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冶金和礦物工程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利用冶金含鐵塵泥生產的高強度復合金屬化球團及其生產工藝。它包括內核、外殼,內核由冶金含鐵塵泥組成,冶金含鐵塵泥由高爐瓦斯灰、轉爐OG泥、轉爐二次除塵灰按質量比為650:580~610:55~70的比例混合而成,外殼由鐵精礦與膨潤土按質量比為650:13~18的比例混合而成,冶金含鐵塵泥與鐵精礦的質量比為60~65:35~40,內核的粒度為20~25mm,外殼的厚度為5~10mm。其生產工藝包括制備內核、包裹外殼形成復合金屬化球團、復合金屬化球團的布料與干燥,復合金屬化球團的還原焙燒、高溫還原復合金屬化球團的冷卻與分選等步驟。本發(fā)明制備的復合金屬化球團金屬化率達到90%以上、抗壓強度大于1600N/個球,將廢棄的冶金含鐵塵泥回收利用,減少環(huán)境污染。
含鐵冶金廢渣制取微晶微晶玻璃或鑄石的配料及其方法,涉及含鐵冶金廢渣回收熔煉的方法,其目的是回收熔煉工業(yè)含鐵廢渣,將其中的鐵還原熔煉成鑄鐵或鋼,同時將熔渣熔制成為微晶玻璃或鑄石,提高資源利用率,降低環(huán)境污染。用含鐵的冶金廢渣作為主料,含鐵冶金廢渣的重量百分比為45~65%,附加配料小于或等于44~55%,附加配料由配合料、還原劑、晶核劑、脫氣劑組成,其中配合料由10~25%的石英砂、5~15%的石灰石、5~15%的鋁礬土組成,或5~15%的煤矸石、5~20%的煤渣組成。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鐵礦石煤基氫冶金裝置,包括備料裝置、焙燒爐、蓄熱式換熱器,備料裝置包括依序連接的混料機、造球機和濕球干燥機,濕球干燥機與焙燒爐連接,焙燒爐的氣體出口與蓄熱式換熱器的氣體入口相連通,焙燒爐的出料口與深加工裝置的進料口連接,蓄熱式換熱器的氣體出口分別與焙燒爐和濕球干燥機的氣體入口連通。本實用新型的焙燒爐的爐膛空間對球團表面以及球團表面對球團芯部的傳熱特性,決定了在球團還原過程中存在煤熱解氫還原過程和碳氣化氫還原過程,且在熱態(tài)下交織在一起,相互耦合,反應過程中產生的高溫煙氣、高溫低熱值冶金燃氣、高溫高壓蒸汽實現循環(huán)使用,從而解決鐵礦石還原流程長、耗能大、必須大量使用焦炭的問題。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從復雜高鎳銅陽極泥浸出渣中熔煉富集貴金屬的方法,該方法將原料、熔劑、助溶劑、還原劑充分混合,進行原料預處理?球團法制作自熔劑性燒結料,然后進行熔煉,使金銀鉑鈀硒碲等貴金屬全部進入貴鉛合金熔體,其他雜質元素選擇性還原進入貴鉛合金熔體,其余大部分進入熔煉渣熔體中,其中硅、鋇化合物全部進入熔煉渣熔體中。該工藝充分利用貴鉛合金熔體和熔煉渣熔體的物理顯熱,實現上下工序熔體和熔渣熱能的梯級綜合利用,減少冷料加熱次數,達到節(jié)能降耗的目的;貴金屬回收率高,在實現富集貴金屬的同時,鉛鉍有價金屬能綜合利用;另外,本發(fā)明工藝簡單,環(huán)境友好,操作方便,勞動強度小、效率高,生產過程容易控制。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低硫冶金級氧化鉻綠的生產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回轉窯的焙燒溫度設定在1100℃或以上;將鉻酸酐投入回轉窯中開始焙燒,并在投入鉻酸酐的過程中同時通過獨立于回轉窯設置的進料系統,均勻往回轉窯內吹入淀粉、木屑粉、煤粉中的一種或幾種;焙燒結束后得到低硫冶金級氧化鉻綠產品。