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實用新型涉及輸送裝置技術領域,具體的,涉及一種90度圓帶轉彎機。
背景技術:
2.隨著工廠流水線的普及,越來越多的車間采用自動輸送料流水線,而流水線工作過程中,因廠房大小和工藝等的原因,輸送過程中需要將貨架進行轉向,而在轉向裝置中,大多采用將貨架頂起后放入另一個輸送線的方式,而這種方式在頂升過程中會讓貨物或貨架不穩(wěn)定,容易脫落。
3.另外一種方式是通過輸送鏈條或輸送帶的方式進行傳送,因為輸送鏈條或輸送傳動的動力源為輥軸,而輥軸與鏈條或輸送帶的接觸部分會有一定的間隙,導致貨架直接進入轉彎機,可能會因無法與輸送機的鏈條或輸送帶完全接觸,導致動力不足而無法繼續(xù)移動,而輥軸過多也會使裝置的動力源增加,并且使用傳送帶或鏈條傳動無法將轉彎角度設置的更加平滑,進而運行中會不穩(wěn)定,而這些也是本行業(yè)的難題。
4.因此我們亟需一種方案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5.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90度圓帶轉彎機,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貨架從輸送平臺進入轉彎機時,無法與驅(qū)動帶完全接觸,動力不足的問題。
6.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7.一種90度圓帶轉彎機,包括沿輸送方向依次具有進料段、轉彎段和出料段的機身,還包括,
8.進料軸,所述進料軸轉動設置在所述進料段,
9.出料軸,所述出料軸轉動設置在所述出料段,
10.驅(qū)動帶,所述驅(qū)動帶套設在所述進料軸和所述出料軸上,
11.還包括,
12.過渡裝置,所述過渡裝置具有進料部和出料部,所述進料部位于所述進料段上,所述進料部的進料端沿輸送位置位于所述進料軸之前,所述出料部的出料端沿輸送方向位于所述出料軸之后。
13.作為進一步技術方案,所述轉彎段為具有輸送槽,所述輸送槽沿弧形設置,所述驅(qū)動帶截面為圓形,所述驅(qū)動帶位于所述輸送槽內(nèi)。
14.作為進一步技術方案,還包括壓緊裝置,所述壓緊裝置設置在所述轉彎段,所述壓緊裝置包括,
15.第一壓緊輪,有若干個,若干個所述第一壓緊輪沿所述輸送槽轉動設置在所述轉彎段,所述第一壓緊輪具有第一凹槽,所述驅(qū)動帶與所述第一凹槽接觸,
16.第二壓緊輪,所述第二壓緊輪有若干個,若干個所述第二壓緊輪沿所述輸送槽轉動設置在所述轉彎段,所述第二壓緊輪具有壓緊部,所述第二壓緊輪提供所述驅(qū)動帶靠近
所述第一壓緊輪的力。
17.作為進一步技術方案,所述進料部包括,
18.第一傳動軸,所述第一傳動軸有若干個,若干所述第一傳動軸轉動設置在所述進料段,
19.進料帶,所述進料帶套設在所述第一傳動軸上和所述進料軸上,所述進料軸轉動通過所述進料帶帶動所述第一傳動軸轉動,所述出料部包括,
20.第二傳動軸,所述第二傳動軸有若干個,若干所述第二傳動軸轉動設置在所述出料段上,
21.出料帶,所述出料帶套設在所述第二傳動軸和所述出料軸上,所述出料軸轉動通過所述出料帶帶動所述第二傳動軸轉動。
22.作為進一步技術方案,還包括,
23.導向輪,所述導向輪有若干個,若干所述導向輪轉動設置在所述轉彎段的底部,所述驅(qū)動帶套設在若干導向輪上。
24.作為進一步技術方案,還包括電機,所述電機設置在所述機身上,所述電機的輸出端與所述出料軸連接。
25.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為:
26.本實用新型中,一種90度圓帶轉彎機,包括沿輸送方向依次具有進料段、轉彎段和出料段的機身,還包括進料軸、出料軸、驅(qū)動帶和過渡裝置,進料裝置轉動設置在進料段,出料軸轉動設置在出料段,驅(qū)動帶套設在進料軸和出料軸上,過渡裝置具有進料部和出料部,進料部位于進料段上,進料部的進料端沿輸送位置位于進料軸之前,出料部的出料端沿輸送方向位于出料軸之后上,
27.工作時,貨架從機身的進料段進入轉彎機,當進入進料段之前,貨架從輸送平臺進入進料軸上的驅(qū)動帶上,因進料軸為圓柱體,驅(qū)動帶位于進料軸起始位置時,貨架與驅(qū)動帶無法完全接觸,過渡裝置為傳送帶,進料部的進料帶位于驅(qū)動帶的兩側,進料帶提供貨架通過驅(qū)動帶起始位置的作用力,并提供貨架在轉彎段的部分動力,出料部的出料帶位于驅(qū)動帶的兩側,驅(qū)動帶驅(qū)動貨架從驅(qū)動帶的終端送出,
