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書: 1.一種新型前后尾梁鉚接結(jié)構(gòu)的
振動篩,其特征是:包括兩個相互正對的固定板,兩個所述固定板的低端固定連接有同一支撐于地面的彈性緩沖裝置,兩個所述固定板之間鉚接有一級篩料板和二級篩料板,所述一級篩料板位于所述二級篩料板的上方,所述固定板設置有若干激振器,所述固定板的若干所述激振器與另一所述固定板的若干所述激振器相互正對設置,相互正對的激振器的轉(zhuǎn)軸同軸轉(zhuǎn)動有同一偏心軸,兩個所述固定板之間連接有同一導料梁,所述導料梁位于所述一級篩料板上方。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前后尾梁鉚接結(jié)構(gòu)的振動篩,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板平面呈平行四邊形設置,兩個所述固定板的平行四邊形平面相互正對設置,所述導料梁與所述固定板的鉚接位置與所述固定板平面頂端的銳角頂點相互重合設置,所述導料梁的導料口朝向所述一級篩料板的頂面設置。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新型前后尾梁鉚接結(jié)構(gòu)的振動篩,其特征是:所述一級篩料板包括兩個安裝條,所述安裝條與所述固定板朝向另一所述固定板的側(cè)面鉚接,兩個所述安裝條相互正對設置,所述安裝條的長度方向與所述固定板的頂端邊沿長度方向相互平行設置,所述安裝條的垂直于其長度方向的截面呈類“凹”型設置,所述安裝條的類“凹”型開口朝向遠離所述固定板的一側(cè)設置,兩個所述安裝條之間固定連接有若干篩料輥,若干所述篩料輥沿所述安裝條的長度方向等間距分布,所述篩料輥的兩端分別與兩個所述安裝條的類“凹”型開口的內(nèi)底面固定連接;所述二級篩料板的結(jié)構(gòu)與所述一級篩料板的機構(gòu)相似,所述二級篩料板的相鄰所述篩料輥之間的間距小于所述一級篩料板的相鄰所述篩料輥之間的間距。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新型前后尾梁鉚接結(jié)構(gòu)的振動篩,其特征是:所述導料梁沿所述固定板頂端邊沿的長度方向部分凸出于所述固定板外設置,所述導料梁包括導料條,所述導料條沿垂直于其長度方向的截面呈類“L”型設置,所述導料條沿彎折方向的兩端呈鈍角設置,所述導料條的類“L”開口向上設置且與所述一級篩料板的頂面相互正對,所述導料條沿長度方向的兩端均固定連接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與所述固定板鉚接。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新型前后尾梁鉚接結(jié)構(gòu)的振動篩,其特征是:所述導料條靠近所述一級篩料板的一端一體連接有固定條,所述固定條的長度方向與所述導料條的長度方向一致,所述固定條向下彎折設置,所述固定條遠離所述導料條的端面固定連接有若干切割條,若干所述切割條沿所述固定條長度方向等間距分布,所述切割條的長度方向與所述篩料輥長度方向交錯設置,所述切割條與所述一級篩料板的若干所述篩料輥的外周頂面固定連接,所述切割條的切割端朝上設置。
6.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新型前后尾梁鉚接結(jié)構(gòu)的振動篩,其特征是:兩個所述固定板之間鉚接有同一底梁,所述底梁位于導料梁的下方,所述底梁與所述固定板的連接點與所述固定板平面低端且靠近所述底梁一側(cè)頂角重合設置。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新型前后尾梁鉚接結(jié)構(gòu)的振動篩,其特征是:所述底梁與所述二級篩料板相互正對設置,所述底梁包括隔料條,所述隔料條沿垂直于其長度方向的截面呈類“L”型設置,所述隔料板沿彎折方向的兩端呈鈍角設置,所述隔料條的類“L”型開口朝下設置且朝向遠離所述二級篩料板的一側(cè)設置,所述隔料條沿彎折方向且靠近地面的一端與垂直于地面設置。