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鉻酸酐的強氧化性,在焙燒投料過程中,通過單獨建設的進料系統,采用鼓風吹掃方式均勻往回轉窯內吹入磨細至200目的淀粉、木屑粉或者煤粉,基于高溫下強氧化性物質與還原性燃料瞬間接觸過程中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并大量放熱的原理,不但能有效提高脫硫效率,并且釋放的熱量直接作用于鉻酸酐熱分解過程中,達到節(jié)能的效果。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鐵礦石原礦煤基氫冶金工藝,將粒度15mm以下鐵礦石分為細粒和粗粒兩個粒級范圍,粗粒鐵礦石和細粒鐵礦石制成的球團與1~15mm殘?zhí)繌幕剞D窯入料端加入,將8~15mm粒狀高揮發(fā)份煤和3~8mm粒狀高揮發(fā)份煤噴吹到回轉窯氫冶金焙燒區(qū)前段和中段,在氫冶金區(qū)內由鐵礦石、粒煤及呆滯炭混合構成的熱態(tài)料層內,會發(fā)生以鐵礦石中的氧元素、粒煤中的氫元素、呆滯炭中的碳元素聯合主導的以煤熱解過程、水氣化碳過程、鐵礦石還原過程在熱態(tài)下高度集成的氫冶金過程。本發(fā)明以H2做鐵礦石氫冶金的主還原劑,降低了回轉窯的焙燒溫度、縮短了焙燒時間、降低了系統能耗。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難選鐵礦石煤基淺度氫冶金工藝及其裝置,工藝包括鐵礦石篩分粒級、燃料的干燥研磨、物料焙燒淺度氫冶金、高溫物料降溫、冷態(tài)焙燒礦干磨干選得到鐵精礦;裝置包括回轉窯、給料裝置、無氧冷卻裝置和除塵裝置,給料裝置包括鐵礦石分級裝置和原煤分級裝置。本發(fā)明的工藝耗能低,產能大幅提升,淺度氫冶金的反應溫度點低,熱量的使用效率提高,并實現了煤的脫水及熱解過程與鐵礦石脫水及淺度氫冶金過程在熱態(tài)下高度集成。Fe2O3的還原以H2為主力還原劑的淺度氫冶金過程,達到鐵礦石磁化焙燒過程本質節(jié)能與本質減排的目的。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褐鐵型紅土鎳礦濕法冶金渣的處理方法,應用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對褐鐵型紅土鎳礦濕法冶金渣進行干燥、破碎、潤磨、造球處理,然后用高揮發(fā)分褐煤作為還原劑和加熱燃料的來源,在回轉窯中進行磁化焙燒,排出的焙燒礦經過空氣間接冷卻之后進行濕式弱磁選,磁選后的鐵精礦可以作為燒結煉鐵原料,實現了大量的褐鐵型紅土鎳礦濕法冶金渣的資源化利用,并降低了冶金渣的堆存、排放成本和對環(huán)境的影響壓力。本工藝流程簡單,能耗和碳排放低,原輔料易得,尤其是高揮發(fā)分褐煤價格低廉。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鐵礦石鏈篦機?回轉窯淺度氫冶金生產鐵精礦工藝幾系統,是將粒度40mm以下鐵礦石分為三個粒級,粗粒鐵礦石經鏈篦機干燥、預熱后從回轉窯入料端加入,高揮發(fā)份褐煤均勻噴吹分布到整個回轉窯的長度方向上,中粒鐵礦石噴吹到回轉窯淺度氫冶金焙燒區(qū)前段和中段,細粒鐵礦石加入到淺度氫冶金焙燒區(qū)后段,通過淺度氫冶金過程得到鐵精礦。在磁化焙燒回轉窯的前面串聯了鏈篦機,采取了前期氧化焙燒方法和后期還原焙燒方法,進一步提高了氫利用效率,縮短了焙燒時間,使得鐵礦石的焙燒質量、鐵精礦的產率和金屬回收率都有較大幅度的提高。