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書: 1.一種用于選礦用篩選設備,包括裝置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架(1)的底部靠近一側的位置開設有雜料口(11),所述裝置架(1)的內表面之間靠近另一側頂部的位置轉動連接有第一滾筒(2),所述第一滾筒(2)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第一磁吸套(21),所述裝置架(1)的內表面之間位于第一滾筒(2)的左側位置固定連接有第一圓柱(22),所述第一圓柱(22)的外表面套設有第一刮料板(23),所述裝置架(1)的內表面之間位于第一刮料板(23)的下方固定連接有第一固定板(24),所述第一固定板(24)的頂部等距固定連接有多個第一彈簧(25),所述第一彈簧(25)的頂部與第一刮料板(23)的底部呈固定連接,所述裝置架(1)的內表面之間位于第一滾筒(2)左側的位置轉動連接有第二滾筒(3),所述第二滾筒(3)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第二磁吸套(31),所述裝置架(1)的內表面之間固定連接有第二圓柱(32),所述第二圓柱(32)的外表面套設有第二刮料板(33),所述裝置架(1)的內表面之間位于第二刮料板(33)的下方固定連接有第二固定板(34),所述第二固定板(34)的頂部等距固定連接有多個第二彈簧(35)。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選礦用篩選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架(1)的內表面之間轉動連接有第一轉動輪(5),所述裝置架(1)的內表面之間轉動連接有第二轉動輪(51),所述第一轉動輪(5)和第二轉動輪(51)的外表面之間傳動連接有第一傳動帶(52)。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選礦用篩選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架(1)的內表面之間轉動連接有第三轉動輪(53),所述裝置架(1)的內表面之間轉動連接有第四轉動輪(54),所述第三轉動輪(53)和第四轉動輪(54)的外表面之間傳動連接有第二傳動帶(55)。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選礦用篩選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架(1)的內表面之間固定連接有斜板(56),所述裝置架(1)的后表面固定安裝有驅動電機(57),所述驅動電機(57)輸出端滑動貫穿裝置架(1)外表面并延伸至內部,所述驅動電機(57)輸出端與第一滾筒(2)的后端面中心處呈固定連接。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選礦用篩選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傳動帶(52)的位置位于第一滾筒(2)的下方,所述第二傳動帶(55)的位置位于第二滾筒(3)的下方,所述斜板(56)的位置位于雜料口(11)的左側。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選礦用篩選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滾筒(2)的前表面中心處固定連接有第一皮帶輪(4),所述第一轉動輪(5)的前表面中心處固定連接有第二皮帶輪(41),所述第二滾筒(3)的前表面中心處固定連接有第三皮帶輪(42),所述第三轉動輪(53)的前表面中心處固定連接有第四皮帶輪(43)。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選礦用篩選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皮帶輪(4)和第二皮帶輪(41)的外表面之間傳動連接有第三皮帶(46),所述第一皮帶輪(4)和第三皮帶輪(42)的外表面之間傳動連接有第二皮帶(45),所述第三皮帶輪(42)和第四皮帶輪(43)的外表面之間傳動連接有第一皮帶(44)。
8.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選礦用篩選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皮帶輪(4)、第二皮帶輪(41)、第三皮帶輪(42)和第四皮帶輪(43)的外表面均滑動貫穿裝置架(1)的外表面。
9.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選礦用篩選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刮料板(23)的外表面與第一磁吸套(21)的外表面呈貼合設置,所述第二刮料板(33)的外表面與第二磁吸套(31)的外表面呈貼合設置。
