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環(huán)境友好型手持設備電子屏幕修復材料,屬于修復材料領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修復材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石墨烯1-2份納米碳酸鈣、0.5-2份離子液體混合物、0.5-5份稀釋劑100份。本發(fā)明是一種透明的、具有壓電特性以及一定力學性能的復合材料,該材料用于破損的電子觸摸屏的修復,能夠快速修復智能手機玻璃觸摸屏由于碰撞、撞擊等所形成的破損與裂縫。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基于射流驅動的1800℃的快速冷卻系統(tǒng),包括初級超高壓射流器(2)、1800℃快冷裝置(3)、快冷導流筒(5)和1800℃快冷隔熱屏(4),初級超高壓射流器(2)上方依次安裝1800℃快冷裝置(3)、快冷導流筒(5),1800℃快冷隔熱屏(4)套罩在外部,1800℃快冷裝置(3)包括均壓支撐板(6)、復合材料導流盤(7)、次級多頭超高溫射流器(8)和隔熱墊(9),隔熱墊(9)開有中心通道,下方設置初級超高壓射流器(2),上方設置次級多頭超高溫射流器(8),次級多頭超高溫射流器(8)上方設置復合材料導流盤(7)和設置放置制品(11)的均壓支撐板(6),這樣實現從1800℃降到300℃以下的大溫度梯度快速冷卻。
一種環(huán)境友好型智能手機自修復材料及用法,屬于修復材料領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修復材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石墨烯1-2份納米碳酸鈣、0.5-2份離子液體、0.5-5份稀釋劑100份。本發(fā)明是一種透明的、具有壓電特性以及一定力學性能的復合材料,該材料用于破損的電子觸摸屏的修復,能夠快速修復智能手機玻璃觸摸屏由于碰撞、撞擊等所形成的破損與裂縫,且該材料環(huán)境友好,作用持久,對智能手機使用人員無毒害作用。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芳綸纖維表面處理方法,屬于芳綸纖維技術領域。本發(fā)明采用多種與芳綸纖維表面具有較佳親和性的原料,經過一系列化學和物理反應,制備了經對芳綸表面涂覆后能有效改進芳綸纖維與橡膠、環(huán)氧樹脂等多種基體樹脂結合良好的芳綸纖維表面處理劑。經過本發(fā)明方法處理過的芳綸纖維制備的復合材料具有比未經處理的復合材料更加的綜合力學性能。
一種環(huán)境友好型手持設備電子屏幕導電玻璃修復材料,屬于修復材料領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修復材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石墨烯1-2份納米碳酸鈣、0.5-2份離子液體、0.5-5份稀釋劑100份。本發(fā)明是一種透明的、具有壓電特性以及一定力學性能的復合材料,該材料用于破損的電子觸摸屏的修復,能夠快速修復智能手機玻璃觸摸屏由于碰撞、撞擊等所形成的破損與裂縫,且該材料環(huán)境友好,作用持久,對手持設備使用人員無毒害作用。
本發(fā)明提供了合成鐵鋰納米復合(LFNCTM)正極材料的新方法,以及由該方法制備的鐵鋰納米復合正極材料,以及由該鐵鋰納米復合正極材料制成的電池。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全耳廓再造用復合材料人工支架,包括支架和硅膠本體,所述支架包括耳廓凸起和金屬本體,所述金屬本體由多組方向不同的金屬條索構成。本發(fā)明中支架采用記憶合金制成,并在支架的外表面澆筑一層硅膠本體,增加耳廓支架的彈性同時和人體相容性更好,該支架可批量生產,該支架設有類似耳廓耳輪、耳輪腳和對耳輪等結構,并采用大數據所得正常成人耳廓形態(tài)和尺寸設置耳廓支架形態(tài)和尺寸并設置大小分層碼數,使人造耳廓支架更加接近真實耳廓的結構并可以直接選取號碼使用,不需要根據每個患者的數據使用3D技術進行逐個定制,不需要通過胸部手術截取肋軟骨,更加方便快捷,減少操作制作時間及設備成本,同時減輕患者的痛苦及各項成本。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硅碳負極復合材料的攪拌裝置,目的是解決現有技術中的攪拌機構,存在難以將碳材料和硅材料充分混合及攪拌時間較長的技術問題。該攪拌裝置包括:缸體,其內部為空心區(qū)間,設為攪拌部;攪拌軸,一端轉動連接在攪拌部的底部,且從攪拌軸的此端為空心狀的驅動部,攪拌軸的另一端位于缸體的口部,并與一個驅動系統(tǒng)動力連接,攪拌軸的柱面上設有與驅動部連通通孔;驅動桿,位于驅動部內,且其一端固定連接在攪拌部的底部,另一端與驅動部的頂部轉動連接,驅動桿的周向上設有環(huán)形的滑道;攪拌桿,一端穿過通孔并與滑道匹配,另一端橫置在攪拌部內。該攪拌裝置具有可快速將碳材料和硅材料充分混合的優(yōu)點。
