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書: 1.一種礦石輸送帶過渡用轉送裝置,包括車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車體(1)上設有轉送料箱(2),且車體(1)上設有用以控制轉送料箱(2)高度的調距部(3),所述轉送料箱(2)上設有緩料部(4);
所述緩料部(4)包括轉動連接于轉送料箱(2)內壁下部的支撐軸(41)和安裝于轉送料箱(2)外端的電機(43),所述支撐軸(41)的一端伸出轉送料箱(2)并與電機(43)的輸出端固定,且支撐軸(41)的外壁固定有螺旋絞片(42),所述轉送料箱(2)的一端下部連通有落料通道(44),落料通道(44)上插接有插板(411),且落料通道(44)另一端設有緩沖組;
所述緩沖組包括固定于落料通道(44)外端的連接塊(45),所述連接塊(45)上貫穿滑動連接有支撐柱(46),支撐柱(46)的頂端固定有限位塊(410),且支撐柱(46)的底端固定有支撐板(47),所述支撐柱(46)的外側對應連接塊(45)和支撐板(47)之間的位置套設固定有彈簧(48),所述支撐板(47)的頂端固定有導料塊(49)。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礦石輸送帶過渡用轉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車體(1)包括車板(11),車板(11)的底端安裝有滾輪(12),且車板(11)的頂端一側固定有推把(13)。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礦石輸送帶過渡用轉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把(13)的水平段外壁套設固定有塑料套。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礦石輸送帶過渡用轉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調距部(3)設有兩個,兩個調距部(3)分別位于轉送料箱(2)的兩側,所述調距部(3)包括固定于轉送料箱(2)外端的支撐塊(31),支撐塊(31)上貫穿安裝有液壓桿(32),液壓桿(32)的伸縮端與車板(11)的頂端固定。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礦石輸送帶過渡用轉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塊(31)上貫穿滑動連接有立柱(33),立柱(33)的底端與車板(11)的頂端固定。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礦石輸送帶過渡用轉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支撐塊(31)上均設有兩個立柱(33),兩個立柱(33)分別位于液壓桿(32)的兩側。
說明書: 一種礦石輸送帶過渡用轉送裝置技術領域[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礦石運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礦石輸送帶過渡用轉送裝置。背景技術[0002] 礦石是指可從中提取有用組分或其本身具有某種可被利用的性能的礦物集合體。可分為金屬礦物、非金屬礦物。礦石中含有非常豐富的資源,在對礦石進行開采之后需要將其進行轉送至輸送帶上集中輸送。
[0003] 公開號為CN212950646U的專利,公開了一種用于礦石的轉運裝置,它包括箱體,箱體底部的四角均活動連接有支撐桿,支撐桿的表面套設有彈簧,支撐桿的底部通過支架活動連接有滾輪,箱體左側的底部固定連接有蓄電池,箱體左側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推桿,箱體左側的前側和后側均貫穿設置有電動伸縮桿,電動伸縮桿的活動端固定連接有推板,箱體頂部的左側固定連接有集塵罩。[0004] 現(xiàn)有技術中的轉運裝置通常是通過人工直接對礦石進行傾倒,礦石傾倒時的沖擊力較大,容易對輸送帶造成損壞,減少輸送帶的使用壽命。為此,我們提出了一種礦石輸送帶過渡用轉送裝置。實用新型內容
[0005]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0006] 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礦石輸送帶過渡用轉送裝置,克服了現(xiàn)有技術中因礦石傾倒時的沖擊力較大而減少輸送帶使用壽命的問題。[0007] (二)技術方案[0008] 為實現(xiàn)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xiàn):一種礦石輸送帶過渡用轉送裝置,包括車體,所述車體上設有轉送料箱,且車體上設有用以控制轉送料箱高度的調距部,所述轉送料箱上設有緩料部;[0009] 所述緩料部包括轉動連接于轉送料箱內壁下部的支撐軸和安裝于轉送料箱外端的電機,所述支撐軸的一端伸出轉送料箱并與電機的輸出端固定,且支撐軸的外壁固定有螺旋絞片,所述轉送料箱的一端下部連通有落料通道,落料通道上插接有插板,且落料通道另一端設有緩沖組;[0010] 所述緩沖組包括固定于落料通道外端的連接塊,所述連接塊上貫穿滑動連接有支撐柱,支撐柱的頂端固定有限位塊,且支撐柱的底端固定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柱的外側對應連接塊和支撐板之間的位置套設固定有彈簧,所述支撐板的頂端固定有導料塊。[0011] 優(yōu)選的,所述車體包括車板,車板的底端安裝有滾輪,且車板的頂端一側固定有推把。[0012] 優(yōu)選的,所述推把的水平段外壁套設固定有塑料套。[0013] 優(yōu)選的,所述調距部設有兩個,兩個調距部分別位于轉送料箱的兩側,所述調距部包括固定于轉送料箱外端的支撐塊,支撐塊上貫穿安裝有液壓桿,液壓桿的伸縮端與車板的頂端固定。[0014] 優(yōu)選的,所述支撐塊上貫穿滑動連接有立柱,立柱的底端與車板的頂端固定。[0015] 優(yōu)選的,每個所述支撐塊上均設有兩個立柱,兩個立柱分別位于液壓桿的兩側。[0016] (三)有益效果[0017]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礦石輸送帶過渡用轉送裝置,具備以下有益效果:[0018] 1、通過加入車體和緩料部,將裝置推動至