說明書: 一種新型前后尾梁鉚接結(jié)構(gòu)的振動篩技術領域[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振動篩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前后尾梁鉚接結(jié)構(gòu)的振動篩。
背景技術[0002] 振動篩分設備是利用振動原理完成篩分工藝過程并用來提高篩分工作效率的一類新型機械設備,廣泛用于礦山,冶金,煤炭,化工,食品等領域?,F(xiàn)有的振動篩,包括篩箱,
篩箱的入料口朝上設置,篩箱的出料口朝下設置,篩箱的下方設置有支撐于地面的彈性緩
沖裝置,篩箱的側(cè)面設置有激振器,激振器的輸入端與電機驅(qū)動源連接,在電機的驅(qū)動作用
下,從而激振器帶動篩箱整體進行不規(guī)則運動,使得進入篩箱內(nèi)的物料進行相對應的震動
運動,實現(xiàn)篩料的功能。
[0003] 由于篩箱是由兩個立板組成,在兩個立板之間設置有若干級篩料層,若干級篩料層沿高度方向間距分布,從而實現(xiàn)逐級篩料的作用,由于篩箱的體積較大,且放入的物料重
量同樣較大,在激振器工作過程中往往會導致篩箱的兩個立板向相互遠離的方向彎曲變形
的情況,為了提高篩箱的立板結(jié)構(gòu)穩(wěn)定性,通常會在篩箱的兩個立板之間焊接橫梁,從而增
強二者之間的強度,減少篩箱的立板出現(xiàn)變形的情況。但是,橫梁通過焊接工藝與立板連
接,在加工過程中焊接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對焊接技術要求較大,往往需要經(jīng)驗豐富的技術
人員來操作,并且立板和橫梁均是厚度較薄的板材材料,操作時容易由于過度焊接,而時橫
梁與立板的連接為割斷,進而導致原材料浪費的情況。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4] 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代替焊接工藝的技術從而使橫梁與篩箱的立板穩(wěn)固連接,進而提高操作安全性和簡便性的新型前后尾梁鉚
接結(jié)構(gòu)的振動篩。
[0005]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0006] 一種新型前后尾梁鉚接結(jié)構(gòu)的振動篩,包括兩個相互正對的固定板,兩個所述固定板的低端固定連接有同一支撐于地面的彈性緩沖裝置,兩個所述固定板之間鉚接有一級
篩料板和二級篩料板,所述一級篩料板位于所述二級篩料板的上方,所述固定板設置有若
干激振器,所述固定板的若干所述激振器與另一所述固定板的若干所述激振器相互正對設
置,相互正對的激振器的轉(zhuǎn)軸同軸轉(zhuǎn)動有同一偏心軸,兩個所述固定板之間鉚接有同一導
料梁,所述導料梁位于所述一級篩料板上方。
[0007] 進一步得,所述固定板平面呈平行四邊形設置,兩個所述固定板的平行四邊形平面相互正對設置,所述導料梁與所述固定板的鉚接位置與所述固定板平面頂端的銳角頂點
相互重合設置,所述導料梁的導料口朝向所述一級篩料板的頂面設置。
[0008] 進一步得,所述一級篩料板包括兩個安裝條,所述安裝條與所述固定板朝向另一所述固定板的側(cè)面鉚接,兩個所述安裝條相互正對設置,所述安裝條的長度方向與所述固
