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書: 1.一種用于更換帶式輸送機皮帶的拉拽機構,其特征是,包括一第一壓塊(100)、一第二壓塊(200)、一連接螺栓(300)、一拉拽帶(400),和多個固定螺栓(500);其中,
第一壓塊(100)和第二壓塊(200),分別轉動連接在所述連接螺栓(300)的左、右兩側;且于該第一壓塊(100)和第二壓塊(200)相向的內(nèi)端面的前端部對應設有第一齒部(120)和第二齒部(220);且所述的
第一壓塊(100),設有多個螺紋孔(110);
第二壓塊(200),設有多個通孔(210);
多個固定螺栓(500),穿過多個通孔(210)后,螺接在多個螺紋孔(110)上,以將輸送帶接頭固定夾緊在該第一壓塊(100)和第二壓塊(200)之間;拉拽帶(400),一端穿過并固定在連接螺栓(300)的中間部位上,另一端繞設在一傳動輥上,一驅(qū)動機構帶動該傳動輥拉動該拉拽帶(400)。
說明書: 一種用于更換帶式輸送機皮帶的拉拽機構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工業(yè)用帶式輸送機輸送帶的更換裝置,特別涉及一種應用于更換輸送帶時使用的拉拽工具。
背景技術
目前,帶式輸送機在煙草、食品、煤礦等各種行業(yè)具有廣泛的應用。當帶式輸送機上的輸送帶需要更換時,傳統(tǒng)的更換流程時將舊的輸送帶拆下,人工將新的輸送帶鋪至設備上,并將其兩端接頭進行環(huán)形粘聯(lián)。根據(jù)輸送帶粘聯(lián)的質(zhì)量要求,輸送帶皮帶頭部不能出現(xiàn)破損。在新的輸送帶上機過程中,當輸送帶較長較重,或帶式輸送機存在一定上傾角時,人工鋪設勞動強度大。表現(xiàn)在:輸送帶沒有抓手位,僅依靠手拉拽輸送帶頭部,造成費時費力;且為保護輸送帶接頭不受損壞,一般的拉拽工具不可使用。
實用新型內(nèi)容
為解決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更換帶式輸送機皮帶的拉拽機構。該拉拽機構應用于更換輸送帶,在保護輸送帶接頭不受損壞的同時,大幅度的降低人力強度。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更換帶式輸送機皮帶的拉拽機構,包括一第一壓塊、一第二壓塊、一連接螺栓、一拉拽帶,和多個固定螺栓;其中,
第一壓塊和第二壓塊,分別轉動連接在所述連接螺栓的左、右兩側;且于該第一壓塊和第二壓塊相向的內(nèi)端面的前端部對應設有第一齒部和第二齒部;且所述的
第一壓塊,設有多個螺紋孔;
第二壓塊,設有多個通孔;
多個固定螺栓,穿過多個通孔后,螺接在多個螺紋孔上,以將輸送帶接頭固定夾緊在該第一壓塊和第二壓塊之間;
拉拽帶,一端穿過并固定在連接螺栓的中間部位上,另一端繞設在一傳動輥上,一驅(qū)動機構帶動該傳動輥拉動該拉拽帶。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有益之處在于:
一是,本實用新型用于更換帶式輸送機皮帶的拉拽機構通過第一壓塊和第二壓塊夾緊輸送帶的輸送帶接頭,并通過與該第一壓塊和第二壓塊連接為一體的拉拽帶拉動輸送帶,以實現(xiàn)輸送帶的更換。相比傳統(tǒng)的更換流程,減輕人工鋪設勞動強度,省時省力。
二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壓塊和第二壓塊設有進一步夾緊輸送帶的第一齒部和第二齒部,在增加本實用新型拉拽機構夾緊力的同時,保護輸送帶接頭不受損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更換帶式輸送機皮帶的拉拽機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一;
圖2是本實用新型更換帶式輸送機皮帶的拉拽機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二;
圖3是本實用新型連接螺栓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更換帶式輸送機皮帶的拉拽機構的使用狀態(tài)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绢I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用于更換帶式輸送機皮帶的拉拽機構,包括一第一壓塊100、一第二壓塊200、一連接螺栓300、一拉拽帶400,和多個固定螺栓500。
本實用新型第一壓塊100和第二壓塊200分別轉動連接在所述連接螺栓300上。所述第一壓塊100和第二壓塊200在該連接螺栓300的轉動連接處設于該連接螺栓300的左、右兩側部,該連接螺栓300的中間部位310供拉拽帶400穿過。
所述第一壓塊100上設有多個螺紋孔110,所述第二壓塊200上設有多個通孔210,該多個通孔210對應多個螺紋孔110設置。
所述多個固定螺栓500穿過第二壓塊200的多個通孔210后,螺接在第一壓塊100的多個螺紋孔110上,以將輸送帶接頭固定夾緊在該第一壓塊100和第二壓塊200之間。
進一步的,本實用新型第一壓塊100和第二壓塊200在相向的內(nèi)端面的前端部對應設有第一齒部120和第二齒部220,以在固定夾緊的第一壓塊100和第二壓塊200之間形成類似“老虎鉗”的齒狀,以在第一壓塊100和第二壓塊200夾持輸送帶接頭時增大摩擦力,在增加夾緊力的同時,保護輸送帶接頭不受損壞。
本實用新型拉拽帶400,一端穿過并固定在連接螺栓300的中間部位310上,另一端繞設在一傳動輥上,一驅(qū)動機構帶動該傳動輥拉動該拉拽帶400。
當帶式輸送機上的輸送帶需要更換時,將舊的輸送帶剪斷,將本實用新型拉拽機構置于輸送帶的輸送帶接頭一端,順著拆下舊輸送帶的方向,拉拽機構的拉拽帶400繞在傳動輥上,將拉拽機構的第一壓塊100和第二壓塊200通過固定螺栓500夾緊新輸送帶600的輸送帶接頭,通過傳動輥拉動拉拽帶,實現(xiàn)新輸送帶的更換。相比傳統(tǒng)的更換流程,減輕人工鋪設勞動強度,省時省力,且有效保護輸送帶接頭不受損壞。
上述說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如前所述,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應看作是對其他實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種其他組合、修改和環(huán)境,并能夠在本文所述實用新型構想范圍內(nèi),通過上述教導或相關領域的技術或知識進行改動。而本領域人員所進行的改動和變化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則都應在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nèi)。

聲明:
“用于更換帶式輸送機皮帶的拉拽機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lián)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