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發(fā)明涉及一般固體廢棄物無害化和資源化利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零廢物、零能耗、低碳綠色的鹽泥
固廢資源化再利用方法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2.我國沿海諸多鹽場采用日曬鹵水制備原鹽工藝,鹽場一般分為初級制鹵區(qū)、中級制鹵區(qū)、高級制鹵區(qū)及結晶四大區(qū),規(guī)模以上的原鹽生產廠年產原鹽均可達幾十萬噸至上百萬噸。鹽場制備的原鹽運輸至氯堿廠經一次和二次鹵水精制過程(物理溶解后)產生大量初級鹽泥,鹽水精制過程中產生的鹽泥液匯集到鹽泥池中,然后用鹽泥泵將鹽泥液輸送到廂式壓濾機進行壓濾,壓濾過程中產生的濾液回收用作化鹽水,壓濾完成后關閉進料閥,打開壓縮空氣閥門向壓濾機內吹入空氣約30分鐘后濾餅中的含水量達到50%左右,該鹽泥經原鹽運輸車輛運輸回鹽田。鹽泥成分較為單一,主要成份為caco3、mg(oh)2、nacl、h2o,
3.隨著氯化鈉鹽產品產量的升高和對純度要求的提高,鹽泥的產生量也逐年上升,每生產20噸原鹽大約產生1噸鹽泥,目前全國的鹽泥年產生量已達數(shù)百萬噸。鹽泥作為制鹽產業(yè)形成的副產品屬于一般固體廢棄物,大量的鹽泥廢渣未經過任何處理在鹽廠堆積或直接運送到郊外堆積,其較高的含鹽量和所含重金屬會對土壤、河流、地下水等造成嚴重的污染。
4.已有研究嘗試將鹽泥用于制造建筑材料(水泥、人造磚瓦板石等)、水處理劑(吸附劑、調理劑等)、添加劑(橡塑制品、鉆井液等)、精細化學品、陶粒、肥料、融雪劑、脫硫劑等,但這些方式多依賴二次提純和設備加工,且能耗大、成本高,鹽泥消納能力有限,如利用鹽泥和粉煤灰制磚、制水泥,其中鹽泥需要按比例少量添加,過量添加會嚴重影響產品質量。
5.國內外對鹽泥治理提出了很多技術方案,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由于經濟、技術等原因,都未能得到大規(guī)模的推廣應用。研究開發(fā)適用于鹽泥處理可推廣規(guī)?;膽眉夹g,是國內所有制鹽企業(yè)共同面臨的技術難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6.有鑒于此,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零廢物、零能耗、低碳綠色的鹽泥固廢資源化再利用方法及其應用,將鹽泥進行配伍后可用于鹽場道路、路基建設或鹽田護坡磚的基本原料。
7.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零廢物、零能耗、低碳綠色的鹽泥固廢資源化再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8.將鹽泥和海沙、膠凝材料、改性減水劑、無機拌劑混合,得到混合料,用于鹽場道路、路基建設或鹽田護坡磚的基本原料。
9.本發(fā)明將鹽泥廢物用于鹽田道路建設及護坡建設,可將固廢減量和綜合利用有機結合,相關研究和工程化應用未見報道。
10.本發(fā)明對所述鹽泥的來源并無特殊限定,可以為粗鹽加工企業(yè)廢棄的初級鹽泥及后續(xù)蒸發(fā)鹽泥,鹽泥非常細,其粒徑一般非常小,優(yōu)選的,其粒徑小于0.5mm。
11.本發(fā)明優(yōu)選的,所述鹽泥中各元素含量為:ca 10%~40%;cl 8%~30%;na 8%~30%;si 0.5%~5%;mg 5%~15%;其中,ss(鹽泥中不溶性固體含量)5%~20%。
12.本發(fā)明中,首先對鹽泥進行預處理,控制鹽泥的含水量為10%以下,進而控制整個物料混合后含水率為20%以下。含水率過高,將導致后續(xù)的碾壓過程無法實施,固化體最終也無法達到既定的固化強度要求。
13.本發(fā)明對所述預處理的方法并無特殊限定,可以采用烘干或自然風干的方法,本發(fā)明優(yōu)選的,將鹽場粗鹽經化工企業(yè)溶解提純后經初步擠壓后的初級鹽泥運輸至鹽場固定場所進行堆存,堆存15天以上,通過自然風力將其多余水分風干。
