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書: 1.一種螺旋輸送機的加水裝置,所述螺旋輸送機的進水端連接有加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水裝置包括蓄水罐,蓄水罐的進水端連接有供水管道,蓄水罐的出水端通過出水管道與螺旋輸送機的進水端相連接,供水管道的末端伸入至蓄水罐內并連接有浮球閥,出水管道上設有微泵和出水閥,通過微泵將蓄水罐內的水泵入至螺旋輸送機;所述出水管道上設有流量計。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螺旋輸送機的加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管道上設置有供水手動閥。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螺旋輸送機的加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罐頂端設有罐蓋。
說明書: 一種螺旋輸送機的加水裝置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卷煙生產設備,尤其涉及的是一種螺旋輸送機的加水裝置。
背景技術
螺旋輸送機是煙梗預處理的設備,在煙梗的預處理過程中,通過給煙梗加水從而為后道工序的加工提供必要的水分條件。傳統(tǒng)的螺旋輸送機,其進水端設置的加水裝置為:在螺旋輸送機的進水端連接一根加水管道,在管道上設置閥門,通過水泵將外部水源泵入螺旋輸送機的進水端處。此種結構存在的問題是:外來水源的水壓波動會導致加水的流量波動,加水流量不穩(wěn)定,進而導致煙梗的水分含量不均勻,影響后道工序對煙梗的加工。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螺旋輸送機的加水裝置,以實現(xiàn)向螺旋輸送機進行穩(wěn)定的供水,從而保證煙梗加水的均勻性。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
一種螺旋輸送機的加水裝置,所述螺旋輸送機的進水端連接有加水裝置,所述加水裝置包括蓄水罐,蓄水罐的進水端連接有供水管道,蓄水罐的出水端通過出水管道與螺旋輸送機的進水端相連接,供水管道的末端伸入至蓄水罐內并連接有浮球閥,出水管道上設有微泵和出水閥,通過微泵將蓄水罐內的水泵入至螺旋輸送機。
進一步的,所述供水管道上設置有供水手動閥。
進一步的,所述出水管道上設有流量計。
進一步的,所述蓄水罐頂端設有罐蓋。
本實用新型相比現(xiàn)有技術具有以下優(yōu)點: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螺旋輸送機的加水裝置,其通過在加水裝置中增設蓄水罐,可實現(xiàn)對外部水源的暫存,再通過蓄水罐向螺旋輸送機供水,有效保證了加水過程中不受外來水壓波動的影響,保證了供水流量的穩(wěn)定性,從而保證煙梗加水的均勻性;同時,通過在蓄水罐內設置浮球閥,浮球閥可根據(jù)水位高低實現(xiàn)自動開關,從而保證了蓄水罐內始終存有定量的水,保證了向螺旋輸送機加水過程的連續(xù)性。此外,采用微泵將蓄水罐內的水泵入螺旋輸送機,微泵具有流量小、控制穩(wěn)定的優(yōu)點,進一步保證了加水過程的穩(wěn)定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1螺旋輸送機;2蓄水罐;3罐蓋;4供水管道;5浮球閥;6供水手動閥;7出水管道;8微泵;9出水閥;10流量計。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在以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的實施例。
參見圖1,本實施例公開了一種螺旋輸送機的加水裝置,螺旋輸送機1的進水端連接有加水裝置,加水裝置包括蓄水罐2,蓄水罐2頂端設有罐蓋3,以防止落灰。蓄水罐2的進水端連接有供水管道4,供水管道4首端連接至外部水源,供水管道4的末端伸入至蓄水罐2內并連接有浮球閥5,供水管道4上設置有供水手動閥6,可手動控制供水管道4內水流的通斷。蓄水罐2的出水端通過出水管道7與螺旋輸送機1的進水端相連接,出水管道7上設有微泵8、出水閥9和流量計10,通過微泵8將蓄水罐2內的水泵入至螺旋輸送機1。通過流量計10可檢測出水管道7內水流流量,微泵8根據(jù)水流流量大小調節(jié)自身轉速大小,從而調節(jié)水流流量到合適的范圍內,進而保證加水流量的精確性和穩(wěn)定性。
生產時,先通過供水管道4向蓄水罐2內注水,通過蓄水罐2對水進行暫存。當蓄水罐2內水位高時浮球閥5自動關閉停止進水,當蓄水罐2內水位低時浮球閥5自動打開進行補水,從而能保證蓄水罐2內始終存有定量的水。啟動微泵8,打開出水閥9,通過微泵8將蓄水罐2內的水泵入至螺旋輸送機1。
本實施例通過在加水裝置中增設蓄水罐2,可實現(xiàn)對外部水源的暫存,再通過蓄水罐2向螺旋輸送機1供水,有效保證了加水過程中不受外來水壓波動的影響,保證了供水流量的穩(wěn)定性,從而保證煙梗加水的均勻性。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聲明:
“螺旋輸送機的加水裝置”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lián)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