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書: 1.一種雷蒙磨,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罩殼、進風蝸殼、磨粉裝置和選粉機,其中:所述機架具有平臺,所述平臺上安裝有罩殼、進風蝸殼和磨粉裝置;
所述罩殼為內(nèi)外兩層板形成的內(nèi)部為空腔的回轉體,所述內(nèi)外兩層板之間填充有吸音材料;所述罩殼包括自上而下依次連接的上圓柱段、上圓臺段、中圓柱段、下圓臺段和下圓柱段;所述上圓柱段形成出料管,所述上圓臺段的小底面連接所述出料管靠下的一端,所述下圓柱段的中間部位的外側固定有連通至所述罩殼內(nèi)部的進料管,所述下圓柱段靠近所述平臺端部固定有連通至所述罩殼的內(nèi)部的進風管;
所述進風蝸殼為螺旋形狀管道,所述進風蝸殼與所述平臺之間安裝有彈性材料;所述進風蝸殼具有兩個不同的開口端,所述進風蝸殼的一個開口端連接所述進風管;
所述磨粉裝置包括電機、主軸、行星架、磨輥、磨環(huán)和鏟刀,所述電機的外殼固定于所述平臺的底部,所述電機的動力輸出軸與所述主軸的第一端傳動連接,所述主軸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罩殼的內(nèi)部空腔中;所述行星架固定連接于所述主軸的第二端;所述行星架包括水平板和上端固定于所述水平板下端向下延伸的固定軸,所述磨輥套裝在所述固定軸外并且與所述固定軸之間保持預留間距,所述磨輥為至少兩個的圓柱體,所述至少兩個磨輥圍繞所述主軸均勻地安裝在所述行星架;所述磨環(huán)呈圓環(huán)狀,所述磨環(huán)固定于所述下圓柱段內(nèi),并且所述磨環(huán)的軸線與所述罩殼的回轉軸線重合,所述磨環(huán)的外側與所述下圓柱段的內(nèi)壁之間安裝有彈性材料,所述預留間距與所述磨輥的半徑之和不小于所述固定軸與所述磨環(huán)之間的距離;所述鏟刀固定于所述行星架的底部;
所述選粉機包括選粉機電機和選粉機葉片,所述選粉機電機的外殼固定于所述上圓柱段的外壁,所述選粉機葉片位于所述上圓柱段的內(nèi)部空腔并固定于所述選粉機電機的動力輸出軸。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雷蒙磨,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材料為橡膠。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雷蒙磨,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料管斜向上并且遠離所述罩殼的一端形成漏斗狀結構。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雷蒙磨,其特征在于,所述鏟刀靠近磨環(huán)的一端形成向上的傾斜角。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雷蒙磨,其特征在于,所述磨輥、所述磨環(huán)和所述鏟刀均為耐磨材料制成。
說明書: 一種雷蒙磨技術領域[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磨粉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雷蒙磨。背景技術[0002] 雷蒙磨是一種常用的磨粉設備,主要用于鉀長石、滑石、石灰石、白云石、石灰等莫氏硬度不大于9.3級,濕度在6%以下的非易燃易爆的礦產(chǎn)、化工、建筑等行業(yè)物料的高細制
粉加工,是非金屬礦物深加工的重要設備之一。傳統(tǒng)的雷蒙磨罩殼頂部為平面,出料管設置
在頂部的一側,粉料會貼在罩殼頂部平面不易進入出料管,粉料收集效率較低;雷蒙磨工作
時,磨粉裝置及進風蝸殼會產(chǎn)生嚴重的振動,加劇零件磨損,減少雷蒙磨的使用壽命,同時
振動也會產(chǎn)生較大的噪聲。
[0003] 因此,需要一種雷蒙磨,以克服或至少減輕上述問題的發(fā)生。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4]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即為了解決粉料貼在罩殼頂部平面不易進入出料口,粉料收集效率較低;磨粉裝置及進風蝸殼產(chǎn)生嚴重的振動,加劇零件磨損,減少雷蒙磨的使用壽
