)。
8.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銅鉛硫化礦浮選分離的組合抑制劑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銅鉛尾礦的兩次掃選作業(yè)分別加入捕收劑Z200、起泡劑2號油,且用量依次減半,兩次掃選中礦依次返回上一級,形成閉路循環(huán)。
9.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銅鉛硫化礦浮選分離的組合抑制劑的應用,其特征在于:原礦中若含有鋅,則將混粗尾礦進行鋅浮選作業(yè),得到鋅精礦和尾礦,鋅浮選作業(yè)包括一次鋅粗選、2次鋅精選和2次鋅掃選,其中一次鋅粗選加入硫酸銅60 g/t、丁黃200 g/t、2號油50 g/t,2次鋅精選均不加藥劑,第一次鋅掃選加入硫酸銅60 g/t、丁黃100 g/t、2號油25 g/t,第二次鋅掃選只加入丁黃50 g/t,鋅精選、鋅掃選中礦依次返回上一級,形成閉路循環(huán)。
說明書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銅鉛硫化礦浮選分離的組合抑制劑及應用,屬于選礦藥劑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銅、鉛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有色金屬,被廣泛應用于國防、航天、汽車、建筑以及電子等諸多領域。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銅鉛消耗大大攀升,礦產(chǎn)資源的大規(guī)模開采導致易選富礦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則是難選貧礦越來越多。鉛鋅金屬礦中伴生銅資源的綜合回收一直是選礦界的熱門話題和難題。
黃銅礦和方鉛礦具有相似的天然可浮性,礦物之間致密共生,相互交代和包裹,在礦石“貧、細、雜”化日趨嚴重的大形勢下,造成銅鉛分離難度大。開發(fā)新型抑制劑或現(xiàn)有的抑制劑組合使用,來代替?zhèn)鹘y(tǒng)的重鉻酸鉀、氰化物等有毒抑制劑,實現(xiàn)伴生銅資源的回收利用,不僅能夠提高經(jīng)濟效益,還能保護自然環(huán)境,因此開發(fā)新型環(huán)保高效的銅鉛分離抑制劑勢在必行。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銅鉛硫化礦浮選分離的組合抑制劑,本組合捕收劑對方鉛礦的抑制效果好,無毒環(huán)保、適用性強。
本發(fā)明的組合抑制劑包括卡拉膠和過硫酸鈉,且組合抑制劑中過硫酸鈉和卡拉膠的質(zhì)量比為1:(1~4)。本組合抑制劑作為方鉛礦的抑制劑用于銅鉛浮選分離。
本發(fā)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種銅鉛硫化礦浮選分離的組合抑制劑的應用,具體步驟如下:
(1)將原礦進行破碎、磨礦后調(diào)漿,得到待浮選礦漿,其中磨礦至顆粒細度為-0.074mm占70%~85%;
(2)向待浮選礦漿中加入抑制劑硫酸鋅(500~1000 g/t)+亞硫酸鈉(500~1000 g/t),捕收劑Z200(50~100 g/t),起泡劑2號油(20~80 g/t),進行銅鉛混合浮選作業(yè),得到銅鉛混合精礦和銅鉛尾礦;
