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書: 1.一種雙秤皮帶機,包括機架(1),所述機架(1)上設置有轉(zhuǎn)動輥(6)和輸送帶(2),所述轉(zhuǎn)動輥(6)帶動輸送帶(2)轉(zhuǎn)動,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1)包括稱重機架(11)和輸送機架(12),所述稱重機架(11)和所述輸送機架(12)之間留有空隙,所述輸送機架(12)遠離所述稱重機架(11)的一端為進料端(14),所述稱重機架(11)遠離所述輸送機架(12)的一端為出料端(13),所述稱重機架(11)上設置有稱重輸送機,所述稱重輸送機的輸送帶(2)下方設置有稱重機構(gòu),所述稱重機構(gòu)用于獲得貨物的重量信息,所述稱重輸送機包括A稱輸送機(111)和B稱輸送機(112)。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秤皮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B稱輸送機(112)的長度大于所述A稱輸送機(111)的長度。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雙秤皮帶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電機(3),所述電機(3)設置在所述輸送帶(2)的正下方并固定在所述機架(1)上,所述電機(3)的輸出軸和主動輪(31)連接,所述轉(zhuǎn)動輥(6)和從動輪(32)連接,所述主動輪(31)和所述從動輪(32)通過皮帶(33)連接,所述電機(3)通過皮帶(33)帶動所述轉(zhuǎn)動輥(6)轉(zhuǎn)動。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雙秤皮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動輪(31)兩側(cè)設置有端蓋(34),所述端蓋(34)和所述主動輪(31)在電機(3)的帶動下同步旋轉(zhuǎn)。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雙秤皮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1)包括側(cè)板(15),底板和蓋板組件(16),所述側(cè)板(15)、所述底板和所述蓋板組件(16)形成一個空腔。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雙秤皮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內(nèi)設置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和所述側(cè)板(15)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板(4)和所述側(cè)板(15)之間設置加強筋,所述固定板和傳感器(5)連接。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雙秤皮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板組件(16)包括第一蓋板(161)、第二蓋板(162)板和第三蓋板(163),所述第一蓋板(161)、所述第二蓋板(162)和所述第三蓋板(163)依次連接并組成“凵”型,所述第二蓋板(162)上設置有通孔(1621)。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雙秤皮帶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支撐塊,所述支撐塊設置在所述機架(1)的底板上,通過調(diào)節(jié)支撐塊可以調(diào)節(jié)機架(1)的高度。
9.根據(jù)權利要求5?8任一項所述的一種雙秤皮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1)還包括多個加強板,所述加強板連接所述底板和所述蓋板組件(16)。