28.有益效果,通過過渡裝置可以使貨架在輸送平臺進入轉彎機使可以更好的輸送,防止貨架在進料段卡住,影響貨架的運輸,使貨架在轉彎機上轉彎更加平穩(wěn),動力足,運輸快。
附圖說明
29.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30.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31.圖2為本實用新型仰視結構示意圖;
32.圖3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33.圖4為本實用新型壓緊裝置結構示意圖;
34.圖中:11、進料段,12、轉彎段,13、出料段,1、機身,2、進料軸,3、出料軸,4、驅(qū)動帶,5、過渡裝置,51、進料部,52、出料部,121、輸送槽,6、壓緊裝置,61、第一壓緊輪,611、第一凹槽,62、第二壓緊輪,621、壓緊部,511、第一傳動軸,512、進料帶,513、第二傳動軸,514、出料
帶,7、導向輪,8、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35.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涉及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36.如圖1~圖4所示,本實施例提出了一種90度圓帶轉彎機,包括沿輸送方向依次具有進料段11、轉彎段12和出料段13的機身1,還包括,
37.進料軸2,所述進料軸2轉動設置在所述進料段11,
38.出料軸3,所述出料軸3轉動設置在所述出料段13,
39.驅(qū)動帶4,所述驅(qū)動帶4套設在所述進料軸2和所述出料軸3上,
40.還包括,
41.過渡裝置5,所述過渡裝置5具有進料部51和出料部52,所述進料部51位于所述進料段11上,所述進料部51的進料端沿輸送位置位于所述進料軸2之前,所述出料部52的出料端沿輸送方向位于所述出料軸3之后。
42.本實用新型中,一種90度圓帶轉彎機,包括沿輸送方向依次具有進料段11、轉彎段12和出料段13的機身1,還包括進料軸2、出料軸3、驅(qū)動帶4和過渡裝置5,進料裝置轉動設置在進料段11,出料軸3轉動設置在出料段13,驅(qū)動帶4套設在進料軸2和出料軸3上,過渡裝置5具有進料部51和出料部52,進料部51位于進料段11上,進料部51的進料端沿輸送位置位于進料軸2之前,出料部52的出料端沿輸送方向位于出料軸3之后上,
43.工作時,貨架從機身1的進料段11進入轉彎機,當進入進料段11之前,貨架從輸送平臺進入進料軸2上的驅(qū)動帶4上,因進料軸2為圓柱體,驅(qū)動帶4位于進料軸2起始位置時,貨架與驅(qū)動帶4無法完全接觸,過渡裝置5為傳送帶,進料部51的進料帶512位于驅(qū)動帶4的兩側,進料帶512提供貨架通過驅(qū)動帶4起始位置的作用力,并提供貨架在轉彎段12的部分動力,出料部52的出料帶514位于驅(qū)動帶4的兩側,驅(qū)動帶4驅(qū)動貨架從驅(qū)動帶4的終端送出,
44.通過過渡裝置5可以使貨架在輸送平臺進入轉彎機使可以更好的輸送,防止貨架在進料段11卡住,影響貨架的運輸,使貨架在轉彎機上轉彎更加平穩(wěn),動力足,運輸快。
45.進一步,所述轉彎段12為具有輸送槽121,所述輸送槽121沿為弧形,所述驅(qū)動帶4截面為圓形,所述驅(qū)動帶4位于所述輸送槽121內(nèi)。
46.本實施例中,轉彎段12具有輸送槽121,輸送槽121為弧形,驅(qū)動帶4截面為圓形,驅(qū)動帶4位于輸送槽121內(nèi),工作時,驅(qū)動帶4沿弧形的輸送槽121設置,可以使貨架沿輸送的弧形線方向運動,使貨架可以沿相同方向運輸,不會改變貨架的方向,截面為圓形的驅(qū)動帶4更好的在輸送槽121內(nèi)緊固,且可以更好的沿弧形方向設置,可以使貨架的轉彎更加平穩(wěn)。
47.進一步,還包括壓緊裝置6,所述壓緊裝置6設置在所述轉彎段12,所述壓緊裝置6包括,
48.第一壓緊輪61,有若干個,若干個所述第一壓緊輪61沿所述輸送槽121轉動設置在所述轉彎段12,所述第一壓緊輪61具有第一凹槽611,所述驅(qū)動帶4與所述第一凹槽611接觸,
