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書: 1.一種垃圾焚燒爐渣分揀輸送帶,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支板(1)和分揀機構(7);
U型支板(1):其前后內壁之間分別通過軸承轉動連接有轉柱(2),左右對稱的轉柱(2)外弧面均設有轉筒(3),兩個轉筒(3)之間通過輸送帶(4)傳動連接,U型支板(1)的前后內壁之間中部分別轉動連接有圓柱(5),圓柱(5)的外弧面均設有支撐管(6),支撐管(6)的外弧面上端均與輸送帶(4)的上端帶體下表面貼合;
分揀機構(7):設置于U型支板(1)的前側內壁上端,分揀機構(7)和輸送帶(4)配合安裝。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垃圾焚燒爐渣分揀輸送帶,其特征在于:所述轉筒(3)和支撐管(6)的外弧面均從后到前向下傾斜,輸送帶(4)的上表面從后到前向下傾斜。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垃圾焚燒爐渣分揀輸送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揀機構(7)包括第一擋板(71)、支撐柱(72)和第二擋板(73),所述第一擋板(71)設置于U型支板(1)的前側內壁上端中部,第二擋板(73)設置于U型支板(1)的前側內壁上端右側,第一擋板(71)和U型支板(1)的前側內壁之間分別設有支撐柱(72),支撐柱(72)分別穿過第二擋板(73)上端的圓孔,第一擋板(71)和第二擋板(73)的左端均為弧形,第一擋板(71)與輸送帶(4)上表面的間距大于第二擋板(73)與輸送帶(4)上表面的間距。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垃圾焚燒爐渣分揀輸送帶,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支板(1)的前表面設有控制開關(10),控制開關(10)的輸入端電連接于外部電源。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垃圾焚燒爐渣分揀輸送帶,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支板(1)的前表面左端設有驅動電機(9),驅動電機(9)的輸出軸后端穿過U型支板(1)左端的圓孔并與左側的轉柱(2)固定連接,驅動電機(9)的輸入端電連接于控制開關(10)的輸出端。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垃圾焚燒爐渣分揀輸送帶,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送帶(4)的外弧面設有防滑帶(8)。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垃圾焚燒爐渣分揀輸送帶,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支板(1)的上端設有罩體(11)。
說明書: 一種垃圾焚燒爐渣分揀輸送帶技術領域[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化輸送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垃圾焚燒爐渣分揀輸送帶。背景技術[0002] 現(xiàn)代各國相繼建造焚燒爐,垃圾焚燒法已成為城市垃圾處理的主要方法之一。將垃圾用焚燒法處理后,垃圾能減量化,節(jié)省用地,還可消滅各種病原體,將有毒有害物質轉化為無害物。垃圾焚燒后的爐渣中存在大小不一的顆粒,這些粒徑不同的顆粒不進行分類的話,會影響后續(xù)對爐渣的進一步處理和對其中金屬的回收。目前對于生活垃圾、工業(yè)垃圾等的焚燒爐渣并沒有一個專用的分揀設備,導致爐渣中的金屬以及沙子得不到很好的分類回收再利用。為此,我們提出一種垃圾焚燒爐渣分揀輸送帶。實用新型內容
