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書: 1.一種應用于懸輥式環(huán)輥磨粉機內的余風脈沖
除塵器,包括:磨粉機本體(1);
成品收集器(3),所述成品收集器(3)的進氣口與磨粉機本體(1)的出氣口通過第一導氣管(2)連接;
風機(4),所述風機(4)的進氣管(51)與成品收集器(3)的出氣管(52)連接,所述風機(4)的出氣管(52)通過第二導氣管(5)與磨粉機本體(1)的進氣口連接;
其特征在于,包括余風脈沖除塵器(6),所述余風脈沖除塵器(6)的進氣口通過進氣管(51)與第二導氣管(5)連接,所述余風脈沖除塵器(6)的出氣口通過出氣管(52)與第二導氣管(5)連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應用于懸輥式環(huán)輥磨粉機內的余風脈沖除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粉機本體(1)包括:磨粉機外殼(101),所述磨粉機外殼(101)側端連接有輸料管道(102);
驅動電機(107),所述驅動電機(107)固定安裝于磨粉機外殼(101)內部底端,所述驅動電機(107)輸出軸連接有驅動軸(108);
梅花架(104),所述梅花架(104)與驅動軸(108)上端固定連接;
四個磨輥軸(103),所述四個磨輥軸(103)呈矩形陣列分布于梅花架(104)上;
四個磨輥(105),所述磨輥(105)轉動套設于磨輥軸(103)上;
磨環(huán)(109),所述磨環(huán)(109)固定安裝在磨粉機外殼(101)底部內壁,且磨環(huán)(109)位于梅花架(104)下方,所述四個磨輥(105)均與磨環(huán)(109)內壁相嚙合;以及四個鏟刀(106),所述鏟刀(106)與磨輥(105)底端固定連接。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應用于懸輥式環(huán)輥磨粉機內的余風脈沖除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余風脈沖除塵器(6)包括:箱體(601),所述箱體(601)上對稱開設有進氣口和出氣口,且箱體(601)的頂部卡設有頂蓋(605);
若干濾袋框架(608),所述若干濾袋框架(608)通過文氏管(603)設置在箱體(601)內部;
與濾袋框架(608)數(shù)量相同的除塵濾袋(602),所述除塵濾袋(602)位于濾袋框架(608)內部;
集料槽(609),所述集料槽(609)設置在箱體(601)內底部;
卸料閥(611),所述卸料閥(611)設置在集料槽(609)底部;
噴吹管(604),所述噴吹管(604)設置在箱體(601)內部靠上部位置;以及氣包(607),所述氣包(607)通過管道與噴吹管(604)連接,且管道上設置有脈沖電磁閥(606)。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應用于懸輥式環(huán)輥磨粉機內的余風脈沖除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余風脈沖除塵器(6)的箱體(601)底部設置有成品收集槽(610)。
5.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應用于懸輥式環(huán)輥磨粉機內的余風脈沖除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濾袋框架(608)均勻排布于文氏管(603)上。
說明書: 一種應用于懸輥式環(huán)輥磨粉機內的余風脈沖除塵器技術領域[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物料磨粉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應用于懸輥式環(huán)輥磨粉機內的余風脈沖除塵器。
背景技術[0002] 懸輥磨粉機主要適用于加工莫氏硬度9.3級以下,濕度在6%以下的各種非易燃易爆礦產(chǎn)物料的加工,在冶金、建材、化工、礦山、高速公路建設、水利水電等行業(yè)有著廣泛的
應用,是加工石英、長石、方解石、石灰石、滑石、陶瓷、大理石、花崗巖、白云石、鋁礬土、鐵礦
石、重晶石、膨潤土、煤矸石、煤等物料的理想選擇,物料的成品細度可在0.613毫米到0.033
毫米之間調整。
[0003] 現(xiàn)有技術中懸輥磨粉機經(jīng)過風選過濾后,余風中會殘留一些粉末,一方面產(chǎn)生了資源浪費,另一方面會阻塞風口,綜上所述,本申請現(xiàn)提出一種應用于懸輥式環(huán)輥磨粉機內
的余風脈沖除塵器來解決上述出現(xiàn)的問題。
發(fā)明內容[0004]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應用于懸輥式環(huán)輥磨粉機內的余風脈沖除塵器,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0005] 基于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應用于懸輥式環(huán)輥磨粉機內的排渣裝置,包括磨粉機本體,磨粉機本體、成品收集器和風機,所述成品收集器的進氣口與磨粉機本體
