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實用新型屬于油井測試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超深井測井滾筒。
背景技術:
2.深層油氣資源的勘探開發(fā),是實現油田油氣資源戰(zhàn)略接替的主要途徑之一。大力發(fā)展超深井鉆井技術,既是勘探開發(fā)的需要,也是積極適應鉆井工程技術服務市場競爭的需要。
3.隨著超深井鉆井技術的快速、規(guī)模發(fā)展,以及深層油氣資源開采的需要,鉆井井深在6000~8000米的超深井數量越來越多,國內最深的超深井井深已經超過了8500米,該數值可能還會繼續(xù)增大,為了滿足超深井測井作業(yè)需要,加上大規(guī)模的市場需求,越來越多的超深井測井絞車被投入使用。
4.測井滾筒作為測井絞車的重要部件,主要用于纏繞測井電纜,測井電纜是地面系統(tǒng)與井下儀器之間作為掛重連接以及傳輸測量數據用的連接線,通過控制測井滾筒上纏繞的測井電纜上卷或下放,來完成油井內井下儀器的上升或下降。超深井測井作業(yè)一般采用直徑較大、承荷能力更強的測井電纜,所以需要測井滾筒具有更大的纏繞空間。
5.超深井測井作業(yè)深度深,井下的電纜長度長、電纜直徑粗自重大,加上井下儀器的重量后,對測井絞車上的測井滾筒產生的力就會很大,這樣一來就要求測井滾筒不僅容量大,而且強度高,但是受材料、結構和制造工藝的制約,常規(guī)鑄造的超深井測井滾筒實際能夠滿足的最大測井作業(yè)深度為8000米,而且都有體積大、重量重、疲勞壽命短等缺陷。
6.綜上所述,常規(guī)鑄造的超深井測井滾筒無法同時滿足滾筒纏繞空間大、滾筒體積小、滾筒自重輕、滾筒強度高等要求,不能很好的適用于測井絞車。
技術實現要素:
7.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處,從而提供一種強度高,外形尺寸小,自重輕,能夠很好的適用于常規(guī)車裝測井絞車和常規(guī)橇裝測井絞車的超深井測井滾筒。
8.為了達到上述設計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超深井測井滾筒,包括筒體,所述筒體內部固定焊接有籠型框架加強構件,所述筒體兩端均固定焊接有軸頭裝置,所述筒體的兩端外壁上均套裝焊接有側板。
9.所述側板由擋板、剎車圈、筋板、環(huán)形加強板組成,所述擋板的外側板壁上焊接有剎車圈,所述擋板的外板壁與剎車圈內壁之間均布焊接有筋板,所述筋板外側焊接有環(huán)形加強板。
10.所述環(huán)形加強板、筋板和擋板三者之間形成箱框型結構,增加側板強度和剛性。
11.所述籠型框架加強構件由橫撐和連接盤組成,所述橫撐均布焊接于筒體的內壁上,所述筒體內橫撐的兩端均焊接有連接盤。
12.所述筒體、籠型框架加強構件、軸頭裝置和側板均為20mn23alv高錳無磁鋼材經粗加工后拼裝點焊,然后按照無磁鋼焊接工藝焊接牢固后精加工成型。
13.本實用新型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
14.本實用新型整體采用無磁鋼拼焊式測井滾筒相對磁導率更低,對電流信號干擾更小,可以使測井數據更加準確;加上滾筒母材質量可控,不會因為鑄造缺陷導致滾筒報廢或其他重大井下事故;而且滾筒母材材質強度更高,相同的滾筒容量下滾筒外形尺寸更小,重量更輕,能夠很好的適用于常規(guī)車裝測井絞車和常規(guī)橇裝測井絞車。本新型結構簡單,外形尺寸小,重量輕,對測井設備的整體布置和減重非常適用。
附圖說明
15.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測井滾筒炸裂后結構示意圖;
16.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測井滾筒拼裝焊接完成后示意圖;
17.圖3為本實用新型側板結構示意圖;
18.圖4為本實用新型籠型框架加強構件結構示意圖。
