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書: 1.一種懸臂式磨粉機張緊裝置,包括張緊座,所述張緊座設置在側機架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擺動架,所述張緊座上設置有支撐軸,所述擺動架通過滑動軸承轉動連接在所述支撐軸上,所述擺動架的上部設置有張緊輪軸,所述張緊輪軸的外側設置有軸承,所述軸承的外側設置有張緊輪,所述張緊輪軸遠離所述擺動架的一端設置有第一彈性擋圈,所述張緊座與所述擺動架之間設置有用于調整所述擺動架偏轉角度的壓緊機構。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懸臂式磨粉機張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張緊輪軸的一端通過第二螺釘連接在所述擺動架上,所述張緊輪軸的另一端懸空設置,所述張緊輪軸通過所述軸承轉動連接在所述張緊輪軸的懸空端上。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懸臂式磨粉機張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采用密封深溝球軸承。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懸臂式磨粉機張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軸遠離所述張緊座的一端設置有第二彈性擋圈,所述第二彈性擋圈的外側設置有第一螺釘。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懸臂式磨粉機張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擺動架為鑄造一體成型。
說明書: 一種懸臂式磨粉機張緊裝置技術領域[0001] 本發(fā)明涉及碾磨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懸臂式磨粉機張緊裝置。背景技術[0002] 申請?zhí)枮?01210407923.X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磨粉機輥輪傳動機構、磨粉機,在安裝過程中,需要先從兩邊將軸承隔套裝入張緊輪中,涂抹油脂,依次安裝兩邊軸承、擋圈、油封、堵蓋并套裝張緊臂、傳動帶;然后安裝其他張緊結構配件;該結構是“雙耳”式結構,采用中間穿軸兩邊固定的模式,安裝、拆卸較為復雜;雙耳式結構的擺動架屬于薄壁結構,鏜孔過程中不易保證公差、粗糙度;鑄件結構壁厚變動較大,鑄造過程中容易產生缺陷及鑄件變形等問題。發(fā)明內容[0003]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懸臂式磨粉機張緊裝置,解決現(xiàn)有結構中多楔齒楔帶更換時安裝及拆卸較為不便,加工困難,不易保證公差,鑄件鑄造質量不易保證的問題。[0004]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0005] 本發(fā)明一種懸臂式磨粉機張緊裝置,包括張緊座,所述張緊座設置在側機架上,包括擺動架,所述張緊座上設置有支撐軸,所述擺動架通過滑動軸承轉動連接在所述支撐軸上,所述擺動架的上部設置有張緊輪軸,所述張緊輪軸的外側設置有軸承,所述軸承的外側設置有張緊輪,所述張緊輪軸遠離所述擺動架的一端設置有第一彈性擋圈,所述張緊座與所述擺動架之間設置有用于調整所述擺動架偏轉角度的壓緊機構。[0006] 進一步的,所述張緊輪軸的一端通過第二螺釘連接在所述擺動架上,所述張緊輪軸的另一端懸空設置,所述張緊輪軸通過所述軸承轉動連接在所述張緊輪軸的懸空端上。[0007] 再進一步的,所述軸承采用密封深溝球軸承。[0008] 再進一步的,所述支撐軸遠離所述張緊座的一端設置有第二彈性擋圈,所述第二彈性擋圈的外側設置有第一螺釘。[0009] 再進一步的,所述擺動架為鑄造一體成型。[0010]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技術效果:[0011] 本發(fā)明將擺動架從“雙耳”結構變?yōu)椤皯冶邸苯Y構,安裝、拆卸過程大大簡化,省略了原結構中的軸承擋圈、油封、堵蓋,不再需要涂抹油脂,軸承、傳動帶等易損件維修更換方便;結構簡單,加工穩(wěn)定性好,不易產生震動,加工公差容易保證;鑄件結構厚度變化均勻,利于鑄造工藝,不易產生沙眼、孔洞、變形等缺陷,降低了鑄造廢品率。附圖說明[0012] 下面結合附圖說明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0013] 圖1為本發(fā)明懸臂式磨粉機張緊裝置主視圖;[0014] 圖2為本發(fā)明A?A方向剖視圖;[0015] 附圖標記說明:1、張緊輪;2、軸承;3、張緊輪軸;4、第一彈性擋圈;5、張緊座;6、擺動架;7、支撐軸;8、側機架;9、小軸;10、拉桿;11、支撐墊;12、壓簧;13、壓墊;14、調節(jié)螺母;15、第一傳動輪;16、第二傳動輪;17、傳動帶;18、滑動軸承;19、第二彈性擋圈;20、第一螺釘;21、第二螺釘。
