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1]
本發(fā)明涉及海洋石油鉆井工程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占位鉆具法單筒三井表層鉆井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在海洋石油海上生產(chǎn)平臺,經(jīng)多年開發(fā),大量油田(群)已進入生產(chǎn)建設的中后期,對于新探明油田、邊際油田開采面臨著嚴峻的無槽口可用、槽口不可用、槽口未盡用等問題,海上油田開采面臨槽口緊缺的壓力,因此高效利用珍貴的槽口資源,成為油田保產(chǎn)的重要措施;目前行業(yè)內槽口使用方式主要為單筒單井及單筒雙井,單筒雙井的實施使槽口利用得到大幅提升,例如中國專利cn110145275a公開了一種占位鉆具法單筒雙井表層鉆完井工藝,可以實現(xiàn)井眼軌跡淺層造斜,實現(xiàn)單筒雙井井眼軌跡互不干擾,以達到從單個槽口鉆兩口井的目的,解決了平臺槽口不足而無法完全充分開發(fā)儲層的問題;但是隨著槽口越來越少,單筒雙井慢慢已經(jīng)不能滿足需求了,槽口的利用率還是不夠高,無法更大程度地緩解海上油田開采槽口緊缺的壓力,開采成本也比較高。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0003]
本發(fā)明為克服上述背景技術所述的隨著槽口越來越少,單筒雙井慢慢已經(jīng)不能滿足需求了,槽口的利用率還是不夠高的問題,提供一種占位鉆具法單筒三井表層鉆井方法。本發(fā)明實現(xiàn)單筒三井,高效利用槽口,從而緩解海上油田開采槽口緊缺的壓力,并大幅降低開采成本。
[0004]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占位鉆具法單筒三井表層鉆井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05]
s1.在預采油井上安裝36英寸的隔水套管,在所述隔水套管的上方安裝36英寸的單筒三井基盤,所述單筒三井基盤下方對應分別為a井、b井和c井;
[0006]
s2.依次移井架至b井和c井,并在所述b井和c井中各自下入占位鉆具,所述占位鉆具包括自下而上的依次連接的14.25英寸堵頭和若干組分隔連接結構;每組所述分隔連接結構包括14.25英寸的分隔串以及連接在所述分隔串兩端的5英寸鉆桿,最頂端的分隔連接結構的頂部5英寸鉆桿連接在對應井口設有的懸掛器上,所述b井和c井每相鄰的兩個分隔串之間的貼合重疊高度大于20cm;
[0007]
s3.移井架至a井,對a井進行開井固井作業(yè);
[0008]
s4.a井完成開井固井作業(yè)后,水泥漿候凝24小時以上,在水泥漿候凝期間移井架至b井,并起出b井中的占位鉆具,通過所述單筒三井基盤上設有的水泥觀察孔用魚線吊測法確認a井水泥面高度;
[0009]
s5.移井架至b井,對b井進行開井固井作業(yè);
[0010]
s6.b井完成開井固井作業(yè)后,水泥漿候凝24小時以上,在水泥漿候凝期間移井架至c井,起出所述占位鉆具,通過所述單筒三井基盤上設有的水泥觀察孔用魚線吊測法確認
b井水泥面高度;
[0011]
s7.移井架至c井,對c井進行開井固井作業(yè)。
[0012]
進一步的,所述開井固井作業(yè)包括以下步驟:
[0013]
s31.在對應井的井口自下而上依次安裝升高管、防噴器組及喇叭管,并對所述防噴器進行試壓測試;
[0014]
s32.井一開作業(yè):在對應井中,采用井段鉆具組合,鉆進至設定的井深,通過所述占位鉆具內部設有的循環(huán)通道對所述隔水套管進行循環(huán)沖洗,并起出所述井段鉆具組合;
[0015]
s33.在對應井中下入11.75英寸的表層套管到位,將所述表層套管密封連接在對應井井口的所述懸掛器上,再進行固井作業(yè);
[0016]
s34.表層套管與懸掛器連接后,將表層套管位于井口外多余的部分切割并回收,固井作業(yè)期間及固井作業(yè)結束后若干小時內,用鉆井液通過占位鉆具內部設有的循環(huán)通道循環(huán)沖洗所述隔水套管內的水泥。
[0017]
進一步的,所述占位鉆具中,所述堵頭和分隔串內部均設有能夠形成所述循環(huán)通道的2英寸通徑。
[0018]
