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實用新型涉及泵類設備技術領域,更具體涉及一種漿液循環(huán)泵用陶瓷葉輪。
背景技術:
2.漿液循環(huán)泵是熱電廠脫硫系統(tǒng)設備中非常重要的設備之一,其主要的功能是將吸收塔中的漿液不斷地循環(huán),使煙氣中的二氧化硫完全被吸收。漿液循環(huán)泵是易損件之一,主要是受到漿液的酸性腐蝕、磨損、氣蝕,一般漿液循環(huán)泵的使用壽命3年左右,1年左右葉輪就要更換新的。
3.傳統(tǒng)漿液循環(huán)泵的葉輪為全高鉻合金a49,雖然高鉻合金具有一定耐磨耐腐蝕性,但是造價成本高,使用壽命較短。漿液循環(huán)泵在長期使用后,葉輪與泵軸的連接處因腐蝕、磨損問題,易出現葉輪與泵軸配合不緊密的情況,導致泵軸無法正常帶動葉輪轉動,并且葉輪表面易被腐蝕、磨損,需要對葉輪進行更換,無疑增加了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4.本實用新型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漿液循環(huán)泵用陶瓷葉輪,以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降低葉輪與泵軸的連接處的腐蝕、磨損情況,降低葉輪表面的腐蝕、磨損情況,提高葉輪整體的使用壽命,降低更換成本。
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6.漿液循環(huán)泵用陶瓷葉輪,包括葉輪本體以及一體設置在葉輪本體一端面上的若干漩渦狀導向片,葉輪本體的中心部凸起設置有輪轂部,輪轂部的中心部設置有軸孔和鍵孔,與漩渦狀導向片相對的葉輪本體另一端面上可拆卸設置有用于對泵軸進行鎖緊定位的定位卡箍組件;所述葉輪本體和漩渦狀導向片均為碳化硅復合陶瓷層,輪轂部為與碳化硅復合陶瓷層一體設置的雙向不銹鋼層。
7.進一步優(yōu)化技術方案,所述定位卡箍組件包括兩個可拆卸設置在葉輪本體端面上的定位卡箍,兩定位卡箍之間通過第一定位螺栓進行連接。
8.進一步優(yōu)化技術方案,所述定位卡箍包括環(huán)形部以及一體連接在環(huán)形部兩側的兩個連接板部,環(huán)形部通過第二定位螺栓定位設置在葉輪本體上。
9.進一步優(yōu)化技術方案,所述葉輪本體上還開設有若干用于平衡液體對葉輪本體軸向力的平衡通孔。
10.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所取得技術進步如下。
11.本實用新型將葉輪設計成雙向不銹鋼+碳化硅復合陶瓷結構,與泵軸連接處的輪轂采用雙向不銹鋼材質,保證葉輪的強度及剛性;與漿液接觸的葉輪本體、漩渦狀導向片采用碳化硅復合陶瓷材質,保證葉輪耐磨、耐腐蝕性,使用壽命長,制造成本低。并且本實用新型通過定位卡箍組件對泵軸進行鎖緊定位,設置的定位卡箍組件能夠進一步增強葉輪本體與泵軸之間的連接強度。
12.本實用新型降低了葉輪與泵軸的連接處的腐蝕、磨損情況,降低了葉輪表面的腐
蝕、磨損情況,提高了葉輪整體的使用壽命,降低了更換成本。
13.本實用新型在葉輪本體上還開設有若干平衡通孔,液體可通過平衡通孔從葉輪本體的一端流入另一端,從而有效地平衡液體對葉輪本體軸向力,使得泵體的運行更加平穩(wěn)。
附圖說明
14.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15.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視角結構示意圖;
16.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17.其中:1、葉輪本體,2、漩渦狀導向片,3、軸孔,4、鍵孔,5、定位卡箍,51、環(huán)形部,52、連接板部,6、第一定位螺栓,7、第二定位螺栓,8、平衡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18.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绢I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19.漿液循環(huán)泵用陶瓷葉輪,結合圖1至圖3所示,包括葉輪本體1、漩渦狀導向片2、軸孔3、鍵孔4和定位卡箍組件。
20.漩渦狀導向片2設置有若干個,分別一體設置在葉輪本體1一端面上。葉輪本體1和漩渦狀導向片2均為碳化硅復合陶瓷層。
21.葉輪本體1的中心部凸起設置有輪轂部,輪轂部的中心部設置有軸孔3和鍵孔4。輪轂部為與碳化硅復合陶瓷層一體設置的雙向不銹鋼層。
22.與漩渦狀導向片2相對的葉輪本體1另一端面上可拆卸設置有定位卡箍組件,定位卡箍組件用于對泵軸進行鎖緊定位。
