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碳鉻鎂礦纖維強化粉煤灰復合材料,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碳鉻鎂礦纖維強化粉煤灰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技術,其組成及重量份為:碳鉻鎂礦纖維0.2~8份,粉煤灰20~55份,砂子25~35份,水泥11~22份,熟石灰11~22份,石膏5~15份,減水劑0.1~2份。將碳鉻鎂礦纖維、粉煤灰、砂子、水泥、熟石灰、石膏和減水劑干混均勻,加入總重量18%~40%的水攪拌均勻,并壓注或振動成型后養(yǎng)護即可得到碳鉻鎂礦纖維強化粉煤灰復合材料。使用碳鉻鎂礦纖維作為增強相,得到抗壓強度和抗彎強度明顯增強的粉煤灰復合材料,該復合材料為常溫養(yǎng)護的粉煤灰復合材料,在建筑材料、環(huán)境保護、道路、普通塔壩和橋梁等領域將具有廣泛的應用。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高強玻纖增強ABS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它是由ABS、玻璃纖維和相容劑制備而成,其中,所述相容劑是由環(huán)氧樹脂和苯乙烯-馬來酸酐共聚物復配而成。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用環(huán)氧樹脂和苯乙烯-馬來酸酐共聚物復配作為相容劑,具有很好的增容作用,玻璃纖維和ABS基體可以較好的粘結,所制得的玻纖增強ABS復合材料具有很好的強度、韌性、耐熱性能、流動性能等,翹曲度得以理想解決,復合材料在注塑成型過程中不產生“浮纖”現(xiàn)象,具有很好的表面質量和良好的加工性能,并且,本發(fā)明所提供的制備工藝簡單,適合大規(guī)模推廣應用。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還原石墨烯復合材料構建的電化學手性傳感器,還原石墨烯復合材料是以手性大環(huán)化合物功能化還原石墨烯后制得,所述手性大環(huán)化合物的分子式為C49H66N6O6。電化學手性傳感器,是以所述還原石墨烯復合材料修飾基底電極構建而成。該還原石墨烯復合材料構建的電化學手性傳感器是在酪氨酸對映體的識別和檢測中應用。本發(fā)明的還原石墨烯復合材料能夠用于電化學手性傳感器基底電極的修飾,實現(xiàn)對酪氨酸對映體的識別和檢測,具有操作簡便、響應快速、成本低廉、準確度高、靈敏度高、檢出限低的特點。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與磷雜菲和聚磷腈雙基協(xié)效的阻燃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屬于阻燃復合材料領域。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與磷雜菲和聚磷腈雙基協(xié)效的阻燃復合材料,按重量份計,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80?95份,氣相阻燃劑1.5?5份,凝聚相阻燃劑1.5?5份,增容劑5?10份和抗氧劑0.5份組成。本發(fā)明還公開了上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與磷雜菲和聚磷腈雙基協(xié)效的阻燃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及其應用。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與磷雜菲和聚磷腈雙基協(xié)效的阻燃復合材料能夠形成雙基協(xié)效和三元素協(xié)效作用,具有優(yōu)異的阻燃性能、優(yōu)異界面相容性和優(yōu)異機械力學性能。