進一步的,所述占位鉆具中的堵頭下入位置位于所述隔水套管的內部,且與所述隔水套管的底部間距小于2米;也就是隔水套管的下入位置比堵頭的下入位置更低,不能把堵頭伸出隔水導管,否則起不到占位的用處,同時如果堵頭出了隔水導管,容易導致隔水導管出地層的漏失導致隔水導管出地層的漏失;而如果間距太大,則也起不到有效占位,所以使其間距一般小于2米。
[0019]
進一步的,所述占位鉆具中,相鄰的兩個分隔連接結構中的分隔串之間的間距小于20米。
[0020]
進一步的,所述分隔串上外徑最大部分的長度為30-35cm。
[0021]
優(yōu)選的,所述表層套管為無節(jié)箍套管或節(jié)箍上下設有導角的導角節(jié)箍套管。
[0022]
進一步的,所述井段鉆具組合為:14英寸牙輪鉆頭+馬達+mwd+非磁鉆鋌+扶正器+震擊器+加重鉆桿+鉆桿。
[0023]
優(yōu)選的,在步驟s4中,在水泥漿候凝期間移井架至b井和c井,并分別起出b井和c井中的占位鉆具,再重新下入c井中的所述占位鉆具。起出b中占位鉆具時,也起出c中占位鉆具再重新下入占位鉆具,能夠防止占位鉆具打扭。
[0024]
進一步的,所述魚線吊測法為:使用魚線連接鉛墜,通過水泥觀察孔下放所述鉛墜至遇阻,測量所投放魚線長度,根據(jù)所述投放魚線長度計算水泥塞面深度,其計算公式為:水泥塞面深度=投放魚線長度+單筒三井基盤至轉盤面距離。
[0025]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有益效果是:
[0026]
1、本發(fā)明在尺寸更小但強度更強的36英寸隔水套管中,通過巧妙的結構設計和方法步驟,配合獨特設計的占位鉆具中具有的14.25英寸的分隔串的有效占位作用,實現(xiàn)單筒三井的鉆井方法,1個井筒3個井眼獨立閉路作業(yè),互不干擾,增加單位面積布井密度,充分提高槽口利用率,從而緩解海上油田開采槽口緊缺的壓力,并大幅降低開采成本。
[0027]
2、本發(fā)明通過無節(jié)箍表層套管的使用,可以更安全高效的完成三口井下入表層套管作業(yè);并固井期間及固井后沖洗占位鉆具,以及起出占位鉆具,防止占位鉆具打扭,更能保證井筒安全。
附圖說明
[0028]
圖1是本發(fā)明中單筒三井槽口的結構示意圖。
[0029]
圖2是本發(fā)明中鉆a井的示意圖。
[0030]
圖3是本發(fā)明中鉆b井的示意圖。
[0031]
圖4是本發(fā)明中鉆c井的示意圖。
[0032]
圖5是本發(fā)明中表層鉆井作業(yè)完成時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3]
附圖僅用于示例性說明,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的限制;為了更好說明本實施例,附圖某些部件會有省略、放大或縮小,并不代表實際產(chǎn)品的尺寸;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附圖中某些公知結構及其說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圖中描述位置關系僅用于示例性說明,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的限制。
[0034]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占位鉆具法單筒三井表層鉆井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35]
s1.在預采油井上安裝36英寸的隔水套管12,在隔水套管12的上方安裝36英寸的單筒三井基盤1,單筒三井基盤1下方對應分別為a井2、b井3和c井4;安裝好單筒三井基盤1后,單筒三井槽口如圖1所示;
[0036]
s2.如圖2所示,依次移井架至b井3和c井4,并在b井3和c井4中各自下入占位鉆具11,占位鉆具11包括自下而上的依次連接的14.25英寸堵頭10和若干組分隔連接結構;每組分隔連接結構包括14.25英寸的分隔串9以及連接在分隔串9兩端的5英寸鉆桿8,最頂端的分隔連接結構通過其頂部的5英寸鉆桿8連接在對應井口設有的懸掛器6上,所述b井3和c井4每相鄰的兩個分隔串9之間的貼合重疊高度大于20cm;分隔串9上外徑為14.25英寸部分的高度為30cm,b井和c井的占位鉆具上的結構分布基本相同,則使得每相鄰的分隔串都在高度上有一定的重疊部分,為了有效的占位,最優(yōu)的情況使其一一對應,最少要使b井3和c井4每相鄰的兩個分隔串9之間的貼合重疊高度大于20cm;
