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書: 1.一種含氮廢物的焚燒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燒系統包括一體化焚燒爐、助燃風機(5)、降溫介質管路(6),所述一體化焚燒爐包括依次連接的燃燒器(1)、一級燃燒室(2)、降溫室(3)、二級燃燒室(4),所述燃燒器(1)設置一次風口(11),所述二級燃燒室(4)的入口處設置三次風口(41),所述助燃風機(5)通過第一風管(51)與一次風口(11)連接,助燃風機(5)通過第二風管(52)與三次風口(41)連接,所述降溫室(3)的入口或一級燃燒室(2)的出口設置降溫入口(31),所述降溫介質管路(6)與降溫入口(31)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含氮廢物的焚燒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風管(51)中設置主路閥,第一風管(51)設置支管(53),所述支管(53)與第一閥并聯設置,所述支管(53)設置旁路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含氮廢物的焚燒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燒系統包括低溫介質風機(9),降溫介質管路(6)包括第一管路(61),所述低溫介質風機(9)通過第一管路(61)與降溫入口(31)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含氮廢物的焚燒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61)設置降溫調節(jié)閥,所述降溫室(3)的出口處或二級燃燒室(4)的入口處設置第一溫度
檢測儀(71)。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含氮廢物的焚燒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溫介質管路(6)包括第二管路(62),所述一級燃燒室(2)的入口處設置二次風口(21),所述低溫介質風機(9)通過第二管路(62)與二次風口(21)連接;或者,所述降溫介質管路(6)包括第三管路(63),低溫介質風機(9)通過第三管路(63)與燃燒器(1)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含氮廢物的焚燒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級燃燒室(2)設置第二溫度檢測儀(75),用于檢測一級燃燒室(2)的內部溫度。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含氮廢物的焚燒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級燃燒室(2)的出口設置第一分析儀(72),用于檢測一級燃燒室(2)出口的一氧化碳含量、氫氣含量;所述二級燃燒室(4)的出口設置第三分析儀(74),用于檢測一體化焚燒爐出口處煙氣中氮氧化物的含量;所述二級燃燒室(4)的出口設置第二分析儀(73),用于檢測一體化焚燒爐出口處煙氣中氧含量。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含氮廢物的焚燒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燒系統包括余熱鍋爐(8),所述一體化焚燒爐的出口與余熱鍋爐(8)連接,所述余熱鍋爐(8)的出口處設置第二分析儀(73)、第三分析儀(74)、第四分析儀(76),分別對焚燒產生煙氣中的氧含量、氮氧化物含量、NH3含量進行檢測。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含氮廢物的焚燒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溫室(3)的入口處設置折流環(huán)(32),所述降溫室(3)的出口處設置花墻磚(33)。
