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
1.特大型金屬礦山綠色排水用污水處理機構,包括處理機構(1),其特征在于:所述處理機構(1)的頂面中心開設有過濾槽(3),所述過濾槽(3)的內部的底端連接排水管(9)的進口位,所述排水管(9)的頂部固定鑄造有固定盤(22),所述固定盤(22)的底面與過濾槽(3)的底面通過螺釘穿過螺紋通孔固定連接起來,所述處理機構(1)的頂面一側開設有第一安裝槽(4),所述第一安裝槽(4)的底面固定安裝有第一氣缸(5),第一氣缸(5)的活塞桿端與第一支撐桿(6)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桿(6)的另一端與第一固定桿(7)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固定桿(7)的底端與過濾裝置(8)的頂面一側固定連接,所述處理機構(1)的頂面另一側對稱開設有第二安裝槽(10),所述第二安裝槽(10)的底面固定安裝有第二氣缸(11),所述第二氣缸(11)的活塞桿端與第二支撐桿(12)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撐桿(12)的另一端與第二固定桿(13)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固定桿(13)的底端與過濾裝置(8)的頂面另一側固定連接;
所述處理機構(1)的內部的底部與中部之間中心位置開設有夾緊槽(2),所述處理機構(1)的底部與中部之間的一側開設有第三安裝槽(14),所述第三安裝槽(14)的內部側壁固定安裝有電機(15),所述電機(15)的輸出端與絲桿(16)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絲桿(16)的另一端穿過處理機構(1)的一側,位于夾緊槽(2)中,所述絲桿(16)的另一端穿過夾塊(19),并與夾塊(19)螺紋連接,所述夾塊(19)的頂部與底部之間固定安裝有伸縮桿(20),兩個伸縮桿(20)的另一端與夾緊槽(2)的側壁固定連接,所述處理機構(1)的另一側對稱安裝有電機(15)、絲桿(16)、夾塊(19)和伸縮桿(20);
所述過濾裝置(8)的底部一側固定安裝有過濾網(21),所述過濾網(21)由礦絲組成的網狀結構,成圓柱體形態(tài);
所述夾塊(19)的一側為圓弧形且與排水管(9)的外徑配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特大型金屬礦山綠色排水用污水處理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盤(22)的頂面開設有若干個螺紋通孔,過濾槽(3)的底面同步開設有相同的螺紋通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特大型金屬礦山綠色排水用污水處理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裝置(8)為圓柱體狀,過濾裝置(8)的外徑小于排水管(9)的內徑。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特大型金屬礦山綠色排水用污水處理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夾緊槽(2)的兩側開設有轉槽(17),絲桿(16)穿過轉槽(17)通過軸承(18)與轉槽(17)轉動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特大型金屬礦山綠色排水用污水處理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網(21)的直徑小于排水管(9)的內徑。
說明書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污水處理機構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特大型金屬礦山綠色排水用污水處理機構。
背景技術
污水處理(sewage treatment,wastewater treatment):為使污水達到排入某一水體或再次使用的水質要求對其進行凈化的過程。污水處理被廣泛應用于建筑、農業(yè)、交通、能源、石化、環(huán)保、城市景觀、醫(yī)療、餐飲等各個領域,也越來越多地走進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有條件的地區(qū)均已建設有污水處理站,各個地區(qū)的污水均通過運輸管向污水站運輸,污水站中各個污水處理工序之間同樣通過運輸管道對污水進行運輸,管道運輸具有快速、泄漏小,流量大,運輸簡便的優(yōu)點,在礦山的生產過程中,也會產生污水,污水中可能會伴隨著礦塊,這樣小固體類的礦塊不能得到應用,浪費了資源,污水中的鐵塊也會對排水管道造成堵塞的現(xiàn)象。
發(fā)明內容