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高效還原的煤基氫冶金豎爐,所述煤基氫冶金豎爐包括外部燃燒室和多個焙燒罐,焙燒罐豎直建造于外部燃燒室內,多個焙燒罐間隔分布;所述焙燒罐的中心設有豎直的中心燃燒室,中心燃燒室的頂部和底部均為開口,中心燃燒室底部連接有助燃空氣管。外部燃燒室四周的中下部布設有多個燒嘴;低熱值冶金煤氣和高溫助燃空氣在燒嘴內混合后進入外部燃燒室燃燒,燃燒火焰從豎爐內部相鄰焙燒罐之間或焙燒罐與端墻之間噴入。本實用新型通過在煤基氫冶金豎爐的焙燒罐內設置中心燃燒室,使礦煤混合物料在加熱升溫及還原過程中產出的冶金煤氣在自上而下流動過程中穿越高溫料層,實現鐵氧化物全過程的氫冶金。
一種冶金爐窯爐頂,其涉及一種有色金屬熔煉的冶金爐窯爐頂砌筑結構的改進。其特征在于其爐頂為縱向斷面結構呈馬鞍形的拱頂,所述拱頂包括上升段、水平段和下降段,每一段均由若干跨組成,每一跨由若干環(huán)拱和水冷件組成。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冶金爐窯爐頂,拱頂砌筑完畢后整體呈馬鞍形,在結構上具有穩(wěn)定性高、爐膛空間大的優(yōu)點,在工藝生產上具有穩(wěn)定爐膛負壓、降低煙塵率的作用。用于有色金屬熔煉的冶金為有色金屬火法生產提供了有力保障,有效提高了冶金爐窯爐頂使用壽命,從而整體提高了有色冶金爐窯使用壽命,進而提高有色冶金爐窯使用壽命及作業(yè)率。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白銀熔池熔煉爐方形渣口水套,屬于冶金爐窯排渣裝置技術領域,包括水套本體,水套本體前端面的中部開設有出渣口,出渣口的形狀為長方形結構,出渣口的長度和寬度分別為400mm和200mm,出渣口的四個角均設置有半徑為50mm倒圓角,水套本體的內部空腔設置有冷卻循環(huán)管;通過將圓形通孔改為長為200mm、高為400mm的矩形孔進行排渣作業(yè),增大出渣口的面積,進而加快出渣速度,并且內置冷卻循環(huán)管,通過向冷卻循環(huán)管內部注入冷水可延長渣口水套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氧氣頂吹銅自熱熔煉爐的氧槍噴頭,該氧槍噴頭內設有圓管狀空腔,空腔沿氣體噴射方向分為收縮區(qū)和擴張區(qū),收縮區(qū)的管徑沿氣體噴射方向逐漸縮小,擴張區(qū)的管徑沿氣體噴射方向逐漸增大;且氣體噴射方向與空腔的軸線所在的平面與空腔管壁的交線在收縮區(qū)為曲線,在擴張區(qū)為直線線。本實用新型的氧槍噴頭結構簡單,安全可靠,有效增加了氧氣利用率,減緩了冶金爐窯粘結。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白銀熔池熔煉爐爐拱挖補方法,涉及冶金爐爐拱的修補方法。白銀爐放氧停爐后清理需要挖補的爐拱區(qū)域并測數據,根據數據切焊出矩形鋼板;在鋼板上畫出損耗區(qū)域的形狀,在兩對角位置焊接較短鋼筋;將鋼板沿挖補區(qū)域對角線下入到爐拱下部;在已焊接的較短的鋼筋上再焊接一根較長鋼筋,在另外兩對角與中心各焊接一根長鋼筋作為鋼板拉筋;鋼板拉筋的另一端折彎為鉤頭掛在爐拱上方的鋼梁上;在挖補區(qū)域內砌筑爐拱磚并加放爐拱磚掛片并對掛片進行吊掛,完成白銀爐爐拱區(qū)域的挖補。本方法避免了放空熔體對白銀爐爐體的損耗;縮短了挖補時間、減小人力成本;挖補所吊掛的鋼板板材無需拆除并對爐拱磚產生保護作用。