說明書: 一種含氮廢物的焚燒系統技術領域[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含氮廢物焚燒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含氮廢物的焚燒系統,尤其是涉及用于減少氮氧化物生成的處理含氮廢物的焚燒系統。背景技術[0002] 隨著國家對環(huán)境保護越來越重視,在工業(yè)廢物焚燒領域,也對降低氮氧化物排放提出了相關的要求。目前在對含氮廢物的處理過程中,一般采用一段直燃爐工藝,含氮廢物通過焚燒爐高溫直接焚燒,焚燒后產生大量NOx,排放濃度遠遠高于國家和地方環(huán)保標準,為達到環(huán)保要求,煙氣后處理系統需要增設脫硝效率較高的脫硝裝置才能滿足環(huán)保要求?,F有的焚燒方式往往難以減少氮氧化物的生成,為此需要提出一種含氮廢物的焚燒系統。
實用新型內容
[0003]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種含氮廢物的焚燒系統,以解決現有技術在對含氮廢物焚燒過程中生成大量氮氧化物的問題。[0004]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0005] 一種含氮廢物的焚燒系統,包括一體化焚燒爐、助燃風機、降溫介質管路,所述一體化焚燒爐包括依次連接的燃燒器、一級燃燒室、降溫室、二級燃燒室,所述燃燒器設置一次風口,所述二級燃燒室的入口處設置三次風口,所述助燃風機通過第一風管與一次風口連接,助燃風機通過第二風管與三次風口連接,所述降溫室的入口或一級燃燒室的出口設置降溫入口,所述降溫介質管路與降溫入口連接。[0006] 進一步的,第一風管中設置主路閥,第一風管設置支管,所述支管與第一閥并聯設置,所述支管設置旁路閥。[0007] 進一步的,所述焚燒系統包括低溫介質風機,降溫介質管路包括第一管路,所述低溫介質風機通過第一管路與降溫入口連接。[0008]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管路設置降溫調節(jié)閥,所述降溫室的出口處或二級燃燒室的入口處設置第一溫度檢測儀。[0009] 進一步的,所述降溫介質管路包括第二管路,所述一級燃燒室的入口處設置二次風口,所述低溫介質風機通過第二管路與二次風口連接;或者,所述降溫介質管路包括第三管路,低溫介質風機通過第三管路與燃燒器連接。[0010] 進一步的,所述一級燃燒室設置第二溫度檢測儀,用于檢測一級燃燒室的內部溫度。[0011] 進一步的,所述一級燃燒室的出口設置第一分析儀,用于檢測一級燃燒室出口的一氧化碳含量、氫氣含量;所述二級燃燒室的出口設置第三分析儀,用于檢測一體化焚燒爐出口處煙氣中氮氧化物的含量;所述二級燃燒室的出口設置第二分析儀,用于檢測一體化焚燒爐出口處煙氣中氧含量。[0012] 進一步的,所述焚燒系統包括余熱鍋爐,所述一體化焚燒爐的出口與余熱鍋爐連接,所述余熱鍋爐的出口處設置第二分析儀、第三分析儀、第四分析儀,分別對焚燒產生煙氣中的氧含量、氮氧化物含量、NH3含量進行檢測。[0013] 進一步的,所述降溫室的入口處設置折流環(huán),所述降溫室的出口處設置花墻磚。[0014]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含氮廢物的焚燒系統具有以下優(yōu)勢:[0015]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含氮廢物的焚燒系統,通過燃燒器對含氮廢物及其他可燃物進行點燃后,進入一級燃燒室,所述一級燃燒室為高溫欠氧環(huán)境,含氮廢物及其他可燃物在一級燃燒室中燃燒主要生成氮氣、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氫氣等產物,形成高溫煙氣。隨后高溫煙氣進入到降溫室,降溫室內噴入低壓蒸汽、低熱值廢氣廢液、低溫煙氣、水等降溫介質,對降溫室內的溫度、高溫煙氣的溫度進行降溫。降溫后的煙氣進入到二級燃燒室中,所述二級燃燒室為低溫過氧環(huán)境,在二級燃燒室中,煙氣中的一氧化碳、氫氣等可燃物在過剩空氣環(huán)境中進一步氧化,使得爐內的可燃物徹底氧化焚毀,一體化焚燒爐中最終形成的煙氣主要包括氮氣、水、二氧化碳,一方面確保高溫欠氧環(huán)境下還原反應的充分進行,使得含氮廢物充分參與反應,另一方面能夠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氮氧化物的生成,減少含氮廢物在焚燒過程中氮氧化物的生成量。
