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書: 1.一種連軋機電氣自動化調試控制設備,包括機體(1)、分層式便攜機構(2)、面板防護機構(3)和承接防翻機構(4),其特征在于:所述機體(1)的底部前端設置有分層式便攜機構(2),所述機體(1)的頂部上方設置有面板防護機構(3),所述面板防護機構(3)的一端邊側設置有承接防翻機構(4);
所述面板防護機構(3)包括:
調控架(301),其設置于所述機體(1)的上方頂端;
控制面板(302),其設置于所述調控架(301)的中部上方;
旋轉軸(303),其設置于所述調控架(301)的一端兩側;
防護外板(304),其連接于所述旋轉軸(303)的另一側;
可視化窗口(305),其設置于所述防護外板(304)的頂部一側;
海綿填充層(306),其貼合于所述防護外板(304)的內部內側。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連軋機電氣自動化調試控制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層式便攜機構(2)包括:
防潮基座(201),其設置于所述機體(1)的底部底端;
第一基層板(202),其設置于所述防潮基座(201)的上方邊側;
第二基層板(203),其設置于所述第一基層板(202)的另一側;
第三基層板(204),其設置于所述第二基層板(203)的邊側。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連軋機電氣自動化調試控制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層板(202)、第二基層板(203)與第三基層板(204)呈階梯狀分布,且第一基層板(202)、第二基層板(203)與第三基層板(204)三者相互之間為固定連接。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連軋機電氣自動化調試控制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防翻機構(4):
裝配板(401),其設置于所述面板防護機構(3)的后端;
螺裝孔槽(402),其設置于所述裝配板(401)的中部兩側;
螺栓件(403),其設置于所述螺裝孔槽(402)的中部中端;
連裝件(404),其固定于所述裝配板(401)的邊端兩側;
承接軟板(405),其設置于所述連裝件(404)的頂端。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連軋機電氣自動化調試控制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裝配板(401)通過螺裝孔槽(402)與螺栓件(403)和面板防護機構(3)構成螺紋裝配結構,且螺裝孔槽(402)與螺栓件(403)設置有兩組。
6.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連軋機電氣自動化調試控制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連裝件(404)與裝配板(401)兩者之間為固定一體結構,且連裝件(404)的頂端與承接軟板(405)的底端尺寸相匹配。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連軋機電氣自動化調試控制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護外板(304)通過旋轉軸(303)與調控架(301)構成旋轉閉合結構,且防護外板(304)的內部內側與海綿填充層(306)兩者之間相貼合。
說明書: 一種連軋機電氣自動化調試控制設備技術領域[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連軋機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連軋機電氣自動化調試控制設備。背景技術[0002] 連軋機是工業(yè)機械連續(xù)式軋機的簡稱。軋機振動導致產(chǎn)品質量下降、輥耗和備品備件費用增加,威脅軋機的安全生產(chǎn),限制了軋機的產(chǎn)能釋放,嚴重影響企業(yè)經(jīng)濟效益和高
附加值產(chǎn)品的開發(fā),對于連軋機的接線及控制需要用相關的電氣自動化調試控制設備進行
控制。
[0003] 市場上的連軋機電氣自動化調試控制設備在使用中,其控制面板的操控面始終暴露在外部,當使用者在操控過程中,可能因為自身的疏忽或中途離場的情況下,不慎因為自