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海綿鈦添加石墨烯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其中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稱取石墨烯納米片,超聲分散;(2)將海綿鈦粉混入石墨烯分散液中同時進行超聲分散和磁力攪拌;(3)將分散完畢的混合泥進行真空干燥;(4)將步驟(3)中的混合粉粉末放入鋼制模具中進行單向靜壓;(5)將步驟S4中的壓制樣品進行真空燒結;(6)燒結完畢后,燒結樣品隨爐冷卻至室溫,取出樣品;本發(fā)明的海綿鈦添加石墨烯的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提供一種具有輕質強硬的鈦基復合材料,其采用超聲分散與真空燒結相結合的技術制備復合材料,以獲得輕質、高比強度的新型復合材料。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復合材料初加工裝置,屬于復合板生產技術領域,包括用于破裂復合材料的碎料裝置、用于切斷復合材料的切料裝置以及用于對復合材料進行分絲的分絲裝置,所述碎料裝置的輸出端對應所述切料裝置的輸入端,所述切料裝置的輸出端對應所述分絲裝置的輸入端。本復合材料初加工裝置依次采用碎料裝置對復合材料進行自動破裂處理,采用切料裝置對復合材料進行自動切斷處理,采用分絲裝置對復合材料進行自動分絲處理,具有固定且合理的處理步驟,不但可以提高處理效率,節(jié)省人力成本,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初加工后材料的質量,彌補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黑硼錫鎂礦纖維強化粉煤灰復合材料,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黑硼錫鎂礦纖維強化粉煤灰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技術,其組成及重量份為:黑硼錫鎂礦纖維0.2~8份,粉煤灰20~55份,砂子25~35份,水泥11~22份,熟石灰11~22份,石膏5~15份,減水劑0.1~2份。將黑硼錫鎂礦纖維、粉煤灰、砂子、水泥、熟石灰、石膏和減水劑干混均勻,加入總重量18%~40%的水攪拌均勻,并壓注或振動成型后養(yǎng)護即可得到黑硼錫鎂礦纖維強化粉煤灰復合材料。使用黑硼錫鎂礦纖維作為增強相,得到抗壓強度和抗彎強度明顯增強的粉煤灰復合材料,該復合材料為常溫養(yǎng)護的粉煤灰復合材料,在建筑材料、環(huán)境保護、道路、普通塔壩和橋梁等領域將具有廣泛的應用。
本發(fā)明屬于復合材料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礦用刮板運輸機用的高強復合材料,包括纖維高強復合材料;所述纖維高強復合材料包括增強層、磨耗層和緩沖層;所述纖維高強復合材料增強層所用的纖維為玻璃纖維、碳纖維、玄武巖纖維多種組合制成;通過使用新型的高強復合材料替代傳統(tǒng)的笨重金屬材料,解決了刮板輸送機較為沉重,在井下搬運困難的問題,刮板輸送機截面為“Η”結構,通過中部板與兩端鏈條通過的地方貼附耐磨陶瓷塊,起到了耐磨損的作用,通過采用纖維高強復合材料并在材料上貼附耐磨陶瓷塊,其重量比金屬材料輕,其耐磨性也比金屬的高,便于井下對刮板輸送機搬運。
一種V型復合材料件的低成本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在陽模上鋪貼脫模布使其成為預復合材料預制件;然后在內貼有脫模布的復合材料預制件1內腔底部塞入與制件理論內型相配合的軟模;軟模與復合材料預制件以及復合材料預制件與陰模一須緊密貼合;將內鋪覆有脫模布的陰模二裝配到陰模一上,且在陰模二與陰模一之間的裝配區(qū)形成密封層;往復合材料預制件內表面鋪覆真空袋;分別將真空管路與真空泵連接,將正壓管路與空氣壓縮機連接,然后放入烘箱并按樹脂基體的固化制度進行固化。通過該技術手段本發(fā)明取得的有益效果為,該V型復合材料件的低成本成型方法不僅能夠保證制品的外表面的質量,而且受熱后的軟模膨脹能保證內腔底部的質量。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復合材料加工裝置、工藝及復合板,屬于復合板生產領域,包括用于將復合材料破裂的碎料裝置、用于將破裂后的復合材料切斷的切料裝置、用于將切斷后的復合材料分絲的分絲裝置、用于將分絲后的復合材料與膠料混合的攪拌裝置、用于將混有膠料的復合材料平鋪的鋪料裝置以及用于將平鋪后的復合材料壓制成復合板的成型裝置。本復合材料加工裝置、工藝步驟合理,分工明確,整個加工過程自動化程度高,生產成本低,效率高,且生產出的復合板成品性狀穩(wěn)定,質量較高,本復合板采用多根復合材料絲壓制復合而成,具有優(yōu)良的耐高溫性和防潮性,且柔韌性更好,有效彌補了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