皮帶輸送機處,控制轉送料箱至合適高度,隨后,啟動電機,帶動螺旋絞片轉動,礦石從落料通道處掉落,受到緩沖組的緩沖,降低了對皮帶輸送機的沖擊力,延長了皮帶輸送機的使用壽命;[0019] 2、通過加入調距部,啟動液壓桿,即可帶動支撐塊和帶動轉送料箱沿豎直向移動,實現(xiàn)其高度的調節(jié),能適應多種高度的皮帶輸送機,實用性較好;[0020] 3、通過加入電機、支撐軸和螺旋絞片,啟動電機,帶動支撐軸及其上的螺旋絞片轉動,即可將轉送料箱中的礦石送出,無需人工傾倒,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0021] 綜上,本實用新型能降低對皮帶輸送機的沖擊力,延長了皮帶輸送機的使用壽命,且實用性較好。附圖說明[0022]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0023] 圖2為本實用新型部分結構示意圖;[0024] 圖3為本實用新型另一視角結構示意圖;[0025] 圖4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俯視圖。[0026] 圖中:1?車體、11?車板、12?滾輪、13?推把、2?轉送料箱、3?調距部、31?支撐塊、32?液壓桿、33?立柱、4?緩料部、41?支撐軸、42?螺旋絞片、43?電機、44?落料通道、45?連接塊、46?支撐柱、47?支撐板、48?彈簧、49?導料塊、410?限位塊、411?插板。
具體實施方式[0027]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0028]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上”、“下”、“前”、“后”、“左”、“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0029] 實施例1[0030] 如圖所示1?4,一種礦石輸送帶過渡用轉送裝置,包括車體1,車體1上設有轉送料箱2,轉送料箱2用以裝載礦石,且轉送料箱2的底部向內傾斜,以便將礦石向內聚攏供螺旋絞片42運料,且車體1上設有用以控制轉送料箱2高度的調距部3,轉送料箱2上設有緩料部4。
[0031] 緩料部4包括轉動連接于轉送料箱2內壁下部的支撐軸41和安裝于轉送料箱2外端的電機43,支撐軸41的一端伸出轉送料箱2并與電機43的輸出端固定,且支撐軸41的外壁固定有螺旋絞片42,轉送料箱2的一端下部連通有落料通道44,落料通道44上插接有插板411,且落料通道44另一端設有緩沖組;啟動電機43,帶動支撐軸41轉動,繼而帶動螺旋絞片42轉動,即可將轉送料箱2中的礦石運向落料通道44。[0032] 緩沖組包括固定于落料通道44外端的連接塊45,連接塊45上貫穿滑動連接有支撐柱46,支撐柱46的頂端固定有限位塊410,支撐柱46的底端固定有支撐板47,且支撐柱46的外側對應連接塊45和支撐板47之間的位置套設固定有彈簧48,支撐板47的頂端固定有導料塊49,具體的,導料塊49的截面呈三角形。抽出插板411,礦石隨之從落料通道44落下,礦石掉落在導料塊49上,隨后向兩側掉出,在彈簧48的緩沖作用下,降低了礦石掉落時的沖擊力。[0033] 綜上,將礦石倒入轉送料箱2中,將裝置推動至皮帶輸送機處,根據皮帶輸送機的高度,控制調距部3帶動轉送料箱2上移至合適高度,能適應多種高度的皮帶輸送機,實用性較好;隨后,啟動電機43,礦石從落料通道44處掉落,受到緩沖組的緩沖,降低了礦石掉落時的沖擊力,即降低了對皮帶輸送機的沖擊力,延長了皮帶輸送機的使用壽命。[0034] 具體的,車體1包括車板11,車板11的底端安裝有滾輪12,且車板11的頂端一側固定有推把13。[0035] 進一步的,推把13的水平段外壁套設固定有塑料套,提高了工作人員手握推把13時的舒適性。[0036] 實施例2[0037] 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調距部3設有兩個,兩個調距部3分別位于轉送料箱2的兩側,調距部3包括固定于轉送料箱2外端的支撐塊31,支撐塊31上貫穿安裝有液壓桿32,液壓桿32的伸縮端與車板11的頂端固定。啟動液壓桿32,即可帶動支撐塊31沿豎直向移動,即可帶動轉送料箱2沿豎直向移動,實現(xiàn)其高度的調節(jié)。
[0038] 進一步的,支撐塊31上貫穿滑動連接有立柱33,立柱33的底端與車板11的頂端固定。具體的,每個支撐塊31上均設有兩個立柱33,兩個立柱33分別位于液壓桿32的兩側。立柱33的設置,提高了轉送料箱2升降時的穩(wěn)定性。[0039] 本申請文件中使用到各類部件均為標準件,可以從市場上購買,各個零件的具體連接方式均采用現(xiàn)有技術中成熟的螺栓、鉚釘和焊接等常規(guī)手段,機械、零件和電器設備均采用現(xiàn)有技術中的常規(guī)型號。[0040]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公布的是較佳的實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極易根據上述實施例,領會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變化,但只要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聲明:
“礦石輸送帶過渡用轉送裝置”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lián)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