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中冶有色 >
> 用于銅鈷分離的捕收劑及銅鈷礦浮選方法
權(quán)利要求
1.用于銅鈷分離的捕收劑,其特征在于,包括1-6重量份二苯胍和4-9重量份丁銨黑藥。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銅鈷分離的捕收劑,其特征在于,該捕收劑還包括烷基醚醇硫酸鈉,優(yōu)選地,所述捕收劑包括1-3重量份二苯胍、1-3重量份烷基醚醇硫酸鈉和4-8重量份丁銨黑藥,烷基醚醇硫酸鈉的分子式如下:
其中,R為含有8-10個碳原子的烷基,n為2-10的整數(shù)。
3.一種銅鈷礦的浮選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銅鈷礦浮選過程中加入權(quán)利要求1-2中任一項所述的捕收劑。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的浮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a、將銅鈷礦加入pH調(diào)整劑磨礦得到礦漿;
b、向所述步驟a的礦漿中加入所述捕收劑進行銅浮選粗選,得到銅粗精礦和銅粗選尾礦;
c、向所述步驟b得到的銅粗選尾礦中加入選鈷捕收劑進行鈷浮選粗選,得到鈷粗精礦和鈷粗選尾礦。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的浮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中,所述礦漿pH值為12.5-13。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的浮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b中,所述捕收劑的加入量為30-40g/t原礦,和/或,所述步驟b中,向所述步驟a的礦漿中加入10-20g/t原礦的起泡劑。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的浮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b中,對所述得到的銅粗精礦進行兩段或三段精選,不添加捕收劑和起泡劑,得到銅精礦。
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的浮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c為,向所述步驟b得到的銅粗選尾礦中加入權(quán)利要求1-2中任一項所述的捕收劑,進行銅掃選,得到掃選中礦和銅掃選尾礦,所述掃選中礦返回所述步驟b銅粗選中,向所述銅掃選尾礦中加入選鈷捕收劑,進行鈷浮選粗選,得到鈷粗精礦和鈷粗選尾礦。
9.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8所述的的浮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c中,對所述鈷粗精礦進行兩段或三段精選,不添加捕收劑和起泡劑,得到鈷精礦。
10.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的浮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中,所述pH調(diào)整劑為石灰;和/或,所述步驟c中,所述選鈷捕收劑為丁基黃藥。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用于銅鈷分離的捕收劑,其特征在于,包括1-6重量份二苯胍和4-9重量份丁銨黑藥。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銅鈷分離的捕收劑,其特征在于,該捕收劑還包括烷基醚醇硫酸鈉,優(yōu)選地,所述捕收劑包括1-3重量份二苯胍、1-3重量份烷基醚醇硫酸鈉和4-8重量份丁銨黑藥,烷基醚醇硫酸鈉的分子式如下:
其中,R為含有8-10個碳原子的烷基,n為2-10的整數(shù)。
3.一種銅鈷礦的浮選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銅鈷礦浮選過程中加入權(quán)利要求1-2中任一項所述的捕收劑。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的浮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a、將銅鈷礦加入pH調(diào)整劑磨礦得到礦漿;