14.然后將鹽泥和海沙、膠凝材料、改性減水劑、無機拌劑混合,得到混合料,該混合料可以用于鹽場道路、路基建設或鹽田護坡磚的基本原料,配合相關工藝進行現(xiàn)場實施。
15.本發(fā)明優(yōu)選的,以質量含量計,所述混合料中包括:鹽泥76%~91.5%,海沙5%~15%,3%~8%膠凝材料,0.018~0.030%改性減水劑,0.5%~1.0%無機拌劑。
16.本發(fā)明對所述海沙的來源并無特殊限定,可以為海邊的天然海沙。本發(fā)明首先對海沙進行預處理,使其粒徑符合使用需求。本發(fā)明優(yōu)選采用過篩的方法進行預處理。本發(fā)明優(yōu)選的,所述海沙中,粒徑為2~4.75mm(過4~9目篩孔的篩)的占80%~90%,粒徑為1~2mm的占5%~10%。本發(fā)明中,還可以包括一些粒徑在上述范圍以外的海沙,例如粒徑》4.75mm的和粒徑《1mm的,其含量較少,本發(fā)明對此不作限定。
17.上述海沙的粒徑范圍可以使鹽泥的單位消納量用量盡可能多,達到76%~91.5%之間,這樣可最大量的消納鹽泥,減少其他外源物質的加入進一步控制成本。
18.本發(fā)明通過添加海沙,可提供骨架支撐作用,調配組分比例來調整級配實現(xiàn)更好效果。
19.本發(fā)明中,上述消納量指每1kg混合料中,按干物質含量計算鹽泥的質量含量。本發(fā)明提供的混合料中,鹽泥的質量含量為76%~91.5%,其他組分的質量含量為8.5%~24%。
20.本發(fā)明優(yōu)選的,所述膠凝材料選自生石灰、硅酸鹽礦物熟料中的一種或兩種,更優(yōu)選為硅酸鹽礦物熟料。
21.本發(fā)明中,所述改性減水劑為一種水溶性固體粉末有機材料。本發(fā)明優(yōu)選的,所述改性減水劑包括聚羧酸鹽高效減水劑和無機ph緩沖組分。
22.本發(fā)明優(yōu)選的,所述聚羧酸鹽高效減水劑和無機ph緩沖組分的質量比為99:1。
23.本發(fā)明對所述聚羧酸鹽高效減水劑并無特殊限定,可以為本領域技術人員熟知的適用聚羧酸鹽高效減水劑。
24.本發(fā)明中,所述聚羧酸鹽高效減水劑是由帶有磺酸基、羧基、氨基以及含有聚氧乙烯長鏈等功能基團的大分子化合物,在以水為溶劑的條件下,通過自由基共聚原理合成的具有梳型結構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劑。
25.本發(fā)明優(yōu)選的,所述無機ph緩沖組分選自磷酸鹽、硼酸鹽中的一種或多種。
26.本發(fā)明采用上述改性減水劑具有使用和運輸過程方便,投加量低的優(yōu)勢。
27.本發(fā)明優(yōu)選的,所述無機拌劑選自元明粉或其他無機硫酸鹽,更優(yōu)選為元明粉。
28.本發(fā)明采用無機拌劑能夠使混合料中主體成分鹽泥發(fā)生快速的離子化,從而促進在鹽泥顆粒表面發(fā)生非常高效的離子交換反應,可與鹽泥中部分游離鈣元素生成類石膏類物質,可增強鹽泥固化體的密實度。
29.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用于鹽場道路、路基建設或鹽田護坡磚的原料,按照重量百分比計,包括:
30.鹽泥76%~91.5%,海沙5%~15%,3%~8%膠凝材料,0.018~0.030%改性減水劑,0.5%~1.0%無機拌劑。
31.上述鹽泥、海沙、膠凝材料、改性減水劑、無機拌劑的種類同上,在此不再贅述。
32.本發(fā)明提供的上述原料用于鹽場道路、路基建設,其應用場所具有特殊性:
33.1、地下水水位高,對于基層固化難度大;
34.2、存在大量的蘆葦根莖較難清除,對于后期固化結構有影響。蘆葦根腐爛碳化后造成固化結構孔洞的生成,后期容易導致水分特別是鹽分的入侵,影響強度和固化基層使用壽命;
35.3、鹽場冬季施工條件嚴苛,氣溫零度以上可隨時進行,需要采取額外的保溫養(yǎng)護措施。
36.基于此,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鹽場道路的鋪設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37.a)基層處理:設置平面和高程控制基點,對線路中線及水準基點進行復測,無誤后,施放線路中線樁、放出路基邊線、排水溝的具體位置,清除原地面表層(100~200mm)腐殖土和表土,對固化土層基層進行整平、碾壓,移除蘆葦秸稈根系物質;
38.b)采用上述混合料進行道路鋪設。