的出氣口通過第一導氣管連接,所述風機的進氣管與成品收集器的出氣管連接,所述風機
的出氣管與磨粉機本體的進氣口連接;包括余風脈沖除塵器,所述余風脈沖除塵器的進氣
口通過進氣管與風機的出氣管連接,所述余風脈沖除塵器的出氣口通過出氣管與風機的出
氣管連接。
[0006] 優(yōu)選的,所述磨粉機本體包括磨粉機外殼、驅動電機、梅花架、四個磨輥軸、四個磨輥、磨環(huán)和四個鏟刀,所述磨粉機外殼側端連接有輸料管道,所述驅動電機固定安裝于磨粉
機外殼內部底端,所述驅動電機輸出軸連接有驅動軸,所述梅花架與驅動軸上端固定連接,
所述四個磨輥軸呈矩形陣列分布于梅花架上,所述磨輥轉動套設于磨輥軸上,所述磨環(huán)固
定安裝在磨粉機外殼底部內壁,且磨環(huán)位于梅花架下方,所述四個磨輥均與磨環(huán)內壁相嚙
合,所述鏟刀與磨輥底端固定連接。
[0007] 優(yōu)選的,所述余風脈沖除塵器包括箱體、若干濾袋框架、與濾袋框架數(shù)[0008] 量相同的除塵濾袋、集料槽、卸料閥、噴吹管和氣包,所述箱體上對稱開設有進氣口和出氣口,且箱體的頂部卡設有箱蓋,所述若干濾袋框架通過文氏管設置在箱體內部,所
述除塵濾袋位于濾袋框架內部,所述集料槽設置在箱體內底部,所述卸料閥設置在集料槽
底部,所述噴吹管設置在箱體內部靠上部位置,所述氣包通過管道與噴吹管連接,且管道上
設置有脈沖電磁閥。
[0009] 更為優(yōu)選的,所述余風脈沖除塵器的箱體底部設置有成品收集槽。[0010] 更為優(yōu)選的,所述若干濾袋框架均勻排布于文氏管上。[0011] 從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箱體、若干濾袋框架和與[0012] 濾袋框架數(shù)量相同的除塵濾袋對余風中的粉料進行收集,再通過所述的噴吹管和氣包將出塵濾袋中的粉料漏出,并通過所述的集料槽和卸料閥進行卸料,并通過成品收集
槽進行成品收集,對余風中的粉料進行收集,減少資源浪費,同時防止風口阻塞。
[0013] 附圖說明[0014]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
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
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5]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0016]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磨粉機本體的結構示意圖;[0017]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余風脈沖除塵器的結構示意圖;[0018] 附圖標記中:1.磨粉機主體;2.第一導氣管;3.成品收集器;4.風機;5.第二導氣管;6.余風脈沖除塵器;51.進氣管;52.出氣管;101.磨粉機外殼;102.輸料管道;103.磨輥
軸;104.梅花架;105.磨輥;106.鏟刀;107.驅動電機;108.驅動軸;108.驅動軸;109.磨環(huán);
601.箱體;602.除塵濾袋;603.文氏管;604.噴吹管;605.頂蓋;606.脈沖電磁閥;607.氣包;
608.濾袋框架;609.集料槽;610.成品收集槽;611.卸料閥。
[0019] 具體實施方式[0020]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并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說明。
[0021] 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外定義,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使用的技術術語或者科學術語應當為本公開所屬領域內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義。本公開中使用的“第
一”、“第二”以及類似的詞語并不表示任何順序、數(shù)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來區(qū)分不同的
組成部分?!鞍ā被蛘摺鞍钡阮愃频脑~語意指出現(xiàn)該詞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蓋出現(xiàn)在
該詞后面列舉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斑B接”或者“相連”
等類似的詞語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機械的連接,而是可以包括電性的連接,不管是直接