19.附圖標記說明:1-軸頭裝置、2-側板、3-筒體、4-籠型框架加強構件、5-環(huán)形加強板、6-剎車圈、7-筋板、8-擋板、9-連接盤、10-橫撐。
具體實施方式
20.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描述。如圖1-4所示的:一種干香菇腿篩系統(tǒng),包括筒體3,所述筒體3內部固定焊接有籠型框架加強構件4,所述筒體3兩端均固定焊接有軸頭裝置1,所述筒體3的兩端外壁上均套裝焊接有側板2。
21.所述側板2由擋板8、剎車圈6、筋板7、環(huán)形加強板5組成,所述擋板8的外側板壁上焊接有剎車圈6,所述擋板8的外板壁與剎車圈6內壁之間均布焊接有筋板7,所述筋板7外側焊接有環(huán)形加強板5。
22.所述環(huán)形加強板5、筋板7和擋板8三者之間加工焊接后形成箱框型結構從而增加側板強度和剛性。
23.所述籠型框架加強構件4由橫撐10和連接盤9組成,所述橫撐10均布焊接于筒體3的內壁上,所述筒體3內橫撐的兩端均焊接有連接盤9。
24.所述筒體3、籠型框架加強構件4、軸頭裝置1和側板2均為20mn23alv高錳無磁鋼材經粗加工后拼裝點焊,然后按照無磁鋼焊接工藝焊接牢固后精加工成型。
25.本實用新型使用時:第一步,在筒體3內壁均布焊接橫撐10,然后將連接盤9分別從筒體3兩端裝入,并將兩側連接盤9分別與筒體3內壁和橫撐10焊接,即筒體3與內部的籠型框架加強構件4焊接完成;第二步,在筒體3外圈左右側分別按順序裝入擋板8、剎車圈6、筋板7,搭接處焊接牢固,然后兩側分別裝入環(huán)形加強板5,并與筋板7和筒體3外壁焊接牢固,即筒體3與外部兩端的側板2焊接完成;第三步,在筒體3左右端分別裝入軸頭裝置1,并與筒體3內壁焊接牢固,滾筒拼裝焊接完成后經加工即可成活。
技術特征:
1.一種超深井測井滾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筒體,所述筒體內部固定焊接有籠型框架加強構件,所述筒體兩端均固定焊接有軸頭裝置,所述筒體的兩端外壁上均套裝焊接有側板。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深井測井滾筒,其特征是:所述側板由擋板、剎車圈、筋板、環(huán)形加強板組成,所述擋板的外側板壁上焊接有剎車圈,所述擋板的外板壁與剎車圈內壁之間均布焊接有筋板,所述筋板外側焊接有環(huán)形加強板。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超深井測井滾筒,其特征是:所述環(huán)形加強板、筋板和擋板三者之間形成箱框型結構,增加側板強度和剛性。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深井測井滾筒,其特征是:所述籠型框架加強構件由橫撐和連接盤組成,所述橫撐均布焊接于筒體的內壁上,所述筒體內橫撐的兩端均焊接有連接盤。
技術總結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超深井測井滾筒,包括筒體,所述筒體內部固定焊接有籠型框架加強構件,所述筒體兩端均固定焊接有軸頭裝置,所述筒體的兩端外壁上均套裝焊接有側板。本新型結構簡單,外形尺寸小,重量輕,能夠很好的適用于常規(guī)車裝測井絞車和常規(guī)橇裝測井絞車。于常規(guī)車裝測井絞車和常規(guī)橇裝測井絞車。于常規(guī)車裝測井絞車和常規(guī)橇裝測井絞車。
技術研發(fā)人員:周成權 郭康華 趙峰 熊麗君 劉永林 陳健 閆兆峰 趙磊 方金旺 李聰 廖勇 顧培文 曾保林 范重新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南陽華美石油設備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fā)日:2021.08.03
技術公布日:2022/4/29
聲明:
“超深井測井滾筒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