命,同時振動產(chǎn)生較大噪聲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雷蒙磨,包括機架、罩殼、
進風蝸殼、磨粉裝置和選粉機,其中:
[0005] 所述機架具有平臺,所述平臺上安裝有罩殼、進風蝸殼和磨粉裝置;[0006] 所述罩殼為內(nèi)外兩層板形成的內(nèi)部為空腔的回轉體,所述內(nèi)外兩層板之間填充有吸音材料;所述罩殼包括自上而下依次連接的上圓柱段、上圓臺段、中圓柱段、下圓臺段和
下圓柱段;所述上圓柱段形成管道結構的出料管,所述上圓臺段的小底面連接所述出料管
靠下的一端,所述下圓柱段的中間部位的外側固定有連通至所述罩殼內(nèi)部的進料管,所述
下圓柱段靠近所述平臺端部固定有連通至所述罩殼的內(nèi)部的進風管;
[0007] 所述進風蝸殼為螺旋形狀管道,所述進風蝸殼與所述平臺之間安裝有彈性材料;所述進風蝸殼具有兩個不同的開口端,所述進風蝸殼的一個開口端連接所述進風管;
[0008] 所述磨粉裝置包括電機、主軸、行星架、磨輥、磨環(huán)和鏟刀,所述電機的外殼固定于所述平臺的底部,所述電機的動力輸出軸與所述主軸的第一端傳動連接,所述主軸的第二
端位于所述罩殼的內(nèi)部空腔中;所述行星架固定連接于所述主軸的第二端;所述行星架包
括水平板和上端固定于所述水平板下端向下延伸的固定軸,所述磨輥套裝在所述固定軸外
并且與所述固定軸之間保持預留間距,所述磨輥為至少兩個的圓柱體,所述至少兩個磨輥
圍繞所述主軸均勻地安裝在所述行星架;所述磨環(huán)呈圓環(huán)狀,所述磨環(huán)固定于所述下圓柱
段內(nèi),并且所述磨環(huán)的軸線與所述罩殼的回轉軸線重合,所述磨環(huán)的外側與所述下圓柱段
的內(nèi)壁之間安裝有彈性材料,所述預留間距與所述磨輥的半徑之和不小于所述固定軸與所
述磨環(huán)之間的距離;所述鏟刀固定于所述行星架的底部;
[0009] 所述選粉機包括選粉機電機和選粉機葉片,所述選粉機電機的外殼固定于所述上圓柱段的外壁,所述選粉機葉片位于所述上圓柱段的內(nèi)部空腔并固定于所述選粉機電機的
動力輸出軸。
[0010] 優(yōu)選的,所述彈性材料為橡膠。[0011] 進一步的,所述進料管斜向上并且遠離所述罩殼的一端形成漏斗狀結構。[0012] 進一步的,所述鏟刀靠近磨環(huán)的一端形成向上的傾斜角。[0013] 進一步的,所述磨輥、所述磨環(huán)和所述鏟刀均為耐磨材料制成。[0014]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有益效果為:[0015] 罩殼上圓臺段內(nèi)壁呈斜面,粉料可在風力推動下沿斜面進入出料管,防止粉料堆積,提高出粉效率;振動位置設有彈性材料,可以有效減輕振動,緩解零件磨損,延長雷蒙磨
的使用壽命,同時罩殼中的吸音材料可減小振動產(chǎn)生的噪聲。
附圖說明[0016] 圖1為一種雷蒙磨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0017] 圖中:[0018] 100、機架;[0019] 200、罩殼;210、上圓柱段;220、上圓臺段;230、中圓柱段;240、下圓臺段;250、下圓柱段;260、出料管;270、進料管;280、進風管;290、吸音材料;
[0020] 300、進風蝸殼;[0021] 400、磨粉裝置;410、電機;420、主軸;430、行星架;440、磨輥;450、磨環(huán);460、鏟刀;[0022] 500、選粉機;510、選粉機電機;520、選粉機葉片;[0023] 600、彈性材料。具體實施方式[0024] 下面參照附圖來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的是,這些實施方式僅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
范圍。
[0025] 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雷蒙磨,包括機架100、罩殼200、進風蝸殼300、磨粉裝置400、選粉機500和彈性材料600,其中:
[0026] 機架具有平臺,平臺上安裝有罩殼200、進風蝸殼300和磨粉裝置400;[0027] 罩殼為內(nèi)外兩層板形成的內(nèi)部為空腔的回轉體,內(nèi)外兩層板之間填充有吸音材料290;罩殼包括自上而下依次連接的上圓柱段210、上圓臺段220、中圓柱段230、下圓臺段240