定板的頂端邊沿長度方向相互平行設置,所述安裝條的垂直于其長度方向的截面呈類“凹”
型設置,所述安裝條的類“凹”型開口朝向遠離所述固定板的一側(cè)設置,兩個所述安裝條之
間固定連接有若干篩料輥,若干所述篩料輥沿所述安裝條的長度方向等間距分布,所述篩
料輥的兩端分別與兩個所述安裝條的類“凹”型開口的內(nèi)底面固定連接;所述二級篩料板的
結(jié)構(gòu)與所述一級篩料板的機構(gòu)相似,所述二級篩料板的相鄰所述篩料輥之間的間距小于所
述一級篩料板的相鄰所述篩料輥之間的間距。
[0009] 進一步得,所述導料梁沿所述固定板頂端邊沿的長度方向部分凸出于所述固定板外設置,所述導料梁包括導料條,所述導料條沿垂直于其長度方向的截面呈類“L”型設置,
所述導料條沿彎折方向的兩端呈鈍角設置,所述導料條的類“L”開口向上設置且與所述一
級篩料板的頂面相互正對,所述導料條沿長度方向的兩端均固定連接有連接板,所述連接
板與所述固定板鉚接。
[0010] 進一步得,所述導料條靠近所述一級篩料板的一端一體連接有固定條,所述固定條的長度方向與所述導料條的長度方向一致,所述固定條向下彎折設置,所述固定條遠離
所述導料條的端面固定連接有若干切割條,若干所述切割條沿所述固定條長度方向等間距
分布,所述切割條的長度方向與所述篩料輥長度方向交錯設置,所述切割條與所述一級篩
料板的若干所述篩料輥的外周頂面固定連接,所述切割條的切割端朝上設置。
[0011] 進一步得,兩個所述固定板之間鉚接有同一底梁,所述底梁位于導料梁的下方,所述底梁與所述固定板的連接點與所述固定板平面低端且靠近所述底梁一側(cè)頂角重合設置。
[0012] 進一步得,所述底梁與所述二級篩料板相互正對設置,所述底梁包括隔料條,所述隔料條沿垂直于其長度方向的截面呈類“L”型設置,所述隔料板沿彎折方向的兩端呈鈍角
設置,所述隔料條的類“L”型開口朝下設置且朝向遠離所述二級篩料板的一側(cè)設置,所述隔
料條沿彎折方向且靠近地面的一端與垂直于地面設置。
[0013]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0014] 一種新型前后尾梁鉚接結(jié)構(gòu)的振動篩,通過設置兩個相互正對的固定板,以便于在兩個固定板之間的位置空間安裝一級篩料板和二級篩料板,由于一級篩料板位于二級篩
料板的上方,因此可以從上向下下方物料至一級篩料板上,以便于進行后續(xù)的篩料操作,另
外的,通過在固定板上設置激振器,并且使得兩個固定板中相對的激振器的轉(zhuǎn)軸同軸轉(zhuǎn)動
偏心軸,從而實現(xiàn)兩個激振器同步運動的操作,有利于減少多個激振器同時與多個電機驅(qū)
動源連接驅(qū)動,以減少生產(chǎn)加工成本,同時有利于減少操作空間,由于現(xiàn)有的電機驅(qū)動源與
地面是相對固定的,將激振器的轉(zhuǎn)軸與電機驅(qū)動源同軸連接,從而啟動激振器工作,進而使
得兩個固定板進行激振運動,以進一步帶動一級篩料板和二級篩料板的振篩運動,使得物
料經(jīng)過一級篩料板后進行初步篩分后流至二級篩料板,再經(jīng)過二級篩料板的篩料從而產(chǎn)生
相對應的產(chǎn)品。與此同時,由于兩個固定板之間鉚接了同一個導料梁,取代類現(xiàn)有技術中采
用的焊接固定的加工工藝,鉚接加工過程中可以減少對材料加溫焊接的操作,從而減少材
料性質(zhì)的改變,同時對加工工作經(jīng)驗要求較低,操作簡單,具有操作的安全性,同時相比現(xiàn)
有技術中采用焊接的技術,可以避免材料由于焊接過渡而產(chǎn)生斷裂的情況。