一種熔池熔煉爐,屬于冶金設備技術領域。包括爐拱和爐體鋼梁,所述兩爐拱之間設置一吊拱,所述吊拱位于爐拱的上方,所述吊拱的上端與爐體鋼梁連接,所述吊拱由吊掛磚組成。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采用了拱吊結合方式的熔池熔煉爐,是在兩爐拱的上方安裝由吊掛磚組成的吊拱的結構來增強爐拱的穩(wěn)定行。為了進一步增強爐拱的穩(wěn)定性,在組成吊拱的吊掛磚之間安裝銷子,同時在銷子上焊接吊耳,將吊耳的另一端用吊鉤焊接到爐體鋼梁上。這種結構可以有效防止爐拱的塌陷,提高了爐拱的使用壽命。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強化白銀熔池煉銅法自熱效率的方法,屬于冶金技術領域。該方法利用雙室型白銀富氧熔池煉銅爐自熱效率好、處理礦物彈性寬等優(yōu)勢,建立原料含量、熔煉渣成分、轉爐渣含量、銅硫溫度、爐氣出口溫度、粉煤成分和空氣過剩系數之間的數值關系,通過動態(tài)調整各參數來實現熔池熔煉過程中的熱量平衡,以強化白銀熔池煉銅法的自熱過程,從而提高熔池煉銅法的自熱效率。本發(fā)明與傳統白銀熔煉技術相對比,可以有效降低粉煤用量30%以上。
本發(fā)明屬于冶金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銅熔池熔煉爐爐渣的回收利用方法。該方法通過爐渣的緩冷、磨礦、浮選、精礦濃密等作業(yè),實現了銅熔池熔煉爐爐渣中金屬銅的回收,渣選精礦產率為6-7%,得到的渣精礦的品位為可達24%,充分利用了銅資源;在回收爐渣中金屬銅的過程中,產生的尾礦可以作為生產水泥的輔料,尾礦濃密的以利于可作為回水利用,實現了爐渣回收利用的封閉式循環(huán);同時,銅熔池熔煉爐爐渣的回收利用,減少了爐渣的棄置于對環(huán)境造成的污染。
一種熔池側吹風口裝置,安裝在固定式爐子熔煉區(qū)兩側墻上,這種風口裝置由風口管、風口磚和風口水套三部分組成。所說的風口管為紫銅管(或鋼管)直接安裝在用紫銅澆鑄的大型冷卻水套上,風口部位水套采用特制的大型耐火磚作內襯。側吹風口呈傾角浸沒于熔池適當的深度,借此往熔池鼓入富氧空氣,加速熔煉過程。這種風口裝置具有耐高溫、抗腐蝕、壽命長、安全可靠等優(yōu)點,可廣泛應用于各種側吹風口冶金爐,保證冶金爐長期穩(wěn)定地運行。
一種銅熔池熔煉爐側吹銅锍層進風裝置,包括風口管、水套,所述水套為陰極銅水套,所述水套上設置孔,所述風口管套裝在孔內,所述風口管位于水套外側的管口端連接一風口三通,所述水套內側設一耐火層。本實用新型具有成本低、耐高溫、抗腐蝕、壽命長、安全可靠等優(yōu)點,可廣泛應用于各種側吹風口冶金爐,保證冶金爐長期穩(wěn)定地運行。采用了陰極銅水套上預留有與風口管大小、傾角一致的孔,風口管直接安裝在陰極銅水套預留孔上,風口管的靠水套外側的管口與風口三通連接,進風裝置浸沒于熔池內銅锍層,通過進風裝置往熔池鼓入富氧空氣,使高溫銅锍熔體激烈的攪動,使分解、熔化、造锍等物理化學過程速度加快,提高了熔煉的效率。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簡易的頂吹熔煉爐噴槍提升裝置,屬于冶金領域,以解決現有噴槍升降裝置結構復雜、設備成本高的問題。它包括卷揚提升動力裝置、升降裝置、支撐裝置;所述支撐裝置包括水平H型鋼、側肋和升降導軌,水平H型鋼位于升降導軌頂部,升降導軌對應的側墻面上設有檢尺。本實用新型相比傳統的煉銅、煉鎳等行業(yè),冶金廢渣和電子廢棄物的處理量很小,所采用的頂吹熔煉爐爐型規(guī)格也相對較小,結構簡單、便于加工和操作,更加經濟實用。適用于冶金廢渣、電子廢棄物處理等資源與環(huán)境領域。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銅熔煉爐渣二次鎳返料富集銅、鎳的方法,屬于濕法冶金技術領域。其中所述二次鎳返料為銅熔煉爐渣經多級破碎、細磨和分選得到的Cu/Ni≤2:1的銅渣返料,通過將二次鎳返料在硫酸溶液中漿化得到漿化液,進一步常壓預浸、加壓浸出,得到富集鎳銅的浸出液。滿足鎳電解系統前液的要求,解決了傳統火法處理工藝中存在的金屬收率低、生產成本高,環(huán)保壓力大等問題,具有生產流程短、金屬收率高、生產成本低和節(jié)能環(huán)保的突出特征。