b、向所述步驟a的礦漿中加入所述捕收劑進行銅浮選粗選,得到銅粗精礦和銅粗選尾礦;
c、向所述步驟b得到的銅粗選尾礦中加入選鈷捕收劑進行鈷浮選粗選,得到鈷粗精礦和鈷粗選尾礦。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的浮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中,所述礦漿pH值為12.5-13。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的浮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b中,所述捕收劑的加入量為30-40g/t原礦,和/或,所述步驟b中,向所述步驟a的礦漿中加入10-20g/t原礦的起泡劑。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的浮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b中,對所述得到的銅粗精礦進行兩段或三段精選,不添加捕收劑和起泡劑,得到銅精礦。
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的浮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c為,向所述步驟b得到的銅粗選尾礦中加入權(quán)利要求1-2中任一項所述的捕收劑,進行銅掃選,得到掃選中礦和銅掃選尾礦,所述掃選中礦返回所述步驟b銅粗選中,向所述銅掃選尾礦中加入選鈷捕收劑,進行鈷浮選粗選,得到鈷粗精礦和鈷粗選尾礦。
9.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8所述的的浮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c中,對所述鈷粗精礦進行兩段或三段精選,不添加捕收劑和起泡劑,得到鈷精礦。
10.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的浮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中,所述pH調(diào)整劑為石灰;和/或,所述步驟c中,所述選鈷捕收劑為丁基黃藥。
說明書
技術(shù)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銅鈷礦浮選技術(shù)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銅鈷分離的捕收劑,特別地,還涉及一種銅鈷礦浮選方法。
背景技術(shù)
鈷主要以類質(zhì)同像或包裹體形式賦存于其他礦石中,主要伴生在砂巖型銅礦床、巖漿型銅鎳硫化物礦床和紅土型鎳礦床中。鈷的賦存形式對鈷的回收造成了一定的難度,目前,鈷的回收常采用與礦石主金屬一起回收,沒有實現(xiàn)鈷的精細分離;或者即使采用優(yōu)先浮選工藝流程對銅和鈷進行分離,獲得的鈷精礦的鈷品位和回收率均較低。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沒有適配的藥劑能夠?qū)崿F(xiàn)鈷礦物與礦石主金屬礦物的分離。因此,需要開展進一步的研究研發(fā)出適配于含鈷礦物的藥劑,實現(xiàn)鈷礦物與其他礦物有效分離。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是基于發(fā)明人對以下事實和問題的發(fā)現(xiàn)和認識做出的:目前常采用混合浮選工藝將銅、鈷一起回收,沒有實現(xiàn)銅和鈷的有效分離,或者,雖然有些技術(shù)采用了優(yōu)先浮選工藝進行銅鈷分離,但獲得的鈷精礦的鈷品位和回收率均較低,沒有實現(xiàn)銅和鈷的精細化分離。
本發(fā)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guān)技術(shù)中的技術(shù)問題之一。
為此,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提出一種用于銅鈷分離的捕收劑,該捕收劑可以選擇性地回收銅礦物,使鈷礦物與銅礦物有效分離,得到高品位銅精礦和鈷精礦,有利于后續(xù)的冶煉作業(yè),節(jié)省冶煉成本。
