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書: 1.一種配重材料生產(chǎn)用滾筒篩,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5)、篩分輔助機構和降塵機構,所述機架(5)頂部安裝有防護外殼(16),所述防護外殼(16)左側卡合有擋板(1);所述篩分輔助機構包括第一電機(2)、出料口(6)和進料箱(10),所述第一電機(2)固接在支撐座(3)上,所述支撐座(3)卡合在機架(5)頂部與機架(5)之間滑動連接,所述機架(5)底部固接有出料口(6),所述進料箱(10)底部固接有導向筒(9),所述導向筒(9)貫穿防護外殼(16)右側壁;所述降塵機構安裝在機架(5)上方,所述機架(5)被出料筒貫穿,所述出料筒頂端位于擋板(1)和篩筒(15)之間。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配重材料生產(chǎn)用滾筒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電機(2)的輸出軸通過連接法蘭(4)與連接桿連接,連接桿貫穿擋板(1)后與篩筒(15)連接,所述連接桿與擋板(1)之間轉動連接。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配重材料生產(chǎn)用滾筒篩,其特征在于:所述篩筒(15)兩側均安裝有加固桿(1501),所述篩筒(15)右側搭接有限位板(7),所述限位板(7)固接在防護外殼(16)上下兩側內壁上,所述篩筒(15)用于篩分配重材料的顆粒。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配重材料生產(chǎn)用滾筒篩,其特征在于:所述篩筒(15)側壁上開設有若干通孔,所述篩筒(15)與防護外殼(16)之間轉動連接,所述篩筒(15)位于出料口(6)上方,所述出料口(6)頂端貫穿機架(5)頂部。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配重材料生產(chǎn)用滾筒篩,其特征在于:所述篩筒(15)右側套接有連接軸(12),所述連接軸(12)上安裝有擋料板(11),所述擋料板(11)右側與導向筒(9)搭接,且所述擋料板(11)位于限位板(7)左側。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配重材料生產(chǎn)用滾筒篩,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料箱(10)內壁上固接有下料口(19),所述下料口(19)上開設有通槽(1901),所述下料口(19)頂部搭接有移料板(20),所述移料板(20)固接在轉動軸上,所述轉動軸套接在下料口(19)頂部。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配重材料生產(chǎn)用滾筒篩,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動軸頂部固接有第二電機(21)的輸出軸,所述第二電機(21)兩側均固接有延伸條,延伸條遠離第二電機(21)的一端固接在進料箱(10)內壁上,所述進料箱(10)底部的導向筒(9)搭接在支撐架(8)上,所述支撐架(8)固接在機架(5)上。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配重材料生產(chǎn)用滾筒篩,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塵機構包括第一抽風機(14)、第二抽風機(17)和供水管(22),所述第一抽風機(14)嵌合在防護外殼(16)頂部,所述第一抽風機(14)兩側通過吸塵管與吸附板(13)連接,所述吸附板(13)嵌合在防護外殼(16)內壁上,所述吸附板(13)靠近篩筒(15)的一側開設有除塵口。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配重材料生產(chǎn)用滾筒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抽風機(17)固接在擋板(1)右側壁上,所述擋板(1)與防護外殼(16)左側壁卡合連接,且所述擋板(1)的直徑與防護外殼(16)相同。
10.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配重材料生產(chǎn)用滾筒篩,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管(22)固接在防護外殼(16)兩側外壁上,所述供水管(22)一端貫穿防護外殼(16)側壁后與噴頭(18)連通,所述噴頭(18)固接在防護外殼(16)內壁上。