附圖說明[0015]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振動篩的整體結(jié)構(gòu)示意圖。[0016]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振動篩的另一狀態(tài)的整體結(jié)構(gòu)示意圖。[0017]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振動篩的爆炸圖。[0018]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振動篩的剖視圖。[0019]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激振器的爆炸剖視圖。[0020] 圖6為圖3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0021] 圖7為圖2中B處的局部放大圖。[0022] 圖8為圖3中C處的局部放大圖。[0023] 圖9為圖4中D處的局部放大圖。[0024] 圖10為圖2中E處的局部放大圖。[0025] 圖中:1、固定板;11、插孔;2、一級篩料板;21、安裝條;22、篩料輥;3、二級篩料板;4、導料梁;41、導料條;42、連接板;43、固定條;44、切割條;5、底梁;51、隔料條;6、激振器;
61、腔體;611、承重環(huán);612、抵接環(huán);613、限位環(huán);614、連接環(huán);615、封蓋;616、通槽;617、密
封罩;618、直槽;62、驅(qū)動軸;621、凸輪;622、滾珠;63、偏心軸;64、油蓋;7、彈性緩沖裝置;
71、緩沖橡膠;72、支撐底板。
具體實施方式[0026] 下面結(jié)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說明書中所引用的如“上”、“內(nèi)”、“中”、“左”、“右”及“一”等的用語,亦僅為便于敘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
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范圍,其相對關系的改變或調(diào)整,在無實質(zhì)變更技術內(nèi)容下,當亦視
為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范疇。
[0027] 參照圖1至圖4所示,一種新型前后尾梁鉚接結(jié)構(gòu)的振動篩,包括兩個相互正對的固定板1,兩個固定板1的低端固定連接有同一支撐于地面的彈性緩沖裝置7,兩個固定板1
之間鉚接有一級篩料板2和二級篩料板3,一級篩料板2位于二級篩料板3的上方,固定板1設
置有若干激振器6,固定板1的若干激振器6與另一固定板1的若干激振器6相互正對設置,相
互正對的激振器6的轉(zhuǎn)軸同軸轉(zhuǎn)動有同一偏心軸63,兩個固定板1之間連接有同一導料梁4,
導料梁4位于一級篩料板2上方。
[0028] 具體的,通過設置兩個相互正對的固定板1,以便于在兩個固定板1之間的位置空間安裝一級篩料板2和二級篩料板3,由于一級篩料板2位于二級篩料板3的上方,因此可以
從上向下下方物料至一級篩料板2上,以便于進行后續(xù)的篩料操作,另外的,通過在固定板1
上設置激振器6,并且使得兩個固定板1中相對的激振器6的轉(zhuǎn)軸同軸轉(zhuǎn)動偏心軸63,從而實
現(xiàn)兩個激振器6同步運動的操作,有利于減少多個激振器6同時與多個電機驅(qū)動源連接驅(qū)
動,以減少生產(chǎn)加工成本,同時有利于減少操作空間,由于現(xiàn)有的電機驅(qū)動源與地面是相對
固定的,將激振器6的轉(zhuǎn)軸與電機驅(qū)動源同軸連接,從而啟動激振器6工作,進而使得兩個固
定板1進行激振運動,以進一步帶動一級篩料板2和二級篩料板3的振篩運動,使得物料經(jīng)過