說明書: 一種雙秤皮帶機技術領域[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自動化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雙秤皮帶機。背景技術[0002] 雙秤皮帶機是一種現(xiàn)有的物流設備,原理是在普通的帶式輸送機上增加了稱重機構(gòu),使得在輸送貨物的同時對貨物的重量進行稱量。現(xiàn)有的雙秤皮帶機的輸送設備和稱重貨物重量的稱重機構(gòu)設置在同一個機架上,導致輸送過程中產(chǎn)生的震動對稱重機構(gòu)產(chǎn)生干擾,從而使稱量的重量不準確。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雙秤皮帶機以克服上述缺點。[0004] 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雙秤皮帶機,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設置有轉(zhuǎn)動輥和輸送帶,所述轉(zhuǎn)動輥帶動輸送帶轉(zhuǎn)動,所述機架包括稱重機架和輸送機架,所述稱重機架和所述輸送機架之間留有空隙,所述輸送機架遠離所述稱重機架的一端為進料端,所述稱重機架遠離所述輸送機架的一端為出料端,所述稱重機架上設置有稱重輸送機,所述稱重輸送機的輸送帶下方設置有稱重機構(gòu),所述稱重機構(gòu)用于獲得貨物的重量信息,所述稱重輸送機包括A稱輸送機和B稱輸送機。通過稱重機架和所述輸送機架之間留有空隙的設置,降低輸送機架在輸送貨物過程中產(chǎn)生的震動對稱重機構(gòu)的影響,從而提高稱重的準確度。[0005] 進一步地,所述B稱輸送機的長度大于所述A稱輸送機的長度。對于長度小于B稱輸送機長度的貨物,可以通過B稱輸送機進行稱重;當稱量的貨物的長度大于B稱輸送機的長度時,可以通過A稱輸送機和B稱輸送機共同稱量貨物,增加了本皮帶機稱重時的稱重范圍。[0006] 進一步地,所述電機設置在所述輸送帶的正下方并固定在所述機架上,所述電機的輸出軸和主動輪連接,所述轉(zhuǎn)動輥和從動輪連接,所述主動輪和所述從動輪通過皮帶連接,所述電機通過皮帶帶動所述轉(zhuǎn)動輥轉(zhuǎn)動。通過電機設置在輸送帶的正下方,相較與現(xiàn)有技術中將輸送機設置在機架一側(cè),本雙秤皮帶機結(jié)構(gòu)更加緊湊,使用方便。[0007] 進一步地,所述主動輪兩側(cè)設置有端蓋,所述端蓋和所述主動輪在電機的帶動下同步旋轉(zhuǎn)。通過端蓋的設置,防止皮帶在旋轉(zhuǎn)的過程中從主動輪上脫落,同時從動輪上未設置端蓋,減少了皮帶和端蓋之間的摩擦,延長皮帶的使用壽命。[0008] 進一步地,所述蓋板組件和所述側(cè)板連接,所述蓋板組件包括第一蓋板、第二蓋板和第三蓋板,所述第一蓋板、第二蓋板和第三蓋板依次連接并組成“凵”型,所述第二蓋板上設置有通孔。連接電機、傳感器的導線可以通過穿過通孔排布在第一蓋板、第二蓋板和第三蓋板形成的凹槽內(nèi),防止導線暴露在外面,增加了本雙秤皮帶機的安全性。[0009] 進一步地,所述機架包括側(cè)板,底板和蓋板組件,所述側(cè)板、底板和蓋板組件形成一個空腔。[0010] 進一步地,所述空腔內(nèi)設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側(cè)板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側(cè)板之間設置加強筋,所述固定板和傳感器連接。[0011] 進一步地,還包括支撐塊,所述支撐塊設置在所述機架的底板上,通過調(diào)節(jié)支撐塊可以調(diào)節(jié)機架的高度。[0012] 進一步地,所述機架還包括多個加強板,所述加強板連接所述底板和所述蓋板組件,通過加強板的設置,增加機架的牢固性。[0013]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0014] 1)通過稱重機架和所述輸送機架之間留有空隙的設置,降低輸送機架在輸送貨物過程中產(chǎn)生的震動對稱重機構(gòu)的影響,從而提高稱重的準確度。[0015] 2)通過電機設置在輸送帶的正下方,相較與現(xiàn)有技術中將輸送機設置在機架一側(cè),本雙秤皮帶機結(jié)構(gòu)更加緊湊,使用方便。[0016] 3)連接電機、傳感器的導線通過穿過通孔進而排布在第一蓋板、第二蓋板板和第三蓋板形成的凹槽內(nèi),防止導線暴露在外面,增加了本雙秤皮帶機的安全性。附圖說明[0017]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雙秤皮帶機的立體圖;[0018]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A稱輸送機除去機架后的立體圖;[0019]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A稱輸送機除去機架后的剖視圖;[0020]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蓋板組件的立體圖。[0021] 圖中:1、機架;11、稱重機架;111、A稱輸送機;112、B稱輸送機;12、輸送機架;13、出料端;14、進料端;15、側(cè)板;16、蓋板組件;161、第一蓋板;162、第二蓋板;1621、通孔;163、第三蓋板;2、輸送帶;3、電機;31、主動輪;32、從動輪;33、皮帶;34、端蓋;4、固定板;5、傳感器;6、轉(zhuǎn)動輥。