(3)向步驟(2)的銅鉛混合精礦中先加入活性炭(50~100g/t),以脫除礦物表面殘留的藥劑,再依次加入組合抑制劑、捕收劑Z200、起泡劑2號油進行銅鉛分離浮選作業(yè),得到銅精礦和鉛精礦,銅鉛分離浮選作業(yè)包括一次銅粗選、2次銅精選和2次銅掃選,其中一次銅粗選中活性炭添加量為50~100g/t,組合抑制劑添加量為1000~3000g/t,且添加組合抑制劑時先加入卡拉膠,間隔1~6min 后再加入過硫酸鈉,捕收劑為Z200添加量為50~100g/t,起泡劑2號油添加量為20~80g/t,銅精選只加入組合抑制劑,每次銅精選組合抑制劑的添加量依次減半,銅掃選只加入捕收劑Z200,且每次銅掃選捕收劑Z200的添加量依次減半,銅精選、銅掃選的中礦依次返回上一級,形成閉路循環(huán);
(4)將步驟(2)的銅鉛尾礦進行兩次掃選作業(yè),得到混粗尾礦,其中銅鉛尾礦的兩次掃選作業(yè)分別加入捕收劑Z200、起泡劑2號油,且用量依次減半,兩次掃選中礦依次返回上一級,形成閉路循環(huán)。
原礦中若含有鋅,則將混粗尾礦進行鋅浮選作業(yè),得到鋅精礦和尾礦,鋅浮選作業(yè)包括一次鋅粗選、2次鋅精選和2次鋅掃選,其中一次鋅粗選加入硫酸銅60 g/t、丁黃200 g/t、2號油50 g/t,2次鋅精選均不加藥劑,第一次鋅掃選加入硫酸銅60 g/t、丁黃100 g/t、2號油25 g/t,第二次鋅掃選只加入丁黃50 g/t,鋅精選、鋅掃選中礦依次返回上一級,形成閉路循環(huán)。
本發(fā)明的特點是:卡拉膠與過硫酸鈉按照一定比例組合使用,可以充分發(fā)揮藥劑之間的協(xié)同作用,卡拉膠在方鉛礦表面發(fā)生吸附,但作用力不強,而過硫酸鈉的加入,輕微氧化方鉛礦表面,強化卡拉膠的作用效果,生成硫酸鉛等親水性物質(zhì),加強方鉛礦的抑制效果。該組合抑制劑選擇性抑制方鉛礦,對硫化銅礦物幾乎沒有抑制作用,達到銅鉛分離的目的。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fā)明的組合抑制劑由卡拉膠和過硫酸鈉組成,有助于發(fā)揮不同藥劑間的協(xié)同作用,過硫酸鈉強化卡拉膠在方鉛礦表面發(fā)生的吸附,加強方鉛礦的抑制效果,銅鉛硫化礦分離效果好。
(2)本發(fā)明所述的組合抑制劑中卡拉膠和過硫酸鈉均無毒,無公害,有效避免了傳統(tǒng)方鉛礦抑制劑重鉻酸鹽有劇毒、對環(huán)境和人體的危害極大的問題。
(3)本發(fā)明的組合抑制劑能與選礦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發(fā)生絡合作用,能有效降低廢水回用的難度和處理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1的工藝流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2的工藝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本實施例對云南某銅鉛硫化礦進行浮選分離試驗研究,原礦中含Cu2.80%,含Pb 5.10%。礦石中的銅主要以黃銅礦的形式存在,鉛主要以方鉛礦的形式存在。礦石中含有少量石英、長石等脈石礦物。
本實施例中組合捕收劑包括過硫酸鈉和卡拉膠,二者的質(zhì)量比是1:2。
采用該組合捕收劑進行銅鉛硫化礦的浮選分離,如圖1所示,具體步驟如下:
(1)將原礦進行破碎、磨礦至顆粒細度為-0.074mm占75%后調(diào)漿,得到待浮選礦漿;
(2)向待浮選礦漿中加入抑制劑硫酸鋅和亞硫酸鈉,添加量均為600 g/t,捕收劑Z200用量為100 g/t,起泡劑2號油60 g/t進行銅鉛粗選Ⅰ,得到銅鉛混合精礦和銅鉛尾礦;
