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回流爐用pcb板接收機
技術領域
1.本發(fā)明涉及回流爐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回流爐用pcb板接收機。
背景技術:
2.當前回流爐設備中存在以下幾個缺陷:第一,沒有存在相應的設備能在回流爐出板口自動接收pcb板,需要人工手動分揀,增加了工廠的生產成本和人工成本,增加了人工的工作強度;第二,剛從回流爐內流出的pcb板溫度較為過高,人手拿時會出現溫度過高的pcb板燙傷人手的情況發(fā)生;第三,需要對于pcb板后期進行虛焊檢測,增加了工廠的生產時間,降低了工廠的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3.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回流爐用pcb板接收機,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
4.根據本發(fā)明的一種回流爐用pcb板接收機,包括機殼,所述機殼內設有傾斜向下的接收腔,所述接收腔底壁上設有檢測pcb板是否虛焊的檢測裝置;所述檢測裝置前側的所述接收腔后側壁設有與所述接收腔連通的第一推動腔,所述第一推動腔后側壁上固設有第一液壓缸,所述第一液壓缸安裝有朝向所述接收腔的第一伸縮桿,所述第一伸縮桿上固設有第一推板,所述接收腔前側壁上設有與所述第一推動腔水平對應并與所述接收腔平滑連接的廢品腔,所述廢品腔貫穿所述接收腔前側壁并傾斜向下延伸至所述機殼前側壁外,所述檢測裝置后側的所述接收腔前側壁上設有與所述接收腔連通的第二推動腔,所述第二推動腔前側壁上設有第二液壓缸,所述第二液壓缸安裝有朝向所述接收腔的第二伸縮桿,所述第二伸縮桿上固設有第二推板,所述接收腔右側的所述機殼內設有與所述第二推動腔水平對應的步進腔,所述步進腔內設有步進裝置;所述步進腔后側的所述機殼內設有貫穿所述機殼頂壁的第一滑動槽,所述第一滑動槽與所述步進腔之間設有分別與第一滑動槽和所述步進腔連通的第二滑動槽,所述第二滑動槽底壁上固設有傾斜的滑板,所述第一滑動槽內可滑動連接有存放pcb板的存放盒,所述存放盒內等間距設有五個開口朝向所述第二滑動槽的存放腔,所述第一滑動槽的左右側壁上設有左右位置對稱的卡扣裝置;所述存放盒底壁上設有左右位置對稱的回復裝置;所述第一滑動槽下方設有與所述第一滑動槽連通并延伸至所述機殼右側外壁的推出腔,所述推出腔前側壁內設有推出所述存放盒的推出裝置。
5.可選地,所述檢測裝置包括固設于所述接收腔底壁上的升降槽,所述升降槽左側壁上固設有第一電機,所述第一電機安裝朝前的第一轉動軸,所述第一轉動軸上固設有第一齒輪,所述升降槽右側壁上固設有限位塊,所述限位塊上滑動連接有擋板,所述擋板右側
壁上固設有引腳,所述引腳右側壁上固設有第一齒條,所述第一齒條與所述第一齒輪嚙合。
6.這樣,可以檢測剛從回流爐內滑出的pcb板是否為虛焊,避免了殘次品的出現。
7.可選地,所述步進裝置包括鉸連接于所述步進腔右側壁上的固定桿,所述固定桿左端固設有第一連桿,所述固定桿前側的步進腔底壁上固設有第二電機,所述第二電機安裝有朝左的第二轉動軸,所述第二轉動軸上固設有第二連桿,所述第一連桿與所述第二連桿之間鉸連接有第三連桿,所述第三連桿上固設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上端固設有底板,所述底板頂面等間距固設有五個移動板,所述步進腔側壁上固設有支架,五個所述移動板位于所述支架內,并與所述支架滑動連接,所述步進腔頂壁上安裝有風機,所述支架后側頂面與所述第二滑動槽內的所述滑板頂面平滑連接。
