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
1.礦用液壓深孔鉆車裝置,它包括主機機體(1)、工作機構(2)、履帶行走裝置(3)、驅(qū)動各部分的液壓系統(tǒng)和電器系統(tǒng),所述主機機體(1)的兩側固定有履帶行走裝置(3),履帶行走裝置(3)與地面接觸,用于移動主機機體(1);所述主機機體(1)上方設有工作機構(2)、液壓系統(tǒng)和電器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機機體(1)包括主機機架(1.1),所述主機機架(1.1)上設有一塊安裝板(1.2),所述安裝板(1.2)的前端設有工作機構(2); 所述工作機構(2)包括滑架總成(2.1)、動力頭(2.2)、夾持器(2.3)、回轉減速器(2.4)和前支撐組(2.5),所述前支撐組(2.5)包括外殼(2.51),所述外殼(2.51)的前端連接回轉減速器(2.4),所述外殼(2.51)的底部通過連接件連接回轉減速組件,回轉減速組件固定在安裝板(1.2)上;所述外殼(2.51)內(nèi)設有前支撐油缸(2.54)和滑套柱(2.55);所述滑套柱(2.55)的外套連接外殼(2.51),所述外殼(2.51)的外壁連接舉升油缸(2.53),通過舉升油缸(2.53)實現(xiàn)外殼(2.51)的上下移動;所述前支撐組(2.5)通過回轉減速器(2.4)連接滑架總成(2.1); 所述主機機體(1)的安裝板(1.2)上還設有后支撐組(4)、液壓系統(tǒng)和電器系統(tǒng),所述后支撐組(4)包括后支撐油缸,所述液壓系統(tǒng)包括液壓裝置(6)和主油箱、副油箱(9),所述電器系統(tǒng)包括電機油泵總成(5)和電控箱(7);所述工作機構(2)的后方設置副油箱(9),副油箱(9)的外壁通過連接件固定連接后支撐組(4),所述后支撐組(4)的一側設有高壓濾油器,所述副油箱(9)的后方設置電控箱(7),所述電控箱(7)和副油箱(9)之間設有冷卻器(8),所述電控箱(7)的一側設有電機油泵總成(5);所述液壓裝置(6)設置在安裝板(1.2)的后端底部。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用液壓深孔鉆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機機架(1.1)的前端垂直連接一塊前蓋板(1.3)。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用液壓深孔鉆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架總成(2.1)包括滑架(2.11),所述滑架(2.11)上滑動連接一個安裝座(2.12),所述安裝座(2.12)連接推進油缸(2.14),所述安裝座(2.12)上設置動力頭(2.2);所述滑架(2.11)設置在滑架導軌(2.15)上,所述滑架(2.11)的前端上方設置夾持器(2.3)。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礦用液壓深孔鉆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架(2.11)的外側連接有補償油缸(2.13)。 5.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礦用液壓深孔鉆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架(2.11)的前端設有支撐座(2.16)。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用液壓深孔鉆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架(2.11)的中部套設一個夾套(2.17),夾套(2.17)用于貫穿固定單體立柱(2.18)。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用液壓深孔鉆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帶行走裝置(3)包括對稱設置在主機機體(1)兩側的左履帶行走部和右履帶行走部,所述左履帶行走部包括履帶總成(3.1)、一個引導輪(3.2)、一個鏈輪(3.3)、履帶架(3.5)、張緊緩沖裝置(3.6)和多個支重輪(3.7)。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礦用液壓深孔鉆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帶總成(3.1)包括組合式密封履帶鏈,履帶鏈套設在前后設置的鏈輪(3.3)和引導輪(3.2)上,引導輪(3.2)連接履帶架(3.5)。 9.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礦用液壓深孔鉆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帶架(3.5)上設有張緊緩沖裝置(3.6)。
