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書: 1.一種礦用軸流式主通風機隱患快速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監(jiān)測裝置通過RS485獲取主通風機進風口處風流壓力傳感器采集的全壓值P,通過上位機設置參數:臨界全壓值Pmax、預警系數k,采用相對標準進行喘振預警;
S2:在主通風機1、2級電機軸伸端徑向和軸向上分別各安裝1臺振動傳感器,監(jiān)測裝置通過高速并行AD采集主通風機振動加速度信號,經過濾波、FFT變換后轉換成離散振動速度,并計算均方根后得到振動幅值;監(jiān)測裝置通過上位機最大設置2級電機參數,其中1級電機為:譜線寬度N、工作轉速R1、徑向和軸向預警系數K1、報警系數K2、正常運行時特征頻率f的X1、X2、X3倍頻的軸向振動幅值為PAX1、PAX2、PAX3和徑向振動幅值為PRX1、PRX2、PRX3;
譜線寬度N為正整數,表示在振動頻譜上特征頻率范圍;K1、K2表示轉子正常時振動幅值的倍數,K1為3~6;f=R1/60,頻率分辨率為fr,f的X1倍頻率范圍為:f?Nfr、f?(N?1)fr、……、f?fr、f、f+fr、f+2fr、……、f+Nfr,相應軸向振動幅值范圍為:PA(f?Nfr)、PA(f?(N?1)fr)、……、PA(f?fr)、PA(f)、PA(f+fr)、PA(f+2fr)、……、PA(f+Nfr),相應徑向振動幅值范圍為:PR(f?Nfr)、PR(f?(N?1)fr)、……、PR(f?fr)、PR(f)、PR(f+fr)、PR(f+2fr)、……、PR(f+Nfr),則其中2級電機參數和1級電機相同;
S3:識別轉子不平衡隱患;
S4:識別軸系不對中隱患;
所述臨界全壓值Pmax的范圍為(?5.00~0)或(0~5.00)kPa,來自現場風機正常運行時性能曲線中最大風壓;
預警系數k范圍為(0.00~1.00);
喘振預警條件為:P≥(1?k)Pmax,達到預警條件后輸出繼電器變?yōu)殚]合狀態(tài);
喘振報警條件為:θ=f(Pe,t,N(T)),其中Pe為脈動閾值,Pe=r*Pmax,r為脈動系數,r范圍為(0.00~1.00),根據運行工況確定;
t為單次脈動時間,N(T)為時間T內連續(xù)脈動次數,θ為喘振報警結果,θ為0表示正常,θ為1表示喘振,同時輸出繼電器變?yōu)殚]合狀態(tài);單次脈動表示為時間t內P經歷了先小于Pe后大于Pe的過程;參數r、t、T均可通過上位機設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礦用軸流式主通風機隱患快速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包括以下步驟:
當礦用軸流式主通風機采用1級電機時:
1)當徑向振動的X1倍頻振動幅值范圍為[PRX1*K1~PRX1*K2),或X2倍頻振動幅值范圍為[PRX2*K1~PRX2*K2),或X3倍頻振動幅值范圍為[PRX3*K1~PRX3*K2),且軸向振動的X1倍頻振動幅值小于PAX1*K1、X2倍頻振動幅值小于PAX2*K1、X3倍頻振動幅值小于PAX3*K1時,識別為轉子不平衡隱患、預警,輸出繼電器為閉合狀態(tài);
2)當徑向振動的X1倍頻振動幅值大于等于PRX1*K2,或X2倍頻振動幅值大于等于PRX2*K2,或X3倍頻振動幅值大于等于PRX3*K2,且軸向振動的X1倍頻小于PAX1*K2、X2倍頻小于PAX2*K2、X3倍頻小于PAX3*K2時,識別為轉子不平衡隱患、報警,輸出繼電器為閉合狀態(tài);
3)當徑向振動的X1倍頻振動幅值小于PRX1*K1、軸向振動的X1倍頻振動幅值小于PAX1*K1,且徑向振動的X2倍頻振動幅值小于PRX2*K1、軸向振動的X2倍頻振動幅值小于PAX2*K1,且徑向振動的X3倍頻振動幅值小于PRX3*K1、軸向振動的X3倍頻振動幅值小于PAX3*K1時,識別為轉子為正常,輸出繼電器為斷開狀態(tài)。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礦用軸流式主通風機隱患快速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當礦用軸流式主通風機采用1級電機時:
1)當徑向、軸向振動的X1倍頻振動幅值范圍分別為[PRX1*K1~PRX1*K2)、[PAX1*K1~PAX1*K2),且X2倍頻振動幅值分別范圍為[PRX2*K1~PRX2*K2)、[PAX2*K1~PAX2*K2),且X3倍頻振動幅值范圍分別為[PRX3*K1~PRX3*K2)、[PAX3*K1~PAX3*K2)時,識別為軸系不對中隱患、預警,輸出繼電器變?yōu)殚]合狀態(tài);
2)當徑向、軸向振動的X1倍頻振動幅值分別大于等于PRX1*K2、PAX1*K2,且X2倍頻振動幅值分別大于等于PRX2*K2、PAX2*K2,且X3倍頻振動幅值分別大于等于PRX3*K2、PAX3*K2時,識別為軸系不對中隱患、報警,輸出繼電器為閉合狀態(tài);
3)當徑向、軸向振動的X1倍頻振動幅值分別小于PRX1*K1、PAX1*K1,且X2倍頻振動幅值分別小于PRX2*K1、PAX2*K1,且X3倍頻振動幅值分別小于PRX3*K1、PAX3*K1時,識別為軸系為正常,輸出繼電器為斷開狀態(tài)。
4.基于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識別方法的礦用軸流式主通風機隱患快速識別監(jiān)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信號調理模塊、AD模塊、RS485接口模塊、FPGA、以太網接口模塊和LED顯示模塊;
信號調理模塊的一端連接至礦用軸流式主通風機的加速度傳感器,另一端連接至AD模塊;4個AD模塊對應16路加速度傳感器;
RS485接口模塊的一端連接至礦用軸流式主通風機的風壓傳感器,另一端連接至FPGA;
FPGA還分別與LED顯示模塊和以太網接口模塊連接;
以太網接口模塊與上位機相連。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礦用軸流式主通風機隱患快速識別監(jiān)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FPGA包括并行采集模塊和NIOSII核;
并行采集模塊與NIOSII核相連。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礦用軸流式主通風機隱患快速識別監(jiān)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太網接口模塊上傳喘振、轉子不平衡、軸系不對中隱患識別結果及振動加速度、風壓數據到上位機,上位機在線展示和存儲圖分析譜。
說明書: 一種礦用軸流式主通風機隱患快速識別方法及監(jiān)測裝置技術領域[0001] 本發(fā)明屬于自動化領域,涉及一種礦用軸流式主通風機隱患快速識別方法及監(jiān)測裝置。
背景技術[0002] 煤礦主通風機是保證煤礦安全運行的重要機電設備,是整個礦井的“呼吸”系統(tǒng)。煤礦主通風機主要功能是為煤礦井下作業(yè)人員輸送新鮮空氣,滿足井下人員對氧氣的需
要,稀釋、抽出井下有毒有害氣體和煤塵、粉塵及降溫,保證安全生產,煤礦主通風機一旦故障或停止工作,將會對礦井帶來災難性事故,產生嚴重的社會影響及巨大的經濟損失。礦用軸流式通風機在煤礦廣泛應用,對礦用軸流式主通風機重大隱患在線快速識別對保障煤礦
安全生產具有重大意義。
[0003] 現有煤礦基本安裝有在線通風監(jiān)測系統(tǒng),但系統(tǒng)存在問題:(1)對喘振、轉子不平衡、軸系不對中等隱患識別主要依靠人工觀察對電流、電壓、溫度等參數作經驗判斷,準確性差;(2)基于振動信號的故障診斷系統(tǒng)要求較高的專業(yè)技術水平、豐富的故障診斷經驗做信號分析,煤礦企業(yè)缺乏此類人員,發(fā)生故障后需聯系相關專家現場排查問題,時效性差,易造成主通風機損壞、停機重大安全事故;(3)基于AI模型的故障診斷系統(tǒng)需要大量樣本訓練提高準確性,每個礦每臺通風機工況千差萬別,因此很難獲取大量樣本支持模型訓練,現場適應性不強,系統(tǒng)價格昂貴;(4)目前礦用主通風機故障診斷系統(tǒng)均在上位機實現故障分析,通風機現場僅采集信號和數據傳輸,一旦現場和上位機通信網絡不穩(wěn)定或故障,就無法在線分析故障并報警,存在安全隱患。