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一個方面實施例的一種用于銅鈷分離的捕收劑,其包括1-6重量份二苯胍和4-9重量份丁銨黑藥。
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一個方面實施例的具有的獨立權(quán)利要求帶來的優(yōu)點和技術(shù)效果,1、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捕收劑能夠選擇性地回收銅礦物,使鈷礦物與銅礦物有效分離,得到高品位銅精礦和鈷精礦,有利于后續(xù)的冶煉作業(yè),節(jié)省冶煉成本;2、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捕收劑對礦石的性質(zhì)適應性強,適用范圍廣,易于應用;3、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捕收劑中加入了二苯胍和丁銨黑藥,該組合捕收劑中的各藥劑在具有捕收性能的同時,都兼具有起泡性能,組合藥劑協(xié)同作用,對硫化銅礦物具有優(yōu)異的選擇性,提高了銅精礦和鈷精礦的品位,同時顯著降低了起泡劑的用量,組合捕收劑中二苯胍除了具有捕收性能和起泡性能外,對硫化銅礦物還具有一定的絡合性能,使捕收性能更加穩(wěn)定;4、采用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捕收劑,可以在銅鈷分離時使銅精礦的銅品位達到32%以上,銅回收率達到93%以上,鈷精礦的鈷品位達到3.5%以上,鈷回收率達到52%以上。
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一個方面實施例的用于銅鈷分離的捕收劑,其中,該捕收劑還包括烷基醚醇硫酸鈉,優(yōu)選地,所述捕收劑包括1-3重量份二苯胍、1-3重量份烷基醚醇硫酸鈉和4-8重量份丁銨黑藥,烷基醚醇硫酸鈉的分子式如下:
其中,R為含有8-10個碳原子的烷基,n為2-10的整數(shù)。
本發(fā)明第二個方面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銅鈷礦的浮選方法,其中,在銅鈷礦浮選過程中加入本發(fā)明第一個方面實施例的用于銅鈷分離的捕收劑。
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二個方面實施例的具有的獨立權(quán)利要求帶來的優(yōu)點和技術(shù)效果,1、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方法中,采用浮選工藝對銅鈷礦進行銅和鈷的分離,加入了本發(fā)明第一個方面實施例的捕收劑,能夠?qū)崿F(xiàn)銅和鈷地精細化分離,在保證銅鈷高回收率的前提下,獲得高品位的銅精礦和鈷精礦,有利于后續(xù)冶煉作業(yè),降低冶煉成本;2、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浮選方法,可以在銅鈷分離時使銅精礦的銅品位達到32%以上,銅回收率達到93%以上,鈷精礦的鈷品位達到3.5%以上,鈷回收率達到52%以上。
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二個方面實施例銅鈷礦的浮選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驟:
a、將銅鈷礦加入pH調(diào)整劑磨礦得到礦漿;
b、向所述步驟a的礦漿中加入所述捕收劑進行銅浮選粗選,得到銅粗精礦和銅粗選尾礦;
c、向所述步驟b得到的銅粗選尾礦中加入選鈷捕收劑進行鈷浮選粗選,得到鈷粗精礦和鈷粗選尾礦。
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二個方面實施例銅鈷礦的浮選方法,其中,所述步驟a中,所述礦漿pH值為12.5-13。
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二個方面實施例銅鈷礦的浮選方法,其中,所述步驟b中,所述捕收劑的加入量為30-40g/t原礦,和/或,所述步驟b中,向所述步驟a的礦漿中加入10-20g/t原礦的起泡劑。
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二個方面實施例銅鈷礦的浮選方法,其中,所述步驟b中,對所述得到的銅粗精礦進行兩段或三段精選,不添加捕收劑和起泡劑,得到銅精礦。
