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書: 1.一種振動裝料除塵裝置,包括裝料管(1),所述裝料管(1)的一端設有封頭(6),另一端為敞口,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5)、振動器(2)、管卡(3)和連接板(4),所述固定座(5)能與所述裝料管(1)設有封頭(6)的一端連接,所述管卡(3)能固定于所述裝料管(1)的外側,所述管卡(3)與所述連接板(4)連接,所述連接板(4)與所述振動器(2)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振動裝料除塵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煙塵凈化器(7),所述煙塵凈化器(7)能夠除去所述裝料管(1)裝料過程產生的粉塵。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振動裝料除塵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底座(8),所述固定座(5)固定于所述底座(8)上,所述底座(8)上設有卡盤(9)和導軌(10),所述卡盤(9)能與所述裝料管(1)設有封頭(6)的一端連接,所述導軌(10)的方向平行于所述卡盤(9)的中心軸線方向,所述導軌(10)上設有氣缸(11),所述氣缸(11)與所述卡盤(9)相對設置,所述氣缸(11)能沿所述導軌(10)移動,所述氣缸(11)的移動方向與所述卡盤(9)的中心軸線方向重合。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振動裝料除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8)的底部設有轉向輪(12)。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振動裝料除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動器(2)為氣動振動器(2),所述固定座(5)的材質為尼龍材質。
說明書: 一種振動裝料除塵裝置技術領域[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氣體純化器制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振動裝料除塵裝置。背景技術[0002] 在超高純氣體制備領域的終端純化器(POU)生產過程中,傳統(tǒng)的POU裝料方式主要依靠人工裝料。即將催化劑等填料通過漏斗加入裝料管體中,再人工用手錘敲擊管體,將填
料振實,再將管體與封頭以手錘敲擊方式密封。這種人工裝料方法的填裝較為松散、裝料密
度低,并且手工裝料時,由于裝料力度無法準確控制,還會造成裝料密度不均勻的問題。而
管體內裝料密度不均勻,會導致氣體經過時產生偏流現象,影響氣體的純化效果,降低純化
效率。手工裝料還提高了人工的勞動強度,人力成本高,生產效率低,難以實現標準化和批
量裝料生產。同時,手工裝料敲擊振實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粉塵,對操作人員的健康造成一
定的危害,而且影響車間的工作環(huán)境。
實用新型內容
[0003] 本實用新型針對以上問題的提出,而研究設計一種振動裝料除塵裝置,來解決傳統(tǒng)POU裝料成本高、效率低、污染環(huán)境的缺點。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手段如下:
[0004] 一種振動裝料除塵裝置,包括裝料管,所述裝料管的一端設有封頭,另一端為敞口,包括固定座、振動器、管卡和連接板,所述固定座能與所述裝料管設有封頭的一端連接,
所述管卡能固定于所述裝料管的外側,所述管卡與所述連接板連接,所述連接板與所述振
動器連接。
[0005] 優(yōu)選地,還包括煙塵凈化器,所述煙塵凈化器能夠除去所述裝料管裝料過程產生的粉塵。
[0006] 優(yōu)選地,還包括底座,所述固定座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設有卡盤和導軌,所述卡盤能與所述裝料管設有封頭的一端連接,所述導軌的方向平行于所述卡盤的中
心軸線方向,所述導軌上設有氣缸,所述氣缸與所述卡盤相對設置,所述氣缸能沿所述導軌
移動,所述氣缸的移動方向與所述卡盤的中心軸線方向重合。
[0007] 優(yōu)選地,所述底座的底部設有轉向輪。[0008] 優(yōu)選地,所述振動器為氣動振動器,所述固定座的材質為尼龍材質。[0009] 與現有技術比較,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振動裝料除塵裝置的有益效果如下:[0010] 1、本實用新型中選用氣動振動器振實填料,相較于傳統(tǒng)的手錘敲擊填裝方法,本裝置加快填料速度,提高工作效率,使填料填裝更均勻;并且振動器的振動力度和頻率可
控,可以實現標準化和批量生產。
[0011] 2、本實用新型中采用氣缸、導軌和卡盤配合,對裝料管的敞口進行密封,氣缸壓力可以自動化控制,實現機械化操作,降低人工成本。
[0012] 3、本實用新型中設置煙塵凈化器,可以解決裝料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問題,有利于保護操作人員健康,降低職業(yè)病風險,改善生產車間作業(yè)環(huán)境。
[0013] 4、通過本實用新型的振動裝料除塵裝置,可以實現催化劑、純化填料等的振實,使得裝填緊密,能有效減少氣體流經填料床層中引起的不均勻分布;減少催化劑之間因流動