23.定位卡箍組件包括兩個可拆卸設置在葉輪本體1端面上的定位卡箍5,兩定位卡箍5之間通過第一定位螺栓6進行連接。
24.定位卡箍5包括環(huán)形部51以及一體連接在環(huán)形部51兩側的兩個連接板部52。
25.環(huán)形部51以及葉輪本體1端面上分別對應開設有螺紋孔,環(huán)形部51通過第二定位螺栓7定位設置在葉輪本體1上。
26.兩定位卡箍5相對設置的連接板部處分別開設有螺紋孔,兩連接部之間通過第一定位螺栓6進行鎖緊定位。
27.葉輪本體1上還開設有若干平衡通孔8,本實用新型中開設有兩個平衡通孔8,液體可通過平衡通孔8從葉輪本體的一端流入另一端,從而有效地平衡液體對葉輪本體1軸向力,使得泵體的運行更加平穩(wěn)。
28.本實用新型將葉輪設計成雙向不銹鋼+碳化硅復合陶瓷結構,與泵軸連接處的輪轂采用雙向不銹鋼材質,保證葉輪的強度及剛性;與漿液接觸的葉輪本體1、漩渦狀導向片2采用碳化硅復合陶瓷材質,保證葉輪耐磨、耐腐蝕性,使用壽命長,制造成本低。
29.本實用新型在生產時,先固定葉輪的金屬輪轂,再澆注碳化硅,等澆注碳化硅固化后,最后取出模具。
30.本實用新型在與泵軸進行連接時,將泵軸從軸孔3穿過,并采用平鍵將葉輪本體1與泵軸進行連接。并將兩定位卡箍5通過第二定位螺栓7鎖緊定位至葉輪本體1上,再通過第一定位螺栓6將兩定位卡箍5進行定位,使得兩定位卡箍5對泵軸進行鎖緊定位。因本實用新型輪轂部采用為雙向不銹鋼材質,增強了葉輪本體與泵軸之間的連接強度,并且本實用新型通過定位卡箍組件對泵軸進行鎖緊定位,設置的定位卡箍組件能夠進一步增強葉輪本體與泵軸之間的連接強度。
31.并且本實用新型可在與泵軸進行連接時,葉輪本體與泵軸之間僅通過平鍵進行連接;當輪轂部出現腐蝕、磨損狀況后,再使用定位卡箍組件對泵軸進行鎖緊定位,降低了更換葉輪的成本。
32.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技術特征:
1.漿液循環(huán)泵用陶瓷葉輪,其特征在于:包括葉輪本體(1)以及一體設置在葉輪本體(1)一端面上的若干漩渦狀導向片(2),葉輪本體(1)的中心部凸起設置有輪轂部,輪轂部的中心部設置有軸孔(3)和鍵孔(4),與漩渦狀導向片(2)相對的葉輪本體(1)另一端面上可拆卸設置有用于對泵軸進行鎖緊定位的定位卡箍組件;所述葉輪本體(1)和漩渦狀導向片(2)均為碳化硅復合陶瓷層,輪轂部為與碳化硅復合陶瓷層一體設置的雙向不銹鋼層。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漿液循環(huán)泵用陶瓷葉輪,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卡箍組件包括兩個可拆卸設置在葉輪本體(1)端面上的定位卡箍(5),兩定位卡箍(5)之間通過第一定位螺栓(6)進行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漿液循環(huán)泵用陶瓷葉輪,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卡箍(5)包括環(huán)形部(51)以及一體連接在環(huán)形部(51)兩側的兩個連接板部(52),環(huán)形部(51)通過第二定位螺栓(7)定位設置在葉輪本體(1)上。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漿液循環(huán)泵用陶瓷葉輪,其特征在于:所述葉輪本體(1)上還開設有若干用于平衡液體對葉輪本體(1)軸向力的平衡通孔(8)。
技術總結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漿液循環(huán)泵用陶瓷葉輪,包括葉輪本體以及若干漩渦狀導向片,葉輪本體的中心部設置有軸孔和鍵孔,軸孔和鍵孔處的部位形成輪轂部,與漩渦狀導向片相對的葉輪本體另一端面上可拆卸設置有定位卡箍組件;所述葉輪本體和漩渦狀導向片均為碳化硅復合陶瓷層,輪轂部為與碳化硅復合陶瓷層一體設置的雙向不銹鋼層。本實用新型將葉輪設計成雙向不銹鋼+碳化硅復合陶瓷結構,與泵軸連接處的輪轂采用雙向不銹鋼材質,保證葉輪的強度及剛性;與漿液接觸的葉輪本體、漩渦狀導向片采用碳化硅復合陶瓷材質,保證葉輪耐磨、耐腐蝕性。并且本實用新型通過定位卡箍組件對泵軸進行鎖緊定位,能夠進一步增強葉輪本體與泵軸之間的連接強度。的連接強度。的連接強度。
技術研發(fā)人員:杜強 李富邦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河北卡特環(huán)??萍加邢薰?br />
技術研發(fā)日:2021.12.29
技術公布日:2022/5/17
聲明:
“漿液循環(huán)泵用陶瓷葉輪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