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水平真空帶式過濾機,還包括設置在張緊輥上方的限位開關、設置在進料裝置上的進料調節(jié)閥、設置在濾布上方的料位變送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與驅動裝置、限位開關、進料調節(jié)閥和料位變送器電連接,通過設置限位開關,當濾布過負荷時,可自動關閉進料調節(jié)閥和切斷驅動裝置電源,避免軸拉彎現(xiàn)象的發(fā)生;通過設置料位變送器,根據(jù)濾布上的料位厚度進行加減料,避免物料浪費;通過設置調偏裝置,避免濾布撕破現(xiàn)象的發(fā)生。
一種處理沉鋰母液的方法,包括,第一步驟S1,將沉鋰母液減壓蒸發(fā)并固液分離,得到碳酸鋰濕料和第一混合液;第二步驟S2,將所述第一混合液加入鹽酸進行酸化,得到第二混合液;第三步驟S3,將所述第二混合液減壓蒸發(fā),得到第三混合液;第四步驟S4,將所述第三混合液冷凍結晶,得到第四混合液;第五步驟S5,將所述第四混合液離心分離,得到氯化鈉晶體和氯化鋰溶液。在本發(fā)明中,首先將沉鋰母液中的碳酸鋰部分分離,再進行酸化,減少了無機酸的用量,同時還增加了碳酸鋰的產量,采用減壓蒸發(fā)與冷凍結晶相結合,提高了鈉、鋰分離的效率,提高了鈉鹽的純度。鋰經(jīng)過兩種形式、分階段進行了回收,鋰的回收率高。
本發(fā)明屬于真空冶金技術領域,系采用的水氯鎂石除雜后經(jīng)150-450℃噴霧干燥,再于550-1200℃煅燒得到氧化鎂作為原料,加入氧化鎂質量1.3-1.7倍的鈣化合物配成人工煅白,配加硅鐵或硅鋁比人工煅白比例為0.7-1.0的硅鐵或硅鋁作為還原劑,以螢石作為催化劑,催化劑比例是螢石比人工煅白:0.13-0.18,經(jīng)混料、壓團后放入還原罐,在真空度1-20Pa、溫度1150-1200℃、還原時間6-10小時條件下,制取金屬鎂。
本實用新型涉及濕法冶金浸出作業(yè)設備制作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高效氣力浸出槽,其設有由圓柱部和錐形部組成的筒體,筒體上設有給礦管和排礦管,特征在于筒體內部設有中心射流發(fā)泡器和至少三個輔助射流發(fā)泡器,中心射流發(fā)泡器和輔助射流發(fā)泡器都是由截流管、混合管、提升管和供風管組成,混合管的下端與截流管相連通,混合管的上端與提升管相連通,截流管的下端設有物料進口,提升管內部設有供風管,供風管的下端伸進混合管的底部,供風管的上端由提升管的上端伸出與筒體外部設有的氣源相連接,中心射流發(fā)泡器的外部設有中心循環(huán)筒,具有結構簡單、攪拌效果好、礦漿溶氧量高、設備運轉率高等優(yōu)點。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在鹽湖施工中使用的開槽機,屬于鹽湖施工機械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由牽引車、開槽系統(tǒng)和排料車組成,開槽系統(tǒng)可作上下往復運動和轉動,將鹽層破碎,排料車利用氣流輸送將破碎的鹽層從開出的槽內排出。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用人少、勞動強度低、能源消耗低,打孔或開槽的造價低,時間短、安全、省工省時無污染等優(yōu)點,適合于鹽湖施工中使用,也可用于采金業(yè)、冶金探測業(yè)、露天煤礦、埋線、埋管等行業(yè)。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利用鋅灰制備鋅鎳合金的資源化利用方法,涉及冶金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包括以下步驟:S1:鋅灰通過鋅灰分離機將金屬鋅與其中的氧化鋅等進行分離,得到制備鋅鎳合金的金屬鋅;S2:將金屬鋅、鋅材和鎳材進行批量粉碎,粉碎后分別稱取750~760kg的金屬鋅粉、250kg的鋅材粉和10kg的鎳材粉;S3:將750~760kg金屬鋅粉裝入中頻爐內,升溫至450~500℃,進行熔煉。本發(fā)明將鋅灰中的單質鋅進行資源化利用,其中熔煉過程中產生的熔煉灰可與鋅灰中的鋅氧化物合并外售,提高鋅灰的附加值,且具體生產時,采用鎳材粉分階段加入方法,以及金屬鋅和成品鋅材兩種鋅材料相混合的方法,避免使用單一的鋅灰中的金屬鋅,造成制得的鋅鎳合金物化性能不夠理想的問題。