8.這樣,可以對于剛剛從回流爐內出來的pcb板進行降溫,避免了pcb板過熱的情況的發(fā)生。
9.可選地,所述卡扣裝置包括固設于所述第一滑動槽左右兩側壁內的第三滑動槽,所述第三滑動槽與所述第一滑動槽之間等間距設有五個與所述第三滑動槽和所述第一滑動槽相互連通的第四滑動槽,所述第四滑動槽底壁上滑動連接有擋塊,所述第三滑動槽遠離所述第一滑動槽的側壁上固設有第二齒條,所述第三滑動槽內滑動連接有滑塊,所述滑塊內固設有第三電機,所述第三電機安裝有朝前的第三轉動軸,所述第三轉動軸上固設有第二齒輪,所述第二齒輪與所述第二齒條嚙合,所述滑塊在所述第三滑動槽內上下滑動時可與所述擋塊抵壓并推動所述擋塊向所述第一滑動槽內移動,上方的所述第四滑動槽上側設有阻擋空的所述存放盒下落的阻擋裝置。
10.這樣,可以實現一層只放一塊pcb板的功能,避免了重復放置的問題。
11.可選地,所述回復裝置包括固設于所述存放盒底壁左右位置對稱的彈簧,所述彈簧下端固設有底座,所述底座內設有開口朝向所述第四滑動槽的回復腔,所述回復腔遠離所述第四滑動槽的側壁上固設有第四電機,所述第四電機上安裝有螺紋軸,所述螺紋軸上螺紋連接有螺紋塊。
12.這樣,可以將擋塊重新復位,便于下一個空的存放盒下落,避免了存放盒卡在第一滑動槽內的情況發(fā)生。
13.可選地,所述阻擋裝置包括固設于上方的所述第四滑動槽上側的轉動槽,所述轉動槽分別與所述第一滑動槽和所述第三滑動槽連通,所述轉動槽頂壁上固設有頂桿,所述頂桿下端鉸連接有檔桿,所述第三滑動槽頂壁上安裝有電動收線輪,所述電動收線輪上纏繞有繩索,所述繩索一端與所述檔桿遠離所述第一滑動槽的一側固定連接,所述繩索下端與所述滑塊頂壁固定連接。
14.這樣,可以阻擋空的存放盒掉落,避免了出現漏放的情況發(fā)生。
15.可選地,所述推出裝置包括固設于所述推出腔左側壁內的第三液壓缸,所述第三液壓缸安裝有延伸至所述推出腔內的第三伸縮桿。
16.這樣,可以把裝滿pcb板的存放盒推出機殼,避免了需要人工將手伸入機器內拿取。
17.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通過設有檢測裝置、步進裝置、卡扣裝置、回復裝置、阻擋裝置和推出裝置可以對剛從回流爐內滑出的pcb板進行虛焊檢測,避免了存在虛焊的殘次品,避免了重復對
pcb板進行檢測,提高了工廠的生產效率,減少了工廠的生產成本;同時,本發(fā)明設有的液壓缸可以將虛焊的pcb板自動推出,并自動從回流爐出口接收pcb板,避免了需要人工時刻站在回流爐旁分揀pcb板,減少了工廠的人工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本發(fā)明還設有的風機可以對運輸pcb板的過程中,對于pcb板進行風冷降溫處理,避免了pcb板過熱存放至存放盒內的情況發(fā)生;最后,本發(fā)明設有的擋塊,可以實現放入一塊pcb板,存放盒下降一層的功能,避免了存放盒出現漏放、多放的問題發(fā)生。
附圖說明
18.圖1是本發(fā)明的外觀示意圖;圖2是本發(fā)明的一種回流爐用pcb板接收機整體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發(fā)明圖2中a-a的示意圖;圖4是本發(fā)明圖2中檢測裝置的示意圖;圖5是本發(fā)明圖4中b-b的示意圖;圖6是本發(fā)明圖2中c-c的示意圖;圖7是本發(fā)明圖6中回復裝置的示意圖;圖8是本發(fā)明圖6中卡扣裝置的示意圖;如圖:10、機殼;11、接收腔;12、廢品腔;13、升降槽;14、限位塊;15、擋板;16、引腳;17、第一齒條;18、第一電機;19、第一轉動軸;20、第一齒輪;21、第一推動腔;22、第一液壓缸;23、第一伸縮桿;24、第一推板;25、第二推動腔;26、第二液壓缸;27、第二伸縮桿;28、第