49.第二壓緊輪62,所述第二壓緊輪62有若干個,若干個所述第二壓緊輪62沿所述輸送槽121轉動設置在所述轉彎段12,所述第二壓緊輪62具有壓緊部621,所述第二壓緊輪62提供所述驅(qū)動帶4靠近所述第一壓緊輪61的力。
50.本實施例中,還包括壓緊裝置6,壓緊裝置6設置在轉彎段12,壓緊裝置6包括第一壓緊輪61和第二壓緊輪62,第一壓緊輪61有若干個,若干個第一壓緊輪61沿輸送槽121轉動設置在轉彎段12,第一壓緊輪61具有第一凹槽611,驅(qū)動帶4與第一凹槽611接觸,第二壓緊輪62有若干個,若干第二壓緊輪62沿輸送槽121轉動設置在轉彎段12,第二壓緊輪62具有壓緊部621,第二壓緊輪62提供驅(qū)動帶4靠近第一壓緊輪61的力,工作時,當進料軸2或出料軸3轉動帶動驅(qū)動帶4運動時,驅(qū)動帶4經(jīng)過第一壓緊輪61和第二壓緊輪62之間,通過壓緊部621壓緊驅(qū)動帶4接觸第一凹槽611,使驅(qū)動帶4可以更好的固定在輸送槽121內(nèi),不會從輸送槽121中脫離,使運輸更加穩(wěn)定。
51.進一步,所述進料部51包括,
52.第一傳動軸511,所述第一傳動軸511有若干個,若干所述第一傳動軸511轉動設置在所述進料段11,
53.進料帶512,所述進料帶512套設在所述第一傳動軸511上和所述進料軸2上,所述進料軸2轉動通過所述進料帶512帶動所述第一傳動軸511轉動,所述出料部52包括,
54.第二傳動軸513,所述第二傳動軸513有若干個,若干所述第二傳動軸513轉動設置在所述出料段13上,
55.出料帶514,所述出料帶514套設在所述第二傳動軸513和所述出料軸3上,所述出料軸3轉動通過所述出料帶514帶動所述第二傳動軸513轉動。
56.本實施例中,進料部51包括第一傳動軸511和進料帶512,第一傳動軸511有若干個,若干第一傳動軸511轉動設置在進料段11,進料帶512套設在第一傳動軸511上和進料軸2上,進料軸2轉動通過進料帶512帶動第一傳動軸511轉動,出料部52包括第二傳動軸513和出料帶514,第二傳動軸513有若干個,若干個第二傳動軸513轉動設置在出料段13上,出料帶514套設在第二傳動軸513和出料軸3上,出料軸3轉動通過出料帶514帶動第二傳動軸513轉動,工作時,出料軸3轉動通過驅(qū)動帶4帶動進料軸2轉動,出料軸3在轉動的同時通過出料帶514帶動第二傳動軸513轉動,進料軸2轉動通過進料帶512帶動第一傳動軸511轉動,從而實現(xiàn)出料軸3的單動力可實現(xiàn)整體的運轉,更加節(jié)省動力源,減少成本,還可實現(xiàn)同時停止或開啟。
57.進一步,還包括,
58.導向輪7,所述導向輪7有若干個,若干所述導向輪7轉動設置在所述轉彎段12的底部,所述驅(qū)動帶4套設在若干導向輪7上。
59.本實施例中,還包括導向輪7,導向輪7有若干個,若干導向輪7轉動設置在轉彎段12的底部,驅(qū)動帶4套設在若干導向輪7上,工作時,若干導向輪7設置在轉動段的底部,使驅(qū)動帶4可以通過導向輪7實現(xiàn)拉緊,使驅(qū)動帶4在驅(qū)動貨架的過程中更加穩(wěn)定,效率更高。
60.進一步,還包括電機8,所述電機8設置在所述機身1上,所述電機8的輸出端與所述出料軸3連接。
61.本實施例中,還包括電機8,電機8設置在機身1上,電機8的輸出端與出料軸3連接,通過電機8帶動出料軸3轉動,使整個裝置運行更加穩(wěn)定,效率更高。
62.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技術特征:
1.一種90度圓帶轉彎機,包括沿輸送方向依次具有進料段(11)、轉彎段(12)和出料段(13)的機身(1),還包括,進料軸(2),所述進料軸(2)轉動設置在所述進料段(11),出料軸(3),所述出料軸(3)轉動設置在所述出料段(13),驅(qū)動帶(4),所述驅(qū)動帶(4)套設在所述進料軸(2)和所述出料軸(3)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過渡裝置(5),所述過渡裝置(5)具有進料部(51)和出料部(52),所述進料部(51)位于所述進料段(11)上,所述進料部(51)的進料端沿輸送方向位于所述進料軸(2)之前,所述出料部(52)的出料端沿輸送方向位于所述出料軸(3)之后。