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書: 1.一種拋料范圍可調的
皮帶輸送機,包括機架、皮帶、動力裝置、兩個驅動輥筒和多個支撐輥筒,兩個驅動輥筒分別安裝在機架的機頭和機尾位置,多個支撐輥筒沿機架的長度方向安裝在兩個驅動輥筒之間;進料位置在皮帶的靠近機尾一側,出料位置在皮帶的機頭一側的末端,其特征是還包括導料板;導料板前沿的寬度大于皮帶的寬度;導料板前沿的高度高于后沿高度;
導料板通過轉軸連接在機頭出料位置;轉軸位于導料板的中部下方,轉軸平行于驅動輥筒的軸線;轉軸的兩端通過軸承裝置連接在機頭位置的機架上;
導料板的前沿貼在皮帶表面;機頭位置驅動輥筒的軸線所在的水平面在導料板的前沿上方;在導料板的頂面連接有兩塊側板,兩側板圍成進口寬、出口窄的物料通道,物料通道的進口寬度與導料板前沿的寬度對應;
在機架上開有對應的兩個弧形腰孔,連接轉軸的兩個軸承裝置的軸承座可松緊地連接于弧形腰孔;弧形腰孔對應的圓心在導料板前沿所在直線上;
在轉軸上連接有轉動補償機構,在轉動補償機構的作用下,導料板的前沿有向下轉動的趨勢。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拋料范圍可調的皮帶輸送機,其特征是沿物料通道的進口到出口方向,側板上沿與導料板表面的距離逐漸增加。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拋料范圍可調的皮帶輸送機,其特征是導料板的前沿部分與導料板整體是可拆卸連接結構;導料板的前沿部分是耐磨材質。
4.根據(jù)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拋料范圍可調的皮帶輸送機,其特征是轉動補償機構的結構為:所述轉軸的至少一端伸出機架外,在轉軸的伸出端連接固定連接有配重桿,配重桿的末端垂直連接于轉軸,配重桿前部連接有配重,配重沿配重桿位置可調;配重桿與水平面夾角為±15度以內;配重桿與導料板的前沿同側。
5.根據(jù)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拋料范圍可調的皮帶輸送機,其特征是轉動補償機構的結構為:所述轉軸的至少一端伸出機架外,在轉軸的伸出端連接固定連接有拉桿,拉桿的末端垂直連接于轉軸,拉桿前部通過拉簧連接在機架上;拉桿與水平面夾角為±15度以內;拉桿與導料板的前沿同側。
6.根據(jù)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拋料范圍可調的皮帶輸送機,其特征是轉動補償機構的結構為:所述轉軸上連接有扭簧。
說明書: 拋料范圍可調的皮帶輸送機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輸送機械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拋料范圍可調的皮帶輸送機。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技術中,皮帶輸送機是通過輸送皮帶把物料從機尾方向帶到機頭方向,并拋灑向機頭前方。皮帶輸送機的使用方式比較靈活,可以由單獨一臺輸送機把A地的物料送到B地,A、B兩地的高度可以相同或不同;也可以采用多臺輸送機通過首尾串連的方式,把A地的物料送到距離較遠的B地。在實際使用時候發(fā)現(xiàn),在機頭位置落料時候,物料的灑落范圍較大并且不穩(wěn)定。尤其是多臺輸送機串連方式中,由于皮帶寬度較小,前一皮帶的落料在后一皮帶上的物料出現(xiàn)落在后一皮帶的機尾附近的情況。經分析,該情況的原因主要有:皮帶較軟,經物料重量作用,在相鄰支撐輥之間會有凹陷情況,物料在皮帶上實際是前后方向的加速前進和負加速后退。在機頭的拋料處,物料的正向速度有差異。如果從皮帶材質、機體結構改進角度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根據(jù)輸送物料的種類、單位時間輸送量、皮帶選型、支撐輥間距計算、皮帶線速度等方面進行重新測量和計算,研發(fā)成本較高,單一型號的皮帶輸送機的適用范圍較為局限。