二推板;29、步進腔;30、固定桿;31、第一連桿;32、第三連桿;33、第二電機;34、第二轉動軸;35、第二連桿;36、支撐桿;37、底板;38、移動板;39、支架;40、第二滑動槽;41、滑板;42、第一滑動槽;43、推出腔;44、存放盒;45、存放腔;46、第三滑動槽;47、第四滑動槽;48、轉動槽;49、第二齒條;50、電動收線輪;51、繩索;52、頂桿;53、檔桿;54、擋塊;55、滑塊;56、第三電機;57、第三轉動軸;58、第二齒輪;59、彈簧;60、底座;61、回復腔;62、第四電機;63、螺紋軸;64、螺紋塊;65、第三液壓缸;66、第三伸縮桿;67、風機;68、檢測裝置;69、步進裝置;70、卡扣裝置;71、回復裝置;72、阻擋裝置;73、推出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19.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參照附圖1-圖8所示的一種回流爐用pcb板接收機,包括機殼10,所述機殼10內設有傾斜向下的接收腔11,所述接收腔11底壁上設有檢測pcb板是否虛焊的檢測裝置68;所述檢測裝置68前側的所述接收腔11后側壁設有與所述接收腔11連通的第一推動腔21,所述第一推動腔21后側壁上固設有第一液壓缸22,所述第一液壓缸22安裝有朝向所述接收腔11的第一伸縮桿23,所述第一伸縮桿23上固設有第一推板24,所述接收腔11前側壁上設有與所述第一推動腔21水平對應并與所述接收腔11平滑連接的廢品腔12,所述廢品腔12貫穿所述接收腔11前側壁并傾斜向下延伸至所述機殼10前側壁外,所述檢測裝置68
后側的所述接收腔11前側壁上設有與所述接收腔11連通的第二推動腔25,所述第二推動腔25前側壁上設有第二液壓缸26,所述第二液壓缸26安裝有朝向所述接收腔11的第二伸縮桿27,所述第二伸縮桿27上固設有第二推板28,所述接收腔11右側的所述機殼10內設有與所述第二推動腔25水平對應的步進腔29,所述步進腔29內設有步進裝置69;所述步進腔29后側的所述機殼10內設有貫穿所述機殼10頂壁的第一滑動槽42,所述第一滑動槽42與所述步進腔29之間設有分別與第一滑動槽42和所述步進腔29連通的第二滑動槽40,所述第二滑動槽40底壁上固設有傾斜的滑板41,所述第一滑動槽42內可滑動連接有存放pcb板的存放盒44,所述存放盒44內等間距設有五個開口朝向所述第二滑動槽40的存放腔45,所述第一滑動槽42的左右側壁上設有左右位置對稱的卡扣裝置70;所述存放盒44底壁上設有左右位置對稱的回復裝置71;所述第一滑動槽42下方設有與所述第一滑動槽42連通并延伸至所述機殼10右側外壁的推出腔43,所述推出腔43前側壁內設有推出所述存放盒44的推出裝置73。
20.有益地,所述檢測裝置68包括固設于所述接收腔11底壁上的升降槽13,所述升降槽13左側壁上固設有第一電機18,所述第一電機18安裝朝前的第一轉動軸19,所述第一轉動軸19上固設有第一齒輪20,所述升降槽13右側壁上固設有限位塊14,所述限位塊14上滑動連接有擋板15,所述擋板15右側壁上固設有引腳16,所述引腳16右側壁上固設有第一齒條17,所述第一齒條17與所述第一齒輪20嚙合,當所述第一電機18啟動,所述第一電機18通過所述第一轉動軸19帶動所述第一齒輪20轉動,所述第一齒輪20通過與所述第一齒條17嚙合帶動所述引腳16和所述擋板15上升。