說明書: 一種用于選礦用篩選設備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選礦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選礦用篩選設備。
背景技術
選礦是根據(jù)礦石中不同礦物的物理、化學性質,把礦石破碎磨細以后,采用重選法、
浮選法、磁選法、電選法等方法,將有用礦物與脈石礦物分開,并使各種共生(伴生)的有用礦物盡可能相互分離,除去或降低有害雜質,以獲得冶煉或其他工業(yè)所需原料的過程。
現(xiàn)有技術中,如中國專利公開號:CN208894399U,公開了一種選礦設備,它包括,機架,機架轉動連接有第一轉動輥和第二轉動輥,第一轉動輥和第二轉動輥中心軸線相互平行且第一轉動輥和第二轉動輥中心軸線相對水平面的夾角為α,其中α滿足:3°≤α≤8°,第一轉動輥和第二轉動輥上繞設有皮帶,機架上還設有驅動第一轉動輥轉動進而帶動皮帶動作的電機,皮帶表面設有隨皮帶運動的毛氈,機架且位于皮帶較高的一側設有用于往毛氈上淋水的淋水管,淋水管經(jīng)過球閥與水源連接,機架且位于皮帶較低的一側設有用于承接從毛氈上流下的水和礦漿的第一接料斗,機架且位于皮帶尾部的正下方設有用于承接從毛氈上落下的礦物的第二承接斗;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的優(yōu)點。
但是采用重選法時進行篩選時,可以將大部分的精礦和中礦分離出來,但是也可能會出現(xiàn)部分的精礦與被混入
尾礦中,從而導致資源的浪費,礦石篩選作為礦產品生產中最重要的一道程序,篩選程序應該更加細膩,逐步篩選提取,重選法篩選只能夠粗糙篩選,無法對金屬精礦進行有效的分離篩選,因此,我們提出一種用于選礦用篩選設備。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采用重選法時進行篩選時,可以將大部分的精礦和中礦分離出來,但是也可能會出現(xiàn)部分的精礦與被混入尾礦中,從而導致資源的浪費,礦石篩選作為礦產品生產中最重要的一道程序,篩選程序應該更加細膩,逐步篩選提取,重選法篩選只能夠粗糙篩選,無法對金屬精礦進行有效的分離篩選的問題,而提出的一種用于選礦用篩選設備。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選礦用篩選設備,包括裝置架,所述裝置架的底部靠近一側的位置開設有雜料口,所述裝置架的內表面之間靠近另一側頂部的位置轉動連接有第一滾筒,所述第一滾筒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第一磁吸套,所述裝置架的內表面之間位于第一滾筒的左側位置固定連接有第一圓柱,所述第一圓柱的外表面套設有第一刮料板,所述裝置架的內表面之間位于第一刮料板的下方固定連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頂部等距固定連接有多個第一彈簧,所述第一彈簧的頂部與第一刮料板的底部呈固定連接,所述裝置架的內表面之間位于第一滾筒左側的位置轉動連接有第二滾筒,所述第二滾筒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第二磁吸套,所述裝置架的內表面之間固定連接有第二圓柱,所述第二圓柱的外表面套設有第二刮料板,所述裝置架的內表面之間位于第二刮料板的下方固定連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頂部等距固定連接有多個第二彈簧。
優(yōu)選的,所述裝置架的內表面之間轉動連接有第一轉動輪,所述裝置架的內表面之間轉動連接有第二轉動輪,所述第一轉動輪和第二轉動輪的外表面之間傳動連接有第一傳動帶。
優(yōu)選的,所述裝置架的內表面之間轉動連接有第三轉動輪,所述裝置架的內表面之間轉動連接有第四轉動輪,所述第三轉動輪和第四轉動輪的外表面之間傳動連接有第二傳動帶。
優(yōu)選的,所述裝置架的內表面之間固定連接有斜板,所述裝置架的后表面固定安裝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輸出端滑動貫穿裝置架外表面并延伸至內部,所述驅動電機輸出端與第一滾筒的后端面中心處呈固定連接。
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傳動帶的位置位于第一滾筒的下方,所述第二傳動帶的位置位于第二滾筒的下方,所述斜板的位置位于雜料口的左側。
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滾筒的前表面中心處固定連接有第一皮帶輪,所述第一轉動輪的前表面中心處固定連接有第二皮帶輪,所述第二滾筒的前表面中心處固定連接有第三皮帶輪,所述第三轉動輪的前表面中心處固定連接有第四皮帶輪。