具體實施方式[0022] 下面結(jié)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0023] 參見附圖1所示,一種雙秤皮帶機,包括機架1,所述機架1上設置有轉(zhuǎn)動輥6和輸送帶2,所述轉(zhuǎn)動輥6帶動輸送帶2轉(zhuǎn)動,所述機架1包括稱重機架11和輸送機架12,所述稱重機架11和所述輸送機架12之間留有空隙,所述稱重機架11和所述輸送機架12通過螺栓連接。所述輸送機架12遠離所述稱重機架11的一端為進料端14,所述稱重機架11遠離所述輸送機架12的一端為出料端13,所述稱重機架11上設置有稱重輸送機,所述稱重輸送機的輸送帶2的下方設置有稱重機構(gòu),所述稱重機構(gòu)用于獲得貨物的重量信息,所述稱重輸送機包括A稱輸送機111和B稱輸送機112,所述B稱輸送機112的長度大于所述A稱輸送機111的長度。通過稱重機架11和所述輸送機架12之間留有空隙的設置,降低輸送機架121在輸送貨物過程中產(chǎn)生的震動對稱重機構(gòu)的影響,從而提高稱重的準確度。
[0024] 參見附圖2和3所示,所述電機3設置在所述輸送帶2的正下方并固定在所述機架1上,所述電機3的輸出軸和主動輪31連接,所述轉(zhuǎn)動輥6和從動輪32連接,所述主動輪31和所述從動輪32通過皮帶33連接,所述電機3通過皮帶33帶動所述轉(zhuǎn)動輥6轉(zhuǎn)動。所述主動輪31兩側(cè)設置有端蓋34,所述端蓋34和所述主動輪31在電機3的帶動下同步旋轉(zhuǎn)。通過電機3設置在輸送帶2的正下方,相較與現(xiàn)有技術中將電機3設置在機架1的一側(cè),本雙秤皮帶機結(jié)構(gòu)更加緊湊,使用方便。通過端蓋34的設置,防止皮帶33在旋轉(zhuǎn)的過程中從主動輪31上脫落,同時在從動輪32上未設置端蓋34,減少了皮帶33和端蓋34之間的摩擦,延長皮帶33的使用壽命。[0025] 本實施例所述的機架1包括側(cè)板15,底板和蓋板組件16,所述側(cè)板15、底板和蓋板組件16形成一個空腔,所述空腔內(nèi)設置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和所述側(cè)板15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板4和所述側(cè)板15之間設置加強筋,傳感器5和所述固定板4連接。還包括支撐塊,所述支撐塊設置在所述機架1的底板上,通過調(diào)節(jié)支撐塊可以調(diào)節(jié)機架1的高度。所述機架1還包括多個加強板,所述加強板連接所述底板和所述蓋板組件16,通過加強板的設置,增加機架1的牢固性。[0026] 參見附圖4所示,所述蓋板組件16和所述側(cè)板15連接,所述蓋板組件16包括第一蓋板161、第二蓋板162板和第三蓋板163,所述第一蓋板161、第二蓋板162板和第三蓋板163依次連接并組成“凵”型,所述第二蓋板162上設置有通孔1621。連接電機3、傳感器5的導線可以通過穿過通孔1621排布在第一蓋板161、第二蓋板162板和第三蓋板163形成的凹槽內(nèi),防止導線暴露在外面,增加了本雙秤皮帶33機的安全性。[0027] 工作過程:將貨物通過進料端14的輸送帶2傳送至B輸送機進行稱量重量,當對于長度小于B稱輸送機112的長度的貨物,可以通過B稱輸送機112進行稱重;當稱量的貨物的長度大于B稱輸送機112的長度時,可以通過A稱輸送機111和B稱輸送機112共同稱量貨物。[0028] 以上實施方式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gòu)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nèi)容并加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zhì)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nèi)。
聲明:
“雙秤皮帶機”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lián)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