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書: 1.一種斗式提升機進料控制裝置,包括呈漏斗狀的料倉(1),所述料倉(1)下端的一側設置有出料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料口通過轉軸(4)配備有倉門(3),且所述倉門(3)處于豎直狀態(tài)時料倉(1)為關閉狀態(tài),所述轉軸(4)的一端穿過料倉(1)后安裝有驅動組件,所述驅動組件包括驅動氣缸(5)和驅動臂(6),所述驅動臂(6)的一端與轉軸(4)固定連接,另一端與驅動氣缸(5)的活塞桿鉸接,在所述轉軸(4)上還設置有配重塊(7)和配重臂(8),所述配重臂(8)的一端與轉軸(4)固定連接,另一端與配重塊(7)固定連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斗式提升機進料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臂(6)與配重臂(8)均沿轉軸(4)的徑向延伸,所述驅動臂(6)與配重臂(8)呈“八”字形布置,且所述驅動氣缸(5)位于關門側,所述配重塊(7)位于開門側,當所述倉門(3)處于關閉狀態(tài)時,所述驅動氣缸(5)的活塞桿處于收縮狀態(tài),所述驅動臂(6)與配重臂(8)在轉軸(4)的軸向上錯開設置。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斗式提升機進料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倉門(3)朝向倉內(nèi)的一側設置有彈性墊層(9)。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斗式提升機進料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料倉(1)內(nèi)設置有至少一層呈網(wǎng)格狀的支撐墊(10)。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斗式提升機進料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料倉(1)上方設置有防塵罩(11)。
說明書: 斗式提升機進料控制裝置技術領域[0001] 本實用新型屬于輸送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斗式提升機進料控制裝置。背景技術[0002] 斗式提升機是利用均勻固接于無端牽引構件上的一系列料斗,豎向提升物料的連續(xù)輸送機械,斗式提升機利用一系列固接在牽引鏈或膠帶上的料斗在豎直或接近豎直方向
內(nèi)向上運送散料。
[0003] 在使用斗式提升機輸送物料時,料倉內(nèi)的物料從斗式提升機的進料斗進入斗式提升機,由于無進料控制裝置,常常會因為斗式提升機下部物料過多導致斗式提升機卡死,嚴
重影響生產(chǎn)進度。
發(fā)明內(nèi)容[0004] 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斗式提升機進料控制裝置,能夠控制料倉的開閉,防止因斗式提升機下部物料過多導致斗式提升機卡死。
[0005] 為此,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斗式提升機進料控制裝置,包括呈漏斗狀的料倉,所述料倉下端的一側設置有出料口,在所述出料口通過轉軸配備有倉門,且所
述倉門處于豎直狀態(tài)時料倉為關閉狀態(tài),所述轉軸的一端穿過料倉后安裝有驅動組件,所
述驅動組件包括驅動氣缸和驅動臂,所述驅動臂的一端與轉軸固定連接,另一端與驅動氣
缸的活塞桿鉸接,在所述轉軸上還設置有配重塊和配重臂,所述配重臂的一端與轉軸固定
連接,另一端與配重塊固定連接。
[0006] 作為優(yōu)選,所述驅動臂與配重臂均沿轉軸的徑向延伸,所述驅動臂與配重臂呈“八”字形布置,且所述驅動氣缸位于關門側,所述配重塊位于開門側,當所述倉門處于關閉