21.有益地,所述步進裝置69包括鉸連接于所述步進腔29右側壁上的固定桿30,所述固定桿30左端固設有第一連桿31,所述固定桿30前側的步進腔29底壁上固設有第二電機33,所述第二電機33安裝有朝左的第二轉動軸34,所述第二轉動軸34上固設有第二連桿35,所述第一連桿31與所述第二連桿35之間鉸連接有第三連桿32,所述第三連桿32上固設有支撐桿36,所述支撐桿36上端固設有底板37,所述底板37頂面等間距固設有五個移動板38,所述步進腔29側壁上固設有支架39,五個所述移動板38位于所述支架39內,并與所述支架39滑動連接,所述步進腔29頂壁上安裝有風機67,所述支架39后側頂面與所述第二滑動槽40內的所述滑板41頂面平滑連接,當所述第二電機33啟動,所述第二電機33通過所述第二轉動軸34帶動所述第二連桿35轉動,所述第二連桿35通過第三連桿32帶動所述支撐桿36左右移動,所述支撐桿36通過所述底板37帶動五個所述移動板38移動。
22.有益地,所述卡扣裝置70包括固設于所述第一滑動槽42左右兩側壁內的第三滑動槽46,所述第三滑動槽46與所述第一滑動槽42之間等間距設有五個與所述第三滑動槽46和所述第一滑動槽42相互連通的第四滑動槽47,所述第四滑動槽47底壁上滑動連接有擋塊54,所述第三滑動槽46遠離所述第一滑動槽42的側壁上固設有第二齒條49,所述第三滑動槽46內滑動連接有滑塊55,所述滑塊55內固設有第三電機56,所述第三電機56安裝有朝前的第三轉動軸57,所述第三轉動軸57上固設有第二齒輪58,所述第二齒輪58與所述第二齒條49嚙合,所述滑塊55在所述第三滑動槽46內上下滑動時可與所述擋塊54抵壓并推動所述擋塊54向所述第一滑動槽42內移動,上方的所述第四滑動槽47上側設有阻擋空的所述存放盒44下落的阻擋裝置72,當所述第三電機56啟動,所述第三電機56通過所述第三轉動軸57帶動所述第二齒輪58轉動,所述第二齒輪58通過與所述第二齒條49嚙合帶動所述滑塊55上
下移動。
23.有益地,所述回復裝置71包括固設于所述存放盒44底壁左右位置對稱的彈簧59,所述彈簧59下端固設有底座60,所述底座60內設有開口朝向所述第四滑動槽47的回復腔61,所述回復腔61遠離所述第四滑動槽47的側壁上固設有第四電機62,所述第四電機62上安裝有螺紋軸63,所述螺紋軸63上螺紋連接有螺紋塊64,當所述第四電機62啟動,所述第四電機62通過所述螺紋軸63帶動所述螺紋塊64移動,所述螺紋塊64推動所述第一滑動槽42內的所述擋塊54并將所述擋塊54推動回所述第四滑動槽47內。
24.有益地,所述阻擋裝置72包括固設于上方的所述第四滑動槽47上側的轉動槽48,所述轉動槽48分別與所述第一滑動槽42和所述第三滑動槽46連通,所述轉動槽48頂壁上固設有頂桿52,所述頂桿52下端鉸連接有檔桿53,所述第三滑動槽46頂壁上安裝有電動收線輪50,所述電動收線輪50上纏繞有繩索51,所述繩索51一端與所述檔桿53遠離所述第一滑動槽42的一側固定連接,所述繩索51下端與所述滑塊55頂壁固定連接,當所述電動收線輪50啟動,所述滑塊55向下移動,所述滑塊55拉動所述繩索51并通過所述繩索51帶動所述檔桿53轉動。
25.有益地,所述推出裝置73包括固設于所述推出腔43左側壁內的第三液壓缸65,所述第三液壓缸65安裝有延伸至所述推出腔43內的第三伸縮桿66,當所述第三液壓缸65啟動,所述第三液壓缸65通過所述第三伸縮桿66伸長。
26.本發(fā)明的一種回流爐用pcb板接收機,其工作流程如下:當pcb板從回流爐內滑出時,操作者將所述接收腔11對準回流爐出板口,所述接收腔11與回流爐出板口平滑連接,當一個回流完畢的pcb板滑入到所述接收腔11上時,所述第一電機18啟動,所述第一電機18通過所述第一轉動軸19帶動所述第一齒輪20轉動,所述第一齒輪20通過與所述第一齒條17嚙合帶動所述引腳16和所述擋板15上升,所述擋板15擋住pcb板下滑,所述引腳16分別與pcb板的正負極接觸并連通,所述引腳16通電,對于pcb板通電檢測,檢測pcb板是否有虛焊,電路是否通暢;當pcb板不合格時,所述第一液壓缸22啟動,所述第一液壓缸22通過所述第一伸縮桿23帶動所述第一推板24伸長移動并將不合格的