一級篩料板2后進行初步篩分后流至二級篩料板3,再經(jīng)過二級篩料板3的篩料從而產(chǎn)生相
對應的產(chǎn)品。與此同時,由于兩個固定板1之間鉚接了同一個導料梁4,取代類現(xiàn)有技術中采
用的焊接固定的加工工藝,鉚接加工過程中可以減少對材料加溫焊接的操作,從而減少材
料性質(zhì)的改變,同時對加工工作經(jīng)驗要求較低,操作簡單,具有操作的安全性,同時相比現(xiàn)
有技術中采用焊接的技術,可以避免材料由于焊接過渡而產(chǎn)生斷裂的情況。
[0029] 參照圖1至圖4所示,固定板1平面呈平行四邊形設置,兩個固定板1的平行四邊形平面相互正對設置,導料梁4與固定板1的鉚接位置與固定板1平面頂端的銳角頂點相互重
合設置,導料梁4的導料口朝向一級篩料板2的頂面設置。
[0030] 具體的,由于固定板1呈平行四邊形設置,從而使得固定板1平面呈傾斜向下的設置的方向設置,由于導料梁4與固定板1的鉚接位置與固定板1平面頂端的銳角頂點相互重
合設置,故而導料梁4位于固定板1傾斜方向的頂端,因此在向一級篩料板2上放入物料時,
利用導料梁4可以減少物料外漏的情況,同時在一級篩料板2和二級篩料板3篩料完成后可
以在兩個固定板1之間沿傾斜方向的底部取出篩好的物料,而由于固定板1的形狀設置,進
而后續(xù)取料操作提供更大的操作空間。
[0031] 參照圖1至圖4,以及圖6所示,一級篩料板2包括兩個安裝條21,安裝條21與固定板1朝向另一固定板1的側(cè)面鉚接,兩個安裝條21相互正對設置,安裝條21的長度方向與固定
板1的頂端邊沿長度方向相互平行設置,安裝條21的垂直于其長度方向的截面呈類“凹”型
設置,安裝條21的類“凹”型開口朝向遠離固定板1的一側(cè)設置,兩個安裝條21之間固定連接
有若干篩料輥22,若干篩料輥22沿安裝條21的長度方向等間距分布,篩料輥22的兩端分別
與兩個安裝條21的類“凹”型開口的內(nèi)底面固定連接;二級篩料板3的結(jié)構(gòu)與一級篩料板2的
機構(gòu)相似,二級篩料板3的相鄰篩料輥22之間的間距小于一級篩料板2的相鄰篩料輥22之間
的間距。
[0032] 具體的,由于二級篩料板3的結(jié)構(gòu)與一級篩料板2的機構(gòu)相似,且二級篩料板3的相鄰篩料輥22之間的間距小于一級篩料板2的相鄰篩料輥22之間的間距,因此物料經(jīng)過一級
篩料板2時,由于激振器6的振篩作用,從而進行初步篩料,經(jīng)過二級篩料板3后,進一步篩出
更細的物料;另外的,由于安裝條21的橫截面呈類“凹”型設置,而篩料輥22的末端與安裝條
21的類“凹”型開口內(nèi)底面固定連接,因此安裝條21中的類“凹”型開口可以進一步增加與篩
料輥22之間的接觸面積,從而達到提高篩料輥22安裝穩(wěn)定性的作用。
[0033] 參照圖2至圖4,以及圖7所示,導料梁4沿固定板1頂端邊沿的長度方向部分凸出于固定板1外設置,導料梁4包括導料條41,導料條41沿垂直于其長度方向的截面呈類“L”型設
置,導料條41沿彎折方向的兩端呈鈍角設置,導料條41的類“L”開口向上設置且與一級篩料
板2的頂面相互正對,導料條41沿長度方向的兩端均固定連接有連接板42,連接板42與固定
板1鉚接。
[0034] 具體的,導料條41通過兩端固定連接的連接板42與固定板1鉚接,從而取代焊接固定的加工工藝,鉚接加工過程中可以減少對材料加溫焊接的操作,從而減少材料性質(zhì)的改
變,同時對加工工作經(jīng)驗要求較低,操作簡單,具有操作的安全性,同時相比現(xiàn)有技術中采
用焊接的技術,可以避免材料由于焊接過渡而產(chǎn)生斷裂的情況。另外的,由于導料條41的橫
截面呈類“L”型,且導料條41的類“L”開口向上設置且與一級篩料板2的頂面相互正對,因此
在向一級篩料板2放入物料時,導料條41可以對物料起到導料的作用,物料可以從導料條41
