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書: 1.一種環(huán)保節(jié)能的電石爐凈化灰處理系統(tǒng),包括儲存罐體(1)、輸送裝置(2)和焚燒裝置(3),儲存罐體(1)通過輸送裝置(2)連接焚燒裝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燒裝置(3)為焚燒爐,在焚燒爐的燃燒膛(3a)進口部設有粉灰燃燒供給機構,所述粉灰燃燒供給機構包括增壓風機(3b)、散粉管(3c)、匯集均壓管(3g)和燃燒嘴(3h),所述增壓風機(3b)的進氣端連接輸送裝置(2),出氣端連接散粉管(3c),所述散粉管(3c)連接匯集均壓管(3g),匯集均壓管(3g)的出口端則設置燃燒嘴(3h),且匯集均壓管(3g)和燃燒嘴(3h)處于燃燒膛(3a)中;其中,所述散粉管(3c)包括進料錐罩(3d)、出料錐罩(3f)、至少兩根弧形結構的支管(3e),各支管(3e)的一端固定連接進料錐罩(3d),進料錐罩(3d)連接增壓風機(3b)的進氣端,另一端固定連接出料錐罩(3f),出料錐罩(3f)連接匯集均壓管(3g),進料錐罩(3d)、出料錐罩(3f)、支管(3e)連接組合呈菱形結構,在所述出料錐罩(3f)上,與其出料方向相反的一端設有助燃氣管(4),所述助燃氣管(4)連接有助燃物管(5)。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huán)保節(jié)能的電石爐凈化灰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儲存罐體(1)的頂部中心處設置進料口(1a),在頂部外圍處設有散熱環(huán)管(1b),所述散熱環(huán)管(1b)與進料口(1a)為同心圓狀設置,散熱環(huán)管(1b)設有管道連接散熱源,在所述儲存罐體(1)中圍繞軸心線圓周均設有若干延伸至其內(nèi)下部的散熱管(1c),所述散熱管(1c)呈“U”形結,散熱管(1c)的一端向上穿出蓋體連接散熱環(huán)管(1b),另一端連接集熱環(huán)管(1d),所述集熱環(huán)管(1d)設置于儲存罐體(1)內(nèi)上部,在集熱環(huán)管(1d)上設有排熱管(1k)穿出儲存罐體(1),所述儲存罐體(1)的內(nèi)壁上自下而上均設若干溫度感應器(1e),在儲存罐體(1)底部設置排料口(1i)。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環(huán)保節(jié)能的電石爐凈化灰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料口(1i)設置呈“L”形結構,排料口(1i)的出料端設置排料控制閥,在排料口(1i)的立管底部同軸設置有向上延伸至儲存罐體(1)中下部的排料螺旋(1f)。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環(huán)保節(jié)能的電石爐凈化灰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儲存罐體(1)的外壁上圓周均設散熱翅片(1g),所述散熱翅片(1g)呈縱向或圓環(huán)狀設置,在所述的散熱管(1c)上均設散熱翅片(1g),且散熱管(1c)上的散熱翅片(1g)設置呈尖部向上的錐形結構。
5.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環(huán)保節(jié)能的電石爐凈化灰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儲存罐體(1)頂部設置有至少一個氣壓閥(1h),氣壓閥(1h)的排氣口連接有氣體凈化器。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huán)保節(jié)能的電石爐凈化灰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輸送裝置(2)為管道式螺旋輸送機,且管道式螺旋輸送機中的螺旋為無軸螺旋。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環(huán)保節(jié)能的電石爐凈化灰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輸送裝置(2)中的輸送管外部同軸設置有散熱外管(2a),二者間隙設置,在輸送管外壁上均布散熱片(2b)。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huán)保節(jié)能的電石爐凈化灰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料錐罩(3d)、出料錐罩(3f)、支管(3e)為一體成型結構設置。