本發(fā)明屬于防霉劑制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木質復合材料防霉劑的制備方法。本發(fā)明利用三乙胺三氟化氫和六氟磷酸銨的混合溶液制備出潤脹液,使油性的天然防霉液能夠在木質復合材料內部深處穩(wěn)定吸附,不僅在于它對木質復合材料的抑菌防霉作用,毒性較小,還能降低木質復合材料的吸水性能,此外將高鈦礦渣硫酸提取的耐堿填料中重金屬離子多為硫酸鹽形式存在,使木質復合材料表面強度和防滲性能提高,提高了防霉劑的防潮性能和防霉效用時間;制備得到粘附劑,能夠顯著提高防腐液中金屬離子對木質復合材料纖維的結合力,降低金屬離子對人的影響,具有緩釋功能,還能在堿性木質復合材料作為中和物質,降低酸性抑菌成分的損失,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快速監(jiān)測膠乳共沉法制備NR/CB復合材料共沉行為的方法。本發(fā)明將NR/CB共沉膠料烘干后保持初始形貌直接在未噴金條件下使用SEM進行檢測,通過觀察SEM?檢測結果中的“膠塊”及“膠束”的狀態(tài),以監(jiān)測橡膠復合材料的吸附共沉行為,與通過膠料硫化、或專門制備試驗樣品等測定橡膠復合材料的其他性能來判斷橡膠復合材料的CB分散性的方法相比,用本發(fā)明的方法判斷橡膠復合材料中CB的分散性操作更為簡單、方便。采用本發(fā)明即可監(jiān)測膠乳共沉法制備NR/CB復合材料共沉行為是否達到需求,對監(jiān)測膠乳共沉法制備橡膠復合材料的產品質量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發(fā)明思路新穎,操作快捷,效果明顯。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無鹵阻燃長玻纖增強聚丙烯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本發(fā)明采用聚丙烯作為基體樹脂,采用季磷鹽插層蒙脫土作為協(xié)效劑使無鹵阻燃長玻纖增強聚丙烯復合材料在阻燃性能和力學性能兩方面同時產生協(xié)效作用,以PP-g-MAH或PP-g-GMA作為相容劑,該相容劑增強了聚丙烯與玻纖之間的結合力,并采用一步法制備無鹵阻燃長纖維增強聚丙烯復合材料,即將連續(xù)的纖維通過浸漬模具完成基體樹脂對纖維的浸漬,然后在包覆模具中完成帶有無鹵阻燃劑的基體熔體在浸漬料條上的包覆,這樣的方式不僅工藝簡單,而且制得的產品不但獲得優(yōu)異的阻燃性,且力學性能也產生協(xié)效,同時環(huán)保,并解決了無鹵阻燃長玻纖增強聚丙烯復合材料易出現(xiàn)的“浮纖”現(xiàn)象。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復合材料初加工裝置,屬于復合板生產技術領域,包括用于破裂復合材料的碎料裝置、用于切斷復合材料的切料裝置以及用于對復合材料進行分絲的分絲裝置,所述碎料裝置的輸出端對應所述切料裝置的輸入端,所述切料裝置的輸出端對應所述分絲裝置的輸入端。本復合材料初加工裝置及工藝依次采用碎料裝置對復合材料進行自動破裂處理,采用切料裝置對復合材料進行自動切斷處理,采用分絲裝置對復合材料進行自動分絲處理,具有固定且合理的處理步驟,不但可以提高處理效率,節(jié)省人力成本,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初加工后材料的質量,彌補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可輻照交聯(lián)耐熱改性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劑含有官能團N?