附圖說明[0016] 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0017]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含氮廢物的焚燒系統的結構示意圖;[0018]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含氮廢物的焚燒系統的一種結構示意圖;[0019]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含氮廢物的焚燒系統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0020] 附圖標記說明:[0021] 1、燃燒器;11、一次風口;2、一級燃燒室;21、二次風口;3、降溫室;31、降溫入口;32、折流環(huán);33、花墻磚;4、二級燃燒室;41、三次風口;5、助燃風機;51、第一風管;52、第二風管;53、支管;6、降溫介質管路;61、第一管路;62、第二管路;63、第三管路;71、第一溫度檢測儀;72、第一分析儀;73、第二分析儀;74、第三分析儀;75、第二溫度檢測儀;76、第四分析儀;
8、余熱鍋爐;9、低溫介質風機。
具體實施方式[0022] 下文將使用本領域技術人員向本領域的其它技術人員傳達他們工作的實質所通常使用的術語來描述本公開的實用新型概念。然而,這些實用新型概念可體現為許多不同的形式,因而不應視為限于本文中所述的實施例。[0023]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0024] 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0025]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在對含氮廢物焚燒過程中生成大量氮氧化物的問題,本實施例提出一種含氮廢物的焚燒系統,如附圖1?3所示,所述焚燒系統至少包括一體化焚燒爐、助燃風機5、降溫介質管路6,所述一體化焚燒爐包括依次連接的燃燒器1、一級燃燒室2、降溫室3、二級燃燒室4,所述燃燒器1設置一次風口11,所述二級燃燒室4的入口處設置三次風口41,所述助燃風機5通過第一風管51與一次風口11連接,助燃風機5通過第二風管52與三次風口41連接,用于向燃燒器1、二級燃燒室4內提供助燃空氣,所述降溫室3的入口或一級燃燒室2的出口設置降溫入口31,所述降溫介質管路6與降溫入口31連接,用于向降溫室3內提供降溫介質。
[0026] 其中,所述含氮廢物包括含氮廢氣和/或含氮廢液,優(yōu)選為含氮有機廢物。燃燒器1為常規(guī)的燃燒器,具有長明燈、供料管路等常規(guī)結構,例如:燃料氣分別輸送給長明燈、燃料氣管路,含氮廢物通過供料管輸送至燃燒器1中,壓縮空氣或助燃空氣也通過相應管路輸送至燃燒器1中;此外,還可以向燃燒器1中輸送其他高熱值廢氣。[0027] 通過燃燒器1對含氮廢物及其他可燃物進行點燃后,進入一級燃燒室2,所述一級燃燒室2為高溫欠氧環(huán)境,含氮廢物及其他可燃物在一級燃燒室2中燃燒主要生成氮氣、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氫氣等產物,形成高溫煙氣。隨后高溫煙氣進入到降溫室3,降溫室3內噴入低壓蒸汽、低熱值廢氣廢液、低溫煙氣、水等降溫介質,對降溫室3內的溫度、高溫煙氣的溫度進行降溫。降溫后的煙氣進入到二級燃燒室4中,所述二級燃燒室4為低溫過氧環(huán)境,二級燃燒室4內補充大量的空氣使其過??