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書: 1.一種礦山斗式提升機鏈傳動機構,包括驅動輪(1)、驅動鏈(4)、料斗(7)、從動輪(10),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輪(1)、從動輪(10)的數(shù)量均為兩組,所述驅動輪(1)、從動輪(10)具有相同的結構,所述驅動輪(1)、從動輪(10)的外側均均布設有多組的驅動凸起(12),多組所述驅動凸起(12)之間設有間隙,所述驅動凸起(12)上設有縱向的驅動溝槽,兩組所述驅動輪(1)平行的固定在驅動軸(2)的兩側,兩組所述從動輪(10)位于兩組所述驅動輪(1)的正下方,兩組所述從動輪(10)平行的固定在從動軸(9)的兩側,所述驅動鏈(4)的數(shù)量為兩組,所述驅動鏈(4)呈收尾連接的圓環(huán)形結構,所述驅動鏈(4)上部繞在驅動輪(1)的外側,所述驅動鏈(4)的下部繞在從動輪(10)的外側,所述驅動鏈(4)由依次連接的縱向鏈和橫向鏈組成,所述縱向鏈與設置在驅動凸起(12)上的驅動溝槽相適配,所述橫向鏈與設置在多組所述驅動凸起(12)之間的間隙相適配,兩組所述驅動輪(1)上的驅動凸起(12)沿水平方向對齊,兩組所述從動輪(10)上的驅動凸起(12)沿水平方向對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礦山斗式提升機鏈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軸(2)的兩端穿過上軸承座(3),所述驅動軸(2)的端部固定有鏈輪(11)。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礦山斗式提升機鏈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從動軸(9)的兩端穿過下軸承座(8)。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礦山斗式提升機鏈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鏈(4)的外側設有料斗(7),所述料斗(7)固定在水平設置的連桿(6)的中部,所述連桿(6)的兩端固定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固定在橫向鏈的外側。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礦山斗式提升機鏈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凸起(12)上的驅動溝槽上部的兩側對稱的設有斜坡。
說明書: 一種礦山斗式提升機鏈傳動機構技術領域[0001] 本實用新型屬于礦山斗提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礦山斗式提升機鏈傳動機構。
背景技術[0002] 斗提機是一種豎向提升物料的連續(xù)輸送機械,廣泛應用于礦山物料的輸送,如沙、石、礦粉等,大多由驅動機構、機殼、支撐架等部分組成,驅動機構有皮帶傳動、鏈傳動、鋼絲
繩驅動等多種型式。現(xiàn)有技術中的斗提機的驅動機構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由于傳動用的皮
帶、鏈、鋼絲繩等沒有相對應的限位機構,導致實際使用過程中,驅動機構運行時往往會發(fā)
生跑偏、脫鏈,導致現(xiàn)有礦山用斗式提升機運行穩(wěn)定性不佳,維修率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3]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礦山斗式提升機鏈傳動機構。
[0004] 一種礦山斗式提升機鏈傳動機構,包括驅動輪、驅動鏈、料斗、從動輪,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輪、從動輪的數(shù)量均為兩組,所述驅動輪、從動輪具有相同的結構,所述驅動
輪、從動輪的外側均均布設有多組的驅動凸起,多組所述驅動凸起之間設有間隙,所述驅動
凸起上設有縱向的驅動溝槽,兩組所述驅動輪平行的固定在驅動軸的兩側,兩組所述從動
輪位于兩組所述驅動輪的正下方,兩組所述從動輪平行的固定在從動軸的兩側,所述驅動
鏈的數(shù)量為兩組,所述驅動鏈呈收尾連接的圓環(huán)形結構,所述驅動鏈上部繞在驅動輪的外
側,所述驅動鏈的下部繞在從動輪的外側,所述驅動鏈由依次連接的縱向鏈和橫向鏈組成,
所述縱向鏈與設置在驅動凸起上的驅動溝槽相適配,所述橫向鏈與設置在多組所述驅動凸
起之間的間隙相適配,兩組所述驅動輪上的驅動凸起沿水平方向對齊,兩組所述從動輪上
的驅動凸起沿水平方向對齊。
[0005] 優(yōu)選地,所述驅動軸的兩端穿過上軸承座,所述驅動軸的端部固定有鏈輪。[0006] 優(yōu)選地,所述從動軸的兩端穿過下軸承座。[0007] 優(yōu)選地,所述驅動鏈的外側設有料斗,所述料斗固定在水平設置的連桿的中部,所述連桿的兩端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橫向鏈的外側。
[0008] 優(yōu)選地,所述驅動凸起上的驅動溝槽上部的兩側對稱的設有斜坡。[0009]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0010]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作為礦山斗提機驅動部分,需再設置機殼和支撐架,機殼下部的一側設入料口,機殼上部的另一側設有出料口,上軸承座、下軸承座和驅動用減速電機