本實用新型屬于歩道板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玄武巖纖維復合材料步道板,包括歩道板本體,所述歩道板本體的頂面開設有防滑槽和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內腔活動連接有定位塊,所述定位塊的中部固定安裝有推板,所述推板的底面固定安裝有清理塊,所述歩道板本體頂面的前端開設有收縮槽。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定位槽的內腔中活動連接定位塊,當防滑槽的內腔中有雨水殘留時,通過清理塊插接在防滑槽的內腔中,移動推板,可以實現清理塊在防滑槽的內腔中前后移動,從而使清理塊將防滑槽內腔中的雨水向同一個方向推動,從而對雨水進行清理,避免雨水在防滑槽內殘留產生青苔,提高了裝置的防滑效果。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全耳廓再造用復合材料人工支架,包括支架和硅膠本體,所述支架包括耳廓凸起和金屬本體。本實用新型中支架采用記憶合金制成,并在支架的外表面澆筑一層硅膠本體,增加耳廓支架的彈性同時和人體相容性更好,該支架可批量生產,該支架設有類似耳廓耳輪、耳輪腳和對耳輪等結構,并采用大數據所得正常成人耳廓形態(tài)和尺寸設置耳廓支架形態(tài)和尺寸并設置大小分層碼數,使人造耳廓支架更加接近真實耳廓的結構并可以直接選取號碼使用,不需要根據每個患者的數據使用3D技術進行逐個定制,不需要通過胸部手術截取肋軟骨,更加方便快捷,減少操作制作時間及設備成本,同時減輕患者的痛苦及各項成本。
氮化硼-碳氮化鈦陶瓷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它涉及一種氮化硼基陶瓷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本發(fā)明解決了現有氮化硼基陶瓷材料制備中存在的成本高、生產周期長以及制作大尺寸的產品困難的問題。本發(fā)明氮化硼-碳氮化鈦陶瓷復合材料由碳化硼粉、鈦粉和稀釋劑粉末制成。方法:一、原料干燥;二、球磨混合;三、制作毛坯;四、毛坯自蔓延燃燒,即得到氮化硼-碳氮化鈦陶瓷復合材料。本發(fā)明的方法生產周期短,成本低,能夠實現大尺寸產品的制作。
本發(fā)明涉及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改性超低溫磷酸鐵鋰復合材料、正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本發(fā)明的改性超低溫磷酸鐵鋰復合材料,包括內核以及包覆于所述內核外表面的包覆層,所述內核包括碳和磷酸鐵鋰,所述包覆層包括碳和鑭系金屬磷酸鹽,通過上述方式,將磷酸鐵鋰和鑭系金屬磷酸鹽形成納米核?殼結構,將鑭系金屬磷酸鹽包覆于磷酸鐵鋰外,改善了改性超低溫磷酸鐵鋰復合材料在脫嵌鋰過程中磷酸鐵和磷酸鐵鋰兩相界面處晶格匹配度,提高了放電的中值電壓,適用于超低溫環(huán)境,提高了低溫放電效率;另外,包覆層減少了磷酸鐵鋰與電解液的接觸面積,減少對正極材料的溶解腐蝕副反應,提高正極材料加工和高溫性能。
本發(fā)明涉及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長循環(huán)壽命磷酸鐵鋰復合材料、正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本發(fā)明的長循環(huán)壽命磷酸鐵鋰復合材料包括內核以及包覆在所述內核外表面的包覆層,所述內核包括富磷型磷酸鐵鋰,所述包覆層包括碳和富鐵型磷酸鐵鋰;通過上述方式,在內核表面增加富鐵相,由于富鐵相腐蝕電位低于富磷相腐蝕電位,包覆層的富鐵型磷酸鐵鋰有利于抑制內核的富磷型磷酸鐵鋰的分解,從而減少了內核的富磷型磷酸鐵鋰分解,降低了鐵溶出,提升了磷酸鐵鋰復合材料的循環(huán)性能。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屬于復合材料技術領域。本發(fā)明以雙酚A型環(huán)氧樹脂、酚醛型環(huán)氧樹脂及苯并噁嗪樹脂作為基體樹脂,以碳纖布作為增強材料,再配與多種助劑和添加劑,在中溫固化條件下,制備了綜合力學性能較佳的樹脂基復合材料。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芳綸復合材料固化劑及其制備方法,屬于復合材料固化劑技術領域。該固化劑包括雙酚A?30?40份、硝酸80?100份、丙酮50?100份、乙醇50?100份、沉淀法白碳黑5?10份、六水合三氯化鐵3?5份、水合肼30?50份、去離子水500?1000份。本發(fā)明以雙酚A為原料,通過硝化和還原反應制備固化劑,制備出對芳綸纖維具有較佳親和性的環(huán)氧樹脂芳胺固化劑。本發(fā)明得到產品能夠增強環(huán)氧樹脂固化體系與芳綸纖維的親和性和改善兩者之間的浸潤性,提高復合材料界面性能。