pcb板推入所述廢品腔12內,不合格的pcb板從所述廢品腔12內滑出至所述機殼10外;當pcb板合格時,所述第一電機18反向啟動,所述擋板15和所述引腳16下降,檢測完畢的pcb板繼續(xù)下滑至所述接收腔11右側壁,所述第二液壓缸26啟動,所述第二伸縮桿27帶動所述第二推板28伸長,所述第二推板28將pcb板推入至所述步進腔29內并滑動至所述支架39上;當pcb板滑入所述支架39上時,所述風機67啟動,所述第二電機33啟動,所述第二電機33通過所述第二轉動軸34帶動所述第二連桿35轉動,所述第二連桿35通過第三連桿32帶動所述支撐桿36左右移動,所述支撐桿36通過所述底板37帶動五個所述移動板38移動,在移動的過程中,所述風機67對于pcb板進行風冷降溫處理,所述移動板38帶動pcb板逐漸向后運動并滑入所述滑板41上;當pcb板滑入到所述滑板41上時,pcb板再滑入所述存放腔45內,所述電動收線輪50啟動,所述電動收線輪50放松所述轉動槽48內的所述繩索51,所述檔桿53轉動,所述第一滑動槽42內上方的所述存放盒44下滑,所述第三電機56啟動,所述第三電機56通過所述第
三轉動軸57帶動所述第二齒輪58轉動,所述第二齒輪58通過與所述第二齒條49嚙合帶動所述滑塊55向下移動,所述滑塊55將最上方的所述擋塊54推入所述第一滑動槽42內,二個所述擋塊54卡住下滑的所述存放盒44時,所述第三電機56和所述電動收線輪50停止運轉;當一個pcb板完全滑入所述存放腔45內時,所述第四電機62啟動,所述第四電機62通過所述螺紋軸63帶動所述螺紋塊64向所述第一滑動槽42內移動,所述螺紋塊64將所述第一滑動槽42內的所述擋塊54推回至所述第四滑動槽47內,所述電動收線輪50和所述第三電機56再次啟動,重復上述運動,所述存放盒44再次下移一個所述第四滑動槽47單位的位置;當所述存放盒44內的五個所述存放腔45均放入pcb板時,所述第三電機56和所述電動收線輪50反向啟動,所述滑塊55再次移動至所述第三滑動槽46的最上方,所述存放盒44下滑至所述推出腔43底壁上,所述第三液壓缸65啟動,所述第三液壓缸65通過所述第三伸縮桿66推動裝滿pcb板的所述存放盒44并從所述推出腔43左側推出所述機殼10右側壁外,操作者從所述推出腔43右側將裝滿pcb板的所述存放盒44收集并放置好。
27.以上詳細描述了本發(fā)明的較佳具體實施例。應當理解,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明確,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總體精神以及構思的情形下,可以做出對于以上實施例的各種變型。其均落入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本發(fā)明的保護方案以本發(fā)明所附的權利要求書為準。技術特征:
1.一種回流爐用pcb板接收機,包括機殼(10),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殼(10)內設有傾斜向下的接收腔(11),所述接收腔(11)底壁上設有檢測pcb板是否虛焊的檢測裝置(68);所述檢測裝置(68)前側的所述接收腔(11)后側壁設有與所述接收腔(11)連通的第一推動腔(21),所述第一推動腔(21)后側壁上固設有第一液壓缸(22),所述第一液壓缸(22)安裝有朝向所述接收腔(11)的第一伸縮桿(23),所述第一伸縮桿(23)上固設有第一推板(24),所述接收腔(11)前側壁上設有與所述第一推動腔(21)水平對應并與所述接收腔(11)平滑連接的廢品腔(12),所述廢品腔(12)貫穿所述接收腔(11)前側壁并傾斜向下延伸至所述機殼(10)前側壁外,所述檢測裝置(68)后側的所述接