(羧基苯基)馬來酰亞胺。本發(fā)明制備了含有特定官能團的N?(羧基苯基)馬來酰亞胺(CPMI),及CPMI的二元、三元及以上的共聚物等;該類聚合物具有良好的耐熱性能,不僅可以作為PVC、ABS等普通塑料的耐熱改性劑,也可以作為PLA、PA、PPO等工程塑料的耐熱改性劑且效果良好。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可輻照交聯(lián)耐熱改性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劑含有官能團N?(氟基苯基)馬來酰亞胺。本發(fā)明制備了含有特定官能團的N?(氟基苯基)馬來酰亞胺(FPMI),及FPMI的二元、三元及以上的共聚物等;該類聚合物具有良好的耐熱性能,不僅可以作為PVC、ABS等普通塑料的耐熱改性劑,也可以作為PA、PPO等工程塑料的耐熱改性劑且效果良好。如專利CN?104356297A、CN107474185B報道的N?苯基馬來酰亞胺/馬來酸酐及CPMI?KH550?St等二元共聚物雖然能夠提高PA、PPO等的耐熱溫度,但是在使用同等質量份數(shù)時,本發(fā)明的耐熱性能提高的較多。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復合材料折疊舵扭桿及制造方法,所述扭桿包括扭桿本體,扭桿本體外側面設有使用碳纖維復合材料組成的增強層;所述制造方法包括選用優(yōu)質合金鋼毛坯、將毛坯放入環(huán)氧樹脂液體中浸漬、在毛坯外表面纏繞碳纖維材料、在高溫和真空條件下使毛坯進行固化反應等步驟;使用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使用簡單的工藝技術方法,選用優(yōu)質的扭桿本體材料,保持了扭桿足夠的韌性,提高了扭桿的貯能能力,增加了折疊舵扭桿的抗扭強度、耐熱性、耐磨性、耐溶劑性以及穩(wěn)定性,在導彈高速飛行時,使彈翼可靠地展開,避免了扭桿在長期使用過程中遭到破壞,延長了扭桿的使用壽命,本發(fā)明可適用于各類從空中發(fā)射的導彈的折疊舵面或翼面。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高性能無鹵阻燃長纖維增強聚乳酸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本發(fā)明采用聚乳酸作為基體樹脂,加入擴鏈劑提高聚乳酸的加工溫度,以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的三元無規(guī)共聚物作為相容劑,該相容劑不僅增強基體樹脂與纖維之間的結合力,而且還提高了基體樹脂與增韌劑之間的相容性,并采用一步法制備無鹵阻燃長纖維增強PLC復合材料,即將連續(xù)的纖維通過浸漬模具完成基體樹脂對纖維的浸漬,然后在包覆模具中完成帶有含鹵阻燃劑的基體熔體在浸漬料條上的包覆,然后進行冷卻、牽引、最后通過切粒機切成所需長度,與現(xiàn)有的兩步法相比,這樣的方式不僅工藝簡單,而且制得的產品力學性能優(yōu)異,并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
本發(fā)明涉及聚合物改性領域,具體而言,提供了一種植物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用增韌凝膠及其制備方法、植物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所述植物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用增韌凝膠采用植物油和二元酸酐制備而成,植物油和二元酸酐的摩爾比為1:1?1:10,二元酸酐包括辛二酸酐、壬二酸酐或癸二酸酐中的至少一種。該增韌凝膠具有密度小、孔隙率大和彈性好的橡膠類特征,添加到植物纖維增強復合材料中,能夠起到類似橡膠的增韌效果,并且原料環(huán)??稍偕杀镜土?。