39.本發(fā)明優(yōu)選的,在上述基層處理前,還包括鹽泥預處理和海沙預處理步驟。
40.在本發(fā)明的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所述鹽場道路的鋪設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41.s1鹽泥預處理;s2海沙預處理;s3基層處理;s4最佳材料配比調控;s5混合攪拌;s6混料攤鋪;s7改性減水劑噴施;s8混合攪拌均勻;s9輪碾碾壓及表面整型;s10覆膜養(yǎng)生及保溫。
42.具體的,包括:
43.s1鹽泥預處理:將鹽泥進行分散、晾曬、雜物去除等工作,盡可能減低鹽泥水分以及鹽泥中的雜物;
44.鹽泥的水分降低至10%以下,控制整個物料混合后含水率低于20%。含水率過高,將導致后續(xù)的碾壓過程無法實施,固化體最終也無法達到既定的固化強度要求。
45.s2海沙預處理:由于鹽泥粒徑非常細,因此此處廢渣料(即海沙)需要控制粒徑在2~4.75mm范圍,即過4~9目篩孔的篩,此粒徑的添加比例控制在80%~90%范圍內,破碎后粒徑小于2mm的廢渣料,控制其添加比在5%~10%之間;
46.s3基層處置:設置平面和高程控制基點,對線路中線及水準基點進行復測,無誤后,施放線路中線樁、放出路基邊線、排水溝的具體位置。清除原地面表層(100~200mm)腐殖土和表土,對固化土層基層進行整平、碾壓等,移除大量的蘆葦秸稈根系物質,以免后期根系腐爛碳化造成孔狀結構的產生破壞密實度疏水等性能。
47.對于該應用場景下(地下水及軟基),采用挖機進行基本整平,不宜采用重型振動壓路機進行基層壓實。
48.s4最佳材料配比調控:在實驗室條件下將鹽泥、海沙、膠凝材料、改性減水劑及無機拌劑按照不同的比例進行組合搭配,調制初級混合料,并測試各個比例下混合料的抗壓強度數(shù)值,確定最佳材料配比,保證抗壓強度達標前提下控制鹽泥的單位消納量盡可能多,在76%~91.5%之間。
49.s5混合攪拌
50.選取配比:將鹽泥、海沙、膠凝材料、無機拌劑按照配比,采取集中拌合的方式,在試驗場地邊選取開闊地面進行鹽泥固體組分混合料的拌合,得到初級混合料。
51.s6混料攤鋪
52.采用推土機鋪筑混合料。
53.按鋪筑厚度計算出每輛自卸車載料的鋪筑面積,用白灰打出卸料網格,自卸車運料至現(xiàn)場、由遠到近、按網格卸料,卸料應嚴格掌握,控制每個網格的卸料均勻,避免有的路段料不夠或過多?;旌狭隙逊藕?,按虛鋪厚度用白灰作出標記、專人指示推土機司機將混合料均勻的攤鋪在預定的寬度上;
54.s7改性減水劑噴施
55.計算卸料網格中混合料重量,按照質量比為0.02%改性減水劑,用水稀釋20倍,均勻噴灑于初級混合料中;
56.s8混合攪拌均勻
57.攪拌均勻形成含水率為10%~15%的混合料?;旌狭匣彀杈鶆?1-2遍)表面力求平整,并有規(guī)定的路拱。使用輕碾穩(wěn)壓,穩(wěn)壓速度不宜過快,壓路機由路兩側向路中碾壓1~2遍使其表面平整。
58.s8整型
59.混合料初平后,先用平地機初步整平和整型。平地機由兩側向路中刮平。必要時再返回刮平一次。用壓路機快速碾壓1~2遍,以暴露潛在不平整。
60.對局部低洼處和集料離析部位將其耙松或翻起,拌合處理并找補平整,碾壓后再用平地機整型一次。
61.s9覆膜養(yǎng)生,保溫措施
62.每一段完成碾壓,經壓實度檢驗合格后,立即開始養(yǎng)生。視成活后路面干濕度情況,如較干,需灑養(yǎng)生水,如路面濕度適宜,可不灑養(yǎng)生水,然后覆蓋薄膜,薄膜上覆蓋保溫材料,如巖棉被或草簾子。整個養(yǎng)生期內,保持表面潮濕,并注意表層情況,注意冬天防凍措施,盡量做到養(yǎng)生溫度達5度以上,養(yǎng)生期不少于7d。養(yǎng)生期間,除灑水設備外,封閉交通,禁止一切車輛通行。
63.試驗結果表明,采用本發(fā)明提供的含鹽泥的原料鋪設的鹽場道路,固化土7d無側限抗壓強度≥1.0mpa,單層固化結構可通行、停放承重≤30噸的車輛;雙層固化結構可通行、停放承重≤50~80噸的車輛,車速可達40km/h,滿足基本的使用要求。
64.本發(fā)明提供的上述原料還可以用于路基建設或鹽田護坡磚,用作路基其強度可達到3mpa以上,采用制磚機進行壓制,得到的壓制后的免燒免蒸護坡磚強度可達25mpa以上,滿足建材行業(yè)用磚強度要求。