發(fā)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拋料范圍可調的皮帶輸送機,包括機架、皮帶、動力裝置、兩個驅動輥筒和多個支撐輥筒,兩個驅動輥筒分別安裝在機架的機頭和機尾位置,多個支撐輥筒沿機架的長度方向安裝在兩個驅動輥筒之間;進料位置在皮帶的靠近機尾一側,出料位置在皮帶的機頭一側的末端。
還包括導料板;導料板前沿的寬度大于皮帶的寬度;導料板前沿高度高于后沿高度;
導料板通過轉軸連接在機頭出料位置;轉軸位于導料板的中部下方,轉軸平行于驅動輥筒的軸線;轉軸的兩端通過軸承裝置連接在機頭位置的機架上;
導料板的前沿貼在皮帶表面;穿過機頭位置驅動輥筒的軸線的水平面在導料板的前沿上方;在導料板的頂面連接有兩塊側板,兩側板圍成進口寬、出口窄的物料通道,物料通道的進口寬度與導料板的寬度對應;
在機架上開有對應的兩個弧形腰孔,連接轉軸的兩個軸承裝置的軸承座可松緊地連接于弧形腰孔;弧形腰孔對應的圓心在導料板前沿所在直線上;
在轉軸上連接有轉動補償機構,在補償機構的作用下,導料板的前沿有向下轉動的趨勢并緊貼在皮帶表面。
本皮帶輸送機的原理是,用導料板對出料位置灑落的物料進行導向,使物料盡量聚攏在物料通道的出口,再落下。則使用時,出料口下方的接料位置的范圍比較窄。
根據(jù)使用需要,可采用弧形腰孔微調導料板前/后沿高度差(即物料通道的進/出口的高度差),進而改變出料口下方的接料位置。
導料板前沿抵著皮帶表面的主要功能有:導料板前沿可把皮帶表面粘附的殘留物料刮除匯入料流。
由于來自皮帶的物料的流量有變化,落在導料板上的物料流量不穩(wěn)定;轉動的皮帶的摩擦帶給導料板前沿向下的趨勢等因素,使導料板前、后沿的高度差有變化趨勢,造成最終的接料位置不穩(wěn)定。通過補償機構的外力作用,使轉軸帶動導料板,讓導料板前沿始終具有向下的趨勢,避免了導料板前、后沿因不穩(wěn)定的料流造成的上下擺動。
進一步改進為:
沿物料通道的進口到出口方向,側板上沿距離導料板表面的距離逐漸增加。由于物料匯聚,則物料的堆積高度逐漸增加,通過逐漸增高的側板高度,使物料不會溢出到物料通道外。
所述導料板的前沿部分與導料板整體是可拆卸連接結構;導料板的前沿部分是耐磨材質。使用時候,可采用陶瓷材質或高分子材質的耐磨襯板。
轉動補償機構的結構可以有以下三種,分別為:
第一種,所述轉軸的至少一端伸出機架外,在轉軸的伸出端連接固定連接有配重桿,配重桿的末端垂直連接于轉軸,配重桿前部連接有配重,配重沿配重桿位置可調;配重桿與水平面夾角為±15度以內;配重桿與導料板的前沿同側。
在實施時候,配重桿前部有外螺紋,外螺紋上旋有配重用螺母。
由于轉軸沿弧形腰孔改變位置給配重桿與水平面的夾角帶來影響,所以,配重的上述角度范圍可在有效配重前提下,抵消轉軸位置帶來的不利影響。同時,配重沿配重桿位置可調,進而調整配重力矩。
第二種,所述轉軸的至少一端伸出機架外,在轉軸的伸出端連接固定連接有拉桿,拉桿的末端垂直連接于轉軸,拉桿前部通過拉簧連接在機架上;拉桿與水平面夾角為±15度以內;拉桿與導料板的前沿同側。
該具體實現(xiàn)結構中,原理與配重桿原理類似,也是通過力矩限制轉軸轉動。力矩調整手段是在安裝現(xiàn)場調試時候,選擇合適拉簧。