諝庀禂荡笥?5%,即實際空氣用量和理論空氣用量的比值大于125%,在二級燃燒室4中,煙氣中的一氧化碳、氫氣等可燃物在過??諝猸h(huán)境中進一步氧化,使得爐內的可燃物完全進行氧化反應,實現徹底氧化焚毀,一體化焚燒爐中最終形成的煙氣主要包括氮氣、水、二氧化碳,能夠有效避免含氮廢物焚燒過程中生成大量氮氧化物,有利于環(huán)境保護。[0028] 所述降溫介質通過低溫介質風機9輸送到降溫介質管路6中,即所述焚燒系統包括低溫介質風機9,所述低溫介質風機9與降溫介質管路6的入口連接。[0029] 所述第一風管51中設置主路閥,用于對進入燃燒器1的進風量進行主調節(jié),所述第一風管51設置支管53,所述支管53與第一閥并聯設置,所述支管53設置旁路閥,用于對進入燃燒器1的進風量進行副調節(jié),從而有利于對燃燒器1的進風量、燃燒情況進行精準地調控。[0030] 所述降溫室3的入口處設置折流環(huán)32,從而能夠提高進入降溫室3中煙氣的紊流狀態(tài),使得煙氣與低溫介質充分混合,有利于快速降低煙氣溫度。所述降溫室3的出口處設置花墻磚33,由于花墻磚33具有多個孔道,使得煙氣經過降溫后,通過花墻磚33均勻分散地流入二級燃燒室4中,提高二級燃燒室4中煙氣分布、燃燒的均勻程度。[0031] 在此基礎上,本申請?zhí)岢鰞煞N含氮廢物的焚燒系統的設置以及其他實施方式,分別主要針對含氮廢液的焚燒系統和含氮廢氣的焚燒系統。[0032] 實施例1[0033] 如附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出一種含氮廢液的焚燒系統,根據含氮廢液、其他可燃物質的組分情況、燃燒情況,本實施例中一級燃燒室2內的停留時間為1.0?2.0s,爐溫為1100?1350℃,氧含量為理論當量燃燒的80?90%,降溫室3內的停留時間為0.5?1.0s,爐溫為800?850℃,二級燃燒室4中的停留時間為1.0?2.0s,爐溫為850?1000℃。
[0034] 一次風通過設定合適的風燃比(助燃風和廢液、輔助燃料氣流量的比值),通過調節(jié)第一風管51中主路閥的開度,來調節(jié)進入燃燒器的一次空氣量,此處調節(jié)可以視為對一次空氣量的粗調,可以直接采用現有技術中含氮廢物欠氧燃燒的相關技術。同時,根據一級3
燃燒室2出口的一氧化碳含量(%)、一體化焚燒爐出口處煙氣中氮氧化物的含量(mg/Nm)來調節(jié)支管53的旁路閥,從而在對一次空氣量進行粗調的基礎上,能夠進一步精確調節(jié)進入燃燒器的一次空氣量,實現對一次空氣量的精調,從而能夠精準調控一級燃燒室2中的欠氧量。
[0035] 具體的,所述一級燃燒室2的出口設置第一分析儀72,用于檢測一級燃燒室2出口的一氧化碳含量、氫氣含量,所述二級燃燒室4的出口設置第三分析儀74(附圖1中未圖示,可參考附圖2),用于檢測一體化焚燒爐出口處煙氣中氮氧化物的含量。所述二級燃燒室4的出口設置第二分析儀73,用于檢測一體化焚燒爐出口處煙氣中氧含量。[0036] 若一氧化碳含量在1?2%,氮氧化物的抑制率≥80%,則保持一次空氣量不變。其中,氮氧化物的抑制率為(理論當量燃燒生成的氮氧化物的含量?實際檢測的氮氧化物的含量)÷理論當量燃燒生成的氮氧化物的含量。[0037] 若一氧化碳含量在1?2%,氮氧化物的抑制率<80%,則將旁路閥開度調小,并同時控制一氧化碳含量小于3%。[0038] 若氮氧化物的抑制率≥80%,一氧化碳含量小于3%,則保持一次空氣量不變。[0039] 若氮氧化物的抑制率≥80%,一氧化碳含量≥3%,則將旁路閥開度調大,使一氧化碳含量小于3%。[0040] 若氮氧化物的抑制率<80%,一氧化碳含量小于3%,則將旁路閥開度調小,使一氧化碳含量接近并小于3%,此時對氮氧化物的含量進行著重檢測,調節(jié)以氮氧化物的含量為主。[0041] 若氮氧化物的抑制率<80%,一氧化碳含量≥3%,則將旁路閥開度調大,使一氧化碳含量小于3%,此時的調節(jié)以一氧化碳含量為主。[0042] 從而在對一次空氣量進行粗調的基礎上,繼續(xù)通過第一分析儀72、第三分析儀74的綜合調控,來實現對一次空氣量的精調,以精準調控一級燃燒室2中的欠氧量,一方面確保高溫欠氧環(huán)境下還原反應的充分進行,使得含氮廢物充分參與反應,另一方面能夠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氮氧化物的生成,減少含氮廢物在焚燒過程中氮氧化物的產生。