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二個方面實施例銅鈷礦的浮選方法,其中,所述步驟c為,向所述步驟b得到的銅粗選尾礦中加入本發(fā)明第一個方面實施例的用于銅鈷分離的捕收劑,進行銅掃選,得到掃選中礦和銅掃選尾礦,所述掃選中礦返回所述步驟b銅粗選中,向所述銅掃選尾礦中加入選鈷捕收劑,進行鈷浮選粗選,得到鈷粗精礦和鈷粗選尾礦。
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二個方面實施例銅鈷礦的浮選方法,其中,所述步驟c中,對所述鈷粗精礦進行兩段或三段精選,不添加捕收劑和起泡劑,得到鈷精礦。
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二個方面實施例銅鈷礦的浮選方法,其中,所述步驟a中,所述pH調(diào)整劑為石灰;和/或,所述步驟c中,所述選鈷捕收劑為丁基黃藥。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3中銅鈷礦浮選方法的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發(fā)明,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一個方面實施例的一種用于銅鈷分離的捕收劑,其包括1-6重量份二苯胍和4-9重量份丁銨黑藥。
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一個方面實施例的具有的獨立權(quán)利要求帶來的優(yōu)點和技術(shù)效果,1、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捕收劑能夠選擇性地回收銅礦物,使鈷礦物與銅礦物有效分離,得到高品位銅精礦和鈷精礦,有利于后續(xù)的冶煉作業(yè),節(jié)省冶煉成本;2、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捕收劑對礦石的性質(zhì)適應性強,適用范圍廣,易于應用;3、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捕收劑中加入了二苯胍和丁銨黑藥,該組合捕收劑中的各藥劑在具有捕收性能的同時,都兼具有起泡性能,組合藥劑協(xié)同作用,對硫化銅礦物具有優(yōu)異的選擇性,提高了銅精礦和鈷精礦的品位,同時顯著降低了起泡劑的用量,組合捕收劑中二苯胍除了具有捕收性能和起泡性能外,對硫化銅礦物還具有一定的絡合性能,使捕收性能更加穩(wěn)定;4、采用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捕收劑,可以在銅鈷分離時使銅精礦的銅品位達到32%以上,銅回收率達到93%以上,鈷精礦的鈷品位達到3.5%以上,鈷回收率達到52%以上。
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一個方面實施例的用于銅鈷分離的捕收劑,其中,該捕收劑還包括烷基醚醇硫酸鈉,優(yōu)選地,所述捕收劑包括1-3重量份二苯胍、1-3重量份烷基醚醇硫酸鈉和4-8重量份丁銨黑藥,烷基醚醇硫酸鈉的分子式如下:
其中,R為含有8-10個碳原子的烷基,n為2-10的整數(shù),優(yōu)選n為5-10的整數(shù)。
C8-10烷基醚醇硫酸鈉的制備方法為:取1mol正辛醇、正壬醇或正癸醇加入1g苛性鈉作催化劑,加熱至150℃-180℃,攪拌均勻,加入環(huán)氧丙烷進行反應,直至加入5-10mol環(huán)氧丙烷為止,得到醚醇聚合物,用去離子水洗去催化劑苛性鈉,干燥后用濃硫酸酯化,之后加堿中和,即得到C8-10烷基醚醇硫酸鈉。
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對于細粒級的礦物,尤其是磨礦細度為-0.074mm占80%或者更細的礦物,捕收劑中還可以加入烷基醚醇硫酸鈉,其對細粒級礦物具有較強的捕收性能,能夠?qū)崿F(xiàn)細粒級礦物中銅礦物和鈷礦物的有效分離,提高銅精礦和鈷精礦的品位和回收率。本發(fā)明第二個方面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銅鈷礦的浮選方法,其中,在銅鈷礦浮選過程中加入本發(fā)明第一個方面實施例的用于銅鈷分離的捕收劑。