說明書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煤礦鉆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礦用液壓深孔鉆車裝置。
背景技術
在煤礦行業(yè),井下作業(yè)地點需要不斷變動,即使在井下同一地點,打孔的角度和高度也不同,打孔時,需要傳統(tǒng)的幫機和防突鉆機同時使用,其占用空間大,固定不便,安裝使用繁瑣,鉆車在工作時無法調(diào)整鉆孔角度,操作不便,適用范圍小。
深孔鉆車在煤礦開采方面有著廣泛的用途,它通常包括履帶式底盤總成、控制總成和工作總成三大部分,通過控制其工作總成在豎直平面內(nèi)轉動,轉動到位后開始進行推進鉆孔作業(yè)。目前,普遍的深孔鉆車轉動角度只有不到90度的轉動范圍,需要進行鉆孔時,其工作總成從水平方向轉動至豎直方向,還有一種深孔鉆車的工作總成直接裝配成豎直狀態(tài),不具備轉動的功能,這類型深孔鉆車只能對地面進行鉆孔,功能比較單一,尤其是在地層構造比較復雜的礦井中,無法對上方的巖層進行鉆孔。
現(xiàn)有技術中雖然出現(xiàn)了可以向上鉆孔的深孔鉆車,但是這種深孔鉆車的工作機構在向上鉆孔時,其工作機構的滑動穩(wěn)定性較差,鉆孔推進量得不到保證,導致向上鉆孔深度不夠,得不到理想的開采進度。
因此亟需一種能快速實現(xiàn)多方位的深孔鉆車裝置。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礦用液壓深孔鉆車裝置,具有能耗低,環(huán)境適應性強,穩(wěn)定性好的優(yōu)點。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
一種礦用液壓深孔鉆車裝置,它包括主機機體、工作機構、履帶行走裝置、驅(qū)動各部分的液壓系統(tǒng)和電器系統(tǒng),所述主機機體的兩側固定有履帶行走裝置,履帶行走裝置與地面接觸,用于移動主機機體;所述主機機體上方設有工作機構、液壓系統(tǒng)和電器系統(tǒng);所述主機機體包括主機機架,所述主機機架上設有一塊安裝板,所述安裝板的前端設有工作機構;
所述工作機構包括滑架總成、動力頭、夾持器、回轉減速器和前支撐組,所述前支撐組包括外殼,所述外殼的前端連接回轉減速器,所述外殼的底部通過連接件連接回轉減速組件,回轉減速組件固定在安裝板上;所述外殼內(nèi)設有前支撐油缸和滑套柱;所述滑套柱的外套連接外殼,所述外殼的外壁連接舉升油缸,通過舉升油缸實現(xiàn)外殼的上下移動;所述前支撐組通過回轉減速器連接滑架總成;
所述主機機體的安裝板上還設有后支撐組、液壓系統(tǒng)和電器系統(tǒng),所述后支撐組包括后支撐油缸,所述液壓系統(tǒng)包括液壓裝置和主油箱、副油箱,所述電器系統(tǒng)包括電機油泵總成和電控箱;所述工作機構的后方設置副油箱,副油箱的外壁通過連接件固定連接后支撐組,所述后支撐組的一側設有高壓濾油器,所述副油箱的后方設置電控箱,所述電控箱和副油箱之間設有冷卻器,所述電控箱的一側設有電機油泵總成;所述液壓裝置設置在安裝板的后端底部。
進一步地,所述主機機架的前端垂直連接一塊前蓋板。
進一步地,所述滑架總成包括滑架,所述滑架上滑動連接一個安裝座,所述安裝座連接推進油缸,所述安裝座上設置動力頭;所述滑架設置在滑架導軌上,所述滑架的前端上方設置夾持器。
進一步地,所述滑架的外側連接有補償油缸。
進一步地,所述滑架的前端設有支撐座。
進一步地,所述滑架的中部套設一個夾套,夾套用于貫穿固定單體立柱。
進一步地,所述履帶行走裝置包括對稱設置在主機機體兩側的左履帶行走部和右履帶行走部,所述左履帶行走部包括履帶總成、一個引導輪、一個鏈輪、履帶架、張緊緩沖裝置和多個支重輪。
進一步地,所述履帶總成包括組合式密封履帶鏈,履帶鏈套設在前后設置的鏈輪和引導輪上,引導輪連接履帶架。
進一步地,所述履帶架上設有張緊緩沖裝置。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機構結構緊湊,滑架總成通過回轉減速器連接前支撐組,前支撐組通過前支撐油缸和滑套柱的整合,機構更緊湊,而后支撐油缸固定在副油箱的外壁上,機身更安全穩(wěn)定,在機體的安裝板上的占用空間非常小,使得液壓系統(tǒng)和電器系統(tǒng)的空間更大,可實現(xiàn)更高效動力更強的整機系統(tǒng)。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機構可實現(xiàn)水平±90°方向開孔,開孔高度1250mm-1700mm,推進支撐補償150mm,可實現(xiàn)前后微調(diào)或支撐,垂直整機90°全方位,適應迎頭側幫多方位開孔作業(yè)等功能,可實現(xiàn)-90o~+90 o水平回轉, -90o~+90 o俯仰角的全方位鉆孔作業(yè),其運作方式由舉升油缸、回轉減速裝置來完成;穩(wěn)車由前支撐、補償油缸、固定油缸、上支撐油缸來完成;整個工作機構的運作由旋轉組件、推進組件、回轉組件及多種油缸和操縱閥來完成,實現(xiàn)多方位轉動,全液壓控制、操作方便靈活、適用于各種斷面的平、斜巷道施工。