[0043] 此外,一次空氣量的精調也可以通過第一分析儀72進行反饋調節(jié),首先根據一級燃燒室2中欠氧量核算煙氣中生成的一氧化碳量和/或氫氣量,然后設定一氧化碳反饋調節(jié)值和/或氫氣反饋調節(jié)值,當第一分析儀72檢測的一氧化碳含量低于一氧化碳反饋調節(jié)值和/或氫氣含量低于氫氣反饋調節(jié)值,則將旁路閥開度調小,減小精調風量,若一氧化碳含量高于一氧化碳反饋調節(jié)值和/或氫氣含量高于氫氣反饋調節(jié)值,則將旁路閥開度調大。[0044] 所述第二風管52設置三次風調節(jié)閥,通過第二分析儀73測得的氧含量來對三次風調節(jié)閥進行反饋調節(jié)。若測得的氧含量偏高,則調小三次風調節(jié)閥,反之,則調大三次風調節(jié)閥,鑒于其可以直接參考現有技術,不做贅述。[0045] 所述降溫介質管路6設置降溫調節(jié)閥,所述降溫室3的出口設置第一溫度檢測儀71,用于檢測流出降溫室3的煙氣溫度,若降溫室3出口的煙氣溫度高于850℃,則降溫調節(jié)閥開度增大,若降溫室3出口的煙氣溫度低于800℃,則降溫調節(jié)閥開度調小。
[0046] 實施例2[0047] 如附圖2所示,本實施例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對一種含氮廢液的焚燒系統進行進一步改進。[0048] 考慮到燃燒物組分情況、燃燒情況的復雜性,一級燃燒室2中爐內溫度往往難以確保維持在1100?1350℃,為了使一級燃燒室2能夠維持較為穩(wěn)定的溫度環(huán)境,所述一級燃燒室2的入口處設置二次風口21,降溫介質管路6也與二次風口21連接,具體的,降溫介質管路6包括第一管路61、第二管路62,低溫介質風機9通過第一管路61與降溫入口31連接,低溫介質風機9通過第二管路62與二次風口21連接。
[0049] 所述一級燃燒室2設置第二溫度檢測儀75,用于檢測一級燃燒室2的內部溫度,所述第二管路62設置低溫介質閥,所述低溫介質閥的開度通過第二溫度檢測儀75檢測的溫度進行反饋調節(jié)。具體的,若一級燃燒室2的內部溫度高于1350℃,則調大低溫介質閥,若一級燃燒室2的內部溫度低于1100℃,則調小低溫介質閥,甚至可以增大燃料氣的燃燒量,以提高一級燃燒室2的內部溫度。[0050] 對于降溫室3內可以在其內部的圓周上設置噴槍,以一定的角度向爐內噴射降溫介質,降溫介質與高溫煙氣高效混合,達到設計降溫效果。[0051] 實施例3[0052] 如附圖3所示,本實施例提出一種含氮廢氣的焚燒系統,部分系統設置情況與實施例1或實施例2相同,例如燃燒器1的進料管路設置情況,第一風管51、第二風管52、支管53的設置情況等。本實施例中第一風管51、支管53相關的一次風量粗調、精調,也均可以參考實施例1的相關記載??紤]到含氮廢氣的焚燒與含氮廢液的焚燒,在焚燒環(huán)境、系統調控中均會存在一定的差異。為此,本實施例在保持與實施例1或實施例2相同的部分內容之外,著重對二者之間的區(qū)別進行介紹。[0053] 對于一次風量粗調的過程,一次風流量與廢氣/燃料氣所需當量空氣的加和組成比值控制關系,具體計算公式如下:[0054] 一次風流量定義為Q。高熱值廢氣流量定義為Q1,其當量燃燒所需空氣比例系數為K1。燃料氣流量定義為Q2,其當量燃燒所需空氣比例系數為K2。含氨廢氣流量定義為Q3,其當量燃燒所需空氣比例系數為K3。過??諝庀禂刀x為γ。[0055] Q=γ(Q1×K1+Q2×K2+Q3×K3)[0056] 式中:K1、K2、K3為給定值,Q1、Q2、Q3為測量值,γ為DCS控制畫面輸入值,當γ=1時代表當量燃燒,當γ>1時代表過氧燃燒,當γ<1時代表欠氧燃燒。[0057] 當廢氣流量發(fā)生變化時,一次風量根據計算公式,成比例變化,爐膛溫度等參數不變,實現自動控制。當廢氣熱值升高時,空氣量不足,一級燃燒室2爐膛溫度降低,則需要增大過剩空氣系數γ值。當廢氣熱值降低時,空氣量過剩,一級燃燒室2爐膛溫度升高,則需要減小過??