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二個方面實施例的具有的獨立權(quán)利要求帶來的優(yōu)點和技術(shù)效果,1、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方法中,采用浮選工藝對銅鈷礦進行銅和鈷的分離,加入了本發(fā)明第一個方面實施例的捕收劑,能夠?qū)崿F(xiàn)銅和鈷地精細化分離,在保證銅鈷高回收率的前提下,獲得高品位的銅精礦和鈷精礦,有利于后續(xù)冶煉作業(yè),降低冶煉成本;2、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浮選方法,可以在銅鈷分離時使銅精礦的銅品位達到32%以上,銅回收率達到93%以上,鈷精礦的鈷品位達到3.5%以上,鈷回收率達到52%以上。
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二個方面實施例銅鈷礦的浮選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驟:
a、將銅鈷礦加入pH調(diào)整劑磨礦得到礦漿,優(yōu)選地,磨礦細度為-0.074mm占65-80%,進一步優(yōu)選地,磨礦細度為-0.074mm占65-75%;
b、向所述步驟a的礦漿中加入所述捕收劑進行銅浮選粗選,優(yōu)選地,加入10-20g/t原礦的起泡劑,進一步優(yōu)選地,起泡劑選自2號油、松醇油、MIBC中的至少一種,優(yōu)選地,浮選時間為3-4min,得到銅粗精礦和銅粗選尾礦;
c、向所述步驟b得到的銅粗選尾礦中加入選鈷捕收劑進行鈷浮選粗選,優(yōu)選地,所述選鈷捕收劑選自丁基黃藥、異丙基黃藥、丁銨黑藥、戊基黃藥中的至少一種,加入量為60-70g/t原礦,進一步地,優(yōu)選加入10-15g/t原礦的起泡劑,進一步優(yōu)選地,起泡劑選自2號油、松醇油、MIBC中的至少一種,優(yōu)選地,浮選時間為3-4min,得到鈷粗精礦和鈷粗選尾礦。
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二個方面實施例銅鈷礦的浮選方法,其中,所述步驟a中,對pH調(diào)整劑沒有特別限制,只要能夠調(diào)整礦漿的pH值的調(diào)整劑都可以采用,優(yōu)選地,pH調(diào)整劑為石灰,石灰的用量優(yōu)選為2500-3500g/t原礦;所述礦漿pH值優(yōu)選為12.5-13,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優(yōu)選了礦漿的pH值,如果pH值過低,銅鈷的分離效果較差,無法有效分離銅鈷,得到的銅精礦和鈷精礦品位低,如果pH值過高,將會使銅鈷礦物全部被抑制,無法使銅礦物浮選分離得到銅粗精礦。
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二個方面實施例銅鈷礦的浮選方法,其中,所述步驟b中,所述捕收劑的加入量為30-40g/t原礦。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優(yōu)選了捕收劑的加入量,捕收劑加入量過少時,捕收性能較差,銅礦物會損失到尾礦中;加入量過大時,銅礦物與鈷礦物的分離效果并不會繼續(xù)提升,造成藥劑的浪費,因此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優(yōu)選捕收劑的加入量為30-40g/t原礦。
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二個方面實施例銅鈷礦的浮選方法,其中,所述步驟b中,對所述得到的銅粗精礦進行兩段或三段精選,不添加捕收劑和起泡劑,得到銅精礦,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精選得到的中礦依次順序返回,第一精選的中礦返回至銅粗選流程中,第二次精選的中礦返回至第一次銅精選流程中,第三次精選的中礦返回至第二次銅精選流程中。
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二個方面實施例銅鈷礦的浮選方法,其中,所述步驟c為,向所述步驟b得到的銅粗選尾礦中加入本發(fā)明第一個方面實施例的用于銅鈷分離的捕收劑,優(yōu)選地,捕收劑加入量為10-20g/t原礦,進一步,還可以加入5-20g/t原礦的起泡劑,優(yōu)選地起泡劑選自2號油、松醇油、MIBC中的至少一種,進行銅掃選,浮選時間為2-3min,得到掃選中礦和銅掃選尾礦,所述掃選中礦返回所述步驟b銅粗選流程中,向所述銅掃選尾礦中加入選鈷捕收劑,進行鈷浮選粗選,得到鈷粗精礦和鈷粗選尾礦。