[0004] 為解決以上問題,急需一種礦用軸流式主通風機隱患快速識別方法及在線監(jiān)測裝置,現場適應性強、不需要較高的專業(yè)技術知識,可離線或在線快速識別礦用軸流式主通風喘振、轉子不平衡、軸系不對中隱患并及時預警、報警輸出,保障煤礦安全生產。
發(fā)明內容[0005] 有鑒于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礦用軸流式主通風機隱患快速識別方法及監(jiān)測裝置,該方法簡單、隱患識別速度快、裝置安裝部署成本低、使用操作簡便、使用效果好,就近安裝,通過接入振動傳感器、風流壓力傳感器,可對主通風機喘振、轉子不平衡、軸系不對中重大隱患離線、在線快速、準確識別并及時預警、報警輸出。
[0006]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0007] 一種礦用軸流式主通風機隱患快速識別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0008] S1:監(jiān)測裝置通過RS485獲取主通風機進風口處風流壓力傳感器采集的全壓值P,通過上位機設置參數:臨界全壓值Pmax、預警系數k,采用相對標準進行喘振預警;
[0009] S2:在主通風機1、2級電機軸伸端徑向和軸向上分別各安裝1臺振動傳感器,監(jiān)測裝置通過高速并行AD采集主通風機振動加速度信號,經過濾波、FFT變換后轉換成離散振動速度,并計算均方根后得到振動幅值;監(jiān)測裝置通過上位機最大設置2級電機參數,其中1級電機為:譜線寬度N、工作轉速R1、徑向和軸向預警系數K1、報警系數K2、正常運行時特征頻率f的X1、X2、X3倍頻的軸向振動幅值為PAX1、PAX2、PAX3和徑向振動幅值為PRX1、PRX2、PRX3;
[0010] 所述N為正整數,表示在振動頻譜上特征頻率范圍;K1、K2表示轉子正常時振動幅值的倍數,K1為3~6;f=R1/60,頻率分辨率為fr,f的X1倍頻率范圍為:f?Nfr、f?(N?1)fr、……、f?fr、f、f+fr、f+2fr、……、f+Nfr,相應軸向振動幅值范圍為:PA(f?Nr)、PA(f?(N?1)fr)、……、PA(f?fr)、PA(f)、PA(f+fr)、PA(f+2r)、……、PA(f+Nr),相應徑向振動幅值范圍為:
PR(f?N*r)、PR(f?(N?1)fr)、……、PR(f?fr)、PR(f)、PR(f+fr)、PR(f+2fr)、……、PR(f+Nfr),則[0011] 其中2級電機參數和1級電機相同;
[0012] S3:識別轉子不平衡隱患;[0013] S4:識別軸系不對中隱患。[0014] 可選的,所述臨界全壓值Pmax的范圍為(?5.00~0)或(0~5.00)kPa,來自現場風機正常運行時性能曲線中最大風壓;[0015] K范圍為(0.00~1.00);[0016] 喘振預警條件為:P≥(1?k)Pmax,達到預警條件后輸出繼電器變?yōu)殚]合狀態(tài);[0017] 喘振報警條件為:θ=f(Pe,t,N(T)),其中Pa為脈動閾值,Pa=r*Pmax,r為脈動系數,r范圍為(0.00~1.00),根據運行工況確定;[0018] t為單次脈動時間,N(T)為時間T內連續(xù)脈動次數,θ為喘振報警結果,θ為0表示正常,θ為1表示喘振,同時輸出繼電器變?yōu)殚]合狀態(tài);單次脈動表示為時間t內P經歷了先小于Pe后大于Pe的過程;參數r、t、T均可通過上位機設置。[0019] 可選的,所述S3包括以下步驟:[0020] 當礦用軸流式主通風機采用1級電機時:[0021] 1)當徑向振動的X1倍頻振動幅值范圍為[PRX1*K1~PRX1*K2),或X2倍頻振動幅值范圍為[PRX2*K1~PRX2*K2),或X3倍頻振動幅值范圍為[PRX3*K1~PRX3*K2),且軸向振動
的X1倍頻振動幅值小于PAX1*K1、X2倍頻振動幅值小于PAX2*K1、X3倍頻振動幅值小于PAX3*K1時,識別為轉子不平衡隱患、預警,輸出繼電器為閉合狀態(tài);