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皮帶輪和第二皮帶輪的外表面之間傳動連接有第三皮帶,所述第一皮帶輪和第三皮帶輪的外表面之間傳動連接有第二皮帶,所述第三皮帶輪和第四皮帶輪的外表面之間傳動連接有第一皮帶。
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皮帶輪、第二皮帶輪、第三皮帶輪和第四皮帶輪的外表面均滑動貫穿裝置架的外表面。
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刮料板的外表面與第一磁吸套的外表面呈貼合設置,所述第二刮料板的外表面與第二磁吸套的外表面呈貼合設置。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和積極效果在于,
1、本實用新型中,通過將破碎礦石輸送到第一傳動帶上時,破碎礦石在第一傳動帶的上方移動時,第一磁吸套和第二磁吸套將其中的金屬精礦吸附住,轉動時第一刮料板和第二刮料板將第一磁吸套和第二磁吸套外表面的金屬精礦刮下并滑到第二傳動帶上方,從而起到了將金屬精礦篩選出的作用,使篩選程序更細膩。
2、本實用新型中,通過設置第一固定板與第一彈簧相配合,起到了向下拉動第一刮料板的作用,使其始終緊貼第一磁吸套的外表面,通過設置第二固定板與第二彈簧相配合,起到了向下拉動第二刮料板的作用,使其始終緊貼第一磁吸套的外表面,從而提高了刮料效果,金屬精礦與尾礦分離后,通過雜料口和第一傳動帶相配合,將尾礦從雜料口排出,通過斜板和第二傳動帶相配合,將金屬精礦從裝置架一側排出,同時配合收集裝置,方便了金屬精礦與尾礦的分類,從而提高了使用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用于選礦用篩選設備的立體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用于選礦用篩選設備的另一角度立體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用于選礦用篩選設備的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用于選礦用篩選設備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例說明:1、裝置架;11、雜料口;2、第一滾筒;21、第一磁吸套;22、第一圓柱;23、第一刮料板;24、第一固定板;25、第一彈簧;3、第二滾筒;31、第二磁吸套;32、第二圓柱;33、第二刮料板;34、第二固定板;35、第二彈簧;4、第一皮帶輪;41、第二皮帶輪;42、第三皮帶輪;43、第四皮帶輪;44、第一皮帶;45、第二皮帶;46、第三皮帶;5、第一轉動輪;51、第二轉動輪;52、第一傳動帶;53、第三轉動輪;54、第四轉動輪;55、第二傳動帶;56、斜板;57、驅動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jié)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是,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來實施,因此,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開說明書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實施例1,如圖1-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選礦用篩選設備,包括裝置架1,裝置架1的底部靠近一側的位置開設有雜料口11,裝置架1的內表面之間靠近另一側頂部的位置轉動連接有第一滾筒2,第一滾筒2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第一磁吸套21,裝置架1的內表面之間位于第一滾筒2的左側位置固定連接有第一圓柱22,第一圓柱22的外表面套設有第一刮料板23,裝置架1的內表面之間位于第一刮料板23的下方固定連接有第一固定板24,第一固定板24的頂部等距固定連接有多個第一彈簧25,第一彈簧25的頂部與第一刮料板23的底部呈固定連接,裝置架1的內表面之間位于第一滾筒2左側的位置轉動連接有第二滾筒3,第二滾筒3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第二磁吸套31,裝置架1的內表面之間固定連接有第二圓柱32,第二圓柱32的外表面套設有第二刮料板33,裝置架1的內表面之間位于第二刮料板33的下方固定連接有第二固定板34,第二固定板34的頂部等距固定連接有多個第二彈簧35,裝置架1的內表面之間轉動連接有第一轉動輪5,裝置架1的內表面之間轉動連接有第二轉動輪51,第一轉動輪5和第二轉動輪51的外表面之間傳動連接有第一傳動帶52,裝置架1的內表面之間轉動連接有第三轉動輪53,裝置架1的內表面之間轉動連接有第四轉動輪54,第三轉動輪53和第四轉動輪54的外表面之間傳動連接有第二傳動帶55,裝置架1的內表面之間固定連接有斜板56,裝置架1的后表面固定安裝有驅動電機57,驅動電機57輸出端滑動貫穿裝置架1外表面并延伸至內部,驅動電機57輸出端與第一滾筒2的后端面中心處呈固定連接,第一傳動帶52的位置位于第一滾筒2的下方,第二傳動帶55的位置位于第二滾筒3的下方,斜板56的位置位于雜料口11的左側,第一滾筒2的前表面中心處固定連接有第一皮帶輪4,第一轉動輪5的前表面中心處固定連接有第二皮帶輪41,第二滾筒3的前表面中心處固定連接有第三皮帶輪42,第三轉動輪53的前表面中心處固定連接有第四皮帶輪43。