和下圓柱段250;上圓柱段形成出料管260,上圓臺段的小底面連接出料管靠下的一端,下圓
柱段的中間部位的外側固定有連通至罩殼內(nèi)部的進料管270,下圓柱段靠近平臺端部固定
有連通至所述罩殼的內(nèi)部的進風管280,進料管斜向上并且遠離罩殼的一端形成漏斗狀結
構。罩殼上圓臺段內(nèi)壁呈斜面,粉料可在風力推動下沿斜面進入出料管,防止粉料堆積,提
高出粉效率;罩殼中的吸音材料可減小振動產(chǎn)生的噪聲;
[0028] 進風蝸殼為螺旋形狀管道,進風蝸殼與平臺之間安裝有彈性材料600,彈性材料為橡膠;進風蝸殼具有兩個不同的開口端,一個開口端連接進風管;
[0029] 磨粉裝置包括電機410、主軸420、行星架430、磨輥440、磨環(huán)450和鏟刀460,電機的外殼固定于平臺的底部,電機的動力輸出軸與主軸的第一端傳動連接,主軸的第二端位于
罩殼的內(nèi)部空腔中;行星架固定連接于主軸的第二端,包括水平板和上端固定于水平板下
端向下延伸的固定軸;磨輥套裝在固定軸外并且與固定軸之間保持預留間距,磨輥為至少
兩個的圓柱體,至少兩個磨輥圍繞主軸均勻地安裝在行星架;磨環(huán)呈圓環(huán)狀,磨環(huán)固定于下
圓柱段內(nèi),并且磨環(huán)的軸線與罩殼的回轉軸線重合,磨環(huán)的外側與下圓柱段的內(nèi)壁之間安
裝有彈性材料600,預留間距與磨輥的半徑之和不小于固定軸與磨環(huán)之間的距離;鏟刀固定
于行星架的底部,鏟刀靠近磨環(huán)的一端形成向上的傾斜角;磨輥、磨環(huán)和鏟刀均為耐磨材料
制成。振動位置設有彈性材料,可以有效減輕振動,緩解零件磨損,延長雷蒙磨的使用壽命。
[0030] 選粉機包括選粉機電機510和選粉機葉片520,選粉機電機的外殼固定于上圓柱段的外壁,選粉機葉片位于上圓柱段的內(nèi)部空腔并可轉動地連接于選粉機電機的動力輸出
軸。
[0031]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nèi)”、“外”等指示方向或位置關系的術語是基于附圖所示的方向或位置關系,
這僅僅是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
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
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0032] 此外,還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
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
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nèi)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可根據(jù)具體情況理解上述
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0033] 術語“包括”或者任何其它類似用語旨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物品或者設備/裝置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它要
素,或者還包括這些過程、物品或者設備/裝置所固有的要素。
[0034] 至此,已經(jīng)結合附圖所示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容易理解的是,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顯然不局限于這些具體實施方式。在
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相關技術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
或替換,這些更改或替換之后的技術方案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
聲明:
“雷蒙磨”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lián)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