65.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零廢物、零能耗、低碳綠色的鹽泥固廢資源化再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鹽泥和海沙、膠凝材料、改性減水劑、無機拌劑混合,得到混
合料,用于鹽場道路、路基建設或鹽田護坡磚的基本原料。本發(fā)明獲得了以下有益效果:
66.1、采用此方法可有效克服鹽泥高鹽分含量的負面影響,采用海沙,最終實際鹽泥的添加量范圍為76%~91.5%,可最大化的減量化堆存鹽泥;
67.2、上述方法靈活性強,可實施性及可操作性強,優(yōu)于現(xiàn)有處置或施工工藝,具體的表現(xiàn)在對設備無嚴格限制,養(yǎng)護時間可最大化的配合施工進行調整,可在雨天進行施工;
68.3、實現(xiàn)了鹽泥的零廢物零能耗資源再利用,并且不用擔心后期返鹽返堿對周邊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
具體實施方式
69.為了進一步說明本發(fā)明,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提供的零廢物、零能耗、低碳綠色的鹽泥固廢資源化再利用方法及其應用進行詳細描述。
70.實施例1
71.將鹽泥、海沙、膠凝材料、無機拌劑、改性減水劑混合,制備用于鹽場道路、路基建設或鹽田護坡磚的原料。
72.其中,鹽泥經預處理:將鹽泥進行分散、晾曬、雜物去除等工作,盡可能減低鹽泥水分以及鹽泥中的雜物;鹽泥的水分降低至10%以下;海沙經預處理:海沙粒徑分布為2~4.75mm范圍,即過4~9目篩孔的篩,添加比例為85%,小于2mm粒徑的海沙添加比為15%。
73.膠凝材料選自425水泥熟料,無機拌劑選自元明粉,改性減水劑選自聚羧酸減水劑:硼酸鈉=99:1(質量比)。
74.各物質用量及性能檢測結果如表1所示。
75.表1
[0076][0077][0078]
由表1可以看出,本發(fā)明中鹽泥添加量可以高達91.5%,海沙及膠凝材料添加量低至5%和3%,此條件下抗壓強度值可達1.52mpa,因此,本工藝具有較高的市場應用價值。
[0079]
實施例2
[0080]
1、道路設計:
[0081]
(1)道路等級:路基;
[0082]
(2)設計速度:40km/h;
[0083]
(3)承載能力:單層固化結構可通行、停放承重≤30噸的車輛;雙層固化結構可通行、停放承重≤50~80噸的車輛;
[0084]
(4)抗壓強度:固化土7d無側限抗壓強度≥1.0mpa。
[0085]
2、道路鋪設:
[0086]
s1鹽泥預處理:將鹽泥進行分散、晾曬、雜物去除等工作,盡可能減低鹽泥水分以及鹽泥中的雜物;
[0087]
鹽泥的水分降低至10%以下,控制整個物料混合后含水率低于20%。
[0088]
s2海沙預處理:海沙粒徑分布為2~4.75mm范圍,即過4~9目篩孔的篩,添加比例為85%,小于2mm粒徑的海沙添加比為15%;
[0089]
s3基層處置:設置平面和高程控制基點,對線路中線及水準基點進行復測,無誤后,施放線路中線樁、放出路基邊線、排水溝的具體位置。清除原地面表層(100~200mm)腐殖土和表土,對固化土層基層進行整平、碾壓等,移除大量的蘆葦秸稈根系物質,以免后期根系腐爛碳化造成孔狀結構的產生破壞密實度疏水等性能。采用挖機進行基本整平。
[0090]
s4最佳材料配比調控:按照表2的配比進行添加。
[0091]
s5混合攪拌
[0092]
選取配比:將鹽泥、海沙(預處理后)、硅酸鹽膠凝材料(425水泥熟料)和無機拌劑(元明粉)采取集中拌合的方式,在試驗場地邊選取開闊地面進行鹽泥固體組分混合料的拌合,得到初級混合料。
[0093]
s6混料攤鋪
[0094]
采用推土機鋪筑混合料。
[0095]
按鋪筑厚度計算出每輛自卸車載料的鋪筑面積,用白灰打出卸料網格,自卸車運料至現(xiàn)場、由遠到近、按網格卸料,卸料應嚴格掌握,控制每個網格的卸料均勻,避免有的路段料不夠或過多?;旌狭隙逊藕?,按虛鋪厚度用白灰作出標記、專人指示推土機司機將混合料均勻的攤鋪在預定的寬度上;
[0096]
s7改性減水劑噴施
[0097]
計算卸料網格中混合料重量,按照質量比為0.02%改性減水劑(聚羧酸減水劑:硼酸鈉=99:1(質量比)),用水稀釋20倍,均勻噴灑于初級混合料中;