本發(fā)明屬于鋰原電池正極材料制備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鉻氧化物/CNTS復合材料及其制備與應用,所述鉻氧化物/CNTS復合材料以鉻氧化物與碳納米管為原料,采用高溫固相法或高能球磨法制作而成,本發(fā)明使用導電性好的CNTS與鉻氧化物進行復合,得到的復合材料導電性得到明顯改善,容量升高,倍率性能提升。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納微米級超細粉體復合材料模壓成型方法及設備,具有可更換的限位裝置,以適應不同厚度粉壓成型塊體的壓制;可使模具側壁能按要求的膨脹量同步張開的凸輪傳動機構組件能在受壓情況下調整模具側壁的受力狀態(tài)以釋放彈性后效;水平卸料裝置,提起模具卸載。采用真空負壓過濾裝置以避免環(huán)境污染并提高粉料的表觀密度,降低模具尺寸;具備氣流導向、排出的排氣墊板;用于成型后塊體的卸載。本發(fā)明能高質量、高精度地完成具備較高機械強度和幾何精度的納微米級超細粉體復合材料平面及各種異形構件的成型,以適應不同工業(yè)領域的應用要求。且粉體不會污染環(huán)境。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新型碳纖維高分子復合材料耐壓艙體,該耐壓艙體包括圓筒狀的艙體和位于艙體兩端的端蓋7兩個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艙體由內至外依次為內防護層1、碳纖維筒體2、防滲層3、外防護層4,艙體兩端通過連接件5和密封圈6與端蓋7密封連接,且艙體與連接件5膠接,本發(fā)明同時公開了如上所述的一種新型碳纖維高分子復合材料耐壓艙體的制作工藝,包括如下步驟:模具準備,膠料配制,碳纖維筒體纏繞、固化、與連接件的膠接、防滲層的加工、防護層的加工、裝配端蓋;該碳纖維高分子復合材料耐壓艙體可滿足深海高低溫惡劣壓環(huán)境使用,解決了復合材料高壓狀態(tài)下滲漏和密封問題,耐壓強度高。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以MoO3棒狀結構納米線為固體潤滑相的TiAl基自潤滑復合材料,由Ti單質、Al單質、Cr單質和B單質及MoO3棒狀結構納米線制備而成,其中Ti與Al粉末的原子比為48 : 47,Cr單質的摩爾數(shù)為Ti與Al單質總摩爾數(shù)的2?7%,B單質的摩爾數(shù)為Ti與Al單質總摩爾數(shù)的3?8%,Cr單質、B單質總摩爾數(shù)為Ti單質、Al單質總摩爾數(shù)的5?10%,MoO3棒狀結構納米線為Ti、Al、Cr和B單質總質量的5?10%。本發(fā)明是采用放電等離子燒結等工藝制備TiAl基自潤滑復合材料,制備的復合材料純度高及組織結構致密、摩擦學性能優(yōu)異,制備周期短,操作簡單且易控制。
本發(fā)明屬于化工領域,尤其是基于GO/Fe3O4/β?CD磁性納米復合材料高靈敏檢測多環(huán)芳烴電化學方法,采用一步原位法合成磁性納米復合材料GO/Fe3O4,再合成GO/Fe3O4/β?CD納米復合材料,根據(jù)環(huán)糊精(β?CD)與多環(huán)芳烴之間的主客體識別關系實現(xiàn)多環(huán)芳烴的檢測,具有響應速度快、靈敏度高、穩(wěn)定性好、選擇性好、檢測線寬等優(yōu)點。
本發(fā)明屬于熱電池電極材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Ag修飾層間鑲嵌SnS2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首先將輕度刻蝕的石墨烯材料進行金屬Ag修飾后,分散于溶劑中形成分散液,然后將2D層間材料、錫源、硫源溶于溶劑中形成溶液,加入到Ag修飾的石墨烯的分散液中,機械攪拌下充分反應,最后經高溫反應后制成Ag修飾層間鑲嵌SnS2復合材料;本發(fā)明的Ag修飾層間鑲嵌SnS2復合材料具有體積膨脹率小,導電性優(yōu)、比容量高,熱穩(wěn)定性好、容量大的特點。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用于復合材料或復合材料與金屬的連接結構及連接方法,所述連接結構包括安裝在連接系統(tǒng)內部安裝孔處的膨脹套、穿過膨脹套實現(xiàn)與螺母連接的螺栓以及螺母本身。