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二個方面實施例銅鈷礦的浮選方法,其中,所述步驟c中,對所述鈷粗精礦進行兩段或三段精選,不添加捕收劑和起泡劑,得到鈷精礦。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精選得到的中礦依次順序返回,第一精選的中礦返回至鈷粗選流程中,第二次精選的中礦返回至第一次鈷精選流程中,第三次精選的中礦返回至第二次鈷精選流程中。
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二個方面實施例銅鈷礦的浮選方法,其中,所述步驟c中,向鈷粗選尾礦中加入捕收劑丁基黃藥進行一段或兩段掃選,優(yōu)選地,捕收劑加入量為30-35g/t原礦,浮選時間為2-3min,得到尾礦。
下面結(jié)合附圖和實施例詳細描述本發(fā)明。
實施例1
將3重量份二苯胍和7重量份丁銨黑藥混合得到銅鈷分離捕收劑。
某銅鈷礦中銅品位為1.89%(質(zhì)量),鈷品位為0.091%(質(zhì)量)。
如圖1所示,銅鈷礦的浮選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磨礦:將銅鈷礦原礦石采用球磨機進行磨礦,磨礦細度為-0.074mm占70%,磨礦過程中加入3000g/t原礦的石灰,調(diào)整礦漿的pH值為12.8。
(2)銅浮選粗選:向礦漿中加入本實施例制得的銅鈷分離捕收劑,加入量為40g/t原礦,加入20g/t原礦的起泡劑2號油,進行粗選,浮選時間為4min,得到銅粗精礦和銅粗選尾礦;
(3)銅粗選尾礦一段掃選:向銅粗選尾礦中加入實施例1制得的銅鈷分離捕收劑,加入量為20g/t原礦,加入10g/t原礦的起泡劑2號油,進行一段掃選,浮選時間為3min,得到中礦4和銅掃選尾礦,將掃選得到的中礦4返回至銅粗選的流程中;
(4)銅粗精礦精選:對銅粗精礦不加入捕收劑和起泡劑進行三段空白精選獲得銅精礦,中礦依次順序返回上一流程,第一次精選的中礦1返回至銅粗選流程中,第二次精選的中礦2返回至第一次銅精選中,第三次精選的中礦3返回至第二次銅精選中;
(5)對銅掃選尾礦進行鈷浮選粗選:向銅掃選尾礦中加入70g/t原礦的捕收劑丁基黃藥,加入15g/t原礦的起泡劑2號油,進行粗選,浮選時間為4min,得到鈷粗精礦和鈷粗選尾礦;
(6)鈷粗精礦精選:對鈷粗精礦不加入捕收劑和起泡劑進行兩段空白精選,中礦依次順序返回,第一次精選的中礦5返回至鈷粗選流程中,第二次精選的中礦6返回至第一次鈷精選中;
(7)鈷粗選尾礦一段掃選:向鈷粗選尾礦中加入30g/t原礦的捕收劑丁基黃藥,進行一段掃選,浮選時間為3min,得到中礦7和尾礦,中礦7返回至鈷粗選流程中。
本實施例閉路流程得到的銅精礦中銅品位為33.1%、銅回收率為94.5%;鈷精礦中鈷品位為3.7%,回收率為54.9%。
實施例2
將2重量份二苯胍和8重量份丁銨黑藥混合得到銅鈷分離的捕收劑。
某銅鈷礦中銅品位為2.58%(質(zhì)量),鈷品位為0.15%(質(zhì)量)。
如圖1所示,銅鈷礦的浮選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磨礦:將銅鈷礦原礦石采用球磨機進行磨礦,磨礦細度為-0.074mm占75%,磨礦過程中加入3500g/t原礦的石灰,調(diào)整礦漿的pH值為13。
(2)銅浮選粗選:向礦漿中加入本實施例制得的銅鈷分離捕收劑,加入量為30g/t原礦,加入10g/t原礦的起泡劑2號油,進行粗選,浮選時間為3min,得到銅粗精礦和銅粗選尾礦;
(3)銅粗選尾礦一段掃選:向銅粗選尾礦中加入實施例3制得的銅鈷分離捕收劑,加入量為16g/t原礦,加入5g/t原礦的起泡劑2號油,進行一段掃選,浮選時間為3min,得到中礦4和銅掃選尾礦,將掃選得到的中礦4返回至銅粗選的流程中;
(4)銅粗精礦精選:對銅粗精礦不加入捕收劑和起泡劑進行三段空白精選獲得銅精礦,中礦依次順序返回上一流程,第一次精選的中礦1返回至銅粗選流程中,第二次精選的中2礦返回至第一次銅精選中,第三次精選的中礦3返回至第二次銅精選中;
(5)對銅掃選尾礦進行鈷浮選粗選:向銅掃選尾礦中加入60g/t原礦的捕收劑丁基黃藥,加入10g/t原礦的起泡劑2號油,進行粗選,浮選時間為3min,得到鈷粗精礦和鈷粗選尾礦;
(6)鈷粗精礦精選:對鈷粗精礦不加入捕收劑和起泡劑進行兩段空白精選,中礦依次順序返回,第一次精選的中礦5返回至鈷粗選流程中,第二次精選的中礦6返回至第一次鈷精選中;
(7)鈷粗選尾礦一段掃選:向鈷粗選尾礦中加入30g/t原礦的捕收劑丁基黃藥,進行一段掃選,浮選時間為2min,得到中礦7和尾礦,中礦7返回至鈷粗選流程中。