9.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huán)保節(jié)能的電石爐凈化灰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為單片機,其信號連接輸送裝置(2)、增壓風機(3b)、溫度感應器(1e)、排料控制閥、排料螺旋(1f)、氣體凈化器。
說明書: 一種環(huán)保節(jié)能的電石爐凈化灰處理系統(tǒng)技術領域[0001] 本實用新型屬于電石生產(chǎn)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環(huán)保節(jié)能的電石爐凈化灰處理系統(tǒng)。背景技術[0002] 電石生產(chǎn)線中產(chǎn)生的電石尾氣經(jīng)過多級沉降降溫除塵后,收集的固體粉塵俗稱凈化灰。凈化灰易漂浮、含有焦油,電石粉末粘性強、含有硫磷,暴露在空氣三小時后自燃。電石行業(yè)對凈化灰一般的處理方式為加濕后用車外用后填埋,該方式不僅浪費資源,還在運輸、填埋過程中,因粉塵極易飛揚,造成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另外由于凈化灰其接觸空氣極易自燃,嚴重威脅司機及填埋場所周邊生物的安全。[0003] 隨著節(jié)能環(huán)保和廢棄物綜合再利用的意識提升,根據(jù)凈化灰?guī)в写罅繜崮埽Y合其攜帶有的礦物成分(大量的炭材、氧化鈣粉末,和少量的電石粉末、硫、磷、CO等)特性可知,凈化灰還具有一定的綜合利用價值,因此,研制一種能對凈化灰進行收集、存儲和再利用的處理設備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4] 本實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種環(huán)保節(jié)能的電石爐凈化灰處理系統(tǒng)。[0005]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包括儲存罐體、輸送裝置和焚燒裝置,儲存罐體通過輸送裝置連接焚燒裝置,所述焚燒裝置為焚燒爐,在焚燒爐的燃燒膛進口部設有粉灰燃燒供給機構,所述粉灰燃燒供給機構包括增壓風機、散粉管、匯集均壓管和燃燒嘴,所述增壓風機的進氣端連接輸送裝置,出氣端連接散粉管,所述散粉管連接匯集均壓管,匯集均壓管的出口端則設置燃燒嘴,且匯集均壓管和燃燒嘴處于燃燒膛中;其中,所述散粉管包括進料錐罩、出料錐罩、至少兩根弧形結構的支管,各支管的一端固定連接進料錐罩,進料錐罩連接增壓風機的進氣端,另一端固定連接出料錐罩,出料錐罩連接匯集均壓管,進料錐罩、出料錐罩、支管連接組合呈菱形結構,在所述出料錐罩上,與其出料方向相反的一端設有助燃氣管,所述助燃氣管連接有助燃物管。[0006] 進一步的,所述的儲存罐體的頂部中心處設置進料口,在頂部外圍處設有散熱環(huán)管,所述散熱環(huán)管與進料口為同心圓狀設置,散熱環(huán)管設有管道連接散熱源,在所述儲存罐體中圍繞軸心線圓周均設有若干延伸至其內(nèi)下部的散熱管,所述散熱管呈“U”形結,散熱管的一端向上穿出蓋體連接散熱環(huán)管,另一端連接集熱環(huán)管,所述集熱環(huán)管設置于儲存罐體內(nèi)上部,在集熱環(huán)管上設有排熱管穿出儲存罐體,所述儲存罐體的內(nèi)壁上自下而上均設若干溫度感應器,在儲存罐體底部設置排料口。[0007] 進一步的,所述的輸送裝置為管道式螺旋輸送機,且管道式螺旋輸送機中的螺旋為無軸螺旋,所述輸送裝置中的輸送管外部同軸設置有散熱外管,二者間隙設置,在輸送管外壁上均布散熱片。