[0022] 2)當徑向振動的X1倍頻振動幅值大于等于PRX1*K2,或X2倍頻振動幅值大于等于PRX2*K2,或X3倍頻振動幅值大于等于PRX3*K2,且軸向振動的X1倍頻小于PAX1*K2、X2倍頻小于PAX2*K2、X3倍頻小于PAX3*K2時,識別為轉子不平衡隱患、報警,輸出繼電器為閉合狀態(tài);
[0023] 3)當徑向振動的X1倍頻振動幅值小于PRX1*K1、軸向振動的X1倍頻振動幅值小于PAX1*K1,且徑向振動的X2倍頻振動幅值小于PRX2*K1、軸向振動的X2倍頻振動幅值小于
PAX2*K1,且徑向振動的X3倍頻振動幅值小于PRX3*K1、軸向振動的X3倍頻振動幅值小于
PAX3*K1時,識別為轉子為正常,輸出繼電器為斷開狀態(tài)。
[0024] 可選的,所述S4具體包括以下步驟:[0025] 當礦用軸流式主通風機采用1級電機時:[0026] 1)當徑向、軸向振動的X1倍頻振動幅值范圍分別為[PRX1*K1~PRX1*K2)、[PAX1*K1~PAX1*K2),且X2倍頻振動幅值分別范圍為[PRX2*K1~PRX2*K2)、[PAX2*K1~PAX2*K2),且X3倍頻振動幅值范圍分別為[PRX3*K1~PRX3*K2)、[PAX3*K1~PAX3*K2)時,識別為軸系
不對中隱患、預警,輸出繼電器變?yōu)殚]合狀態(tài);
[0027] 2)當徑向、軸向振動的X1倍頻振動幅值分別大于等于PRX1*K2、PAX1*K2,且X2倍頻振動幅值分別大于等于PRX2*K2、PAX2*K2,且X3倍頻振動幅值分別大于等于PRX3*K2、PAX3*K2時,識別為軸系不對中隱患、報警,輸出繼電器為閉合狀態(tài);[0028] 3)當徑向、軸向振動的X1倍頻振動幅值分別小于PRX1*K1、PAX1*K1,且X2倍頻振動幅值分別小于PRX2*K1、PAX2*K1,且X3倍頻振動幅值分別小于PRX3*K1、PAX3*K1時,識別為軸系為正常,輸出繼電器為斷開狀態(tài)。[0029] 一種礦用軸流式主通風機隱患快速識別監(jiān)測裝置,包括信號調理模塊、AD模塊、RS485接口模塊、FPGA、以太網接口模塊和LED顯示模塊;
[0030] 信號調理模塊的一端連接至礦用軸流式主通風機的加速度傳感器,另一端連接至AD模塊;4個AD模塊對應16路加速度傳感器;
[0031] RS485接口模塊的一端連接至礦用軸流式主通風機的風壓傳感器,另一端連接至FPGA;
[0032] FPGA還分別與LED顯示模塊和以太網接口模塊連接;[0033] 以太網接口模塊連接與上位機相連。[0034] 可選的,所述FPGA包括并行采集模塊和NIOSII核;[0035] 并行采集模塊與NIOSII核相連。[0036] 可選的,所述以太網接口模塊上傳喘振、轉子不平衡、軸系不對中隱患識別結果及振動加速度、風壓數據到上位機,上位機在線展示和存儲圖分析譜。[0037]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fā)明公開的一種礦用軸流式主通風機隱患快速識別方法及監(jiān)測裝置,可在煤礦主通風機附近安裝,在線采集進風口全壓、振動信號,通過喘振、轉子不平衡、軸系不對中隱患識別方法,不需要上位機就能快速、準確檢測到主通風機故障,實現及時、準確預警、報警輸出,減少煤礦軸流式主通風機故障發(fā)生、非計劃停機時間,保障煤礦安全生產。
[0038] 本發(fā)明的其他優(yōu)點、目標和特征在某種程度上將在隨后的說明書中進行闡述,并且在某種程度上,基于對下文的考察研究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將是顯而易見的,或者可
以從本發(fā)明的實踐中得到教導。本發(fā)明的目標和其他優(yōu)點可以通過下面的說明書來實現和
獲得。
附圖說明[0039] 為了使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優(yōu)選的詳細描述,其中:
[0040] 圖1為本發(fā)明的一種礦用軸流主通風機隱患快速識別方法流程示意圖;[0041] 圖2為本發(fā)明的礦用軸流主通風機隱患監(jiān)測裝置連接示意圖;[0042] 圖3為本發(fā)明的礦用軸流式主通風機喘振預警、報警識別方法流程示意圖;[0043] 圖4為本發(fā)明的礦用軸流式主通風機1級電機轉子不平衡預警、報警識別方法流程示意圖;
[0044] 圖5為本發(fā)明的礦用軸流式主通風機1級電機軸系不對中預警、報警識別方法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0045] 以下通過特定的具體實例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發(fā)明的其他優(yōu)點與功效。本發(fā)明還可以通過另外不同的具體實
施方式加以實施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jié)也可以基于不同觀點與應用,在沒有背離
本發(fā)明的精神下進行各種修飾或改變。需要說明的是,以下實施例中所提供的圖示僅以示
意方式說明本發(fā)明的基本構想,在不沖突的情況下,以下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
互組合。
[0046] 其中,附圖僅用于示例性說明,表示的僅是示意圖,而非實物圖,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為了更好地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例,附圖某些部件會有省略、放大或縮小,并不代表實際產品的尺寸;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附圖中某些公知結構及其說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47] 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附圖中相同或相似的標號對應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術語“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fā)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
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附圖中描述
位置關系的用語僅用于示例性說明,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
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的具體含義。
[0048] 本發(fā)明是一種礦用軸流式主通風機隱患快速識別方法及監(jiān)測裝置,其快速識別方法如圖1所示,采集主通風機進風口全壓值,對達到主通風機臨界全壓、安全系數綜合設定的預警閾值、連續(xù)縱向脈動次數進行喘振識別并進行預警、報警輸出;采集主通風機電機軸向、徑向振動加速度信號進行數字濾波、分析處理后做FFT變換,經過漢寧窗濾波后計算得到頻域振動幅值,根據礦用主通風機工作轉速、頻域譜線寬度、以頻域中X1、X2、X3倍頻為中心頻帶內振動幅值綜合分析來識別轉子不平衡、軸系不對中,對到達設定的閾值后進行預
警、報警輸出;參數可由上位機配置。
[0049] 如圖2所示,本發(fā)明所述的監(jiān)測裝置本發(fā)明監(jiān)測裝置主要由信號調理模塊、高精度AD模塊、FPGA、RS485接口模塊、以太網接口模塊、LED顯示模塊構成。監(jiān)測裝置通過以太網口自動上傳喘振、轉子不平衡、軸系不對中隱患識別結果及振動加速度、風壓數據到上位機,上位機可在線展示、存儲、圖譜分析等,上位機也可通過所述監(jiān)測裝置以太網口獲取數據或配置參數。本專利所述監(jiān)測裝置可識別16個振動傳感器采集通道斷線狀態(tài)并顯示其狀態(tài),
當采集通道未連接振動傳感器時,該通道led指示燈熄滅,當采集通道接入振動傳感器時,該通道led指示燈常亮紅色;16個通道狀態(tài)通過以太網通信傳輸給上位機。