諝庀禂郸弥?。[0058] 所述降溫入口31可以設置在一級燃燒室2的出口或降溫室3的入口,即降溫入口31可以設置在折流環(huán)32附近的上游或下游,附圖3中降溫入口31設置在一級燃燒室2的出口,低溫介質風機9通過第一管路61與降溫入口31連通。[0059] 此外,所述降溫介質管路6還包括第三管路63,低溫介質風機9通過第三管路63與燃燒器1連接,用于向燃燒器1中輸送低溫介質,本實施例中的第三管路63,實質上與實施例2中的第二管路62相同,均能夠起到對一級燃燒室2的內部溫度進行調節(jié)的作用,其反饋調節(jié)情況與實施例2中的第二管路62相關的反饋調節(jié)相同,不做贅述。區(qū)別僅在于,第三管路
63、第二管路62與一體化焚燒爐的連接位置不同,相應的進料口位置不同。本實施例中的低溫介質優(yōu)選為低溫煙氣。
[0060] 本實施例中,所述一體化焚燒爐的出口與余熱鍋爐8連接,含氮廢物以及其他可燃物在一體化焚燒爐內進行燃燒后,生成的煙氣經過余熱鍋爐8進行換熱,然后被輸送至下游的延期處理裝置,例如SCR反應器、脫硫系統等;本實施例中優(yōu)選的方案為,余熱鍋爐8的下游依次設置SCR反應器→省煤器→引風機→脫硫系統→煙囪。相應的,余熱鍋爐8自身結構,以及配套設置的供水結構、蒸汽管網結構等,均可以參考現有技術中的余熱鍋爐系統,不做贅述。[0061] 由于本實施例主要對含氮廢氣進行處理,一級燃燒室2的溫度優(yōu)選為1600?1800℃。本實施例中的燃燒器1對由低溫介質風機9輸送的低溫煙氣、由助燃風機5輸送的一次風進行調控,設定煙風比K4(輸送入燃燒器1中的低溫煙氣量與一次風量的比值)。第三管路63設置低溫煙氣調節(jié)閥(圖3中的F104),通過調節(jié)閥F104控制一次循環(huán)煙氣量滿足煙風比要求。如果第二溫度檢測儀75測得一級燃燒室2內的溫度高于設定值(如1400℃),則增大煙風比,反之則減小煙風比。優(yōu)選的,如果第二溫度檢測儀75測得一級燃燒室2內的溫度高于1400℃,則增大煙風比K4,直至到達煙風比最大值0.2。若第二溫度檢測儀75測得一級燃燒室2內的溫度低于1300℃,則減小K4。
[0062] 此外,本實施例的第二分析儀73、第三分析儀74被設置在余熱鍋爐8的出口,分別用于檢測焚燒產生煙氣中的氧含量、氮氧化物含量,這與實施例1、2相同,所不同在于分析儀設置的具體位置不同,但都屬于一體化焚燒爐的出口或下游。所述余熱鍋爐8的出口處還設置第四分析儀76,用于對焚燒產生煙氣中的NH3含量進行檢測。[0063] 支管53設置旁路閥(圖3中的F103),用于對一次風量進行精調,所述第四分析儀76、第三分析儀74與旁路閥的開度組成串級控制回路,當氮氧化物含量偏高時(氮氧化物含
3
量大于100mg/Nm),關小F103,當氨氣濃度偏高則開大F103。
[0064] 第二風管52中設置三次風調節(jié)閥(圖3中的F106),通過第二分析儀73測得的氧含量來對三次風調節(jié)閥進行反饋調節(jié),預設廢鍋出口煙氣氧含量(3~5%),通過調節(jié)F106控制三次風量。優(yōu)選的,若廢鍋出口煙氣氧含量大于5%,關小F106,若廢鍋出口煙氣氧含量小于3%,開大F106。[0065] 本實施例中的第一溫度檢測儀71設置在二級燃燒室4的入口,用于檢測二級燃燒室4入口處的溫度,相應的,所述第一管路61設置降溫調節(jié)閥(圖3中的F105),預設二級燃燒室4入口處溫度為900~950℃,通過調節(jié)F105控制流入降溫室3的低溫煙氣量。優(yōu)選的,若二級燃燒室4入口處溫度>950℃,則開大F105,若二級燃燒室4入口處溫度<900℃,則關小F105。[0066] 在本實用新型中,在本實施例提供的相關結構及裝配關系的基礎上,所述焚燒系統還包括燃料氣、空氣、水、含氮廢物、其他可燃物的供給裝置、一體化焚燒爐下游的SCR反應器、省煤器、引風機、脫硫系統、煙囪等設備,鑒于其均為現有技術,在此不進行贅述。[0067]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聲明:
“含氮廢物的焚燒系統”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