[0008]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實用新型先把凈化灰密閉收集、存儲并降溫散熱,有效隔絕凈化灰與空氣的接觸,并對對凈化灰的高熱能進行收集再利用,降低凈化灰溫度,以便于收集保存;[0009] 2、在輸送過程中,利用管道式螺旋輸送機密閉輸送,全程無接觸空氣,從而防止凈化灰可能發(fā)生的自燃或閃爆問題,無揚塵污染,避免堵塞,同時為保證輸送的穩(wěn)定性,還增設散熱片進行散熱,避免凈化灰熱量損壞輸送裝置,輸送過程安全、環(huán)保、可靠,解決了凈化灰收集輸送過程中的安全隱患;[0010] 3、設置獨特的粉灰燃燒供給機構,先通過對凈化灰進行分散輸送,再匯集產(chǎn)生的負壓自動吸入助燃氣體(空氣)、助燃物(蘭碳粉),同時該分散,再匯集的輸送方式還能提升其與助燃氣體(空氣)、助燃物(蘭碳粉)的混合均勻度,進一步提升凈化灰的焚燒充分性;本實用新型通過把凈化灰作為燃料使用,大大降低焚燒裝置3的傳統(tǒng)燃料消耗量,解決了傳統(tǒng)運輸填埋的缺陷,消除安全隱患,大大降低處理成本,一舉多得,實現(xiàn)了凈化灰的無害化處理和循環(huán)利用,能夠產(chǎn)生良好的經(jīng)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huán)保效益。附圖說明[0011]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0012]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儲存罐體的結構示意圖;[0013]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輸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0014]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焚燒裝置的結構示意圖;[0015] 圖中標號:1~儲存罐體,1a~進料口,1b~散熱環(huán)管,1c~散熱管,1d~集熱環(huán)管,1e~溫度感應器,1f~排料螺旋,1g~散熱翅片,1h~氣壓閥,1i~排料口,1j~支撐架,1k~排熱管;
[0016] 2~輸送裝置,2a~散熱外管,2b~散熱片;[0017] 3~焚燒裝置,3a~燃燒膛,3b~增壓風機,3c~散粉管,3d~進料錐罩,3e~支管,3f~出料錐罩,3g~匯集均壓管,3h~燃燒嘴;
[0018] 4~助燃氣管,5~助燃物管。具體實施方式[0019]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能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對其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的說明。[0020] 如圖1~4所示的環(huán)保節(jié)能的電石爐凈化灰處理系統(tǒng),包括儲存罐體1、輸送裝置2和焚燒裝置3,儲存罐體1通過輸送裝置2連接焚燒裝置3,所述焚燒裝置3為焚燒爐,在焚燒爐的燃燒膛3a進口部設有粉灰燃燒供給機構,所述粉灰燃燒供給機構包括增壓風機3b、散粉管3c、匯集均壓管3g和燃燒嘴3h,所述增壓風機3b的進氣端連接輸送裝置2,出氣端連接散粉管3c,所述散粉管3c連接匯集均壓管3g,匯集均壓管3g的出口端則設置燃燒嘴3h,且匯集均壓管3g和燃燒嘴3h處于燃燒膛3a中;其中,所述散粉管3c包括進料錐罩3d、出料錐罩3f、至少兩根弧形結構的支管3e,各支管3e的一端固定連接進料錐罩3d,進料錐罩3d連接增壓風機3b的進氣端,另一端固定連接出料錐罩3f,出料錐罩3f連接匯集均壓管3g,進料錐罩
3d、出料錐罩3f、支管3e連接組合呈菱形結構,在所述出料錐罩3f上,與其出料方向相反的一端設有助燃氣管4,所述助燃氣管4連接有助燃物管5。
[0021] 所述的儲存罐體1的頂部中心處設置進料口1a,在頂部外圍處設有散熱環(huán)管1b,所述散熱環(huán)管1b與進料口1a為同心圓狀設置,散熱環(huán)管1b設有管道連接散熱源,在所述儲存罐體1中圍繞軸心線圓周均設有若干延伸至其內(nèi)下部的散熱管1c,所述散熱管1c呈“U”形結,散熱管1c的一端向上穿出蓋體連接散熱環(huán)管1b,另一端連接集熱環(huán)管1d,所述集熱環(huán)管1d設置于儲存罐體1內(nèi)上部,在集熱環(huán)管1d上設有排熱管1k穿出儲存罐體1,所述儲存罐體1的內(nèi)壁上自下而上均設若干溫度感應器1e,在儲存罐體1底部設置排料口1i。