造成的磨損;提高純化后氣體達標的穩(wěn)定性。
附圖說明[0014]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0015]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振動器的結構示意圖。[0016]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振動器的側視結構示意圖。[0017]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連接板的結構示意圖。[0018] 圖5是本實用新型中連接板的側視結構示意圖。[0019] 圖6是本實用新型中固定座的結構示意圖。[0020] 圖中,1、裝料管;2、振動器;3、管卡;4、連接板;5、固定座;6、封頭;7、煙塵凈化器;8、底座;9、卡盤;10、導軌;11、氣缸;12、轉向輪。
具體實施方式[0021] 如圖1?6所示,一種振動裝料除塵裝置,包括裝料管1,裝料管1的一端設有用于密封的封頭6,另一端敞口。還包括固定座5、振動器2、管卡3和連接板4,固定座5與封頭6連接,
裝料管1的端部通過封頭6固定在固定座5上。管卡3環(huán)繞固定在裝料管1的側面,管卡3的大
小尺寸可以進行更換,以適應不同型號裝料管1的尺寸。管卡3與連接板4焊接,也可以通過
螺栓等方式連接,連接板4上設有定位槽,便于管卡3與連接板4連接定位。連接板4通過螺栓
與振動器2連接,振動器2產生的振動通過連接板4和管卡3傳遞至裝料管1上。
[0022] 還包括煙塵凈化器7,煙塵凈化器7設于固定座5的上方,煙塵凈化器7的吸氣口朝向裝料管1的上端口。將裝料管1固定在固定座5上時,裝料管1的上端為用于裝料的敞口,裝
料過程中產生的粉塵會通過該敞口擴散到空氣中,此時煙塵凈化器7能夠通過可旋轉的吸
氣臂和吸氣罩對裝料作業(yè)過程中的粉塵進行凈化,避免裝料粉塵污染工作環(huán)境、危害人體
健康。
[0023] 還包括鋼制結構的底座8,固定座5通過螺栓固定于底座8上,固定座5上裝料管1的軸線與底座8平面垂直,保證裝料管1在振動裝料過程中受力均勻。底座8上還設有卡盤9和
導軌10,卡盤9為三爪車床卡盤9,卡盤9通過螺栓固定在底座8上,導軌10的方向垂直于底座
8平面且平行于卡盤9的中心軸線方向。導軌10的材質為
鋁合金導軌,其質輕、摩擦力很小,
滑動操作平穩(wěn),運行順暢且無噪音,工作效率高,而且無靜電,便于在無塵環(huán)境中使用。導軌
10上設有氣缸11,氣缸11與卡盤9相對設置,氣缸11能沿導軌10上下移動,且氣缸11的移動
方向與卡盤9的中心軸線方向重合,保證氣缸11和卡盤9能與裝料管1的上下端口對齊。裝料
管1裝料完成后,需要對裝料管1的管體進行密封,即在裝料管1的上端敞口設置封頭6。此時
先將裝料管1下端用于密封的封頭6固定在卡盤9上,裝料管1的上端敞口朝向氣缸11,通過
控制氣缸11的壓力將封頭6固定于裝料管1管體上,完成裝料管1的上端密封過程。
[0024] 底座8的底部設有轉向輪12,便于將底座8及其上的裝置移動到需要進行實際裝料應用的場所。
[0025] 振動器2為氣動振動器,其體積小,安裝維護簡易,停止或啟動迅速,可通過電控箱控制振動力、振動頻率及振動時間等參數,適用于手動或自動系統(tǒng)。氣動振動器通過氣管與
空壓機連接,以壓縮空氣作為動力源,耗氣量小,既安全又節(jié)能,適用于裝料過程中干燥多
灰、易爆的環(huán)境。
[0026] 固定座5為尼龍材質,裝料管1底部的封頭6與固定座5過盈配合,保證固定座5與裝料管1之間連接穩(wěn)固。尼龍固定座的機械強度高,韌性好,有較高的抗拉、抗壓強度,并且耐
疲勞性能突出,在反復振動下仍能保持原有機械強度,不會破壞固定座5與裝料管1之間的
連接穩(wěn)定性。
[0027]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裝料前將裝料管1的一端用封頭6密封,另一端為敞口,留作裝料使用;需要裝料時,將裝料管1帶有封頭6的一端與固定座5連接固定,并在裝料管1
外側設置管卡3和連接板4,通過螺栓將振動器2與連接板4連接固定;裝料過程中,配合漏
斗向裝料管1內加入催化劑等填料,并啟動振動器2,保持邊裝料邊振動,同時打開煙塵凈化
器7,避免裝料、振動過程產生的粉塵污染生產環(huán)境;裝料結束后,將固定座5上的裝料管1轉
移到卡盤9上,配合氣缸11和導軌10將裝料管1的敞口端用封頭6密封,即完成裝料作業(yè)。
[0028] 本實用新型涉及氣體行業(yè)中超高純氣體純化器的制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振動裝催化劑裝置和配套煙塵凈化裝置,主要應用于終端純化器(POU)的生產過程。與傳統(tǒng)用手錘
敲擊的填裝方法相比,本實用新型中選用氣動振動器振實填料,加快了速度,提高工作效
率,使填料填裝更均勻;而且振動力度和頻率可控,可以實現標準化和批量生產。通過本實
用新型的裝置,可以實現催化劑、純化填料等的振實,使得裝填緊密,從而能有效減少氣體
流經填料床層中引起的不均勻分布;減少催化劑之間因流動造成的磨損;提高純化后氣體
的達標的穩(wěn)定性。
[0029] 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
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
范圍內。
聲明:
“振動裝料除塵裝置”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lián)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