1.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特大型金屬礦山綠色排水用污水處理機構,該機構利用過濾裝置的過濾能夠將殘留在污水里的礦塊過濾下來,過濾下來的礦塊能夠再次利用,起到節(jié)能作用,能使排水管更加穩(wěn)定,不晃動。
2.技術方案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為:
本發(fā)明的一種特大型金屬礦山綠色排水用污水處理機構,包括處理機構,所述處理機構的頂面中心開設有過濾槽,所述過濾槽的內部的底端連接排水管的進口位,所述排水管的頂部固定鑄造有固定盤,所述固定盤的底面與過濾槽的底面通過螺釘穿過螺紋通孔固定連接起來,所述處理機構的頂面一側開設有第一安裝槽,所述第一安裝槽的底面固定安裝有第一氣缸,所述第一氣缸的活塞桿端與第一支撐桿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桿的另一端與第一固定桿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固定桿的底端與過濾裝置的頂面一側固定連接,所述處理機構的頂面另一側對稱開設有第二安裝槽,所述第二安裝槽的底面固定安裝有第二氣缸,所述第二氣缸的活塞桿端與第二支撐桿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撐桿的另一端與第二固定桿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固定桿的底端與過濾裝置的頂面另一側固定連接;
所述處理機構的內部的底部與中部之間中心位置開設有夾緊槽,所述處理機構的底部與中部之間的一側開設有第三安裝槽,所述第三安裝槽的內部側壁固定安裝有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端與絲桿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絲桿的另一端穿過處理機構的一側,位于夾緊槽中,所述絲桿的另一端穿過夾塊與夾塊螺紋連接,所述夾塊的頂部與底部之間固定安裝有伸縮桿,兩個伸縮桿的另一端與夾緊槽的側壁固定連接,所述處理機構的另一側也對稱安裝有電機、絲桿、夾塊和伸縮桿;
所述過濾裝置的底部一側固定安裝有過濾網,所述過濾網由礦絲組成的網狀結構,成圓柱體形態(tài);
所述夾塊的一側為圓弧形且與排水管的外徑配合。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盤的頂面開設有若干個螺紋通孔,所述過濾槽的底面同步開設有相同的螺紋通孔。
進一步地,所述過濾裝置為圓柱體狀,所述過濾裝置的外徑小于排水管的內徑。
進一步地,所述夾緊槽的兩側開設有轉槽,所述絲桿穿過轉槽通過軸承與轉槽轉動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過濾網的直徑小于排水管的內徑。
3.有益效果
采用本發(fā)明提供的技術方案,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發(fā)明特大型金屬礦山綠色排水用污水處理機構,利用過濾裝置的過濾能夠將殘留在污水里的礦塊過濾下來,過濾下來的礦塊能夠再次利用,起到節(jié)能作用,同時又能防止礦塊落入排水管后造成堵塞的現(xiàn)象發(fā)生,第一氣缸和第二氣缸的活塞桿端的推進能夠將過濾裝置提高方便了工人取出殘留的礦塊,利用電機的驅動,使兩個夾塊夾緊排水管,防止污水過多使處理機構上過濾槽與夾緊槽之間的位置造成開裂現(xiàn)象,同樣也能使排水管更加穩(wěn)定,不晃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的正剖視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的過濾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的夾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處理機構;2、夾緊槽;3、過濾槽;4、第一安裝槽;5、第一氣缸;6、第一支撐桿;7、第一固定桿;8、過濾裝置;9、排水管;10、第二安裝槽;11、第二氣缸;12、第二支撐桿;13、第二固定桿;14、第三安裝槽;15、電機;16、絲桿;17、轉槽;18、軸承;19、夾塊;20、伸縮桿;21、過濾網;22、固定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描述:
實施例1
從圖1可以看出,本實施例的一種特大型金屬礦山綠色排水用污水處理機構,包括處理機構1,處理機構1的頂面中心開設有過濾槽3,排水管9的進口處位于過濾槽3內部的底端,排水管9的頂部固定鑄造有固定盤22,固定盤22的頂面開設有若干個螺紋通孔,過濾槽3的底面同步開設有相同的螺紋通孔,固定盤22的底面與過濾槽3的底面通過螺釘穿過螺紋通孔固定連接起來,處理機構1的頂面一側開設有第一安裝槽4,第一安裝槽4的底面固定安裝有第一氣缸5,第一氣缸5的活塞桿端與第一支撐桿6的一端固定連接,第一支撐桿6的另一端與第一固定桿7的頂部固定連接,第一固定桿7的底端與過濾裝置8的頂面一側固定連接,處理機構1的頂面另一側對稱開設有第二安裝槽10,第二安裝槽10的底面固定安裝有第二氣缸11,第二氣缸11的活塞桿端與第二支撐桿12的一端固定連接,第二支撐桿12的另一端與第二固定桿13的頂部固定連接,第二固定桿13的底端與過濾裝置8的頂面另一側固定連接,過濾裝置8為圓柱體狀,過濾裝置8的外徑小于排水管9的內徑。
