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加固修復石質遺址的材料,具體說是一種修復保護石質文物的水硬性蠣灰,將蛤貝殼在1000℃~1100℃焙燒爐中焙燒2小時,出爐后自然冷卻至環(huán)境溫度,而后粉碎至150目即得。本發(fā)明主要用于修復磚石質文物的膠凝材料。將150目修復保護石質文物的水硬性蠣灰與100目石英砂,以1∶1質量比混合均勻,得膠凝材料。使用時,按照膠凝材料∶水的質量比例為100∶50的配比攪拌均勻制成漿材。本發(fā)明化學組成、礦物成分和物理力學性質,與近幾年我國文物界從德國引進的修復石質文物的水硬性石灰NHL-2基本相近。本發(fā)明解決了磚石質文物加固后的強度、耐久性及耐候性問題,為修復缺損磚石文物提供了一種與磚石結合牢固的新型材料。
聲明:
“修復保護石質文物的水硬性蠣灰”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lián)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