[0003]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xiàn)有的缺陷,提供一種垃圾焚燒爐渣分揀輸送帶,在對爐渣進行輸送的同時自動對爐渣進行分揀,縮短對爐渣進行分揀輸送所需要的時間,提高生產的效率,可以有效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0004]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垃圾焚燒爐渣分揀輸送帶,包括U型支板和分揀機構;[0005] U型支板:其前后內壁之間分別通過軸承轉動連接有轉柱,左右對稱的轉柱外弧面均設有轉筒,兩個轉筒之間通過輸送帶傳動連接,U型支板的前后內壁之間中部分別轉動連接有圓柱,圓柱的外弧面均設有支撐管,支撐管的外弧面上端均與輸送帶的上端帶體下表面貼合;[0006] 分揀機構:設置于U型支板的前側內壁上端,分揀機構和輸送帶配合安裝,在對爐渣進行輸送的同時自動對爐渣進行分揀,縮短對爐渣進行分揀輸送所需要的時間,提高生產的效率,對于爐渣的分揀更加徹底,減小不同大小的爐渣之間進行混合,方便后續(xù)的上料。[0007] 進一步的,所述轉筒和支撐管的外弧面均從后到前向下傾斜,輸送帶的上表面從后到前向下傾斜,使爐渣在輸送的過程中集中在前端。[0008] 進一步的,所述分揀機構包括第一擋板、支撐柱和第二擋板,所述第一擋板設置于U型支板的前側內壁上端中部,第二擋板設置于U型支板的前側內壁上端右側,第一擋板和U型支板的前側內壁之間分別設有支撐柱,支撐柱分別穿過第二擋板上端的圓孔,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的左端均為弧形,第一擋板與輸送帶上表面的間距大于第二擋板與輸送帶上表面的間距,對爐渣進行分揀。[0009] 進一步的,所述U型支板的前表面設有控制開關,控制開關的輸入端電連接于外部電源,控制整體裝置的啟動與停止。[0010] 進一步的,所述U型支板的前表面左端設有驅動電機,驅動電機的輸出軸后端穿過U型支板左端的圓孔并與左側的轉柱固定連接,驅動電機的輸入端電連接于控制開關的輸出端,為爐渣的輸送提供動力。[0011] 進一步的,所述輸送帶的外弧面設有防滑帶,增大輸送帶與爐渣之間的摩擦力。[0012] 進一步的,所述U型支板的上端設有罩體,避免爐渣在輸送過程中發(fā)生掉落。[0013]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垃圾焚燒爐渣分揀輸送帶,具有以下好處:[0014] 在使用時,通過控制開關啟動驅動電機,使輸送帶帶動防滑帶轉動,將爐渣向右輸送,在爐渣從左向右輸送的過程中,因為輸送帶的上表面從后到前向下傾斜,所以爐渣會集中在防滑帶的上表面前端,同時因為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均與防滑帶的上表面存在間距,較小的爐渣不會被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阻擋,使較小的爐渣集中在第二擋板和U型支板的前側內壁之間并向右輸送,直徑大于第一擋板和防滑帶上表面之間間距的較大爐渣將被第一擋板阻擋,并在防滑帶對爐渣施加的輸送力作用下沿第一擋板的后側面向右移動,使較大的爐渣集中在第一擋板和U型支板的后側內壁之間,直徑小于第一擋板和防滑帶上表面之間間距但大于第二擋板和防滑帶上表面之間間距的中等爐渣不會被第一擋板阻擋,但可以被第二擋板阻擋,在第二擋板的作用下,使中等大小的爐渣集中在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之間并向右輸送,在對爐渣進行輸送的同時自動對爐渣進行分揀,縮短對爐渣進行分揀輸送所需要的時間,提高生產的效率,對于爐渣的分揀更加徹底,減小不同大小的爐渣之間進行混合,方便后續(xù)的上料。附圖說明[0015]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0016] 圖2為本實用新型分揀機構的結構示意圖;[0017] 圖3為本實用新型U型支板內部正視的結構示意圖。[0018] 圖中:1U型支板、2轉柱、3轉筒、4輸送帶、5圓柱、6支撐管、7分揀機構、71第一擋板、72支撐柱、73第二擋板、8防滑帶、9驅動電機、10控制開關、11罩體。