從圖2可以看出,處理機構1的內部的底部與中部之間中心位置開設有夾緊槽2,處理機構1的底部與中部之間的一側開設有第三安裝槽14,第三安裝槽14的內部側壁固定安裝有電機15,電機15的輸出端與絲桿16的一端固定連接,絲桿16的另一端穿過處理機構1的一側,位于夾緊槽2中,絲桿16的另一端穿過夾塊19,并與夾塊19螺紋連接,夾塊19的頂部與底部之間固定安裝有伸縮桿20,兩個伸縮桿20的另一端與夾緊槽2的側壁固定連接,處理機構1的另一側也對稱安裝有電機15、絲桿16、夾塊19和伸縮桿20,夾緊槽2的兩側開設有轉槽17,絲桿16穿過轉槽17通過軸承18與轉槽17轉動連接。
從圖3可以看出,過濾裝置8的底部一側固定安裝有過濾網21,過濾網21由礦絲組成的網狀結構,成圓柱體形態(tài),過濾網21的直徑小于排水管9的內徑。
從圖4可以看出,夾塊19的一側為圓弧形且與排水管9的外徑配合。
實施例2
從圖1可以看出,本實施例的一種特大型金屬礦山綠色排水用污水處理機構,包括處理機構1,處理機構1的頂面中心開設有過濾槽3,排水管9的進口處位于過濾槽3的內部的底端,排水管9的頂部固定鑄造有固定盤22,固定盤22的頂面開設有若干個螺紋通孔,過濾槽3的底面同步開設有相同的螺紋通孔,固定盤22的底面與過濾槽3的底面通過螺釘穿過螺紋通孔固定連接起來,處理機構1的頂面一側開設有第一安裝槽4,第一安裝槽4的底面固定安裝有第一氣缸5,第一氣缸5的活塞桿端與第一支撐桿6的一端固定連接,第一支撐桿6的另一端與第一固定桿7的頂部固定連接,第一固定桿7的底端與過濾裝置8的頂面一側固定連接,處理機構1的頂面另一側對稱開設有第二安裝槽10,第二安裝槽10的底面固定安裝有第二氣缸11,第二氣缸11的活塞桿端與第二支撐桿12的一端固定連接,第二支撐桿12的另一端與第二固定桿13的頂部固定連接,第二固定桿13的底端與過濾裝置8的頂面另一側固定連接,過濾裝置8為圓柱體狀,過濾裝置8的外徑小于排水管9的內徑,處理機構1的內部的底部與中部之間中心位置開設有夾緊槽2,處理機構1的底部與中部之間的一側開設有第三安裝槽14,第三安裝槽14的內部側壁固定安裝有電機15,電機15的輸出端與絲桿16的一端固定連接,絲桿16的另一端穿過處理機構1的一側,位于夾緊槽2中,絲桿16的另一端穿過夾塊19與夾塊19螺紋連接,夾塊19的頂部與底部之間固定安裝有伸縮桿20,兩個伸縮桿20的另一端與夾緊槽2的側壁固定連接,所述處理機構1的另一側也對稱安裝有電機15、絲桿16、夾塊19和伸縮桿20,夾緊槽2的兩側開設有轉槽17,絲桿16穿過轉槽17通過軸承18與轉槽17轉動連接,過濾裝置8的底部一側固定安裝有過濾網21,過濾網21由礦絲組成的網狀結構,成圓柱體形態(tài),過濾網21的直徑小于排水管9的內徑。
工作原理:將排水管9放置在處理機構1中,利用螺釘將排水管9通過固定盤22與過濾槽3之間固定起來,將過濾裝置8的頂面分別與第一固定桿7和第二固定桿13的頂面兩側固定起來,將礦山排出的污水通過多種傳輸方式輸送到排水管9口處,通過過濾裝置8上的過濾網21能夠對污水中殘留的固定礦件留住,利用氣缸的推進和收縮能夠改變過濾裝置8的高度,當過濾裝置8提高后,工人將殘留的礦件取出,通過電機15的轉動能夠帶動絲桿16的轉動,絲桿16的轉動帶動了夾塊19的運動,利用兩個夾塊19夾緊排水管9,使排水管9更加穩(wěn)定,通過伸縮桿20能夠對夾塊19的轉動方向進行限位,防止夾塊19繞著絲桿16旋轉。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特大型金屬礦山綠色排水用污水處理機構,利用過濾裝置8的過濾能夠將殘留在污水里的礦塊過濾下來,過濾下來的礦塊能夠再次利用,起到節(jié)能作用,同時又能防止礦塊落入排水管9后造成堵塞的現(xiàn)象發(fā)生,第一氣缸5和第二氣缸11的活塞桿端的推進能夠將過濾裝置8提高方便了工人取出殘留的礦塊,利用電機15的驅動,使兩個夾塊19夾緊排水管9,防止污水過多使處理機構1上過濾槽3與夾緊槽2之間的位置造成開裂現(xiàn)象,同樣也能使排水管9更加穩(wěn)定,不晃動。
以上示意性的對本發(fā)明及其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該描述沒有限制性,附圖中所示的也只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之一,實際的結構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受其啟示,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宗旨的情況下,不經創(chuàng)造性的設計出與該技術方案相似的結構方式及實施例,均應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