收腔(11)前側壁上設有與所述接收腔(11)連通的第二推動腔(25),所述第二推動腔(25)前側壁上設有第二液壓缸(26),所述第二液壓缸(26)安裝有朝向所述接收腔(11)的第二伸縮桿(27),所述第二伸縮桿(27)上固設有第二推板(28),所述接收腔(11)右側的所述機殼(10)內設有與所述第二推動腔(25)水平對應的步進腔(29),所述步進腔(29)內設有步進裝置(69);所述步進腔(29)后側的所述機殼(10)內設有貫穿所述機殼(10)頂壁的第一滑動槽(42),所述第一滑動槽(42)與所述步進腔(29)之間設有分別與第一滑動槽(42)和所述步進腔(29)連通的第二滑動槽(40),所述第二滑動槽(40)底壁上固設有傾斜的滑板(41),所述第一滑動槽(42)內可滑動連接有存放pcb板的存放盒(44),所述存放盒(44)內等間距設有五個開口朝向所述第二滑動槽(40)的存放腔(45),所述第一滑動槽(42)的左右側壁上設有左右位置對稱的卡扣裝置(70);所述存放盒(44)底壁上設有左右位置對稱的回復裝置(71);所述第一滑動槽(42)下方設有與所述第一滑動槽(42)連通并延伸至所述機殼(10)右側外壁的推出腔(43),所述推出腔(43)前側壁內設有推出所述存放盒(44)的推出裝置(73)。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回流爐用pcb板接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裝置(68)包括固設于所述接收腔(11)底壁上的升降槽(13),所述升降槽(13)左側壁上固設有第一電機(18),所述第一電機(18)安裝朝前的第一轉動軸(19),所述第一轉動軸(19)上固設有第一齒輪(20),所述升降槽(13)右側壁上固設有限位塊(14),所述限位塊(14)上滑動連接有擋板(15),所述擋板(15)右側壁上固設有引腳(16),所述引腳(16)右側壁上固設有第一齒條(17),所述第一齒條(17)與所述第一齒輪(20)嚙合。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回流爐用pcb板接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進裝置(69)包括鉸連接于所述步進腔(29)右側壁上的固定桿(30),所述固定桿(30)左端固設有第一連桿(31),所述固定桿(30)前側的步進腔(29)底壁上固設有第二電機(33),所述第二電機(33)安裝有朝左的第二轉動軸(34),所述第二轉動軸(34)上固設有第二連桿(35),所述第一連桿(31)與所述第二連桿(35)之間鉸連接有第三連桿(32),所述第三連桿(32)上固設有支撐桿(36),所述支撐桿(36)上端固設有底板(37),所述底板(37)頂面等間距固設有五個移動板(38),所述步進腔(29)側壁上固設有支架(39),五個所述移動板(38)位于所述支架(39)內,并與所述支架(39)滑動連接,所述步進腔(29)頂壁上安裝有風機(67),所述支架(39)后側頂面與所述第二滑動槽(40)內的所述滑板(41)頂面平滑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回流爐用pcb板接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裝置(70)包括固設于所述第一滑動槽(42)左右兩側壁內的第三滑動槽(46),所述第三滑動槽(46)與