身觸碰或外來人員的無心之舉導致給連軋機和操控人員帶來不必要的傷害和危險源,為
此,我們提出一種連軋機電氣自動化調試控制設備。
實用新型內容
[0004]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連軋機電氣自動化調試控制設備,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其控制面板的操控面始終暴露在外部,當使用者在操控過程中,可能因為
自身的疏忽或中途離場的情況下,不慎因為自身觸碰或外來人員的無心之舉導致給連軋機
和操控人員帶來不必要的傷害和危險源的問題。
[0005]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連軋機電氣自動化調試控制設備,包括機體、分層式便攜機構、面板防護機構和承接防翻機構,所述機體的底部前端
設置有分層式便攜機構,所述機體的頂部上方設置有面板防護機構,所述面板防護機構的
一端邊側設置有承接防翻機構;
[0006] 所述面板防護機構包括:[0007] 調控架,其設置于所述機體的上方頂端;[0008] 控制面板,其設置于所述調控架的中部上方;[0009] 旋轉軸,其設置于所述調控架的一端兩側;[0010] 防護外板,其連接于所述旋轉軸的另一側;[0011] 可視化窗口,其設置于所述防護外板的頂部一側;[0012] 海綿填充層,其貼合于所述防護外板的內部內側。[0013] 優(yōu)選的,所述分層式便攜機構包括:[0014] 防潮基座,其設置于所述機體的底部底端;[0015] 第一基層板,其設置于所述防潮基座的上方邊側;[0016] 第二基層板,其設置于所述第一基層板的另一側;[0017] 第三基層板,其設置于所述第二基層板的邊側。[0018] 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基層板、第二基層板與第三基層板呈階梯狀分布,且第一基層板、第二基層板與第三基層板三者相互之間為固定連接。
[0019] 優(yōu)選的,所述承接防翻機構:[0020] 裝配板,其設置于所述面板防護機構的后端;[0021] 螺裝孔槽,其設置于所述裝配板的中部兩側;[0022] 螺栓件,其設置于所述螺裝孔槽的中部中端;[0023] 連裝件,其固定于所述裝配板的邊端兩側;[0024] 承接軟板,其設置于所述連裝件的頂端。[0025] 優(yōu)選的,所述裝配板通過螺裝孔槽與螺栓件和面板防護機構構成螺紋裝配結構,且螺裝孔槽與螺栓件設置有兩組。
[0026] 優(yōu)選的,所述連裝件與裝配板兩者之間為固定一體結構,且連裝件的頂端與承接軟板的底端尺寸相匹配。
[0027] 優(yōu)選的,所述防護外板通過旋轉軸與調控架構成旋轉閉合結構,且防護外板的內部內側與海綿填充層兩者之間相貼合。
[0028]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連軋機電氣自動化調試控制設備,調控架邊側設置的防護外板可以對內部的控制面板達到隔空保護的效果,且在控制面板的
內側貼合有海綿填充層,即使有重物不慎碰撞到防護外板的上方時,其碰撞力較強也會因
為有著海綿填充層的存在而給予控制面板最小的傷害。
[0029] 第一基層板、第二基層板與第三基層板三者之間的高度呈階梯狀設置,可以方便不同高度的操控人員對機體進行精準操控,達到輔助增高的有益效果。
[0030] 一般情況下機體的控制面板都始終暴露在外部,當使用者在操控過程中,可能因為自身的疏忽或中途離場的狀態(tài)下,不慎觸碰到操控桿或無關人員的好奇之舉有些許會給
連軋機與操控人員帶來不必要的傷害和不可控的危險源,此時在調控架邊側設置的防護外
板可以對內部的控制面板達到隔空保護的效果,且在控制面板的內側貼合有海綿填充層,
即使有重物不慎碰撞到防護外板的上方時,其碰撞力較強也會因為有著海綿填充層的存在
而給予控制面板最小的傷害。
[0031] 連裝件及其最頂端承接軟板的設置,當機體在使用時其防護外板會被翻轉開啟,一般來說,防護外板會因為重心作用而導致其背部隨著引力撞擊到機體的后端,長時間以
及多次的撞擊可能導致防護外板的端面逐漸薄弱,此時連裝件和承接軟板的存在可以起到
輔助承接的有益效果。
附圖說明[0032] 圖1為本實用新型正面結構示意圖;[0033] 圖2為本實用新型俯視結構示意圖;[0034] 圖3為本實用新型調控架展開狀態(tài)下結構示意圖;[0035] 圖4為本實用新型調控架閉合狀態(tài)下立體結構示意圖;[0036] 圖5為本實用新型圖4中A處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0037] 圖中:1、機體;2、分層式便攜機構;201、防潮基座;202、第一基層板;203、第二基層板;204、第三基層板;3、面板防護機構;301、調控架;302、控制面板;303、旋轉軸;304、防護