[0037]
s3.移井架至a井2,對a井2進行開井固井作業(yè);
[0038]
s4.如圖3所示,a井2完成開井固井作業(yè)后,水泥漿候凝24小時以上,在水泥漿候凝期間移井架至b井3和c井4,并分別起出b井3和c井4中的占位鉆具11,再重新下入c井4中的占位鉆具11,通過單筒三井基盤1上設有的水泥觀察孔5用魚線吊測法確認a井3水泥面高度;
[0039]
s5.移井架至b井3,對b井3進行開井固井作業(yè);
[0040]
s6.如圖4所示,b井3完成開井固井作業(yè)后,水泥漿候凝24小時以上,在水泥漿候凝期間移井架至c井4,起出占位鉆具11,通過單筒三井基盤1上設有的水泥觀察孔5用魚線吊測法確認b井4中水泥面高度;
[0041]
s7.移井架至c井4,對c井4進行開井固井作業(yè)。單筒三井表層鉆井方法完成之后,如圖5所示。
[0042]
本實施例中,開井固井作業(yè)包括以下步驟:
[0043]
s31.在對應井的井口自下而上依次安裝升高管、防噴器組及喇叭管,并對防噴器進行試壓測試;
[0044]
s32.井一開作業(yè):在對應井中,采用井段鉆具組合19,鉆進至設定的井深,通過占
位鉆具11內部設有的循環(huán)通道對隔水套管12進行循環(huán)沖洗,并起出井段鉆具組合19;
[0045]
s33.在對應井中下入11.75英寸的表層套管14到位,將表層套管14密封連接在對應井井口的懸掛器6上,再進行固井作業(yè);
[0046]
s34.表層套管14與懸掛器6連接后,將表層套管14位于井口外多余的部分切割并回收,固井作業(yè)期間及固井作業(yè)結束后若干小時內,用鉆井液通過占位鉆具11內部設有的循環(huán)通道循環(huán)沖洗隔水套管12內的水泥16。具體的,固井期間占位鉆具11通過變扣連接高壓軟管,通過泥漿泵或固井泵持續(xù)進行大排量循環(huán),固井結束后保持最高排量循環(huán)至少兩倍隔水套管12內容積體積海水,保證隔水套管12內無殘留水泥漿。占位鉆具11內部具有2英寸通徑,并且其外壁上具有與內部相通的流道,沖洗的海水進入之后能夠擴散到隔水套管12的筒內,保證隔水套管12的內壁清潔,沒有水泥16。
[0047]
另外,占位鉆具11懸掛器6與36英寸基盤之間設置有兩道橡膠密封7,通徑2英寸,頂部為410扣型,可與常規(guī)5英寸鉆桿8連接,固井作業(yè)期間可通過拷克、變扣等連接高壓軟管使用泥漿泵或固井泵進行沖洗占位鉆具11;升高管連接單筒三井基盤1的第一節(jié)為改進型切邊升高管,連接法蘭盤不與占位鉆具11的懸掛器6干涉;表層套管14為無節(jié)箍套管或節(jié)箍上下設有導角的導角節(jié)箍套管;避免下套管期間與鄰井套管相阻掛;每個井眼中的表層套管14下入到位后,在基盤上對應安裝11.75英寸的套管四通與表層套管17連接,a井中的表層套管14對應連接的是a井套管四通15,b井中的表層套管對應的是b井套管四通17,c井中的表層套管14對應連接的是c井套管四通18;這屬于現(xiàn)有技術,不需一一贅述。
[0048]
占位鉆具11從下至上依次為:14.25英寸堵頭+(5英寸鉆桿+14.25英寸分隔串+5英寸鉆桿)
×
若干組+5英寸鉆桿1~2根+懸掛器;其中,堵頭10和分隔串9內部均設有能夠形成循環(huán)通道的2英寸通徑;占位鉆具11中的堵頭10下入位置位于隔水套管12的內部,且與隔水套管12的底部間距小于2米;也就是隔水套管的下入位置比堵頭的下入位置更低,不能把堵頭伸出隔水導管,否則起不到占位的用處,同時如果堵頭出了隔水導管,容易導致隔水導管出地層的漏失導致隔水導管出地層的漏失。占位鉆具11中,相鄰的兩個分隔連接結構中的分隔串9之間的間距小于20米;分隔串9上外徑最大部分的長度為30。分隔串9加強型分隔串9,呈兩端細中間粗的變徑柱體,其中間外徑最大部分為一圓柱體,圓柱體的底面直徑為14.25英寸,高度為30cm或30cm左右;這樣能夠保證相鄰的井位中同一高度的分隔串9更容易相互重疊,以達到占位的作用。
[0049]
井段鉆具組合19為:14英寸牙輪鉆頭13+馬達+mwd+非磁鉆鋌+扶正器+震擊器+加重鉆桿+鉆桿;井段鉆具組合中的鉆桿與占位鉆具中的鉆桿一般為同一種鉆桿;一開14英寸井段鉆進至馬達彎角出36英寸隔水套管12后開始進行滑動鉆進造斜,從組合鉆具量取角差之后,持續(xù)畫線標記造斜方位,mwd磁干擾消失后,按照設計軌跡向外圍盡快與相鄰井眼分離。