本實用新型的鉆機動力頭扭矩大,行程長,鉆進效率高,可大大提高作業(yè)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液壓系統(tǒng)配備了快速推進功能,可節(jié)約裝卸鉆桿時間2倍多;并配帶有裝卸鉆桿的部件,降低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工作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滑架總成的主視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滑架總成的俯視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履帶行走裝置的主視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液壓系統(tǒng)原理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的電氣系統(tǒng)原理圖。
其中:
主機機體1、主機機架1.1、安裝板1.2、前蓋板1.3、工作機構2、滑架總成2.1、滑架2.11、安裝座2.12、補償油缸2.13、推進油缸2.14、滑架導軌2.15、支撐座2.16、夾套2.17、單體立柱2.18、動力頭2.2、旋轉機構2.21、卡盤2.22、夾持器2.3、回轉減速器2.4、前支撐組2.5、外殼2.51、耳板2.52、舉升油缸2.53、前支撐油缸2.54、滑套柱2.55、履帶行走裝置3、履帶總成3.1、引導輪3.2、鏈輪3.3、履帶架3.5、張緊緩沖裝置3.6、支重輪3.7、后支撐組4、電機油泵總成5、液壓裝置6、電控箱7、冷卻器8、副油箱9。
具體實施方式
為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以下將結合相關圖示作詳細說明。應理解,以下具體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具體實施態(tài)樣,其僅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可采用的實施態(tài)樣。需先說明,本文關于各組件位置關系的表述,如A部件位于B部件上方,其系基于圖示中各組件相對位置的表述,并非用以限制各組件的實際位置關系。
實施例1:
參見圖1-圖9,圖1繪制了一種礦用液壓深孔鉆車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礦用液壓深孔鉆車裝置,它包括主機機體1、工作機構2、履帶行走裝置3、驅(qū)動各部分的液壓系統(tǒng)和電器系統(tǒng),所述主機機體1的兩側固定有履帶行走裝置3,履帶行走裝置3與地面接觸,用于移動主機機體1;所述主機機體1上方設有工作機構2、液壓系統(tǒng)和電器系統(tǒng)。
所述主機機體1包括主機機架1.1,所述主機機架1.1上設有一塊安裝板1.2,所述安裝板1.2的前端上方設有工作機構2,所述主機機架1.1的前端垂直連接一塊前蓋板1.3。
所述工作機構2包括滑架總成2.1、動力頭2.2、夾持器2.3、回轉減速器2.4和前支撐組2.5,所述前支撐組2.5包括外殼2.51,所述外殼2.51的前端設有耳板2.52,通過耳板2.52連接回轉減速器2.4,所述外殼2.51的底部通過連接件連接回轉減速組件,回轉減速組件固定在安裝板1.2上;所述外殼2.51內(nèi)設有前支撐油缸2.54和滑套柱2.55,所述前支撐油缸2.54的頂端設置有連接座,所述連接座上鉸接有支撐頂座,實現(xiàn)鉆車的上、下固定支撐;所述滑套柱2.55的外套連接外殼2.51,所述外殼2.51的外壁連接舉升油缸2.53,通過舉升油缸2.53實現(xiàn)外殼2.51的上下移動。
所述前支撐組2.5的耳板2.52上設置回轉減速器2.4,通過回轉減速器2.4連接滑架總成2.1;所述滑架總成2.1包括滑架2.11,所述滑架2.11上滑動連接一個安裝座2.12,所述安裝座2.12連接推進油缸2.14,所述安裝座2.12上設置動力頭2.2;所述滑架2.11設置在滑架導軌2.15上,所述滑架2.11的外側連接有補償油缸2.13,所述滑架2.11的前端上方設置夾持器2.3,所述滑架2.11的前端設有支撐座2.16。所述支撐座2.16起固定作用,使鉆車鉆孔時更穩(wěn)定;推進油缸2.14的伸縮使動力頭2.2前后移動,以便裝卸鉆桿實現(xiàn)鉆桿的鉆進和后退。