說明書: 一種配重材料生產(chǎn)用滾筒篩技術領域[0001] 本申請涉及滾筒篩領域,尤其是一種配重材料生產(chǎn)用滾筒篩。背景技術[0002] 滾筒篩是分選技術中應用非常廣泛的一種機械,是通過對顆粒粒徑大小來控制垃圾分選的,分選精度高。滾筒篩的筒體一般分幾段,可視具體情況而定,篩孔由小到大排列,每一段上的篩孔孔徑相同。
[0003] 滾筒篩內部的篩筒不易定位安裝和拆卸,清理不便,物料在篩分前缺乏緩沖和導向結構,影響篩分效果,也不利于物料篩分后的取出,且物料在進行篩分時產(chǎn)生的粉塵不易
及時處理,容易逸出對環(huán)境產(chǎn)生影響。因此,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一種配重材料生產(chǎn)用滾筒
篩。
發(fā)明內容[0004] 在本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配重材料生產(chǎn)用滾筒篩用于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滾筒篩內部的篩筒不易定位安裝和拆卸,清理不便,物料在篩分前缺乏緩沖和導向結構,影響篩分效
果,也不利于物料篩分后的取出,且物料在進行篩分時產(chǎn)生的粉塵不易及時處理,容易逸出
對環(huán)境產(chǎn)生影響的問題。
[0005] 根據(jù)本申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配重材料生產(chǎn)用滾筒篩,包括機架、篩分輔助機構和降塵機構,所述機架頂部安裝有防護外殼,所述防護外殼左側卡合有擋板;所述篩分
輔助機構包括第一電機、出料口和進料箱,所述第一電機固接在支撐座上,所述支撐座卡合
在機架頂部與機架之間滑動連接,所述機架底部固接有出料口,所述進料箱底部固接有導
向筒,所述導向筒貫穿防護外殼右側壁;所述降塵機構安裝在機架上方,所述機架被出料筒
貫穿,所述出料筒頂端位于擋板和篩筒之間。
[0006]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電機的輸出軸通過連接法蘭與連接桿連接,連接桿貫穿擋板后與篩筒連接,所述連接桿與擋板之間轉動連接。
[0007] 進一步地,所述篩筒兩側均安裝有加固桿,所述篩筒右側搭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固接在防護外殼上下兩側內壁上,所述篩筒用于篩分配重材料的顆粒。
[0008] 進一步地,所述篩筒側壁上開設有若干通孔,所述篩筒與防護外殼之間轉動連接,所述篩筒位于出料口上方,所述出料口頂端貫穿機架頂部。
[0009] 進一步地,所述篩筒右側套接有連接軸,所述連接軸上安裝有擋料板,所述擋料板右側與導向筒搭接,且所述擋料板位于限位板左側。
[0010] 進一步地,所述進料箱內壁上固接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上開設有通槽,所述下料口頂部搭接有移料板,所述移料板固接在轉動軸上,所述轉動軸套接在下料口頂部。
[0011] 進一步地,所述轉動軸頂部固接有第二電機的輸出軸,所述第二電機兩側均固接有延伸條,延伸條遠離第二電機的一端固接在進料箱內壁上,所述進料箱底部的導向筒搭
接在支撐架上,所述支撐架固接在機架上。
[0012] 進一步地,所述降塵機構包括第一抽風機、第二抽風機和供水管,所述第一抽風機嵌合在防護外殼頂部,所述第一抽風機兩側通過吸塵管與吸附板連接,所述吸附板嵌合在
防護外殼內壁上,所述吸附板靠近篩筒的一側開設有除塵口。
[0013]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抽風機固接在擋板右側壁上,所述擋板與防護外殼左側壁卡合連接,且所述擋板的直徑與防護外殼相同。
[0014] 進一步地,所述供水管固接在防護外殼兩側外壁上,所述供水管一端貫穿防護外殼側壁后與噴頭連通,所述噴頭固接在防護外殼內壁上。
[0015] 通過本申請上述實施例,采用了篩分輔助機構和降塵機構,解決了滾筒篩內部的篩筒不易定位安裝和拆卸,清理不便,物料在篩分前缺乏緩沖和導向結構,影響篩分效果,
也不利于物料篩分后的取出,且物料在進行篩分時產(chǎn)生的粉塵不易及時處理,容易逸出對
環(huán)境產(chǎn)生影響的問題,取得了篩筒便于定位安裝和拆卸,便于清理,物料在篩分前可進行緩
沖和導向,便于后續(xù)篩分和取出,物料篩分產(chǎn)生的粉塵可及時處理,減少對環(huán)境產(chǎn)生影響的
效果。
附圖說明[0016]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
申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
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