固定在支撐架上,減速電機驅動鏈輪轉動,驅動輪轉動,轉動的過程中驅動鏈上的縱向鏈始
終插入到驅動凸起上的驅動溝槽內,起到限位作用,而橫向鏈始終插入到多組所述驅動凸
起之間的間隙中,轉動的過程中橫向鏈的下端和位于其下部的驅動凸起頂緊,實現(xiàn)驅動鏈
的循環(huán)轉動,從而帶動料斗循環(huán)轉動,帶動料斗穿過入料口時,物料從入料口進入到料斗
中,當料斗越過驅動輪頂部后,料斗的出口方向開始向下傾斜,從而將物料卸入出料口,完
成物料的輸送。本實用新型采用驅動鏈實現(xiàn)傳動,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的優(yōu)點,同時,驅動
鏈起到限位和傳動作用,能夠有效避免傳動過程中跑偏、打滑,具有傳動穩(wěn)定性好的優(yōu)點。
附圖說明[0011]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礦山斗式提升機鏈傳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0012] 圖2為圖1的左視示意圖。[0013] 圖3為圖1中A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0014] 圖中,1、驅動輪,2、驅動軸,3、上軸承座,4、驅動鏈,5、固定板,6、連桿,7、料斗,8、下軸承座,9、從動軸,10、從動輪,11、鏈輪,12、驅動凸起。
具體實施方式[0015] 參見圖1、圖2、圖3,一種礦山斗式提升機鏈傳動機構,包括驅動輪1、驅動鏈4、料斗7、從動輪10,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輪1、從動輪10的數(shù)量均為兩組,所述驅動輪1、從動輪10
具有相同的結構,所述驅動輪1、從動輪10的外側均均布設有多組的驅動凸起12,多組所述
驅動凸起12之間設有間隙,所述驅動凸起12上設有縱向的驅動溝槽,兩組所述驅動輪1平行
的固定在驅動軸2的兩側,兩組所述從動輪10位于兩組所述驅動輪1的正下方,兩組所述從
動輪10平行的固定在從動軸9的兩側,所述驅動鏈4的數(shù)量為兩組,所述驅動鏈4呈收尾連接
的圓環(huán)形結構,所述驅動鏈4上部繞在驅動輪1的外側,所述驅動鏈4的下部繞在從動輪10的
外側,所述驅動鏈4由依次連接的縱向鏈和橫向鏈組成,所述縱向鏈與設置在驅動凸起12上
的驅動溝槽相適配,所述橫向鏈與設置在多組所述驅動凸起12之間的間隙相適配,兩組所
述驅動輪1上的驅動凸起12沿水平方向對齊,兩組所述從動輪10上的驅動凸起12沿水平方
向對齊。
[0016] 所述驅動軸2的兩端穿過上軸承座3,所述驅動軸2的端部固定有鏈輪11。[0017] 所述從動軸9的兩端穿過下軸承座8。[0018] 所述驅動鏈4的外側設有料斗7,所述料斗7固定在水平設置的連桿6的中部,所述連桿6的兩端固定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固定在橫向鏈的外側。
[0019] 所述驅動凸起12上的驅動溝槽上部的兩側對稱的設有斜坡。[0020]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0021]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作為礦山斗提機驅動部分,需再設置機殼和支撐架,機殼下部的一側設入料口,機殼上部的另一側設有出料口,上軸承座3、下軸承座8和驅動用減速電
機固定在支撐架上,減速電機驅動鏈輪11轉動,驅動輪1轉動,轉動的過程中驅動鏈4上的縱
向鏈始終插入到驅動凸起12上的驅動溝槽內,起到限位作用,而橫向鏈始終插入到多組所
述驅動凸起12之間的間隙中,轉動的過程中橫向鏈的下端和位于其下部的驅動凸起12頂
緊,實現(xiàn)驅動鏈4的循環(huán)轉動,從而帶動料斗7循環(huán)轉動,帶動料斗7穿過入料口時,物料從入
料口進入到料斗7中,當料斗7越過驅動輪1頂部后,料斗7的出口方向開始向下傾斜,從而將
物料卸入出料口,完成物料的輸送。本實用新型采用驅動鏈4實現(xiàn)傳動,具有結構簡單、成本
低的優(yōu)點,同時,驅動鏈4起到限位和傳動作用,能夠有效避免傳動過程中跑偏、打滑,具有
傳動穩(wěn)定性好的優(yōu)點。
[0022]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在上面結合附圖對實用新型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實用新型具體實現(xiàn)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實用新型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
的各種非實質性改進,或未經改進將實用新型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
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聲明:
“礦山斗式提升機鏈傳動機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lián)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