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書: 1.一種鏈板式輸送機,其特征在于,包括:輸送機構、鏈板組件以及換向件;
所述輸送機構包括第一公共軸(1)、第二公共軸、轉動輪組以及分別安裝于所述第一公共軸(1)與所述第二公共軸(16)的驅動電機,所述第一公共軸(1)與所述第二公共軸(16)之間間隔安裝有三條輸送鏈條(5),所述轉動輪組包括分別轉動設置于所述第一公共軸與所述第二公共軸上的多個主動輪(2)與多個從動輪(3),各所述輸送鏈條(5)分別安裝于所述第一公共軸(1)與所述第二公共軸(16)上對齊設置的一所述主動輪(2)與一所述從動輪(3)之間;
所述鏈板組件包括用于承載工件的主鏈板(7)與輔鏈板(8),所述主鏈板(7)對應設置于相鄰兩個所述輸送鏈條(5)之間,所述輔鏈板(8)設置于另一所述輸送鏈條(5)上,所述主鏈板(7)通過安裝于所述第二公共軸(16)上的所述驅動電機帶動朝向靠近所述第二公共軸(16)的方向移動,所述輔鏈板(8)通過安裝于所述第一公共軸(1)上的所述驅動電機帶動朝向靠近所述第一公共軸的方向移動,所述換向件安裝于所述第二公共軸(16)上,用于轉移所述主鏈板(7)上的工件至所述輔鏈板(8)上;所述換向件包括光軸與擋設板,所述光軸與所述擋設板焊接,所述光軸設置于所述擋設板朝向所述主鏈板的一側,所述擋設板安裝于所述第二公共軸上;
所述主鏈板與所述輔鏈板均包括多個小型鏈板,相鄰兩個所述小型鏈板相互連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鏈板式輸送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擋料件(11)、氣缸(10)以及漫反射開關(14),所述擋料件(11)用于安裝在所述鏈板式輸送機的機架上,并靠近所述第一公共軸(1)設置,所述氣缸(10)安裝于所述擋料件(11)遠離所述輔鏈板(8)的一側,所述漫反射開關(14)用于檢測所述輔鏈板(8)上的工件,并發(fā)出反饋信號至所述氣缸(10),所述氣缸(10)接收所述反饋信號并帶動所述擋料件(11)擋設所述輔鏈板(8)上的工件。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鏈板式輸送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分料件(12),所述分料件(12)設置于所述輔鏈板(8)上,用于控制機械手逐一抓取所述輔鏈板(8)上的工件。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鏈板式輸送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件(12)上設置有接近開關(17),所述接近開關(17)用于控制安裝于所述第一公共軸(1)上的驅動電機的啟停。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鏈板式輸送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鏈板式輸送機的上料位置處設置有對射開關(13),所述對射開關(13)用于檢測工件投放于所述主鏈板(7)的動作信號,所述驅動電機接收所述動作信號并停止運轉。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鏈板式輸送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從動輪(3)的軸孔內均安裝有軸承,所述軸承的內圈與所述第一公共軸(1)以及所述第二公共軸(2)過盈連接。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鏈板式輸送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主動輪(2)以及各所述驅動電機均通過平鍵對應定位安裝于所述第一公共軸(1)以及所述第二公共軸(16)上。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鏈板式輸送機,其特征在于,安裝于同一所述公共軸上的所述主動輪(2)與所述從動輪(3)之間設置有套筒。
9.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鏈板式輸送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鏈板(7)的橫截面面積大于所述輔鏈板(8)的橫截面面積。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鏈板式輸送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鏈板(7)與所述輔鏈板(8)均通過螺栓與所述輸送鏈條連接。