本發(fā)明屬于真空冶金技術領域,系采用的水氯鎂石除雜后經(jīng)150-450℃噴霧干燥,再于550-1200℃煅燒得到氧化鎂作為原料,加入氧化鎂質量1.3-1.7倍的鈣化合物配成人工煅白,配加硅鐵或硅鋁比人工煅白比例為0.7-1.0的硅鐵或硅鋁作為還原劑,以螢石作為催化劑,催化劑比例是螢石比人工煅白:0.13-0.18,經(jīng)混料、壓團后放入還原罐,在真空度1-20Pa、溫度1150-1200℃、還原時間6-10小時條件下,制取金屬鎂。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鋼鐵熱鍍鋅用合金元素添加方法,涉及冶金工程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包括以下步驟:S1:將Al材、Ni材、Bi材、La材、Ce材和Zn材進行批量粉碎,粉碎后按重量配比進行稱重;S2:熔煉Zn?Ni中間合金;S3:熔煉Al?Ni中間合金;S4:熔煉Zn?Al?稀土中間合金;S5:制備多元合金錠,將剩余的Zn材粉加入中頻爐內,升溫至500~550℃,熔化成鋅液,將Zn?Ni中間合金和Al?Ni中間合金同時加入中頻爐內,升溫至650~750℃,保溫20~30min,之后充分攪拌。本發(fā)明采用金屬錠與中間合金的方式熔煉多元合金,該方法充分利用中間合金熔點低的特點,大幅縮短中間合金的熔煉時間,減少易氧化元素的氧化燒損,提高金屬收得率,提高生產效率。
本發(fā)明屬于冶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邊緣傳動頂吹轉爐—貧化沉降爐聯(lián)合處理鉛浮渣的方法。本發(fā)明包括以下步驟:(1)配料投料:以質量百分比計,將87~92%的鉛浮渣、3~5%的焦炭、1~2%鐵屑、4~6%純堿均勻混合,2~3次加入邊緣傳動頂吹轉爐中;(2)熔煉:保持邊緣傳動頂吹轉爐溫度1000~1200℃熔煉3~4h,將熔煉后銅、浮渣混合熔體轉入貧化沉降爐;(3)吹煉:保持貧化沉降爐溫度1000~1200℃吹煉2~4h,貧化沉降爐內產生穩(wěn)定的鉛液、冰銅和渣分層后,分離出銅硫、粗鉛和爐渣。本發(fā)明處理鉛浮渣的方法較現(xiàn)有處理鉛浮渣的方法能耗以及輔料(焦炭、鐵屑、純堿)消耗量大幅降低,總成本降低50%左右。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鉛銻冶金用鼓風爐上料裝置,可以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上設置有上料裝置支架,所述上料裝置支架頂部安裝有傾斜設置的輸送主體,所述輸送主體兩端均活動設置有滾軸,兩個所述滾軸之間纏繞有輸送帶,位于所述輸送主體下方的所述滾軸固定連接有轉盤,所述轉盤通過傳動帶連接有電動機,所述電動機設置于所述固定底座上;所述輸送主體上表面的斜下方安裝有上料口,所述輸送主體頂部安裝有下料口。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鉛銻冶金用鼓風爐上料裝置,使裝置整體結構簡單,便于移動,輸送帶表面無殘渣殘留。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鉛銻冶金用防阻塞型鼓風爐,可以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中間設置有鼓風爐體,所述鼓風爐體頂部設置有固定筒;位于所述鼓風爐體兩端的所述固定架頂端分別連接有第一支撐桿和第二支撐桿;所述第一支撐桿頂部連接有水平設置的平衡桿,所述平衡桿兩端分別安裝有通過轉動機構連接的第一轉動桿和第二轉動桿,所述第一轉動桿底部連接有滑動桿,所述滑動桿連接有轉動電機;所述第二轉動桿底部安裝有轉扇,所述轉扇位于所述固定筒內;所述第二支撐桿頂部分別連接有傾斜設置的第一料道和第二料道;所述第一料道和第二料道的低端位于所述固定筒上方。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鉛銻冶金用防阻塞型鼓風爐,能夠使鼓風爐在傾倒鉛料時不會堵塞。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便于清潔的浸出罐,包括罐體,罐體底部設置有假底高度調節(jié)結構,罐體的頂部可拆卸地設置有密封蓋。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假底底部固定有支撐桿,并且在支撐桿兩側連接有若干個限位塊,便于工作人員調節(jié)支撐桿伸入浸出罐殼體內部的長度,從而調節(jié)假底的位置高度,降低了工作人員的作業(yè)難度,并且有效的提高了浸出罐的工作效率;通過在密封蓋兩側連接帶有第二磁塊的彈塊,并且在連接槽內部固定有第一磁塊,有效的提高了密封蓋的密封性。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硫酸錳電解液中氯離子的循環(huán)脫除工藝,該過程由兩個步驟組成:1)除氯過程:向含氯離子的硫酸錳電解液中加入氫氧化亞銅和硫酸,控制溫度在30-50℃,攪拌,控制電解液的pH為2,待生成的沉淀明顯變紅時,說明脫氯反應已完成。陳化10~30分鐘后,壓濾除去氯化亞銅濾渣,得脫除氯離子的硫酸錳電解液;2)氫氧化亞銅再生過程:將上述步驟中所得氯化亞銅濾渣加水漿化后,加入氫氧化鈉溶液,使其轉化再生為氫氧化亞銅后循環(huán)利用。