的還是間接的?!吧稀?、“下”、“左”、“右”等僅用于表示相對位置關系,當被描述對象的絕對位
置改變后,則該相對位置關系也可能相應地改變。
[0022] 實施例一[0023] 請參閱圖1和圖2,一種應用于懸輥式環(huán)輥磨粉機內的余風脈沖除塵器,包括磨粉機本體1、成品收集器3和風機4,所述成品收集器3的進氣口與磨粉機本體1的出氣口通過第
一導氣管2連接,所述風機4的進氣管51與成品收集器3的出氣口連接,所述風機4的出氣管
52通過第二導氣管5與磨粉機本體1的進氣口連接;包括余風脈沖除塵器6,所述余風脈沖除
塵器6的進氣口通過進氣管51與第二導氣管5連接,所述余風脈沖除塵器6的出氣口通過出
氣管52與第二導氣管5連接。
[0024] 工作流程:磨粉機本體1對物料進行碾磨,并運行風機4,風機4吹動粉料向上移動,并經(jīng)過第一導氣管2進入成品收集器3中進行成品收集,風流從進氣管51進入風機4內部,并
從出氣管52進入余風脈沖除塵器6中進行回收,余風重新回到第二導氣管5中。
[0025] 實施例二[0026] 所述磨粉機本體1包括磨粉機外殼101、驅動電機107、梅花架104、四個磨輥軸103、四個磨輥105、磨環(huán)109和四個鏟刀106,所述磨粉機外殼101側端連接有輸料管道102,所述
驅動電機107固定安裝于磨粉機外殼101內部底端,所述驅動電機107輸出軸連接有驅動軸
108,所述梅花架104與驅動軸108上端固定連接,所述四個磨輥軸103呈矩形陣列分布于梅
花架104上,所述磨輥105轉動套設于磨輥軸103上,所述磨環(huán)109固定安裝在磨粉機外殼101
底部內壁,且磨環(huán)109位于梅花架104下方,所述四個磨輥105均與磨環(huán)109內壁相嚙合,所述
鏟刀106與磨輥105底端固定連接。
[0027] 工作流程:將物料投入磨粉機外殼101內部,運行驅動機201,驅動機201的輸出端轉動帶動梅花架104轉動,梅花架104帶動四個磨輥軸103自轉,四個磨輥軸103公轉的同時,
帶動四個磨輥105自轉,四個磨輥105轉動的同時,對物料進行磨粉操作,四個磨輥軸103公
轉的同時帶動四個鏟刀106轉動,鏟刀106帶動粉料向上移動,繼續(xù)進行循環(huán)碾磨,由此往
復,直至碾磨完畢。
[0028] 實施例三[0029] 請參閱圖3,所述余風脈沖除塵器6包括箱體601、若干濾袋框架608、[0030] 與濾袋框架608數(shù)量相同的除塵濾袋602、集料槽609、卸料閥611、噴吹管604和氣包607,所述箱體601上對稱開設有進氣口和出氣口,且箱體601的頂部卡設有頂蓋605,所述
若干濾袋框架608通過文氏管603設置在箱體601內部,所述除塵濾袋602位于濾袋框架608
內部,所述集料槽609設置在箱體601內底部,所述卸料閥611設置在集料槽609底部,所述噴
吹管604設置在箱體601內部靠上部位置,所述氣包607通過管道與噴吹管604連接,且管道
上設置有脈沖電磁閥606。
[0031] 所述余風脈沖除塵器6的箱體601底部設置有成品收集槽610。[0032] 所述若干濾袋框架608均勻排布于文氏管603上。[0033] 工作流程:余風通過進氣管51和進氣口進入箱體601內部,并經(jīng)過除塵濾袋602過濾,余風經(jīng)過出氣口和出氣管52進入第二導氣管5中,并回到磨粉機本體1內部進行循環(huán)利
用。
[0034] 通過脈沖電磁閥606使氣包607內的氣體增壓后輸送至噴吹管604中,噴吹管604將增壓后的氣體噴向除塵濾袋602,除塵濾袋602體積膨脹,殘留的粉料落在集料槽609內部,
并通過卸料閥611卸料,使多余的粉料進入成品收集槽610中進行收集。
[0035] 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以上任何實施例的討論僅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開的范圍(包括權利要求)被限于這些例子;在本實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實
施例或者不同實施例中的技術特征之間也可以進行組合,步驟可以以任意順序實現(xiàn),并存
在如上所述的本實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許多其它變化,為了簡明它們沒有在細節(jié)中提供。
[0036]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旨在涵蓋落入所附權利要求的寬泛范圍之內的所有這樣的替換、修改和變型。因此,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
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聲明:
“應用于懸輥式環(huán)輥磨粉機內的余風脈沖除塵器”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lián)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