本實施例閉路流程得到的銅精礦中銅品位為33.6%、銅回收率為93.2%;鈷精礦中鈷品位為4.2%,回收率為52.9%。
實施例3
將6重量份二苯胍和4重量份丁銨黑藥混合得到銅鈷分離的捕收劑。
某銅鈷礦中銅品位為2.16%(質(zhì)量),鈷品位為0.11%(質(zhì)量)。
如圖1所示,銅鈷礦的浮選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磨礦:將銅鈷礦原礦石采用球磨機進行磨礦,磨礦細度為-0.074mm占65%,磨礦過程中加入2500g/t原礦的石灰,調(diào)整礦漿的pH值為12.5。
(2)銅浮選粗選:向礦漿中加入本實施例制得的銅鈷分離捕收劑,加入量為40g/t原礦,加入20g/t原礦的起泡劑2號油,進行粗選,浮選時間為4min,得到銅粗精礦和銅粗選尾礦;
(3)銅粗選尾礦一段掃選:向銅粗選尾礦中加入實施例5制得的銅鈷分離捕收劑,加入量為20g/t原礦,加入10g/t原礦的起泡劑2號油,進行一段掃選,浮選時間為3min,得到中礦4和銅掃選尾礦,將掃選得到的中礦4返回至銅粗選的流程中;
(4)銅粗精礦精選:對銅粗精礦不加入捕收劑和起泡劑進行三段空白精選獲得銅精礦,中礦依次順序返回上一流程,第一次精選的中礦1返回至銅粗選流程中,第二次精選的中礦2返回至第一次銅精選中,第三次精選的中礦3返回至第二次銅精選中;
(5)對銅掃選尾礦進行鈷浮選粗選:向銅掃選尾礦中加入60g/t原礦的捕收劑丁基黃藥,加入10g/t原礦的起泡劑2號油,進行粗選,浮選時間為3min,得到鈷粗精礦和鈷粗選尾礦;
(6)鈷粗精礦精選:對鈷粗精礦不加入捕收劑和起泡劑進行兩段空白精選,中礦依次順序返回,第一次精選的中礦5返回至鈷粗選流程中,第二次精選的中礦6返回至第一次鈷精選中;
(7)鈷粗選尾礦一段掃選:向鈷粗選尾礦中加入30g/t原礦的捕收劑丁基黃藥,進行一段掃選,浮選時間為2min,得到中礦7和尾礦,中礦7返回至鈷粗選流程中。
本實施例閉路流程得到的銅精礦中銅品位為33.8%、銅回收率為94.9%;鈷精礦中鈷品位為3.6%,回收率為55.6%。
實施例4
制備C8烷基醚醇硫酸鈉:向1mol正辛醇中加入1g苛性鈉作催化劑,加熱至160℃左右,攪拌均勻,加入環(huán)氧丙烷進行反應,直至加入8mol環(huán)氧丙烷為止,得到醚醇聚合物,去離子水洗去催化劑苛性鈉,干燥后,加入濃硫酸進行酯化反應,之后用堿中和,得到C8烷基醚醇硫酸鈉。C9烷基醚醇硫酸鈉和C10烷基醚醇硫酸鈉與C8烷基醚醇硫酸鈉制備方法相同,將正辛醇換成正壬醇或正癸醇即可以制得C9烷基醚醇硫酸鈉和C10烷基醚醇硫酸鈉。
將2重量份二苯胍、2重量份C8烷基醚醇硫酸鈉和6重量份丁銨黑藥混合得到銅鈷分離捕收劑。
某銅鈷礦中銅品位為1.89%(質(zhì)量),鈷品位為0.091%(質(zhì)量)。
銅鈷礦的浮選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磨礦:將銅鈷礦原礦石采用球磨機進行磨礦,磨礦細度為-0.074mm占80%,磨礦過程中加入3000g/t原礦的石灰,調(diào)整礦漿的pH值為12.8。
(2)銅浮選粗選:向礦漿中加入本實施例制得的銅鈷分離捕收劑,加入量為40g/t原礦,加入20g/t原礦的起泡劑2號油,進行粗選,浮選時間為4min,得到銅粗精礦和銅粗選尾礦;
(3)銅粗選尾礦一段掃選:向銅粗選尾礦中加入實施例1制得的銅鈷分離捕收劑,加入量為20g/t原礦,加入10g/t原礦的起泡劑2號油,進行一段掃選,浮選時間為3min,得到中礦4和銅掃選尾礦,將掃選得到的中礦4返回至銅粗選的流程中;
(4)銅粗精礦精選:對銅粗精礦不加入捕收劑和起泡劑進行三段空白精選獲得銅精礦,中礦依次順序返回上一流程,第一次精選的中礦1返回至銅粗選流程中,第二次精選的中礦2返回至第一次銅精選中,第三次精選的中礦3返回至第二次銅精選中;
(5)對銅掃選尾礦進行鈷浮選粗選:向銅掃選尾礦中加入70g/t原礦的捕收劑丁基黃藥,加入15g/t原礦的起泡劑2號油,進行粗選,浮選時間為4min,得到鈷粗精礦和鈷粗選尾礦;
(6)鈷粗精礦精選:對鈷粗精礦不加入捕收劑和起泡劑進行兩段空白精選,中礦依次順序返回,第一次精選的中礦5返回至鈷粗選流程中,第二次精選的中礦6返回至第一次鈷精選中;
(7)鈷粗選尾礦一段掃選:向鈷粗選尾礦中加入30g/t原礦的捕收劑丁基黃藥,進行一段掃選,浮選時間為3min,得到中礦7和尾礦,中礦7返回至鈷粗選流程中。
本實施例閉路流程得到的銅精礦中銅品位為32.2%、銅回收率為94.5%;鈷精礦中鈷品位為3.5%,回收率為56.8%。
對比例1