說明書: 鏈板式輸送機技術領域[0001] 本發(fā)明涉及機械制造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鏈板式輸送機。背景技術[0002] 隨著自動化生產(chǎn)力的不斷發(fā)展,現(xiàn)有技術中的鏈板式輸送機被廣泛應用于機械制造、冶金、電力、食品等各類生產(chǎn)行業(yè)。其中鏈板式輸送機可進行水平輸送,也可完成空間輸送,以完成工件、物品的分撿和輸送任務。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對鏈板式輸送機的要求越來越高,然而由于現(xiàn)有的輸送機只能實現(xiàn)定向輸送,即輸送方向是固定的,只能從輸送機的左側輸送到右側或者只能從右側輸送到左側;并且人工上料位不能變換,只能在固定的位置上料,即機器人位置和上料位置只能在輸送機兩端。這樣不僅輸送機占用場地的空間較大,且人力成本較高,其無法滿足實現(xiàn)一個人同時操作輸送機和機器人的要求。發(fā)明內容[0003]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鏈板式輸送機只能定向輸送,且人力成本較高的問題,提供一種可實現(xiàn)水平換向,且能夠有效降低人工成本的鏈板式輸送機。[0004] 一種鏈板式輸送機,包括:輸送機構、鏈板組件以及換向件;所述輸送機構包括第一公共軸、第二公共軸、轉動輪組以及分別安裝于所述第一公共軸與所述第二公共軸的驅動電機,所述第一公共軸與所述第二公共軸之間間隔安裝有三條輸送鏈條,所述轉動輪組包括分別轉動設置于所述第一公共軸與所述第二公共軸上的多個主動輪與多個從動輪,各所述輸送鏈條分別安裝于所述第一公共軸與所述第二公共軸上對齊設置的一所述主動輪與一所述從動輪之間;所述鏈板組件包括用于承載工件的主鏈板與輔鏈板,所述主鏈板對應設置于相鄰兩個所述輸送鏈條之間,所述輔鏈板設置于另一所述輸送鏈條上,所述主鏈板通過安裝于所述第二公共軸上的所述驅動電機帶動朝向靠近所述第二公共軸的方向移動,所述輔鏈板通過安裝于所述第一公共軸上的所述驅動電機帶動朝向靠近所述第一公共軸的方向移動,所述換向件安裝于所述第二公共軸上,用于轉移所述主鏈板上的工件至所述輔鏈板上。[0005]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鏈板式輸送機還包括擋料件、氣缸以及漫反射開關,所述擋料件用于安裝在所述鏈板式輸送機的機架上,并靠近所述第一公共軸設置,所述氣缸安裝于所述擋料件遠離所述輔鏈板的一側,所述漫反射開關用于檢測所述輔鏈板上的工件,并發(fā)出反饋信號至所述氣缸,所述氣缸接收所述反饋信號并帶動所述擋料件擋設所述輔鏈板上的工件。[0006]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鏈板式輸送機還包括分料件,所述分料件設置于所述輔鏈板上,用于控制機械手逐一抓取所述輔鏈板上的工件。[0007]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分料件上設置接近開關,所述接近開關用于控制安裝于所述第一公共軸上的驅動電機的啟停。[0008]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鏈板式輸送機的上料位置處設置有對射開關,所述對射開關用于檢測工件投放于所述主鏈板的動作信號,所述驅動電機接收所述動作信號并停止運轉。[0009]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各所述從動輪的軸孔內均安裝有軸承,所述軸承的內圈與所述第一公共軸以及所述第二公共軸過盈連接。[0010]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各所述主動輪以及各所述驅動電機均通過平鍵對應定位安裝于所述第一公共軸以及所述第二公共軸上。[0011]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安裝于同一所述公共軸上的所述主動輪與所述從動輪之間設置有套筒。[0012]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主鏈板的橫截面面積大于所述輔鏈板的橫截面面積。[0013]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主鏈板與所述輔鏈板均通過螺栓與所述輸送鏈條連接。