(3)向步驟(2)的銅鉛混合精礦中先加入活性炭50 g/t,以脫除礦物表面殘留的混浮藥劑,再加入組合抑制劑1500g/t,且添加組合抑制劑時先加入卡拉膠,間隔1min 后再加入過硫酸鈉,然后再加入100g/t的捕收劑Z-200、50g/t的起泡劑2號油,藥劑作用時間均為3min,進行銅粗選,得到粗精礦和粗尾礦,向粗精礦中加入750g/t的組合抑制劑并攪拌3min進行銅精選Ⅰ,然后在向銅精選Ⅰ的精礦中加入375g/t的組合抑制劑并攪拌3min進行銅精選Ⅱ,浮選時間為1min,最終得到銅精礦,且銅精選Ⅰ、銅精選Ⅱ的中礦分別返回銅粗選、銅精選Ⅰ中,形成閉路循環(huán);向銅粗選的粗尾礦中加入50g/t的捕收劑Z-200,攪拌3min,浮選1.5min進行銅掃選Ⅰ,再向銅掃選Ⅰ的尾礦中加入25g/t的捕收劑Z-200進行銅掃選Ⅱ,藥劑攪拌3min,浮選1min,得到銅掃選Ⅱ尾礦,銅掃選Ⅱ尾礦即為鉛精礦,銅掃選Ⅰ、銅掃選Ⅱ的精礦依次返回銅粗選、銅掃選Ⅰ中,形成閉路循環(huán);
將步驟(2)的銅鉛尾礦進行兩次銅鉛掃選作業(yè),其中向銅鉛掃選Ⅰ加入50g/t的捕收劑Z200、30g/t的起泡劑2號油,銅鉛掃選Ⅱ中加入25g/t的捕收劑Z200、15g/t的起泡劑2號油,兩次掃選的精礦依次返回上一級,形成閉路循環(huán),得到最終尾礦。本實施例的試驗結(jié)果見表1,通過表1數(shù)據(jù)說明,卡拉膠+過硫酸鈉作為組合抑制劑對銅鉛多金屬硫化礦分選效率高、且具有無毒環(huán)保、適用性強的特點。
表1 實施例1試驗結(jié)果表
實施例2:四川某金屬礦,原礦含銅1.09%,含鉛4.05%,含鋅5.84%。原礦中的銅主要以硫化銅形式存在,鉛主要以方鉛礦的形式存在,鋅主要為硫化鋅;脈石礦物主要為石英,云母,方解石,少量綠泥石等。云母類礦物在磨礦過程中易泥化,同時由于次生硫化銅含量較高,溶解產(chǎn)生的銅離子活化方鉛礦和閃鋅礦,使銅鉛鋅分離的難度加大。
本實施例中組合捕收劑包括過硫酸鈉和卡拉膠,二者的質(zhì)量比是1:4。
采用該組合捕收劑進行銅鉛硫化礦的浮選分離,如圖2所示,具體步驟如下:
(1)將原礦進行破碎、磨礦至顆粒細度為-0.074mm占70%后調(diào)漿,得到待浮選礦漿;
(2)向待浮選礦漿中加入抑制劑硫酸鋅和亞硫酸鈉,添加量均為1000 g/t,捕收劑Z200 60 g/t,起泡劑2號油80 g/t進行銅鉛粗選Ⅰ,得到銅鉛混合精礦和銅鉛尾礦;
(3)向步驟(2)的銅鉛混合精礦中先加入活性炭60 g/t,以脫除礦物表面殘留的混浮藥劑,再加入組合抑制劑1000g/t,且添加組合抑制劑時先加入卡拉膠,間隔3min 后再加入過硫酸鈉,然后再加入60g/t的捕收劑Z-200、80g/t的起泡劑2號油,藥劑作用時間均為3min,進行銅粗選,得到粗精礦和粗尾礦,向粗精礦中加入500g/t的組合抑制劑并攪拌3min進行銅精選Ⅰ,然后在向銅精選Ⅰ的精礦中加入250g/t的組合抑制劑并攪拌3min進行銅精選Ⅱ,浮選時間為1min,最終得到銅精礦,且銅精選Ⅰ、銅精選Ⅱ的中礦分別返回銅粗選、銅精選Ⅰ中,形成閉路循環(huán);向銅粗選的粗尾礦中加入30g/t的捕收劑Z-200、,攪拌3min,浮選1.5min進行銅掃選Ⅰ,再向銅掃選Ⅰ的尾礦中加入15g/t的捕收劑Z-200進行銅掃選Ⅱ,藥劑攪拌3min,浮選1min,得到銅掃選Ⅱ尾礦,銅掃選Ⅱ尾礦即為鉛精礦,銅掃選Ⅰ、銅掃選Ⅱ的精礦依次返回銅粗選、銅掃選Ⅰ中,形成閉路循環(huán);