本實用新型屬于礦石冶金領域,是一種難選鐵礦石懸浮加熱?煤基磁化焙燒系統,包含的設備有:原料料倉、原料電子定量給料機、原料螺旋給料器、文丘里干燥器、原料旋風收集器、懸浮加熱爐、流化室、熱風爐、加熱物料旋風收集器、粒煤料斗、粒煤電子定量給料器、粒煤螺旋給料器、混料及還原滾筒、羅茨風機、流化床冷卻機、排料口、除塵器、排塵口、抽風機、煙囪及設備間的物料流通管路。該系統將鐵礦石懸浮加熱與煤基低溫氫還原集成在一起,物料加熱采用懸浮加熱爐、磁化焙燒采用混料及還原滾筒,可在降低鐵礦石還原溫度及提高鐵礦石產量的情況下,實現鐵礦石的快速加熱和低溫氫還原,同時不產生結餾問題。
本發(fā)明涉及冶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鐵礦石磁化焙燒產品無氧冷卻與余熱回收方法,將磁化焙燒后的溫度為800℃~850℃, 粒度為8mm~25mm的高溫物料,從豎式冷卻器的上部裝入;選擇CO或H2體積含量不大于30%的高爐煤氣,從豎式冷卻器的下部通入,控制高爐煤氣流速范圍為0.8m/s~1.5m/s;高溫物料和高爐煤氣在豎式冷卻器內逆流流動的過程中進行熱交換,高溫物料溫度降低為200℃以下,高爐煤氣的溫度上升為700℃~750℃。本發(fā)明使磁化焙燒的高溫物料在冷卻過程中產生的二次氧化,可在冷卻器的冷卻過程中得到二次微還原,提高了鐵礦石磁化焙燒產品質量,同時防止了物料的過還原現象,余熱循環(huán)利用。
本實用新型屬于冶金設備領域,具體是一種沸騰焙燒爐升溫點火裝置。該裝置包括油槍,油槍上遠離油槍噴嘴一端設有若干噴嘴螺絲;油槍外周距離油槍噴嘴60?70mm處套設套管,該套管靠近油槍噴嘴一端端部均布至少2個焊接點,其中任一焊接點位于套管內壁,用于油槍與套管之間的連接,其余焊接點均通過連接桿與噴嘴螺絲固接。且套管內壁一側與油槍噴嘴外壁一側焊接,套管內壁另一側與油槍噴嘴外壁另一側之間預留間隙。沸騰焙燒爐點火時采用該裝置可以達到操作安全、點火成效高、油耗低的目的。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共生難選鐵礦石在線閉路磁化焙燒干磨干選工藝,屬于冶金技術領域。先將干磨至?0.3mm的共生難選鐵礦石進行弱磁分離預選作業(yè),然后對磁鐵礦進行三段弱磁干式精選,對含赤鐵礦、菱鐵礦、褐鐵礦和圍巖的混合尾礦進行磁化焙燒,最后對焙燒礦進行干式拋廢、干磨、三段弱磁干式精選,并與三段弱磁干式精選精礦合并,得到品位62%以上的鐵精礦,三段弱磁干式精選尾礦與拋廢尾礦合并為品位9%以下的最終尾礦,金屬回收率達到80%以上。本發(fā)明工藝可以在線同時對含磁鐵礦和赤鐵礦、菱鐵礦、褐鐵礦的共生難選鐵礦石進行磁選處理,提高了資源利用率和金屬回收率,并且能夠使缺水礦山鐵礦石資源得以有效利用。