[0014] 所述鏈板式輸送機,通過將工件放置于所述主鏈板上,所述主鏈板在所述驅動電機的驅動作用下,隨著所述輸送鏈條由所述第一公共軸向所述第二公共軸的方向移動,直至抵達所述換向件的位置處,在所述輸送鏈條的持續(xù)驅動作用下,所述主鏈板放置的工件被所述換向件不斷擠壓,使得工件紛紛落入安裝于另一反向運動的所述輸送鏈條上的所述輔鏈板上,在另一驅動電機的驅動作用下使得所述輔鏈板上的工件逐漸被運送至所述第一公共軸的位置處,從而使得位于所述第一公共軸處的機械手能夠順次將所述輔鏈板上的工件取下,從而實現(xiàn)雙向輸送工件,工作人員可以靈活選擇作業(yè)位置,以降低人力成本,且同時極大節(jié)約鏈板式輸送機的占地空間,節(jié)約整體生產(chǎn)成本。附圖說明[0015] 圖1為一實施例的鏈板式輸送機的結構示意圖。[0016] 圖2為另一實施例的鏈板式輸送機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0017] 為了便于理解本發(fā)明,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發(fā)明進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方式。但是,本發(fā)明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xiàn),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實施方式。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對本發(fā)明的公開內容理解的更加透徹全面。[0018]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設置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垂直的”、“水平的”、“左”、“右”、“頂部”、“底部”、“底端”、“頂端”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實施方式。[0019]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發(fā)明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發(fā)明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發(fā)明。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0020] 在一實施方例中,一種鏈板式輸送機,包括:輸送機構、鏈板組件以及換向件;所述輸送機構包括第一公共軸、第二公共軸、轉動輪組以及分別安裝于所述第一公共軸與所述第二公共軸的驅動電機,所述第一公共軸與所述第二公共軸之間間隔安裝有三條輸送鏈條,所述轉動輪組包括分別轉動設置于所述第一公共軸與所述第二公共軸上的多個主動輪與多個從動輪,每一所述輸送鏈條分別安裝于所述第一公共軸與所述第二公共軸上對齊設置的一所述主動輪與一所述從動輪之間;所述鏈板組件包括用于承載工件的主鏈板與輔鏈板,所述主鏈板對應設置于相鄰兩個所述輸送鏈條之間,所述輔鏈板設置于另一所述輸送鏈條上,所述主鏈板通過安裝于所述第二公共軸上的所述驅動電機帶動朝向靠近所述第二公共軸的方向移動,所述輔鏈板通過安裝于所述第一公共軸上的所述驅動電機帶動朝向靠近所述第一公共軸的方向移動,所述換向件安裝于所述第二公共軸上,用于轉移所述主鏈板上的工件至所述輔鏈板上。[0021] 所述鏈板式輸送機,通過將工件放置于所述主鏈板上,所述主鏈板在所述驅動電機的驅動作用下,隨著所述輸送鏈條由所述第一公共軸向所述第二公共軸的方向移動,直至抵達所述換向件的位置處,在所述輸送鏈條的持續(xù)驅動作用下,所述主鏈板放置的工件被所述換向件不斷擠壓,使得工件紛紛落入安裝于另一反向運動的所述輸送鏈條上的所述輔鏈板上,在另一驅動電機的驅動作用下使得所述輔鏈板上的工件逐漸被運送至所述第一公共軸的位置處,從而使得位于所述第一公共軸處的機械手能夠順次將所述輔鏈板上的工件取下,從而實現(xiàn)雙向輸送工件,工作人員可以靈活選擇作業(yè)位置,以降低人力成本,且同時極大節(jié)約鏈板式輸送機的占地空間,節(jié)約整體生產(chǎn)成本。[0022]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所述鏈板式輸送機進行說明,以進一步理解所述鏈板式輸送機的發(fā)明構思,請參閱圖1,一種鏈板式輸送機,包括:輸送機構、鏈板組件以及換向件;例如,所述鏈板組件設置于所述輸送機構上,所述換向件設置于所述輸送機構的一端部。其中,所述輸送機構用于承載并運送所述鏈板組件沿水平方向實現(xiàn)雙向移動,所述鏈板組件用于承載工件,所述換向件用于實現(xiàn)放置于所述鏈板組件上的工件的傳輸方向的轉換。