本實用新型涉及濕法冶金浸出作業(yè)設備制作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高效氣力浸出槽,其設有由圓柱部和錐形部組成的筒體,筒體上設有給礦管和排礦管,特征在于筒體內部設有中心射流發(fā)泡器和至少三個輔助射流發(fā)泡器,中心射流發(fā)泡器和輔助射流發(fā)泡器都是由截流管、混合管、提升管和供風管組成,混合管的下端與截流管相連通,混合管的上端與提升管相連通,截流管的下端設有物料進口,提升管內部設有供風管,供風管的下端伸進混合管的底部,供風管的上端由提升管的上端伸出與筒體外部設有的氣源相連接,中心射流發(fā)泡器的外部設有中心循環(huán)筒,具有結構簡單、攪拌效果好、礦漿溶氧量高、設備運轉率高等優(yōu)點。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可快速組裝的鼓風爐,可以包括:基座和爐體,所述爐體包括爐底,所述爐體通過爐底固定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爐體上部開設有進料口,所述進料口頂端安裝有自動閉合頂蓋,所述進料口內安裝有分料器;所述爐體下方的側壁上開設有風口,所述風口處安裝有鼓風機,所述爐體頂端開設有排氣口,所述排氣口與所述鼓風機通過排氣管連通;所述爐體兩側分別安裝有爐渣出口和出料口,所述爐渣出口和出料口位于所述風口與爐底之間。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可快速組裝的鼓風爐,使鼓風爐內的廢氣能夠及時處理,降低資源浪費。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利用鋅灰制備鋅鎳合金的資源化利用方法,涉及冶金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包括以下步驟:S1:鋅灰通過鋅灰分離機將金屬鋅與其中的氧化鋅等進行分離,得到制備鋅鎳合金的金屬鋅;S2:將金屬鋅、鋅材和鎳材進行批量粉碎,粉碎后分別稱取750~760kg的金屬鋅粉、250kg的鋅材粉和10kg的鎳材粉;S3:將750~760kg金屬鋅粉裝入中頻爐內,升溫至450~500℃,進行熔煉。本發(fā)明將鋅灰中的單質鋅進行資源化利用,其中熔煉過程中產生的熔煉灰可與鋅灰中的鋅氧化物合并外售,提高鋅灰的附加值,且具體生產時,采用鎳材粉分階段加入方法,以及金屬鋅和成品鋅材兩種鋅材料相混合的方法,避免使用單一的鋅灰中的金屬鋅,造成制得的鋅鎳合金物化性能不夠理想的問題。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鋼鐵熱鍍鋅用合金元素添加方法,涉及冶金工程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包括以下步驟:S1:將Al材、Ni材、Bi材、La材、Ce材和Zn材進行批量粉碎,粉碎后按重量配比進行稱重;S2:熔煉Zn?Ni中間合金;S3:熔煉Al?Ni中間合金;S4:熔煉Zn?Al?稀土中間合金;S5:制備多元合金錠,將剩余的Zn材粉加入中頻爐內,升溫至500~550℃,熔化成鋅液,將Zn?Ni中間合金和Al?Ni中間合金同時加入中頻爐內,升溫至650~750℃,保溫20~30min,之后充分攪拌。本發(fā)明采用金屬錠與中間合金的方式熔煉多元合金,該方法充分利用中間合金熔點低的特點,大幅縮短中間合金的熔煉時間,減少易氧化元素的氧化燒損,提高金屬收得率,提高生產效率。
本發(fā)明屬于冶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邊緣傳動頂吹轉爐—貧化沉降爐聯(lián)合處理鉛浮渣的方法。本發(fā)明包括以下步驟:(1)配料投料:以質量百分比計,將87~92%的鉛浮渣、3~5%的焦炭、1~2%鐵屑、4~6%純堿均勻混合,2~3次加入邊緣傳動頂吹轉爐中;(2)熔煉:保持邊緣傳動頂吹轉爐溫度1000~1200℃熔煉3~4h,將熔煉后銅、浮渣混合熔體轉入貧化沉降爐;(3)吹煉:保持貧化沉降爐溫度1000~1200℃吹煉2~4h,貧化沉降爐內產生穩(wěn)定的鉛液、冰銅和渣分層后,分離出銅硫、粗鉛和爐渣。本發(fā)明處理鉛浮渣的方法較現(xiàn)有處理鉛浮渣的方法能耗以及輔料(焦炭、鐵屑、純堿)消耗量大幅降低,總成本降低50%左右。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有色金屬冶金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fā)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yè)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