[0050]
魚線吊測法為:使用魚線連接鉛墜,通過水泥觀察孔5下放鉛墜至遇阻,測量所投放魚線長度,根據(jù)投放魚線長度計算水泥塞面深度,其計算公式為:水泥塞面深度=投放魚線長度+單筒三井基盤1至轉盤面距離。轉盤面為井臺上轉盤的上表面,屬于本領域內一個公知并確定的基準面。
[0051]
本實施例在尺寸更小但強度更強的36英寸隔水套管12中,通過巧妙的結構設計和方法步驟,配合獨特設計的占位鉆具11中具有的14.25英寸的分隔串9的有效占位作用,實
現(xiàn)單筒三井的鉆井方法,1個井筒3個井眼獨立閉路作業(yè),互不干擾,增加單位面積布井密度,充分提高槽口利用率,從而緩解海上油田開采槽口緊缺的壓力,并大幅降低開采成本。
[0052]
并且,本實施例通過無節(jié)箍表層套管14的使用,可以更安全高效的完成三口井下入表層套管14作業(yè);并固井期間及固井后沖洗占位鉆具11,以及起出占位鉆具11,釋放掉其扭矩,防止占位鉆具11打扭或者錯位,更能保證井筒安全。
[0053]
顯然,本發(fā)明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所作的舉例,而并非是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技術特征:
1.一種占位鉆具法單筒三井表層鉆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s1.在預采油井上安裝36英寸的隔水套管(12),在所述隔水套管(12)的上方安裝36英寸的單筒三井基盤(1),所述單筒三井基盤(1)下方對應分別為a井(2)、b井(3)和c井(4);s2.依次移井架至b井(3)和c井(4),并在所述b井(3)和c井(4)中各自下入占位鉆具(11),所述占位鉆具(11)連接在對應井口設有的懸掛器(6)上,所述占位鉆具(11)包括自下而上的依次連接的14.25英寸堵頭(10)和若干組分隔連接結構;所述分隔連接結構包括14.25英寸的分隔串(9)以及連接在所述分隔串(9)兩端的5英寸鉆桿(8),所述b井(3)和c井(4)每相鄰的兩個分隔串(9)之間的貼合重疊高度大于20cm;s3.移井架至a井(2),對a井(2)進行開井固井作業(yè);s4.a井(2)完成開井固井作業(yè)后,水泥漿候凝24小時以上,在水泥漿候凝期間移井架至b井(3),并起出b井(3)中的占位鉆具(11),通過所述單筒三井基盤(1)上設有的水泥觀察孔(5)用魚線吊測法確認a井(2)水泥面高度;s5.移井架至b井(3),對b井(3)進行開井固井作業(yè);s6.b井(3)完成開井固井作業(yè)后,水泥漿候凝24小時以上,在水泥漿候凝期間移井架至c井(4),起出所述占位鉆具(11),通過所述單筒三井基盤(1)上設有的水泥觀察孔(5)用魚線吊測法確認b井(3)水泥面高度;s7.移井架至c井(4),對c井(4)進行開井固井作業(yè)。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占位鉆具(11)法單筒三井表層鉆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開井固井作業(yè)包括以下步驟:s31.在對應井的井口自下而上依次安裝升高管、防噴器組及喇叭管,并對所述防噴器進行試壓測試;s32.井一開作業(yè):在對應井中,采用井段鉆具組合(19),鉆進至設定的井深,通過所述占位鉆具(11)內部設有的循環(huán)通道對所述隔水套管(12)進行循環(huán)沖洗,并起出所述井段鉆具組合(19);s33.在對應井中下入11.75英寸的表層套管(14)到位,將所述表層套管(14)密封連接在對應井井口的所述懸掛器(6)上,再進行固井作業(yè);s34.表層套管(14)與懸掛器(6)連接后,將表層套管(14)位于井口外多余的部分切割并回收,固井作業(yè)期間及固井作業(yè)結束后若干小時內,用鉆井液通過占位鉆具(11)內部設有的循環(huán)通道循環(huán)沖洗所述隔水套管(12)內的水泥(16)。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占位鉆具(11)法單筒三井表層鉆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占位鉆具(11)中,所述堵頭(10)和分隔串(9)內部均設有能夠形成所述循環(huán)通道的2英寸通徑。