本發(fā)明涉及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改性磷酸鐵鋰復合材料、正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本發(fā)明的改性磷酸鐵鋰復合材料包括內核以及包覆在所述內核外表面的包覆層,所述內核包括碳和磷酸鐵鋰,所述包覆層包括碳和草酸鋰;通過上述方式,將磷酸鐵鋰和草酸鋰形成納米核?殼結構,將草酸鋰包覆于磷酸鐵鋰外,使得草酸鋰能夠在較低的電位下分解,無需添加其他催化劑,同時,在內核以及包覆層中均含有碳,提高了草酸鋰的分解動力學性能和導電性能,有利于草酸鋰的完全分解;本發(fā)明的改性磷酸鐵鋰復合材料涂覆于正極,有利于提高鋰離子電池的容量。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磷酸錳鐵鋰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正極材料、鋰電池,涉及電池領域。磷酸錳鐵鋰復合材料包括磷酸錳鐵鋰顆粒,以及包裹在磷酸錳鐵鋰顆粒表面的包覆層,包覆層中含有碳和硼酸鐵鋰。磷酸錳鐵鋰復合材料的包覆層不會影響磷酸錳鐵鋰顆粒的電學性能,同時也能降低磷酸錳鐵鋰顆粒中的錳溶出率,降低復合材料的表面阻抗。將本申請實施例中的磷酸錳鐵鋰復合材料用于正極材料及鋰電池中,能提升鋰電池的循環(huán)壽命,提高鋰電池的能量密度。
本發(fā)明屬于非金屬礦物深加工利用、復合材料和功能材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透氣膜用重質碳酸鈣填料及其制備方法。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透氣膜用重質碳酸鈣填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大理石破碎至直徑為40~70μm,按照重量比大理石粉︰水︰高分子表面活性劑=1︰0.2~1.5︰0.001~0.1將三者混勻后球磨過濾,再脫水至含水量不大于1%,解散團聚粉體,再干燥至含水量不大于0.2%,加入占干燥后粉料總重量0.5~3%的活化劑,在110~140℃充分反應,冷卻,混勻,包裝即可。本發(fā)明制備得到的產品性能良好,能夠較好地應用于制備透氣膜及其相關產品中。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聚合物紗線表面處理的方法,通過先配置分散有功能納米顆粒的表面處理液,再借助于表面處理系統(tǒng)內各個結構之間的相互作用在聚合物紗線表面形成一層厚度均勻的表面處理液層,最后經干燥處理和冷卻,即可在聚合物紗線的表面形成厚度均勻的功能材料層,最終制得功能化的聚合物紗線。通過上述方法,不僅可對多種聚合物紗線進行表面改性,還可提升聚合物紗線的力學性能。此外,還可通過對功能材料層厚度的調控及功能納米顆粒的選擇,賦予聚合物紗線多樣化功能,使其更適于應用。通過上述方式,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具有設備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及易于實現工業(yè)化生產的聚合物紗線表面處理的方法。
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制備精細釩渣的裝置及方法,通過兩個單獨的球磨機能夠在第一次研磨釩渣時有效地去除鐵,在第二次研磨釩渣時能得到質量更好的精細釩渣,同時對球磨機的結構進行了改進,不僅能適用于不同粒徑大小的釩渣研磨,同時能有效地節(jié)約成本。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四川雅安有色金屬材料制備及加工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fā)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yè)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