將步驟(2)的銅鉛尾礦進行兩次銅鉛掃選作業(yè),其中向銅鉛掃選Ⅰ加入30g/t的捕收劑Z200、40g/t的起泡劑2號油,銅鉛掃選Ⅱ中加入15g/t的捕收劑Z200、20g/t的起泡劑2號油,兩次掃選的精礦依次返回上一級,形成閉路循環(huán),向銅鉛掃選Ⅱ的混粗尾礦中加入硫酸銅60 g/t、丁黃200 g/t、2號油50 g/t進行鋅粗選,再將鋅粗選精礦進行2次鋅精選,得到鋅精礦,其中2次鋅精選均不加藥劑,將鋅粗選尾礦進行兩次鋅掃選,第一次鋅掃選加入硫酸銅60 g/t、丁黃100 g/t、2號油25 g/t,第二次鋅掃選只加入丁黃50 g/t,鋅精選、鋅掃選中礦依次返回上一級,形成閉路循環(huán)。本實施例的試驗結(jié)果見表2,通過表2數(shù)據(jù)說明卡拉膠+過硫酸鈉作為組合抑制劑對銅鉛鋅多金屬硫化礦分選亦有較好的分選效果,具有較強適用性。
表2實施例2試驗結(jié)果表
實施例3:本實施例對西雙版納某銅鉛硫化礦進行浮選分離試驗研究,原礦中含Cu2.15%,含Pb 3.62%。礦石中的銅主要以黃銅礦的形式存在,鉛主要以方鉛礦的形式存在。礦石中含有少量石英、云母、長石等脈石礦物。
本實施例中組合捕收劑包括過硫酸鈉和卡拉膠,二者的質(zhì)量比是1:1。
采用該組合捕收劑進行銅鉛硫化礦的浮選分離,如圖1所示,具體步驟如下:
(1)將原礦進行破碎、磨礦至顆粒細度為-0.074mm占85%后調(diào)漿,得到待浮選礦漿;
(2)向待浮選礦漿中加入抑制劑硫酸鋅和亞硫酸鈉,添加量均為500 g/t,捕收劑Z200用量為50g/t,起泡劑2號油20 g/t進行銅鉛粗選Ⅰ,得到銅鉛混合精礦和銅鉛尾礦;
(3)向步驟(2)的銅鉛混合精礦中先加入活性炭100 g/t,以脫除礦物表面殘留的混浮藥劑,再加入組合抑制劑3000g/t,且添加組合抑制劑時先加入卡拉膠,間隔6min 后再加入過硫酸鈉,然后再加入50g/t的捕收劑Z-200、20g/t的起泡劑2號油,藥劑作用時間均為3min,進行銅粗選,得到粗精礦和粗尾礦,向粗精礦中加入1500g/t的組合抑制劑并攪拌3min進行銅精選Ⅰ,然后在向銅精選Ⅰ的精礦中加入750g/t的組合抑制劑并攪拌3min進行銅精選Ⅱ,浮選時間為1min,最終得到銅精礦,且銅精選Ⅰ、銅精選Ⅱ的中礦分別返回銅粗選、銅精選Ⅰ中,形成閉路循環(huán);向銅粗選的粗尾礦中加入25g/t的捕收劑Z-200,攪拌3min,浮選1.5min進行銅掃選Ⅰ,再向銅掃選Ⅰ的尾礦中加入12.5g/t的捕收劑Z-200進行銅掃選Ⅱ,藥劑攪拌3min,浮選1min,得到銅掃選Ⅱ尾礦,銅掃選Ⅱ尾礦即為鉛精礦,銅掃選Ⅰ、銅掃選Ⅱ的精礦依次返回銅粗選、銅掃選Ⅰ中,形成閉路循環(huán);
(4)將步驟(2)的銅鉛尾礦進行兩次銅鉛掃選作業(yè),其中向銅鉛掃選Ⅰ加入25g/t的捕收劑Z200、10g/t的起泡劑2號油,銅鉛掃選Ⅱ中加入12.5g/t的捕收劑Z200、5g/t的起泡劑2號油,兩次掃選的精礦依次返回上一級,形成閉路循環(huán),得到最終尾礦。本實施例的試驗結(jié)果見表3,通過表3數(shù)據(jù)說明卡拉膠+過硫酸鈉組合時產(chǎn)生了較好的協(xié)同作用,卡拉膠+過硫酸鈉是優(yōu)質(zhì)的方鉛礦抑制劑。
上面結(jié)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發(fā)明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應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全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