所述滑架2.11的中部還可臨時設置一個夾套2.17,夾套2.17用于貫穿固定單體立柱2.18,更有利于整機平衡。
所述回轉減速器2.4由回轉上盤和回轉軸承組成,回轉上盤用螺栓固定在回轉軸承上,回轉軸承固定在機體上,扳動滑架2.11可左右靈活轉動,使整個工作機構2轉動到任何方位角。
所述動力頭2.2包括旋轉機構2.21和卡盤2.22,旋轉機構2.21連接旋轉支撐;所述旋轉機構2.21由液壓馬達、減速箱組成,液壓馬達通過減速箱減速,達到鉆桿所需要的扭矩,減速箱體內(nèi)與液壓系統(tǒng)相通,液壓油由進油套組泄露到箱體中直接回油箱;旋轉機構2.21安裝在滑架總成2.1的安裝座2.12上;所述動力頭2.2通過卡盤2.22夾持鉆桿,所述卡盤2.22和夾持器2.3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線。
所述旋轉機構2.21由1只160變量馬達經(jīng)減速箱減速再驅(qū)動鉆桿,鉆頭旋轉工作,馬達可實現(xiàn)無極變速,根據(jù)不同工作環(huán)境調(diào)整轉速,可實現(xiàn)快速鉆進。
所述履帶行走裝置3包括對稱設置在主機機架1.11.1兩側的左履帶行走部和右履帶行走部,所述主機機架1.11.1的左側通過左履帶連接架連接左履帶行走部,右側通過右履帶連接架連接右履帶行走部;所述左履帶行走部包括履帶總成3.1、一個引導輪3.2、一個鏈輪3.3、履帶架3.5、張緊緩沖裝置3.6和五個支重輪3.7,履帶總成3.1包括由高強度合金鋼制造的組合式密封履帶鏈,履帶鏈套設在前后設置的鏈輪3.3和引導輪3.2上,引導輪3.2連接履帶架3.5,履帶架3.5上設有張緊緩沖裝置3.6,履帶架3.5的下方連接五個支重輪3.7,所述鏈輪3.3連接行走馬達,通過行走馬達驅(qū)動鏈輪3.3,從而實現(xiàn)履帶鏈的行走。
所述主機機體1的安裝板1.2上還設有后支撐組4、液壓系統(tǒng)和電器系統(tǒng),所述后支撐組4包括后支撐油缸,所述液壓系統(tǒng)包括液壓裝置6和主油箱、副油箱9,所述電器系統(tǒng)包括電機油泵總成5和電控箱7。
所述工作機構2的后方設置副油箱9,副油箱9的外壁通過連接件固定連接后支撐組4,所述后支撐組4的一側設有高壓濾油器,所述副油箱9的后方設置電控箱7,所述電控箱7和副油箱9之間設有冷卻器8,所述電控箱7的一側設有電機油泵總成5;所述液壓裝置6設置在安裝板1.2的后端底部。
工作原理:
本實用新型的液壓裝置為開式系統(tǒng);液壓裝置由泵、液壓油缸、閥、空氣濾清器、主、副油箱以及硬、軟油管、壓力表、測壓接頭等組成。系統(tǒng)的最高工作壓力為25MPa。
制動系統(tǒng)由行走馬達操作閥、常閉制動器、行走馬達、齒圈組成。所述的行走馬達與齒圈相連,常閉制動器與行走馬達相連。機器停止時,常閉制動器咬合固定行走馬達停止運轉。在工作時打開行走閥,經(jīng)液壓油打開常閉制動器,液壓油同時進入行走馬達,行走馬達開始運轉。
行走馬達回路中,高壓油經(jīng)過油泵、操縱閥分別到達左、右行走馬達(該馬達自身帶有減速裝置,馬達轉動法蘭直接與鏈輪齒圈連接,省去了減速箱機構)直接驅(qū)動機器前進或后退。回油經(jīng)操縱閥回到主油箱,左、右馬達各自有單獨泄漏油管通油箱。系統(tǒng)的壓力由左、右換向閥上的進油口一側的安全溢流閥調(diào)節(jié)螺釘調(diào)定。
液壓馬達回路中高壓油經(jīng)油泵和操縱閥輸出到液壓馬達的高壓接口,高壓油驅(qū)動液壓馬達,經(jīng)減速箱減速再驅(qū)動鉆桿、鉆頭旋轉工作。
工作機構液壓回路中,高壓油經(jīng)換向閥到達推進油缸、前、后支撐油缸,回油經(jīng)換向閥回到油箱。系統(tǒng)壓力通過換向閥進油口一側的安全溢流閥中的調(diào)節(jié)螺釘整定。副油箱安裝在泵站上,為油箱補充液壓油的專用入口,主、副油箱間用油管和通氣管相連,空氣濾清器安裝在副油箱頂板上??諝鉃V清器與大氣相通。
后支撐油缸由閥控制單獨操縱,并配有單獨的自鎖裝置,保證各支撐裝置有足夠的支撐力;作業(yè)完畢需轉移地點時必需先收起支撐,緊貼機身,保證機器有足夠的行進空間。
本實用新型的電器系統(tǒng)由油泵電機、主電路電纜等組成。
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應用范例,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構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變換或者等效替換而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權利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