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占位鉆具(11)法單筒三井表層鉆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占位鉆具(11)中的堵頭(10)下入位置位于所述隔水套管(12)的內部,且所述堵頭的底面與所述隔水套管(12)的底面間距小于2米。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占位鉆具(11)法單筒三井表層鉆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占位鉆具(11)中,相鄰的兩個分隔連接結構中的分隔串(9)之間的間距小于20米。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占位鉆具(11)法單筒三井表層鉆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串(9)上外徑最大部分的長度為30-35cm。
7.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占位鉆具(11)法單筒三井表層鉆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層套管(14)為無節(jié)箍套管或節(jié)箍上下設有導角的導角節(jié)箍套管。8.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占位鉆具(11)法單筒三井表層鉆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段鉆具組合(19)為:14英寸牙輪鉆頭(13)+馬達+mwd+非磁鉆鋌+扶正器+震擊器+加重鉆桿+鉆桿。9.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占位鉆具(11)法單筒三井表層鉆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4中,在水泥漿候凝期間移井架至b井(3)和c井(4),并分別起出b井(3)和c井(4)中的占位鉆具(11),再重新下入c井(4)中的所述占位鉆具(11)。10.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占位鉆具(11)法單筒三井表層鉆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魚線吊測法為:使用魚線連接鉛墜,通過水泥觀察孔(5)下放所述鉛墜至遇阻,測量所投放魚線長度,根據(jù)所述投放魚線長度計算水泥塞面深度,其計算公式為:水泥塞面深度=投放魚線長度+單筒三井基盤(1)至轉盤面距離。
技術總結
本發(fā)明一種占位鉆具法單筒三井表層鉆井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在隔水套管的上方安裝36英寸的單筒三井基盤;S2.依次移井架至B井和C井,并在B井和C井中各自下入占位鉆具;S3.移井架至A井,對A井進行開井固井作業(yè);S4.用魚線吊測法確認A井水泥面高度;S5.移井架至B井,對B井進行開井固井作業(yè);S6.用魚線吊測法確認B井水泥面高度;S7.移井架至C井,對C井進行開井固井作業(yè)。本發(fā)明配合獨特設計的占位鉆具中具有的14.25英寸的分隔串的有效占位作用,實現(xiàn)單筒三井的鉆井方法,1個井筒3個井眼獨立閉路作業(yè),互不干擾,增加單位面積布井密度,充分提高槽口利用率,從而緩解海上油田開采槽口緊缺的壓力,并大幅降低開采成本。并大幅降低開采成本。并大幅降低開采成本。
技術研發(fā)人員:劉書杰 黃熠 管申 郭浩 趙寶祥 何連 劉賢玉 楊可三 劉立焱 朱志潛 王養(yǎng)鋒 艾常明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技術研發(fā)日:2020.12.03
技術公布日:2021/2/28
聲明:
“占位鉆具法單筒三井表層鉆井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lián)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