所述第一滑動槽(42)之間等間距設有五個與所述第三滑動槽(46)和所述第一滑動槽(42)相互連通的第四滑動槽(47),所述第四滑動槽(47)底壁上滑動連接有擋塊(54),所述第三滑動槽(46)遠離所述第一滑動槽(42)的側壁上固設有第二齒條(49),所述第三滑動槽(46)內滑動連接有滑塊(55),所述滑塊(55)內固設有第三電機(56),所述第三電機(56)安裝有朝前的第三轉動軸(57),所述第三轉動軸(57)上固設有第二齒輪(58),所述第二齒輪(58)與所述第二齒條(49)嚙合,所述滑塊(55)在所述第三滑動槽(46)內上下滑動時可與所述擋塊(54)抵壓并推動所述擋塊(54)向所述第一滑動槽(42)內移動,上方的所述第四滑動槽(47)上側設有阻擋空的所述存放盒(44)下落的阻擋裝置(72)。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回流爐用pcb板接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復裝置(71)包括固設于所述存放盒(44)底壁左右位置對稱的彈簧(59),所述彈簧(59)下端固設有底座(60),所述底座(60)內設有開口朝向所述第四滑動槽(47)的回復腔(61),所述回復腔(61)遠離所述第四滑動槽(47)的側壁上固設有第四電機(62),所述第四電機(62)上安裝有螺紋軸(63),所述螺紋軸(63)上螺紋連接有螺紋塊(64)。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回流爐用pcb板接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擋裝置(72)包括固設于上方的所述第四滑動槽(47)上側的轉動槽(48),所述轉動槽(48)分別與所述第一滑動槽(42)和所述第三滑動槽(46)連通,所述轉動槽(48)頂壁上固設有頂桿(52),所述頂桿(52)下端鉸連接有檔桿(53),所述第三滑動槽(46)頂壁上安裝有電動收線輪(50),所述電動收線輪(50)上纏繞有繩索(51),所述繩索(51)一端與所述檔桿(53)遠離所述第一滑動槽(42)的一側固定連接,所述繩索(51)下端與所述滑塊(55)頂壁固定連接。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回流爐用pcb板接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出裝置(73)包括固設于所述推出腔(43)左側壁內的第三液壓缸(65),所述第三液壓缸(65)安裝有延伸至所述推出腔(43)內的第三伸縮桿(66)。
技術總結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回流爐用PCB板接收機,包括機殼,機殼內設有接受腔、步進腔和第一滑動槽,接受腔內設有檢測裝置,步進腔內設有步進裝置,第一滑動槽內滑動連接有存放盒,第一滑動槽內設有卡扣裝置、回復裝置和阻擋裝置;本發(fā)明可對剛從回流爐內滑出的PCB板進行虛焊檢測,避免了存在虛焊的殘次品,提高了工廠的生產效率,同時,通過液壓缸可以將虛焊的PCB板自動推出并自動PCB板,避免了需要人工時刻站在回流爐旁分揀PCB板,減少了工廠的人工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通過風機可以對運輸PCB板的過程中進行風冷降溫處理,最后,通過擋塊避免了存放盒出現漏放、多放的問題發(fā)生。多放的問題發(fā)生。多放的問題發(fā)生。
技術研發(fā)人員:李詩伶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李詩伶
技術研發(fā)日:2021.12.02
技術公布日:2022/3/21
聲明:
“回流爐用PCB板接收機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