[0098]
s8混合攪拌均勻
[0099]
攪拌均勻形成含水率為12%的混合料?;旌狭匣彀杈鶆?1-2遍)表面力求平整,并有規(guī)定的路拱。使用輕碾穩(wěn)壓,穩(wěn)壓速度不宜過快,壓路機由路兩側向路中碾壓1~2遍使其表面平整。
[0100]
s8整型
[0101]
混合料初平后,先用平地機初步整平和整型。平地機由兩側向路中刮平。必要時再返回刮平一次。用壓路機快速碾壓1~2遍,以暴露潛在不平整。
[0102]
對局部低洼處和集料離析部位將其耙松或翻起,拌合處理并找補平整,碾壓后再用平地機整型一次。
[0103]
s9覆膜養(yǎng)生,保溫措施
[0104]
3、檢測:
[0105]
鋪設道路區(qū)域7天內禁止重載擾動,每天對路面進行灑水養(yǎng)護,7日后按交通部現(xiàn)行業(yè)標準《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guī)范》測試抗壓強度,采用鉆心取柱測試辦法,一共取樣4個,抗壓強度分別為1.5、2.3、2.0、2.1mpa,后可使用,28天后,強度值全部點位均大于
3.0mpa。
[0106]
對比例1未添加海沙的對比例
[0107]
操作同實施例1,采用93.5份的鹽泥,不加海沙,另外加入6份硅酸鹽膠凝材料(425水泥熟料),加入0.5份的無機拌劑(元明粉),充分混合均勻,最后加入用水稀釋后的總添加量為0.020%改性減水劑(聚羧酸減水劑:硼酸鈉=99:1(質量比))產品,加水稀釋需控制最終混合物的含水率12%。
[0108]
結果如表2所示。
[0109]
對比例1結論:不加海沙,固化體整體缺少骨架材料支撐,本對比例應用情境下固化體的7天無側限抗壓強度低至0.73mpa。
[0110]
對比例2海沙粒徑未經調控
[0111]
操作同實施例1,采用88.5份的鹽泥,加入5份的海沙,其中海沙粒徑均100%小于2mm,另外加入6份硅酸鹽膠凝材料(425水泥熟料),加入0.5份的無機拌劑元明粉,充分混合均勻,最后加入用水稀釋后的總添加量為0.020%改性減水劑(聚羧酸減水劑:硼酸鈉=99:1(質量比))產品,加水稀釋需控制最終混合物的含水率12%。
[0112]
結果如表2所示。
[0113]
結論:海沙粒徑單一影響固化體的強度,本對比例應用情境下固化體的7天無側限抗壓強度低至1.26mpa。
[0114]
對比例3未調控含水率
[0115]
采用88.5份的鹽泥,加入5份的海沙,其中海沙粒徑分布為2~4.75mm范圍,即過4~9目篩孔的篩,添加比例為85%,小于2mm粒徑的海沙添加比為15%;另外加入6份硅酸鹽膠凝材料(425水泥熟料),加入0.5份的無機拌劑元明粉,充分混合均勻,最后加入用水稀釋后的總添加量為0.020%改性減水劑(聚羧酸減水劑:硼酸鈉=99:1(質量比))產品,加水稀釋控制最終混合物的含水率25%。
[0116]
結果如表2所示。
[0117]
結論:混合料含水率過高,將會導致強度下降,并且多余水分的蒸發(fā)會在硬化后的固化體中產生多余的空隙,造成密實性差,固化體抗?jié)B透能力、抗腐蝕能力及抗碳化能力均會下降。
[0118]
表2實施例2、對比例1~3材料配比以及檢測結果
[0119]
[0120][0121]
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發(fā)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發(fā)明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發(fā)明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技術特征:
1.一種零廢物、零能耗、低碳綠色的鹽泥固廢資源化再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鹽泥和海沙、膠凝材料、改性減水劑、無機拌劑混合,得到混合料,用于鹽場道路、路基建設或鹽田護坡磚的基本原料。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鹽泥固廢資源化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料中,以質量含量計,包括:鹽泥76%~91.5%,海沙5%~15%,3%~8%膠凝材料,0.018~0.030%改性減水劑,0.5%~1.0%無機拌劑。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鹽泥固廢資源化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鹽泥的含水量為10%以下。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鹽泥固廢資源化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料的含水量為20%以下。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鹽泥固廢資源化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沙中,粒徑為2~4.75mm的占80%~90%,粒徑為1~2mm的占5%~10%。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鹽泥固廢資源化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膠凝材料選自生石灰、硅酸鹽礦物熟料中的一種或兩種。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鹽泥固廢資源化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減水劑包括聚羧酸鹽高效減水劑和無機ph緩沖組分;所述聚羧酸鹽高效減水劑和無機ph緩沖組分的質量比為99:1;所述無機ph緩沖組分選自磷酸鹽、硼酸鹽中的一種或多種。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鹽泥固廢資源化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無機拌劑選自元明粉或其他無機硫酸鹽。9.一種用于鹽場道路、路基建設或鹽田護坡磚的原料,按照重量百分比計,包括:鹽泥76%~91.5%,海沙5%~15%,3%~8%膠凝材料,0.018~0.030%改性減水劑,0.5%~1.0%無機拌劑。
技術總結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零廢物、零能耗、低碳綠色的鹽泥固廢資源化再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鹽泥和海沙、膠凝材料、改性減水劑、無機拌劑混合,得到混合料,用于鹽場道路、路基建設或鹽田護坡磚的基本原料。本發(fā)明獲得了以下有益效果:1、采用此方法可有效克服鹽泥高鹽分含量的負面影響,采用海沙,最終實際鹽泥的添加量范圍為76%~91.5%,可最大化的減量化堆存鹽泥;2、上述方法靈活性強,可實施性及可操作性強,優(yōu)于現(xiàn)有處置或施工工藝,具體的表現(xiàn)在對設備無嚴格限制,養(yǎng)護時間可最大化的配合施工進行調整,可在雨天進行施工;3、實現(xiàn)了鹽泥的零廢物零能耗資源再利用,并且不用擔心后期返鹽返堿對周邊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返鹽返堿對周邊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
技術研發(fā)人員:張麗 王志新 李曉光 吳偉 朱峰 時貴松 房毅 馬志偉 王輝 劉貴波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山東浩振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fā)日:2022.03.04
技術公布日:2022/5/16
聲明:
“零廢物、零能耗、低碳綠色的鹽泥固廢資源化再利用方法及其應用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lián)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