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90度圓帶轉彎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彎段(12)為具有輸送槽(121),所述輸送槽(121)為弧形,所述驅(qū)動帶(4)截面為圓形,所述驅(qū)動帶(4)位于所述輸送槽(121)內(nèi)。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90度圓帶轉彎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壓緊裝置(6),所述壓緊裝置(6)設置在所述轉彎段(12),所述壓緊裝置(6)包括,第一壓緊輪(61),有若干個,若干個所述第一壓緊輪(61)沿所述輸送槽(121)轉動設置在所述轉彎段(12),所述第一壓緊輪(61)具有第一凹槽(611),所述驅(qū)動帶(4)與所述第一凹槽(611)接觸,第二壓緊輪(62),所述第二壓緊輪(62)有若干個,若干個所述第二壓緊輪(62)沿所述輸送槽(121)轉動設置在所述轉彎段(12),所述第二壓緊輪(62)具有壓緊部(621),所述第二壓緊輪(62)提供所述驅(qū)動帶(4)靠近所述第一壓緊輪(61)的力。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90度圓帶轉彎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料部(51)包括,第一傳動軸(511),所述第一傳動軸(511)有若干個,若干所述第一傳動軸(511)轉動設置在所述進料段(11),進料帶(512),所述進料帶(512)套設在所述第一傳動軸(511)上和所述進料軸(2)上,所述進料軸(2)轉動通過所述進料帶(512)帶動所述第一傳動軸(511)轉動,所述出料部(52)包括,第二傳動軸(513),所述第二傳動軸(513)有若干個,若干所述第二傳動軸(513)轉動設置在所述出料段(13)上,出料帶(514),所述出料帶(514)套設在所述第二傳動軸(513)和所述出料軸(3)上,所述出料軸(3)轉動通過所述出料帶(514)帶動所述第二傳動軸(513)轉動。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90度圓帶轉彎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導向輪(7),所述導向輪(7)有若干個,若干所述導向輪(7)轉動設置在所述轉彎段(12)的底部,所述驅(qū)動帶(4)套設在若干導向輪(7)上。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90度圓帶轉彎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電機(8),所述電機(8)設置在所述機身(1)上,所述電機(8)的輸出端與所述出料軸(3)連接。
技術總結
本實用新型涉及輸送裝置技術領域,提出了一種90度圓帶轉彎機,包括沿輸送方向依次具有進料段、轉彎段和出料段的機身,還包括進料軸、出料軸、驅(qū)動帶和過渡裝置,進料裝置轉動設置在進料段,出料軸轉動設置在出料段,驅(qū)動帶套設在進料軸和出料軸上,過渡裝置具有進料部和出料部,進料部位于進料段上,進料部的進料端沿輸送位置位于進料軸之前,出料部的出料端沿輸送方向位于出料軸之后,通過上述技術方案,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貨架從輸送平臺進入轉彎機時,無法與驅(qū)動帶完全接觸,動力不足的問題。動力不足的問題。動力不足的問題。
技術研發(fā)人員:張雨坡 穆狄龍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中鼎卡迪曼智能裝備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fā)日:2021.12.23
技術公布日:2022/5/17
聲明:
“90度圓帶轉彎機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lián)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