[0022] 在儲存罐體1的底部設置支撐架1j。[0023] 所述的排料口1i設置呈“L”形結構,排料口1i的出料端設置排料控制閥,在排料口1i的立管底部同軸設置有向上延伸至儲存罐體1中下部的排料螺旋1f,排料螺旋1f能打碎儲存罐體1下部堆積的凈化灰,防凈化灰結塊,使凈化灰能快速順暢排出,防止堵塞。
[0024] 所述的儲存罐體1的外壁上圓周均設散熱翅片1g,所述散熱翅片1g呈縱向或圓環(huán)狀設置,在所述的散熱管1c上均設散熱翅片1g,且散熱管1c上的散熱翅片1g設置呈尖部向上的錐形結構,增大換熱接觸面積,采用內(nèi)外同時散熱的方式,進一步提升散熱降溫效果,保證存儲安全和降溫效率。[0025] 所述的儲存罐體1頂部設置有至少一個氣壓閥1h,氣壓閥1h的排氣口連接有氣體凈化器,為保證儲存罐體1中的氣壓穩(wěn)定和安全性,當儲存罐體1中的氣壓過高時,儲存罐體1中的氣體會從氣壓閥1h排出經(jīng)氣體凈化器凈化處理后排放;另一方面,還可拆除氣壓閥
1h,接觸氮氣管,向儲存罐體1中沖輸?shù)獨飧艚^空氣。
[0026] 所述的輸送裝置2為管道式螺旋輸送機,且管道式螺旋輸送機中的螺旋為無軸螺旋。[0027] 所述的輸送裝置2中的輸送管外部同軸設置有散熱外管2a,二者間隙設置,在輸送管外壁上均布散熱片2b,在散熱外管2a一端設置散熱進口,另一端設置散熱出口。[0028] 所述的進料錐罩3d、出料錐罩3f、支管3e為一體成型結構設置。[0029] 還包括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為單片機,其信號連接輸送裝置2、增壓風機3b、溫度感應器1e、排料控制閥、排料螺旋1f、氣體凈化器。[0030] 所述的助燃氣管4、助燃物管5上設有流量計和單向閥。[0031]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方式:[0032] 1、凈化灰收集、存儲,電石爐爐氣在干法凈化工段收集所得的凈化灰通過管道從進料口1a進入儲存罐體1中,由于剛收集得的凈化灰溫度高,因此隨著凈化灰在儲存罐體1中的堆積高度變化,其傳導給儲存罐體1、散熱管1c的熱量也會逐漸增大,而設置在儲存罐體1中的溫度感應器1e會自下而上感應到不同堆積高度的溫度,控制裝置控制散熱源持續(xù)向散熱管1c提供低溫熱源對凈化灰進行換熱降溫,并且低溫熱源的供給量能控制增大或減小,換熱后的散熱源則通過集熱環(huán)管1d收集,由排熱管1k排出進行再利用。[0033] 2、凈化灰運輸;在焚燒裝置3運行時,開啟儲存罐體1底部的排料控制閥,排料螺旋1f運行引導凈化灰從排料口1i排出進入輸送裝置2,凈化灰在輸送裝置2的無軸螺旋引導下達到焚燒裝置3的粉灰燃燒供給機構,由粉灰燃燒供給機構輸送入燃燒膛3a中焚燒;凈化灰在輸送裝置2中輸送時,散熱外管2a的散熱進口輸入低溫散熱介質(zhì),傳導給輸送管的熱量會由布散熱片2b,傳導給低溫散熱介質(zhì),散熱出口再輸出換熱后的高溫散熱介質(zhì),保證凈化灰的輸送安全。
[0034] 3、凈化灰焚燒;凈化灰達到輸送裝置2出口處后,增壓風機3b運行對凈化灰增壓后,吹送入散粉管3c,先通過各支管3e分流后再匯集至匯集均壓管3g中,最后由匯集均壓管3g輸送給燃燒嘴3h噴射到燃燒膛3a中焚燒;在此過程中,為提升凈化灰的燃燒效率,通過助燃氣管4輸送入空氣,通過助燃物管5輸送入蘭碳粉助燃。具體方式是:由于凈化灰是向前快速移動的,因此,會在各支管3e匯集處的出料錐罩3f后端形成負壓,利用負壓和助燃氣管4吸入空氣進行助燃,空氣進入助燃氣管4中后,又會對助燃物管5形成負壓,從而把蘭碳粉吸入助燃氣管4中混合后,再進入出料錐罩3f中與凈化灰相遇混合,并在匯集均壓管3g中混合穩(wěn)定后輸送至燃燒嘴3h燃燒,燃燒后的凈化灰焚燒后為顆粒狀,在收集、運輸過程中無揚塵。
聲明:
“環(huán)保節(jié)能的電石爐凈化灰處理系統(tǒng)”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lián)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