與實施例1的銅鈷分離方法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步驟(2)銅浮選粗選和步驟(3)銅粗選尾礦一段掃選中加入的銅鈷分離捕收劑不同,對比例1中的銅鈷分離捕收劑為丁銨黑藥。所述步驟(2)銅浮選粗選中加入80g/t原礦的起泡劑2號油,所述步驟(3)銅粗選尾礦一段掃選中加入40g/t原礦的起泡劑2號油。對比例1得到的銅精礦中銅品位為30.8%、銅回收率為90.2%;鈷精礦中鈷品位為2.1%,回收率為40.6%。
對比例2
與實施例1的銅鈷分離方法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步驟(2)銅浮選粗選和步驟(3)銅粗選尾礦一段掃選中加入的銅鈷分離捕收劑不同,對比例2中的銅鈷分離捕收劑包括3重量份丁基黃藥和7重量份丁銨黑藥。所述步驟(2)銅浮選粗選中加入65g/t原礦的起泡劑2號油,所述步驟(3)銅粗選尾礦一段掃選中加入35g/t原礦的起泡劑2號油。
對比例2得到的銅精礦中銅品位為29.8%、銅回收率為93.7%;鈷精礦中鈷品位為1.8%,回收率為20.6%。
通過對比例1和對比例2可以看出,在采用單一捕收劑丁銨黑藥或丁銨黑藥和丁基黃藥的組合藥劑時,銅精礦和鈷精礦中銅和鈷的品位和收率都明顯下降,并且需要加入更多的起泡劑,可見,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組合捕收劑能夠提高銅鈷分離后銅精礦和鈷精礦的品位,同時還明顯降低了起泡劑的用量。
對比例3
與實施例1的銅鈷分離方法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步驟(1)中pH值不同,對比例3中的pH值為12.3。
對比例3得到的銅精礦中銅品位為30.9%、銅回收率為93.2%;鈷精礦中鈷品位為2.5%,回收率為42.9%。
對比例4
與實施例1的銅鈷分離方法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步驟(1)中pH值不同,對比例4中的pH值為13.2。
對比例4得到的銅精礦中銅品位為30.9%、銅回收率為86.5%;鈷精礦中鈷品位為3.2%,回收率為54.9%。
對比例5
與實施例4的銅鈷分離方法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步驟(2)銅浮選粗選和步驟(3)銅粗選尾礦一段掃選中加入的銅鈷分離捕收劑不同,對比例5中的銅鈷分離捕收劑包括4重量份二苯胍和6重量份丁銨黑藥。
對比例5得到的銅精礦中銅品位為30.6%、銅回收率為89.6%;鈷精礦中鈷品位為2.9%,回收率為50.2%。
通過對比例5和實施例4可以看出,當?shù)V物粒度較細時,在捕收劑中加入烷基醚醇硫酸鈉能夠增強對細粒級礦物的捕收,提高銅和鈷的品位和回收率。
在本發(fā)明中,術(shù)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結(jié)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jié)構(gòu)、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發(fā)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shù)語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須針對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jié)構(gòu)、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jié)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況下,本領域的技術(shù)人員可以將本說明書中描述的不同實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實施例或示例的特征進行結(jié)合和組合。
盡管上面已經(jīng)示出和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實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shù)人員在本發(fā)明的范圍內(nèi)可以對上述實施例進行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
全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