的位置進料,最終沿傾斜導料方向下放至一級篩料板2的上方,從而有利于提高物料下料過
程的導向作用。
[0035] 參照圖2至圖4,以及圖8所示,導料條41靠近一級篩料板2的一端一體連接有固定條43,固定條43的長度方向與導料條41的長度方向一致,固定條43向下彎折設置,固定條43
遠離導料條41的端面固定連接有若干切割條44,若干切割條44沿固定條43長度方向等間距
分布,切割條44的長度方向與篩料輥22長度方向交錯設置,切割條44與一級篩料板2的若干
篩料輥22的外周頂面固定連接,切割條44的切割端朝上設置。
[0036] 具體的,通過在固定條43設置若干切割條44,當激振器6的轉(zhuǎn)軸與電機驅(qū)動源連接,且電機驅(qū)動源與地面相對固定,進而使得兩個固定板1在激振器6的激振作用下而進行
不規(guī)則的震動運動,與此同時,切割條44會沿著震動方向進行類線切割運動,進而對一級篩
料板2上物料進行初步切割,從而使一級篩料操作更加順暢,有利于減少在篩料過程中物料
卡死在相鄰篩料輥22之間的位置的情況。
[0037] 參照圖1至圖4所示,由于物料是從導料梁4的位置下放至一級篩料板2上,因此振動篩中靠近導料梁4一側(cè)承受的重力更大,為了減少振動篩中兩個固定板1靠近導料梁4一
側(cè)向外彎曲變形的情況。兩個固定板1之間鉚接有同一底梁5,底梁5位于導料梁4的下方,底
梁5與固定板1的連接點與固定板1平面低端且靠近底梁5一側(cè)頂角重合設置。底梁5與二級
篩料板3相互正對設置,底梁5包括隔料條51,隔料條51沿垂直于其長度方向的截面呈類“L”
型設置,隔料板沿彎折方向的兩端呈鈍角設置,隔料條51的類“L”型開口朝下設置且朝向遠
離二級篩料板3的一側(cè)設置,隔料條51沿彎折方向且靠近地面的一端與垂直于地面設置。
[0038] 具體的,通過在導料梁4的下方設置底梁5,以進一步加強兩個固定板1之間的強度,減少由于承受重力過大而向外彎曲變形的情況。另外的,通過設置橫截面呈類“L”型的
隔料板,使得隔料條51的類“L”型開口朝下設置且朝向遠離二級篩料板3的一側(cè)設置,因此
物料經(jīng)過一級篩料板2初步篩料后落入二級篩料板3,利用隔料板的呈類“L”型開口的拐角
對二級篩料板3上的物料進行隔檔,有利于減少未完成的篩分的物料掉出而與成品混合的
情況,以進一步提高二級篩料板3篩料的精密度。
[0039] 參照圖4、圖5、圖9所示,激振器6包括與固定板1連接的腔體61,腔體61轉(zhuǎn)動插入有驅(qū)動軸62,驅(qū)動軸62為激振器6的轉(zhuǎn)軸,振動篩的兩個相互正對的激振器6的驅(qū)動軸62同軸
轉(zhuǎn)動有同一偏心軸63,驅(qū)動軸62的軸線垂直于固定板1平面設置,驅(qū)動軸62的兩端均凸出于
腔體61外設置,驅(qū)動軸62位于腔體61內(nèi)的內(nèi)周面同軸轉(zhuǎn)動有激振組件,腔體61可拆卸連接
有兩個密封罩617,兩個密封罩617沿驅(qū)動軸62軸線方向分布于腔體61的兩側(cè),密封罩617的
罩口覆蓋腔體61與驅(qū)動軸62之間連接的插入口設置,驅(qū)動軸62凸出密封罩617外設置。
[0040] 具體的,現(xiàn)有的電機驅(qū)動源與地面也是相對固定的,由于腔體61與固定板1相對固定,通過在驅(qū)動軸62上同軸轉(zhuǎn)動設置激振組件,利用驅(qū)動軸62與電機驅(qū)動源連接,從而使驅(qū)
動軸62轉(zhuǎn)動并且?guī)蛹ふ窠M件同步轉(zhuǎn)動,與此同時,由于兩個固定板1的底端設置了起到彈
簧緩沖作用的彈性緩沖裝置7,因此在激振組件的激振作用下而進行不規(guī)則的震動運動,從
而使得激振器6對振動篩起到震動作用;另外的,通過在墻體沿驅(qū)動軸62軸向兩側(cè)設置密封
罩617,為了驅(qū)動軸62的激振組件對腔體61和固定板1起到激振作用,因此驅(qū)動軸62和激振