[0017] 圖1為本申請一種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0018] 圖2為本申請一種實施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0019] 圖3為本申請一種實施例的加固桿結構示意圖;[0020] 圖4為本申請一種實施例的移料板結構安裝示意圖。[0021] 圖中:1、擋板;2、第一電機;3、支撐座;4、連接法蘭;5、機架;6、出料口;7、限位板;8、支撐架;9、導向筒;10、進料箱;11、擋料板;12、連接軸;13、吸附板;14、第一抽風機;15、篩筒;1501、加固桿;16、防護外殼;17、第二抽風機;18、噴頭;19、下料口;1901、通槽;20、移料板;21、第二電機;22、供水管。
具體實施方式[0022]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申請方案,下面將結合本申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
本申請一部分的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旧暾堉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
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當屬于本申請保護的范
圍。
[0023] 需要說明的是,本申請的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及上述附圖中的術語“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區(qū)別類似的對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順序或先后次序。應該理解這樣使用
的數(shù)據(jù)在適當情況下可以互換,以便這里描述的本申請的實施例。此外,術語“包括”和“具有”以及他們的任何變形,意圖在于覆蓋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驟或單元的
過程、方法、系統(tǒng)、產(chǎn)品或設備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驟或單元,而是可包括沒有清
楚地列出的或對于這些過程、方法、產(chǎn)品或設備固有的其它步驟或單元。
[0024] 在本申請中,術語“上”、“下”、“左”、“右”、“前”、“后”、“頂”、“底”、“內”、“外”、“中”、“豎直”、“水平”、“橫向”、“縱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這些術語主要是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請及其實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裝置、元件或組成部分必須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進行構造和操作。
[0025] 并且,上述部分術語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關系以外,還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義,例如術語“上”在某些情況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種依附關系或連接關系。對于本領
域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理解這些術語在本申請中的具體含義。
[0026] 此外,術語“安裝”、“設置”、“設有”、“連接”、“相連”、“套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可拆卸連接,或整體式構造;可以是機械連接,或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或者是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又或者是兩個裝置、元件或組成部分之間內部的連通。
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申請中的具體含義。
[0027]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申請。
[0028] 請參閱圖1?4所示,一種配重材料生產(chǎn)用滾筒篩,包括機架5、篩分輔助機構和降塵機構,所述機架5頂部安裝有防護外殼16,所述防護外殼16左側卡合有擋板1,便于擋板1在