[0050] 如圖3所示,喘振識別方法識別方法為:[0051] 所述監(jiān)測裝置通過RS485獲取主通風機進風口處風流壓力傳感器采集的全壓值P,通過上位機設置參數:臨界全壓值Pmax、預警系數k,采用相對標準進行喘振預警、報警判斷。
Pmax范圍為(?5.00~0)或(0~5.00)kPa,來自現場風機正常運行時性能曲線中最大風壓;K范圍為(0.00~1.00),通常設為(0.1~0.2);喘振預警條件為:P≥(1?k)Pmax,達到預警條件后輸出繼電器變?yōu)殚]合狀態(tài)。喘振報警條件為:θ=f(Pe,t,N(T)),其中Pa為脈動閾值,Pa=r*Pmax,r為脈動系數,r范圍為(0.00~1.00),根據運行工況確定,通常設為(0.3~0.5),t為單次脈動時間,N(T)為時間T內連續(xù)脈動次數,θ為喘振報警結果,θ為0表示正常,θ為1表示喘振,同時輸出繼電器變?yōu)殚]合狀態(tài);單次脈動表示為時間t內P經歷了先小于Pe后大于Pe的過程;參數r、t、T均可通過上位機設置。
[0052] 如圖4所示,以礦用軸流式主通風機1級電機為例,轉子不平衡隱患識別方法步驟為:
[0053] 1)當徑向振動的X1倍頻振動幅值范圍為[PRX1*K1~PRX1*K2),或X2倍頻振動幅值范圍為[PRX2*K1~PRX2*K2),或X3倍頻振動幅值范圍為[PRX3*K1~PRX3*K2),且軸向振動
的X1倍頻振動幅值小于PAX1*K1、X2倍頻振動幅值小于PAX2*K1、X3倍頻振動幅值小于PAX3*K1時,識別為轉子不平衡隱患、預警,輸出繼電器為閉合狀態(tài)。
[0054] 2)當徑向振動的X1倍頻振動幅值大于等于PRX1*K2,或X2倍頻振動幅值大于等于PRX2*K2,或X3倍頻振動幅值大于等于PRX3*K2,且軸向振動的X1倍頻小于PAX1*K2、X2倍頻小于PAX2*K2、X3倍頻小于PAX3*K2時,識別為轉子不平衡隱患、報警,輸出繼電器為閉合狀態(tài)。
[0055] 3)當徑向振動的X1倍頻振動幅值小于PRX1*K1、軸向振動的X1倍頻振動幅值小于PAX1*K1,且徑向振動的X2倍頻振動幅值小于PRX2*K1、軸向振動的X2倍頻振動幅值小于
PAX2*K1,且徑向振動的X3倍頻振動幅值小于PRX3*K1、軸向振動的X3倍頻振動幅值小于
PAX3*K1時,識別為轉子為正常,輸出繼電器為斷開狀態(tài)。
[0056] 如圖5所示,以礦用軸流式主通風機1級電機為例,軸系不對中隱患識別方法步驟為:
[0057] 1)當徑向、軸向振動的X1倍頻振動幅值范圍分別為[PRX1*K1~PRX1*K2)、[PAX1*K1~PAX1*K2),且X2倍頻振動幅值分別范圍為[PRX2*K1~PRX2*K2)、[PAX2*K1~PAX2*K2),且X3倍頻振動幅值范圍分別為[PRX3*K1~PRX3*K2)、[PAX3*K1~PAX3*K2)時,識別為軸系
不對中隱患、預警,輸出繼電器變?yōu)殚]合狀態(tài)。
[0058] 2)當徑向、軸向振動的X1倍頻振動幅值分別大于等于PRX1*K2、PAX1*K2,且X2倍頻振動幅值分別大于等于PRX2*K2、PAX2*K2,且X3倍頻振動幅值分別大于等于PRX3*K2、PAX3*K2時,識別為軸系不對中隱患、報警,輸出繼電器為閉合狀態(tài)。[0059] 3)當徑向、軸向振動的X1倍頻振動幅值分別小于PRX1*K1、PAX1*K1,且X2倍頻振動幅值分別小于PRX2*K1、PAX2*K1,且X3倍頻振動幅值分別小于PRX3*K1、PAX3*K1時,識別為軸系為正常,輸出繼電器為斷開狀態(tài)。[0060] 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fā)明的技
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發(fā)明
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聲明:
“礦用軸流式主通風機隱患快速識別方法及監(jiān)測裝置”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