其整個實施例1達到的效果為,通過啟動驅動電機57帶動第一滾筒2轉動,同時通過第一皮帶輪4、第二皮帶輪41、第三皮帶輪42、第四皮帶輪43、第一皮帶44和第二皮帶45相配合,起到了帶動第一滾筒2、第二滾筒3、第一轉動輪5、第二轉動輪51、第三轉動輪53和第四轉動輪54轉動的作用,同時第一傳動帶52和第二傳動帶55開始轉動,然后將破碎后的礦石通過傳送裝置傳動到第一傳動帶52上,破碎礦石在第一傳動帶52的上方移動時,第一磁吸套21和第二磁吸套31將其中的金屬精礦吸附住,轉動時第一刮料板23和第二刮料板33將第一磁吸套21和第二磁吸套31外表面的金屬精礦刮下并滑到第二傳動帶55上方,從而起到了將金屬精礦篩選出的作用,使篩選程序更細膩。
實施例2,如圖1-圖4所示,第一皮帶輪4和第二皮帶輪41的外表面之間傳動連接有第三皮帶46,第一皮帶輪4和第三皮帶輪42的外表面之間傳動連接有第二皮帶45,第三皮帶輪42和第四皮帶輪43的外表面之間傳動連接有第一皮帶44,第一皮帶輪4、第二皮帶輪41、第三皮帶輪42和第四皮帶輪43的外表面均滑動貫穿裝置架1的外表面,第一刮料板23的外表面與第一磁吸套21的外表面呈貼合設置,第二刮料板33的外表面與第二磁吸套31的外表面呈貼合設置。
其整個實施例2達到的效果為,通過設置第一固定板24與第一彈簧25相配合,起到了向下拉動第一刮料板23的作用,使其始終緊貼第一磁吸套21的外表面,通過設置第二固定板34與第二彈簧35相配合,起到了向下拉動第二刮料板33的作用,使其始終緊貼第一磁吸套21的外表面,從而提高了刮料效果,金屬精礦與尾礦分離后,通過雜料口11和第一傳動帶52相配合,將尾礦從雜料口11排出,通過斜板56和第二傳動帶55相配合,將金屬精礦從裝置架1一側排出,同時配合收集裝置,方便了金屬精礦與尾礦的分類,從而提高了使用效果。
工作原理:通過啟動驅動電機57帶動第一滾筒2轉動,同時通過第一皮帶輪4、第二皮帶輪41、第三皮帶輪42、第四皮帶輪43、第一皮帶44和第二皮帶45相配合,起到了帶動第一滾筒2、第二滾筒3、第一轉動輪5、第二轉動輪51、第三轉動輪53和第四轉動輪54轉動的作用,同時第一傳動帶52和第二傳動帶55開始轉動,然后將破碎后的礦石通過傳送裝置傳動到第一傳動帶52上,破碎礦石在第一傳動帶52的上方移動時,第一磁吸套21和第二磁吸套31將其中的金屬精礦吸附住,轉動時第一刮料板23和第二刮料板33將第一磁吸套21和第二磁吸套31外表面的金屬精礦刮下并滑到第二傳動帶55上方,從而起到了將金屬精礦篩選出的效果,使篩選程序更細膩,通過設置第一固定板24與第一彈簧25相配合,起到了向下拉動第一刮料板23的作用,使其始終緊貼第一磁吸套21的外表面,通過設置第二固定板34與第二彈簧35相配合,起到了向下拉動第二刮料板33的作用,使其始終緊貼第一磁吸套21的外表面,從而提高了刮料效果,金屬精礦與尾礦分離后,通過雜料口11和第一傳動帶52相配合,將尾礦從雜料口11排出,通過斜板56和第二傳動帶55相配合,將金屬精礦從裝置架1一側排出,同時配合收集裝置,方便了金屬精礦與尾礦的分類,從而提高了使用效果。
本實用新型中的驅動電機57的接線圖屬于本領域的公知常識,其工作原理是已經(jīng)公知的技術,其型號根據(jù)實際使用選擇合適的型號,所以對驅動電機57不再詳細解釋控制方式和接線布置。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專業(yè)的技術人員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加以變更或改型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應用于其它領域,但是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內容,依據(jù)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改型,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
![](/grab_file/image/20231024/153826_3539.gif)
聲明:
“用于選礦用篩選設備”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lián)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