[0023] 具體地,請參閱圖1,所述輸送機構包括第一公共軸1、第二公共軸16、轉動輪組以及分別安裝于所述第一公共軸1與所述第二公共軸16的驅動電機4,所述第一公共軸1與所述第二公共軸16之間間隔安裝有三條輸送鏈條5,所述轉動輪組包括分別轉動設置于所述第一公共軸1與所述第二公共軸16上的多個主動輪2與多個從動輪3,各所述輸送鏈條5分別安裝于所述第一公共軸1與所述第二公共軸16上對齊設置的一所述主動輪2與一所述從動輪3之間。例如,各所述從動輪3的軸孔內均安裝有軸承,所述軸承的內圈與所述第一公共軸1以及所述第二公共軸16過盈連接。即所述從動輪3通過軸承實現(xiàn)與所述第一公共軸1以及所述第二公共軸16穩(wěn)定連接。例如,各所述主動輪2以及各所述驅動電機4均通過平鍵對應定位安裝于所述第一公共軸1以及所述第二公共軸16上。即所述主動輪2以及兩個所述驅動電機4通過所述平鍵定位,從而起到傳動的作用。進一步地,安裝于同一所述公共軸上的所述主動輪2與所述從動輪3之間設置有套筒。即通過套筒將間距較近的所述主動輪2與所述從動輪3通過所述套筒分開,以避免相鄰設置的所述主動輪2與所述從動輪3在轉動是發(fā)生機械碰撞。
[0024] 在一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主動輪2的數(shù)量與所述從動輪3的數(shù)量均具有3個,所述第一公共軸1上轉動設置一所述主動輪2與兩個所述從動輪3,所述第二公共軸16上轉動設置兩個所述主動輪2與一所述從動輪3。即所述第一公共軸1與所述第二公共軸16上分別設置所述主動輪2的數(shù)量與所述從動輪3的數(shù)量并不相同。其中,所述第一公共軸1順次設置有一所述主動輪2與兩個從動輪3,所述主動輪2靠近安裝于所述第一公共軸1上的驅動電機4設置;所述第二公共軸16順次設置有一所述從動輪2與兩個主動輪3,所述從動輪3靠近安裝于所述第二公共軸16上的驅動電機4設置。其中相鄰兩條所述輸送鏈條的其中一端分別對應連接所述第一公共軸1的兩個從動輪3,相鄰兩條所述輸送鏈條的另一端分別對應連接所述第二公共軸16的兩個主動輪2上。這樣當啟動安裝于所述第二公共軸16上的驅動電機4,則帶動兩條所述輸送鏈條按照安裝于所述第二公共軸16上的驅動電機4預設方向傳動。另一條所述輸送鏈條的一端連接于設置在所述第一公共軸1上的主動輪2,其另一端連接于設置在所述第二公共軸16上的從動輪2。當啟動安裝于所述第一公共軸1上的驅動電機4,則帶動該條輸送鏈條按照安裝于所述第一公共軸1上的驅動電機4的預設轉動方向傳動。需要說明的是,安裝于所述第一公共軸1的驅動電機4與安裝于所述第二公共軸16上的驅動電機4的預設轉動方向均為逆時針旋轉方向,由于兩個驅動電機4安裝位置相反,因此可分別帶動所述輸送鏈條5朝向相反方向傳送,繼而實現(xiàn)鏈板式輸送機可雙向傳輸工件,從而可便于工作人員靈活選擇上料位置,既可以和機器人在輸送機同一端也可以不和機器人在一起,以便減少人力成本。即克服機床布局或空間狹小等因素造成的機器人和上料位只能在輸送機一端的情況,繼而滿足一人操作機器人和輸送機兩臺設備的要求。[0025] 進一步地,請一并參閱圖2,所述鏈板組件包括用于承載工件的主鏈板7與輔鏈板8,所述主鏈板7對應設置于相鄰兩個所述輸送鏈條5之間,所述輔鏈板8設置于另一所述輸送鏈條5上,所述主鏈板7通過安裝于所述第二公共軸16上的所述驅動電機4帶動朝向靠近所述第二公共軸16的方向移動,所述輔鏈板8通過安裝于所述第一公共軸1上的所述驅動電機4帶動朝向靠近所述第一公共軸1的方向移動,所述換向件9安裝于所述第二公共軸16上,用于轉移所述主鏈板7上的工件并至所述輔鏈板8上。例如,所述主鏈板7與所述輔鏈板8均通過螺栓與所述輸送鏈條5連接。進一步地,所述主鏈板7的橫截面面積大于所述輔鏈板8的橫截面面積。即所述主鏈板7一次性可承載的工件量大于所述輔鏈板8一次性可承載的工件量。例如,所述主鏈板7與所述輔鏈板8均通過不銹鋼切割成多個小型鏈板,相鄰兩個所述小型鏈板相互連接。在一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換向件9包括光軸與擋設板,所述光軸與所述擋設板焊接,所述光軸設置于所述擋設板朝向所述主鏈板的一側,所述擋設板安裝于所述第二公共軸16上。這樣,當所述主鏈板7上存放工件時,從而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工件跟隨所述主鏈板7移動。其中,上料位位于所述主鏈板7處,當工件在所述主鏈板7上隨所述主鏈板7運動至輸送機最右側,即所述換向件9處,此時工件會被所述換向件9擋住不能繼續(xù)前進,這時在摩擦力作用下,同時在相對靠后的大量工件的擠壓下,靠前的工件會沿著換向件9的光軸滑動,直至滑到所述輔鏈板端。由于所述輔鏈板8與所述主鏈板7的運動方向相反,當工件滑至所述輔鏈板8上時,就會向相反的方向移動,這樣在所述主鏈板7上的工件和在所述輔鏈板8上的工件運動方向剛好相反,從而實現(xiàn)換向功能。需要說明的是,所述輸送機的換向功能主要是通過摩擦力和工件之間的擠壓力實現(xiàn),因此如果工件本身粗糙度越大,輸送機上放置的工件越多,則換向效果越好。