狀態(tài)時,所述驅動氣缸的活塞桿處于收縮狀態(tài),所述驅動臂與配重臂在轉軸的軸向上錯開
設置。采用以上結構,在倉門從開啟狀態(tài)轉動至關閉狀態(tài)的過程中以及倉門處于常關狀態(tài)
時,倉門自身的重力和配重塊的重力能夠減小驅動氣缸的受力,延長驅動氣缸的使用壽命,
同時使倉門處于關閉狀態(tài)時更為可靠。
[0007] 作為優(yōu)選,在所述倉門朝向倉內(nèi)的一側設置有彈性墊層。采用以上結構,能夠防止物料下落的過程中撞擊倉門,導致倉門變形。
[0008] 作為優(yōu)選,在所述料倉內(nèi)設置有至少一層呈網(wǎng)格狀的支撐墊。采用以上結構,支撐墊能夠對料倉內(nèi)的物料,特別是體積較大的物料起到支撐的作用,防止倉門受力過大,導致
倉門意外開啟。
[0009] 作為優(yōu)選,在所述料倉上方設置有防塵罩。采用以上結構,防塵罩能夠避免物料的揚塵飛散,影響生產(chǎn)車間空氣環(huán)境。
[0010]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料倉出料口設置倉門,能夠有效控制物料進入斗式提升機,防止斗式提升機下部物料過多導致斗式提升機卡死;通過驅動氣缸驅動倉門
轉動,成本低,易于實現(xiàn);配重塊能夠輔助倉門關閉,同時使倉門關閉時更為可靠。
附圖說明[0011]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0012] 圖2為料倉和倉門的結構示意圖;[0013] 圖3為驅動組件、配重塊和配重臂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0014] 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0015] 如圖1至圖3所示,一種斗式提升機進料控制裝置,由料倉1、倉門3、轉軸4、驅動氣缸5、驅動臂6、配重塊7、配重臂8、彈性墊層9、支撐墊10和防塵罩11組成。料倉1呈漏斗狀,出
料口設置在料倉1下端的一側,在出料口通過轉軸4配備有倉門3,出料口為側開口,當倉門3
處于豎直狀態(tài)時料倉1正好為關閉狀態(tài),轉軸4的一端穿過料倉1后安裝有驅動組件,驅動組
件包括驅動氣缸5和驅動臂6,驅動臂6的一端與轉軸4固定連接,另一端與驅動氣缸5的活塞
桿鉸接,驅動氣缸5通過驅動臂6驅動倉門3轉動,從而打開或關閉料倉1的出料口,在轉軸4
上還設置有配重塊7和配重臂8,配重臂8的一端與轉軸4固定連接,另一端與配重塊7固定連
接,配重塊7能夠輔助倉門3關閉并保持在關閉狀態(tài)。
[0016] 進一步地,驅動臂6與配重臂8均沿轉軸4的徑向延伸,驅動臂6與配重臂8呈“八”字形布置,且驅動氣缸5位于關門側,配重塊7位于開門側,當倉門3處于關閉狀態(tài)時,驅動氣缸
5的活塞桿處于收縮狀態(tài),驅動臂6與配重臂8在轉軸4的軸向上錯開設置。當倉門3處于常閉
狀態(tài)時,驅動氣缸5的活塞桿處于收縮狀態(tài),能夠有效保護驅動氣缸5;驅動臂6位于倉門3和
配重臂8之間,布置合理,利于轉軸4的轉動;倉門3的重力和配重塊7的重力能夠在倉門3關
閉過程中以及倉門3處于關閉狀態(tài)時輔助驅動氣缸5,減小驅動氣缸5的受力,延長驅動氣缸
5的使用壽命。
[0017] 進一步地,在倉門3朝向倉內(nèi)的一側設置有彈性墊層9。彈性墊層9能夠防止體積較大的物料直接撞擊倉門3,導致倉門3變形。
[0018] 進一步地,在料倉1內(nèi)設置有至少一層呈網(wǎng)格狀的支撐墊10。本實施例中,設置有兩層支撐墊10,支撐墊10由鋼筋焊接而成,對料倉1內(nèi)的物料起到支撐作用,減小倉門3的受
力,防止倉門3意外開啟。
[0019] 進一步地,在料倉1上方設置有防塵罩11。防塵罩11能夠防止物料的揚塵在生產(chǎn)車間散逸。
聲明:
“斗式提升機進料控制裝置”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lián)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