外板;305、可視化窗口;306、海綿填充層;4、承接防翻機構;401、裝配板;402、螺裝孔槽;
403、螺栓件;404、連裝件;405、承接軟板。
具體實施方式[0038] 如圖1?2所示,一種連軋機電氣自動化調試控制設備,包括:機體1;機體1的底部前端設置有分層式便攜機構2,機體1的頂部上方設置有面板防護機構3,面板防護機構3的一
端邊側設置有承接防翻機構4,分層式便攜機構2包括:防潮基座201,其設置于機體1的底部
底端;第一基層板202,其設置于防潮基座201的上方邊側;第二基層板203,其設置于第一基
層板202的另一側;第三基層板204,其設置于第二基層板203的邊側,第一基層板202、第二
基層板203與第三基層板204呈階梯狀分布,且第一基層板202、第二基層板203與第三基層
板204三者相互之間為固定連接,第一基層板202、第二基層板203與第三基層板204三者之
間的高度呈階梯狀設置,可以方便不同高度的操控人員對機體1進行精準操控,達到輔助增
高的有益效果。
[0039] 如圖3所示,一種連軋機電氣自動化調試控制設備,面板防護機構3包括:調控架301,其設置于機體1的上方頂端;控制面板302,其設置于調控架301的中部上方;旋轉軸
303,其設置于調控架301的一端兩側;防護外板304,其連接于旋轉軸303的另一側;可視化
窗口305,其設置于防護外板304的頂部一側;海綿填充層306,其貼合于防護外板304的內部
內側,防護外板304通過旋轉軸303與調控架301構成旋轉閉合結構,且防護外板304的內部
內側與海綿填充層306兩者之間相貼合,一般情況下機體1的控制面板302都始終暴露在外
部,當使用者在操控過程中,可能因為自身的疏忽或中途離場的狀態(tài)下,不慎觸碰到操控桿
或無關人員的好奇之舉有些許會給連軋機與操控人員帶來不必要的傷害和不可控的危險
源,此時在調控架301邊側設置的防護外板304可以對內部的控制面板302達到隔空保護的
效果,且在控制面板302的內側貼合有海綿填充層306,即使有重物不慎碰撞到防護外板304
的上方時,其碰撞力較強也會因為有著海綿填充層306的存在而給予控制面板302最小的傷
害。
[0040] 如圖4?5所示,一種連軋機電氣自動化調試控制設備,承接防翻機構4:裝配板401,其設置于面板防護機構3的后端;螺裝孔槽402,其設置于裝配板401的中部兩側;螺栓件
403,其設置于螺裝孔槽402的中部中端,裝配板401通過螺裝孔槽402與螺栓件403和面板防
護機構3構成螺紋裝配結構,且螺裝孔槽402與螺栓件403設置有兩組,連裝件404,其固定于
裝配板401的邊端兩側;承接軟板405,其設置于連裝件404的頂端,連裝件404與裝配板401
兩者之間為固定一體結構,且連裝件404的頂端與承接軟板405的底端尺寸相匹配,連裝件
404及其最頂端承接軟板405的設置,當機體1在使用時其防護外板304會被翻轉開啟,一般
來說,防護外板304會因為重心作用而導致其背部隨著引力撞擊到機體1的后端,長時間以
及多次的撞擊可能導致防護外板304的端面逐漸薄弱,此時連裝件404和承接軟板405的存
在可以起到輔助承接的有益效果。
[0041] 工作原理:對于這類的連軋機電氣自動化調試控制設備首先第一基層板202、第二基層板203與第三基層板204三者之間的高度呈階梯狀設置,可以方便不同高度的操控人員
對機體1進行精準操控,達到輔助增高的有益效果,然而一般情況下機體1的控制面板302都
始終暴露在外部,當使用者在操控過程中,可能因為自身的疏忽或中途離場的狀態(tài)下,不慎
觸碰到操控桿或無關人員的好奇之舉有些許會給連軋機與操控人員帶來不必要的傷害和
不可控的危險源,此時在調控架301邊側設置的防護外板304可以對內部的控制面板302達
到隔空保護的效果,且在控制面板302的內側貼合有海綿填充層306,即使有重物不慎碰撞
到防護外板304的上方時,其碰撞力較強也會因為有著海綿填充層306的存在而給予控制面
板302最小的傷害,最后機體1在使用時其防護外板304會被翻轉開啟,一般來說,防護外板
304會因為重心作用而導致其背部隨著引力撞擊到機體1的后端,長時間以及多次的撞擊可
能導致防護外板304的端面逐漸薄弱,此時連裝件404和承接軟板405的存在可以起到輔助
承接的有益效果。
聲明:
“連軋機電氣自動化調試控制設備”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lián)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