組件是偏心對接的,因此腔體61的供驅(qū)動軸62插入的插入口與驅(qū)動軸62的外周面之間存在
相應的間隙,且該間隙是難以避免的,進而通過設置密封罩617,使得密封罩617的罩口覆蓋
腔體61與驅(qū)動軸62之間連接的插入口設置,因此在激振器6工作過程中腔體61內(nèi)的潤滑油
會從腔體61與驅(qū)動軸62之間連接的插入口至密封罩617內(nèi),使得密封罩617起到良好的收集
作用,有利于減少潤滑油外漏造成浪費的情況。
[0041] 參照圖4、圖5、圖9所示,腔體61包括供驅(qū)動軸62插入的承重環(huán)611,固定板1貫通有若干供承重環(huán)611插接配合的插孔11,承重環(huán)611的外周面且沿軸線方向的一端向外凸起有
限位環(huán)613,限位環(huán)613位于固定板1遠離另一固定板1的一側(cè)設置,限位環(huán)613與固定板1相
互抵接,承重環(huán)611的外周面插接有連接環(huán)614,連接環(huán)614位于固定板1朝向另一固定板1的
一側(cè)設置,連接環(huán)614通過連接件與限位環(huán)613連接,連接件為螺絲,螺絲螺紋貫通依次螺紋
滾筒限位環(huán)613、插孔11邊沿和連接環(huán)614,從而使限位環(huán)613和連接環(huán)614共同夾緊固定板1
設置,承重環(huán)611沿軸線方向的兩個端面均固定連接有封蓋615,封蓋615的蓋口朝向承重環(huán)
611設置,兩個封蓋615的內(nèi)腔和承重環(huán)611的通道形成腔體61的內(nèi)腔設置,封蓋615的內(nèi)底
面貫通有供驅(qū)動軸62插入的通槽616,通槽616的大小大于驅(qū)動軸62的外周面直徑大小,以
減少驅(qū)動軸62的外周面與通槽616的內(nèi)周面出現(xiàn)碰撞干涉的情況,密封罩617的罩口朝向封
蓋615的通槽616,密封罩617的罩口與封蓋615遠離承重環(huán)611的端面固定連接,密封罩617
的內(nèi)底面貫通有供驅(qū)動軸62通過的直槽618,直槽618的大小大于驅(qū)動軸62的外周面直徑大
小,有利于減少驅(qū)動軸62在工作過程中與直槽618的內(nèi)周面產(chǎn)生碰撞干涉的情況。
[0042] 具體的,為了實現(xiàn)腔體61與固定板1連接的功能,通過在固定板1貫通插孔11,以供承重環(huán)611插接配合,通過設置限位環(huán)613和連接環(huán)614,利用螺絲同時與限位環(huán)613、固定板
1的插孔11邊緣和連接環(huán)614螺紋連接,從而實現(xiàn)承重環(huán)611與固定板1之間的可拆卸連接,
同時使得承重環(huán)611與固定板1保持相對固定,進一步的,通過設置兩個封蓋615,將兩個封
蓋615沿承重環(huán)611軸線方向分布在承重環(huán)611的兩側(cè),且封蓋615的蓋口與承重環(huán)611沿軸
線的端面固定連接,進而使得兩個封蓋615的內(nèi)腔和承重環(huán)611的通道形成腔體61的內(nèi)腔,
用于向內(nèi)添加潤滑油。此外由于密封罩617的罩口朝向封蓋615的通槽616設置,因此腔體61
的內(nèi)腔中的潤滑油可以從通槽616位置向外排至密封罩617內(nèi),從而減少潤滑油的浪費。與
此同時,通過在封蓋615設置通槽616,以及在密封罩617設置直槽618,且通槽616的內(nèi)周面
大小和直槽618的內(nèi)周面大小均大于驅(qū)動軸62的外周面直徑大小,因此激振器6在電機驅(qū)動
源的驅(qū)動作用下,腔體61整體會隨著固定板1的彈性緩沖裝置7的緩沖作用而呈不規(guī)則震動