具體實施方式[0016] 為了使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發(fā)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fā)明。[0017] 需要說明的是,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shù)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叭舾伞钡暮x是一個或一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0018] 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fā)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0019] 如圖1?2所示,一種懸臂式磨粉機張緊裝置,包括張緊座5,所述張緊座5設置在側機架8上,包括擺動架6,所述張緊座5上設置有支撐軸7,所述擺動架6通過滑動軸承18轉動連接在所述支撐軸7上,所述擺動架6的上部設置有張緊輪軸3,所述張緊輪軸3的外側設置有軸承2,所述軸承2的外側設置有張緊輪1,所述張緊輪軸3遠離所述擺動架6的一端設置有第一彈性擋圈4,所述張緊座5與所述擺動架6之間設置有用于調整所述擺動架6偏轉角度的壓緊機構;本發(fā)明將擺動架從“雙耳”結構變?yōu)椤皯冶邸苯Y構,達到了便于安裝、拆卸,易于加工,提高鑄件質量的目的。[0020] 具體來說,所述張緊輪軸3的一端通過第二螺釘21連接在所述擺動架6上,所述張緊輪軸3的另一端懸空設置,所述張緊輪軸3通過所述軸承2轉動連接在所述張緊輪軸3的懸空端上。[0021] 所述軸承2采用密封深溝球軸承,無需涂抹潤滑油脂,安裝過程簡單。[0022] 所述支撐軸7遠離所述張緊座5的一端設置有第二彈性擋圈19,所述第二彈性擋圈19的外側設置有第一螺釘20。
[0023] 所述擺動架6為鑄造一體成型,結構簡單,加工穩(wěn)定性好,不易產生震動,加工公差容易保證;鑄件結構厚度變化均勻,利于鑄造工藝,不易產生沙眼、孔洞、變形等缺陷,降低了鑄造廢品率。[0024] 所述壓緊機構包括拉桿10,所述拉桿10的頂端通過小軸9與所述張緊座5連接,所述拉桿10的底端設置有螺紋,所述拉桿10的外周面上套設有壓簧12,所述壓簧12的頂面設置有支撐墊11,所述支撐墊11與所述擺動架6頂接,所述支撐墊11上與所述擺動架6接合的部位設有定位支點,所述擺動架6上設有與該定位支點對應的凹陷部,所述壓簧12的底面設置有壓墊13,所述壓墊13的下方設置有調節(jié)螺母14,所述調節(jié)螺母14與所述拉桿10的底端螺紋連接。[0025] 本發(fā)明的安裝過程如下:[0026] 首先,需要先從兩邊將軸承2裝入張緊輪1內,然后,將帶有軸承2的張緊輪1裝入張緊輪軸3上,在張緊輪軸3遠離擺動架6的一端安裝第一彈性擋圈4,最后安裝其他張緊結構。[0027] 張緊輪1可繞張緊輪軸3轉動,張緊輪軸3與擺動架6固定連接,擺動架6可沿支撐軸7轉動,拉桿10可繞小軸9轉動;在工作過程中當?shù)谝粋鲃虞?5、第二傳動輪16的間距變動,需要調整傳動帶17松緊時,首先調整調節(jié)螺母14,壓縮壓簧12的長度,帶動擺動架6以支撐軸7為圓心進行擺動,張緊輪1同樣隨著擺動架6進行擺動,進而調整傳動帶17松緊。
[0028] 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僅是對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發(fā)明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發(fā)明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做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發(fā)明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聲明:
“懸臂式磨粉機張緊裝置”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lián)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