第三種,轉動補償機構的結構為:所述轉軸上連接有扭簧。
該具體實現(xiàn)結構較為簡單,可在工廠內完成制作,現(xiàn)場調試較方便。
本實用新型通過結構簡單、效果好,可靈活地在既有產品上改動制成。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機頭部分局部示意圖(圖1的俯視角);
圖3是導料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導料板的結構示意圖(圖3的右視角);
圖5是例1的轉動補償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6是例2的轉動補償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7是導料板與驅動輥筒的位置原理示意圖;
圖中:機架1、皮帶2、進料位置3、驅動輥筒4、支撐輥筒5、機頭6、機尾7、出料位置8、導料板9、轉軸10、側板11、物料通道12、弧形腰孔13、軸承裝置14、導料板的前沿部分15、導流筋條16、配重桿17、配重18、拉桿19、拉簧20。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對本案進一步說明:
如圖1、2,一種拋料范圍可調的皮帶輸送機,包括機架1、皮帶2、動力裝置、兩個驅動輥筒4和多個支撐輥筒5,兩個驅動輥筒分別安裝在機架的機頭6和機尾7位置,多個支撐輥筒沿機架的長度方向安裝在兩個驅動輥筒之間;進料位置3在皮帶的靠近機尾一側,出料位置8在皮帶的機頭一側的末端。
還包括導料板9;導料板前沿的寬度大于皮帶2的寬度;導料板前沿的高度高于后沿高度;
導料板9通過轉軸10連接在機頭出料位置;轉軸位于導料板的中部下方,轉軸平行于驅動輥筒的軸線;轉軸的兩端通過軸承裝置14連接在機頭位置的機架上;
導料板的前沿貼在皮帶表面;機頭位置驅動輥筒的軸線所在的水平面在導料板的前沿上方;在導料板6的頂面連接有兩塊側板11,兩側板圍成進口寬、出口窄的物料通道12,物料通道的進口寬度與導料板前沿的寬度對應;
在機架上開有對應的兩個弧形腰孔,連接轉軸的兩個軸承裝置的軸承座可松緊地連接于弧形腰孔;弧形腰孔對應的圓心在導料板前沿所在直線上;
在轉軸上連接有轉動補償機構,在轉動補償機構的作用下,導料板的前沿有向下轉動的趨勢。
參考圖3、4,沿物料通道的進口到出口方向,側板上沿與導料板表面的距離逐漸增加。導料板的前沿部分15與導料板整體是可拆卸連接結構;導料板的前沿部分是耐磨材質。在導料板6表面連接有豎直段導流筋條16,進一步提高料流穩(wěn)定性,同時還加強了導料板的結構強度。
參考圖5,例1中,轉動補償機構的結構為:所述轉軸的至少一端伸出機架外,在轉軸的伸出端連接固定連接有配重桿17,配重桿的末端垂直連接于轉軸,配重桿前部連接有配重18,配重沿配重桿位置可調;配重桿與水平面夾角為±15度以內;配重桿與導料板的前沿同側。
參考圖6,例2中,轉動補償機構的結構為:所述轉軸的至少一端伸出機架外,在轉軸的伸出端連接固定連接有拉桿19,拉桿的末端垂直連接于轉軸,拉桿前部通過拉簧20連接在機架上;拉桿與水平面夾角為±15度以內;拉桿與導料板的前沿同側。
例3中,轉動補償機構的結構為:所述轉軸上連接有扭簧。
參考圖7,虛線為導料板前沿轉動的近似路徑。由于轉軸距離前沿很近,后沿的轉動范圍遠大于前沿的轉動范圍,后沿在地面投影的距離變化較大。
聲明:
“拋料范圍可調的皮帶輸送機”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lián)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