運動,進而使得激振器6的運轉(zhuǎn)順暢,且降低產(chǎn)生碰撞干涉的情況。
[0043] 參照圖4、圖5、圖9所示,為了實現(xiàn)激振組件的偏心激振作用,驅(qū)動軸62的軸線與承重環(huán)611的軸線之間有間距,激振組件包括與驅(qū)動軸62同軸轉(zhuǎn)動的凸輪621,凸輪621呈類橢
圓形狀設置,驅(qū)動軸62與凸輪621沿長度方向的一端連接,凸輪621的外周面轉(zhuǎn)動嵌設有若
干滾珠622,滾珠622沿凸輪621的外周面圓周方向等間距分布設置,承重環(huán)611的沿軸線方
向的兩個端面均向外凸起有抵接環(huán)612,抵接環(huán)612的內(nèi)周面與承重環(huán)611的內(nèi)周面共面設
置,凸輪621通過滾珠622與抵接環(huán)612的內(nèi)周面相互抵緊。
[0044] 具體的,通過在承重環(huán)611設置抵接環(huán)612,有利于增加承重環(huán)611與凸輪621之間的抵接位置,當承重環(huán)611的內(nèi)周面部分損壞時,而可以通過移動驅(qū)動軸62從而改變凸輪
621與承重環(huán)611內(nèi)周面之間的抵接位置,使得承重環(huán)611可以進行多次使用,提高使用壽
命。另外的,通過在凸輪621的外周面設置滾珠622,有利于減少在驅(qū)動軸62轉(zhuǎn)動過程中,凸
輪621與承重環(huán)611和抵接環(huán)612內(nèi)周面相互抵接摩擦產(chǎn)生的摩擦力,從而使運動更加順暢。
[0045] 參照圖4、圖5、圖9所示,由于腔體61內(nèi)泄漏出來的潤滑油會直接流至密封罩617內(nèi),為了減少密封罩617內(nèi)的潤滑油積滿溢出的情況,需要將密封罩617內(nèi)的潤滑油取出進
行重復利用。密封罩617遠離驅(qū)動軸62的外周面開設有與其內(nèi)腔相連通的通孔,以便于從通
孔處排出密封罩617內(nèi)的潤滑油,通孔螺紋連接有油蓋64,有利于密封密封罩617,減少密封
罩617內(nèi)的潤滑排出的情況。
[0046] 參照圖2和圖10所示,為了實現(xiàn)彈性緩沖裝置7對兩個固定板1整體的震動緩沖作用,并且輔助激振器6實現(xiàn)兩個固定板1產(chǎn)生激振運動的功能。彈性緩沖裝置7包括與固定板
1的低端固定連接的若干緩沖橡膠71,緩沖橡膠71內(nèi)嵌設有承重彈簧,承重彈簧的一端與固
定板1固定連接,若干承重彈簧遠離固定板1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同一支撐于地面的支撐底板
72。
[0047]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按照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內(nèi)容,利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知識和慣用手段,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上述基本技術思想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可
以做出其它多種形式的修改、替換或組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權利保護范圍之內(nèi)。
聲明:
“新型前后尾梁鉚接結(jié)構(gòu)的振動篩”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lián)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