具體實施方式[0019]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0020] 請參閱圖1?3,本實施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垃圾焚燒爐渣分揀輸送帶,包括U型支板1和分揀機構7;[0021] U型支板1:其前后內壁之間分別通過軸承轉動連接有轉柱2,左右對稱的轉柱2外弧面均設有轉筒3,兩個轉筒3之間通過輸送帶4傳動連接,當左側的轉筒3進行旋轉時,通過輸送帶4的傳動連接,使兩個轉筒3同步旋轉,輸送帶4進行轉動,將爐渣向右輸送,U型支板1的前后內壁之間中部分別轉動連接有圓柱5,圓柱5的外弧面均設有支撐管6,支撐管6的外弧面上端均與輸送帶4的上端帶體下表面貼合,為爐渣的輸送提供支撐,避免爐渣自重使輸送帶4產生較大程度的形變,轉筒3和支撐管6的外弧面均從后到前向下傾斜,輸送帶4的上表面從后到前向下傾斜,使爐渣的輸送過程中集中在輸送帶4的前端,方便對爐渣進行分揀,U型支板1的前表面設有控制開關10,控制開關10的輸入端電連接于外部電源,控制整體裝置的啟動與停止,U型支板1的前表面左端設有驅動電機9,驅動電機9的輸出軸后端穿過U型支板1左端的圓孔并與左側的轉柱2固定連接,驅動電機9的輸入端電連接于控制開關10的輸出端,為左側的轉柱2和左側的轉筒3旋轉提供動力,輸送帶4的外弧面設有防滑帶8,增大輸送帶4與爐渣之間的摩擦力,提高輸送效果,U型支板1的上端設有罩體11,避免爐渣在輸送的過程中發(fā)生掉落;[0022] 分揀機構7:設置于U型支板1的前側內壁上端,分揀機構7和輸送帶4配合安裝,分揀機構7包括第一擋板71、支撐柱72和第二擋板73,第一擋板71設置于U型支板1的前側內壁上端中部,第二擋板73設置于U型支板1的前側內壁上端右側,第一擋板71和U型支板1的前側內壁之間分別設有支撐柱72,支撐柱72分別穿過第二擋板73上端的圓孔,第一擋板71和第二擋板73的左端均為弧形,第一擋板71與輸送帶4上表面的間距大于第二擋板73與輸送帶4上表面的間距,在爐渣從左向右輸送的過程中,因為第一擋板71和第二擋板73均與防滑帶8的上表面存在間距,較小的爐渣不會被第一擋板71和第二擋板73阻擋,使較小的爐渣集中在第二擋板73和U型支板1的前側內壁之間并向右輸送,直徑大于第一擋板71和防滑帶8上表面之間間距的較大爐渣將被第一擋板71阻擋,并在防滑帶8對爐渣施加的輸送力作用下沿第一擋板71的后側面向右移動,使較大的爐渣集中在第一擋板71和U型支板1的后側內壁之間,直徑小于第一擋板71和防滑帶8上表面之間間距但大于第二擋板73和防滑帶8的上表面之間間距的中等爐渣不會被第一擋板71阻擋,但可以被第二擋板73阻擋,在第二擋板73的作用下,使中等大小的爐渣集中在第一擋板71和第二擋板73之間并向右輸送。
[0023]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垃圾焚燒爐渣分揀輸送帶的工作原理如下:在使用時,將爐渣放置在防滑帶8的上表面左端,通過控制開關10啟動驅動電機9,驅動電機9的輸出軸帶動左側的轉柱2和左側的轉筒3進行旋轉,通過輸送帶4的傳動連接,使兩個轉筒3同步旋轉,輸送帶4帶動防滑帶8轉動,將爐渣向右輸送,在爐渣從左向右輸送的過程中,因為輸送帶4的上表面從后到前向下傾斜,所以爐渣會集中在防滑帶8的上表面前端,同時因為第一擋板71和第二擋板73均與防滑帶8的上表面存在間距,較小的爐渣不會被第一擋板71和第二擋板73阻擋,使較小的爐渣集中在第二擋板73和U型支板1的前側內壁之間并向右輸送,直徑大于第一擋板71和防滑帶8上表面之間間距的較大爐渣將被第一擋板71阻擋,并在防滑帶8對爐渣施加的輸送力作用下沿第一擋板71的后側面向右移動,使較大的爐渣集中在第一擋板71和U型支板1的后側內壁之間,直徑小于第一擋板71和防滑帶8上表面之間間距但大于第二擋板73和防滑帶8的上表面之間間距的中等爐渣不會被第一擋板71阻擋,但可以被第二擋板73阻擋,在第二擋板73的作用下,使中等大小的爐渣集中在第一擋板71和第二擋板
73之間并向右輸送,使爐渣的分揀更加徹底,方便后續(xù)的上料。
[0024]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實施例中所公開的驅動電機9可根據實際應用場景自由配置,建議選用5IK40RGU?CF型號的電機,控制開關10上設有與驅動電機9對應的用于控制其開關工作的開關按鈕。[0025]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它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聲明:
“垃圾焚燒爐渣分揀輸送帶”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lián)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