采用本發(fā)明所述的連接結構對復合材料進行連接,由于所述螺栓、膨脹套和螺母采用特定結構及不同材料,可解決復合材料構件無法實現(xiàn)直接過盈連接的問題,復合材料壓縮強度低的問題、連接系統(tǒng)防松問題、連接系統(tǒng)適應厚度在一定范圍內變化的問題,能提高連接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并具有結構簡單,重量輕,連接可靠,裝配使用方便,防腐及裝配工藝性好的優(yōu)點,適用于復合材料結構或復合材料與金屬復合結構以及其他類似結構的連接。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yī)用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兒科臨床手持式喉部痰液吸取組件,包括防護帽、吸痰裝置、手柄以及控制箱,所述防護帽外端設有防水層,所述防水層底端設有紫外線殺菌燈,所述防護帽內端固定有吸痰頭,所述吸痰頭兩端設有內窺探頭,所述吸痰頭一端設有伸縮桿,所述伸縮桿基面設有固定孔,所述伸縮桿一端設有固定桿,所述固定桿表面設有調節(jié)螺栓,所述吸痰裝置設有橡膠氣囊、連接管以及吸痰管,所述橡膠氣囊一端設有壓塊,所述橡膠氣囊另一端設有支撐塊,所述手柄外端設有握持凹槽,通過設置的吸痰裝置,本實用使用時更加的方便,能夠輕松的將兒童喉部的痰液吸出,使得設備使用時更加的高效。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具有電阻負溫度系數(shù)(NTC)鐵漿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①按配方將Pb3O4∶SiO2∶ZnO∶B2O3按質量比48~55∶10∶20∶15~22配料,通過球磨充分混合,并烘干過篩后在1000℃保溫30min,得到的反應物經淬火、粉碎、球磨后得到玻璃粉備用;②將一種超細鐵粉與上一步驟中制備的玻璃粉按質量比1∶0.15~0.45配料,混合后加入一定量的有機載體用三輥研磨機軋漿得到鐵漿;③應用該鐵漿時,在空氣爐中燒結。本發(fā)明研制出的厚膜鐵漿,具有明顯的線性NTC效應,電阻溫度系數(shù)(TCR)較高,TCR可達-5000~-10000ppm/℃,同時方阻較低,Rs<2KΩ/□。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錳鈷銅體系非線性負溫度系數(shù)(NTC)厚膜電子漿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①將下述化合物按摩爾組分比混合:乙酸錳1.1~1.85,硝酸鈷0.5~0.95,硫酸銅0.6~0.9;②根據(jù)配方配置濃度一定的反應前含錳鈷銅離子的水溶液,然后在一定溫度和攪拌速度下加入碳酸鉀溶液共沉淀;③沉淀物用去離子水反復清洗并過濾烘干后,在一定溫度下加熱分解生成NTC陶瓷前驅物;④將NTC陶瓷前驅物與一定比例的玻璃粉進行高速球磨混合;⑤加入一定量的有機載體軋制成漿料。本發(fā)明不僅可研制出超低方阻的NTC漿料配方,燒結后室溫電阻率在5~50Ω.cm之間,應用該漿料制備的NTC器件阻值可低至1~5Ω,B值在2000K以上,本發(fā)明所提供的技術方案對低阻厚膜NTC漿料的工業(yè)化生產具有重要實用價值。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低電阻率抗老化NTC熱敏陶瓷材料及其制備方法,由配方原料:yLaMnO3?(1?y)Co1.45Mn1.55?xNixO4,x值≤0.7,y≤0.3制成。其制備方法包括(1)配料、烘干、預燒、混料、造粒、排膠和燒結工藝、涂銀等步驟,本發(fā)明所研制的NTC材料配方具有低電阻率,老化性能優(yōu)異,經過150℃下200h的老化,R(阻值)與B(材料常數(shù))的變化率均小于1%,采用該材料制備的熱敏元器件具有高精度、長壽命、高可靠等優(yōu)點。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貴州有色金屬材料制備及加工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fā)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yè)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