機架5上的安裝;所述篩分輔助機構包括第一電機2、出料口6和進料箱10,所述第一電機2固
接在支撐座3上,所述支撐座3卡合在機架5頂部與機架5之間滑動連接,所述機架5底部固接
有出料口6,所述進料箱10底部固接有導向筒9,所述導向筒9貫穿防護外殼16右側壁,便于
導向筒9輔助物料進入篩筒15內部;所述降塵機構安裝在機架5上方,所述機架5被出料筒貫
穿,所述出料筒頂端位于擋板1和篩筒15之間,便于機架5對裝置底部進行支撐。
[0029] 所述第一電機2的輸出軸通過連接法蘭4與連接桿連接,連接桿貫穿擋板1后與篩筒15連接,所述連接桿與擋板1之間轉動連接,便于連接桿與篩筒15的連接;所述篩筒15兩
側均安裝有加固桿1501,所述篩筒15右側搭接有限位板7,所述限位板7固接在防護外殼16
上下兩側內壁上,所述篩筒15用于篩分配重材料的顆粒,便于對篩筒15的安裝進行限位;所
述篩筒15側壁上開設有若干通孔,所述篩筒15與防護外殼16之間轉動連接,所述篩筒15位
于出料口6上方,所述出料口6頂端貫穿機架5頂部,便于物料篩分后的排出;所述篩筒15右
側套接有連接軸12,所述連接軸12上安裝有擋料板11,所述擋料板11右側與導向筒9搭接,
且所述擋料板11位于限位板7左側,便于篩筒15在防護外殼16內部的轉動;所述進料箱10內
壁上固接有下料口19,所述下料口19上開設有通槽1901,所述下料口19頂部搭接有移料板
20,所述移料板20固接在轉動軸上,所述轉動軸套接在下料口19頂部,便于移料板20輔助物
料的下移;所述轉動軸頂部固接有第二電機21的輸出軸,所述第二電機21兩側均固接有延
伸條,延伸條遠離第二電機21的一端固接在進料箱10內壁上,所述進料箱10底部的導向筒9
搭接在支撐架8上,所述支撐架8固接在機架5上,便于支撐架8對導向筒9底部支撐;所述降
塵機構包括第一抽風機14、第二抽風機17和供水管22,所述第一抽風機14嵌合在防護外殼
16頂部,所述第一抽風機14兩側通過吸塵管與吸附板13連接,所述吸附板13嵌合在防護外
殼16內壁上,所述吸附板13靠近篩筒15的一側開設有除塵口,便于對防護外殼16內部除塵;
所述第二抽風機17固接在擋板1右側壁上,所述擋板1與防護外殼16左側壁卡合連接,且所
述擋板1的直徑與防護外殼16相同,便于擋板1對防護外殼16左側保護;所述供水管22固接
在防護外殼16兩側外壁上,所述供水管22一端貫穿防護外殼16側壁后與噴頭18連通,所述
噴頭18固接在防護外殼16內壁上,便于噴頭18的安裝和使用。
[0030] 本申請在使用時,本申請中出現(xiàn)的電器元件在使用時均外接連通電源和控制開關,首先將篩筒15套接在防護外殼16內,篩筒15右端與限位板7搭接,利用螺栓將與防護外
殼16卡合的擋板1固定,在機架5上安裝支撐座3,使連接法蘭4連接第一電機2和連接桿,將
需要篩分的配重材料顆粒倒入進料箱10內,第二電機21帶動移料板20轉動,物料從通槽
1901落下進入導向筒9內,通過擋料板11進入篩筒15內,第一電機2帶動篩筒15轉動,實現(xiàn)對
物料的篩分,提交較小的物料通過出料口6排出,提交較大的物料進入出料筒內部,在物料
進行篩分時,第二抽風機17和吸附板13可對揚起的粉塵進行吸附,利用供水管22外接水源,
向噴頭18內部供水,可對篩筒15以及內部的物料進行霧化噴水,減少粉塵從防護外殼16側
壁上開設的通風孔逸出,并可保持物料的濕潤。
[0031] 本申請的有益之處在于:[0032] 1.本申請操作簡單,連接法蘭4和限位板7可輔助篩筒15的定位安裝和使用,便于篩筒15的拆卸更換,支撐架8和支撐座3可分別對第一電機2和導向筒9進行支撐,便于裝置
的整體使用;
[0033] 2.本申請結構合理,移料板20和擋料板11可對物料的下移進行導向,便于物料進入篩筒15內篩分,出料筒和出料口6可對不同體積的物料進行收集,便于物料篩分后的取
出;
[0034] 3.吸附板13和第二抽風機17可提高防護外殼16內部對粉塵的吸附強度,減少粉塵的逸出,供水管22和噴頭18的使用,可提高對粉塵的處理效果,增加滾筒篩的功能性。
[0035] 涉及到電路和電子元器件和模塊均為現(xiàn)有技術,本領域技術人員完全可以實現(xiàn),無需贅言,本申請保護的內容也不涉及對于軟件和方法的改進。
[0036] 以上所述僅為本申請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申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申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
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申請的保護范圍之內。
聲明:
“配重材料生產(chǎn)用滾筒篩”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lián)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