本發(fā)明屬于冶金和礦物工程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難選鐵礦石懸浮加熱?煤基磁化焙燒工藝,主要設備有文丘里干燥器、懸浮加熱爐、混料及還原滾筒、流化床冷卻機等,步驟為:粉狀含水鐵礦石礦粉經文丘里干燥器干燥后,進入到懸浮加熱爐進行加熱,加熱礦粉進入到混料及還原滾筒內,采用煤基氫還原方法進行低溫還原,還原物料經過流化床冷卻機進行余熱回收,可得到焙燒產品,系統產生廢氣經除塵后進行排放。本發(fā)明將鐵礦石懸浮加熱與煤基低溫氫還原集成在一起,物料加熱采用懸浮加熱爐、磁化焙燒采用混料及還原滾筒,可在降低鐵礦石還原溫度及提高鐵礦石產量的情況下,實現鐵礦石的快速加熱和低溫氫還原。
本發(fā)明屬于冶金技術領域,涉及種提高鐵礦石豎爐磁化焙燒還原溫度的方法。本發(fā)明在鐵礦石豎爐磁化焙燒中,使用的高爐煤氣一部分用于鐵礦石豎爐還原介質外,另一部分高爐煤氣燃燒后產生的高溫煙氣進行常溫還原高爐煤氣的預熱,預熱后的高爐煤氣與焦爐煤氣混合輸送到鐵礦石豎爐還原帶,使鐵礦石豎爐還原溫度在550~700℃的基礎上提高70~75℃,從而提高了鐵礦石豎爐磁化焙燒的熱力學條件,使鐵礦石磁化焙燒的速度和質量得到提高,同時鐵精粉品位、金屬回收率、豎爐產量大幅提高。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共生難選鐵礦石在線閉路磁化焙燒磁選回收工藝,屬于冶金技術領域。先將濕磨至?0.3mm的共生難選鐵礦石進行弱磁分離預選作業(yè),然后對磁鐵礦進行二段弱磁精選,對含赤鐵礦、菱鐵礦、褐鐵礦和圍巖的混合尾礦進行磁化焙燒,最后對焙燒礦進行干式拋廢、三段弱磁濕磨精選,并與二段弱磁精選精礦合并,得到品位62%以上的鐵精礦,三段濕磨精選尾礦與拋廢尾礦合并為品位9%以下的最終尾礦,金屬回收率達到85%以上。本發(fā)明工藝可以在線同時對含磁鐵礦和赤鐵礦、菱鐵礦、褐鐵礦的共生難選鐵礦石進行磁選處理,提高了資源利用率。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難選鐵礦石粉磁化焙燒系統及工藝,屬于冶金和礦物工程技術領域。采用循環(huán)流化床反應器對鐵礦石粉進行磁化焙燒,焙燒尾氣通過間接換熱器預熱煤氣回收顯熱,然后通過濕式除塵器、脫水器對焙燒尾氣進行徹底凈化處理,再送到燃燒室作為熱源,防止了焙燒尾氣中帶入粉塵導致燃燒室結瘤現象的發(fā)生;通過高溫焙燒鐵礦石粉與冷焙燒尾氣在旋風冷卻器中換熱和預熱助燃空氣的方式回收焙燒鐵礦石粉的顯熱,使高溫焙燒鐵礦石粉的顯熱利用更為合理、充分,達到了鐵礦石粉快速磁化焙燒、焙燒過程熱量利用效率高的目的。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難選鐵礦石流態(tài)化磁化焙燒干磨干選工藝,屬于冶金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所依據的技術原理為:經流態(tài)化磁化焙燒后的鐵礦粉?0.074mm已占50%,屬粉體料,而且焙燒礦與原鐵礦石相比,可磨度高,成本低,可采用干磨工藝實現全部細磨,然后采用三段干式精選工藝進行選別作業(yè)。該工藝利用干選機引風、鼓風變頻控制系統自主控制鐵精礦品位,與濕式磁選工藝相比,具有操作靈活、鐵精礦品位易于控制的特點,也可為缺水地區(qū)磁鐵礦的選別提供技術支撐。同時,本發(fā)明工藝也適合嵌布粒度粗、細的磁鐵礦,不用焙燒,破碎干磨至要求粒度時,即可進行干選。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甘肅有色金屬冶金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fā)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yè)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