[0026] 所述鏈板式輸送機,通過將工件放置于所述主鏈板7上,所述主鏈板7在所述驅動電機4的驅動作用下,隨著所述輸送鏈條5由所述第一公共軸1向所述第二公共軸16的方向移動,直至抵達所述換向件9的位置處,在所述輸送鏈條的持續(xù)驅動作用下,所述主鏈板7放置的工件被所述換向件9不斷擠壓,使得工件紛紛落入安裝于另一反向運動的所述輸送鏈條上的所述輔鏈板8上,在另一驅動電機4的驅動作用下使得所述輔鏈板上的工件逐漸被運送至所述第一公共軸1的位置處,從而使得位于所述第一公共軸1處的機械手能夠順次將所述輔鏈板上的工件取下,從而實現(xiàn)雙向輸送工件,工作人員可以靈活選擇作業(yè)位置,以降低人力成本,且同時極大節(jié)約鏈板式輸送機的占地空間,節(jié)約整體生產(chǎn)成本。[0027] 為了實現(xiàn)每次只有一個工件進入機械手抓料位,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鏈板式輸送機還包括分料件12,所述分料件12設置于所述輔鏈板8上,用于控制機械手逐一抓取所述輔鏈板8上的工件。其中,所述分料件12通過鈑金件折彎而成。通過所述分料件12從而控制機械手逐一抓取所述輔鏈板8上的工件,從而可避免多個工件同時進入機械手抓料位,造成機械手抓料時出現(xiàn)干涉的問題。[0028] 進一步地,為了保證機械手抓取工件的精度,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鏈板式輸送機包括擋料件11、氣缸10以及漫反射開關14,所述擋料件用于安裝在所述鏈板式輸送機的機架上,并靠近所述第一公共軸1設置,所述氣缸10安裝于所述擋料件11遠離所述輔鏈板8的一側,所述漫反射開關14用于檢測所述輔鏈板8上的工件,并發(fā)出反饋信號至所述氣缸10,所述氣缸10接收所述反饋信號并帶動所述擋料件11擋設所述輔鏈板8上的工件。其中,所述擋料件是加工中心加工的機加件,通過與氣缸10和漫反射開關14配合實現(xiàn)定位作用。
例如,所述漫反射開關14的數(shù)量具有兩個,當兩個所述漫反射開關14相繼檢測到工件通過時,就會給所述氣缸10一個反饋信號,此時所述氣缸10帶動所述擋料件11動作,完成擋料動作,從而為機械手抓取工件保證精度。
[0029] 為了實現(xiàn)所述鏈板式輸送機自動循環(huán)的功能,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分料件上設置有接近開關17,所述接近開關17用于控制安裝于所述第一公共軸1上的驅動電機的啟停。具體地,當工件在所述輔鏈板8端運動到機器人抓料區(qū)時,所述接近開關17檢測到有工件通過,則所述接近開關17發(fā)出停轉信號,所述驅動電機4接收到所述停轉信號后停止轉動。然后,機械手開始抓料,當機械手完成抓料的動作后,此時機械手向所述驅動電機4發(fā)出運轉信號,所述驅動電機4繼續(xù)開始運轉,從而實現(xiàn)自動循環(huán)的功能。[0030] 為保證上料人員的人身安全,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鏈板式輸送機的上料位置處設置有對射開關13,所述對射開關13用于檢測工件投放于所述主鏈板7的動作信號,所述驅動電機4接收所述動作信號并停止運轉。即當上料人員上料時,所述對射開關13檢測到這一動作,就會向所述驅動電機4發(fā)出動作信號,此時所述驅動電機4停止運轉,從而保證上料人員上料過程中的人身安全,即所述鏈板式輸送機運轉時停止上料,所述鏈板式輸送機停轉時進行上料,也就是說,保證在工作人員上料時,所述鏈板式輸送機處于停運狀態(tài),從而有效避免人員在上料過程中因鏈板式輸送機運轉而發(fā)生安全事故。[0031] 以上所述實施例的各技術特征可以進行任意的組合,為使描述簡潔,未對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技術特征所有可能的組合都進行描述,然而,只要這些技術特征的組合不存在矛盾,都應當認為是本說明書記載的范圍。[0032]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fā)明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發(fā)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因此,本發(fā)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聲明:
“鏈板式輸送機”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lián)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