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書: 1.一種焚燒爐用氣液霧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氣體輸送管件以及液體輸送管件;其中,所述氣體輸送管件形成有沿其長度方向順次設置的漸縮通道以及漸擴通道,且兩者相連通處形成縮頸;
所述液體輸送管件與所述漸擴通道的靠近縮頸處的部分結構相連通。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焚燒爐用氣液霧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氣體輸送管件形成多個圍繞所述漸擴通道的外周間隔設置的進液孔,且所述進液孔與所述漸擴通道相連通;
所述氣體輸送管件包括第一分配管件、第二分配管件以及多個第三分配管件,所述第二分配管件圍繞形成有所述漸擴通道的氣體輸送管件的外圍設置,且所述分配管件與多個所述進液孔分別通過相一一對應的第三分配管件相連通;
所述第一分配管件設置于所述第二分配管件的遠離所述氣體輸送管件的一側(cè),且所述第一分配管件與所述第二分配管件相連通。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焚燒爐用氣液霧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液孔的數(shù)量為三個,且任意相鄰的兩個所述進液孔在所述氣體輸送管件的周向上的夾角為120°。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焚燒爐用氣液霧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配管件為環(huán)形管件;所述第三分配管件為直管件。
5.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焚燒爐用氣液霧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配管件以及所述第三分配管件均為不銹鋼管件。
6.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焚燒爐用氣液霧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配管件的直徑為25mm;所述第三分配管件的直徑為6mm。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焚燒爐用氣液霧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氣體輸送管件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安裝法蘭。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焚燒爐用氣液霧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氣體輸送管件的相對另一端形成有第二安裝法蘭。
9.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焚燒爐用氣液霧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體輸送管件的遠離所述氣體輸送管件的一端形成有第三安裝法蘭。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焚燒爐用氣液霧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漸縮通道的遠離所述漸擴通道的一端的直徑為40mm;所述漸縮通道的長度為92mm;
所述漸擴通道的遠離所述漸縮通道的一端的直徑為40mm;所述漸擴通道的長度為
282mm。
說明書: 焚燒爐用氣液霧化器技術領域[0001] 本申請涉及焚燒爐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焚燒爐用氣液霧化器。背景技術[0002] 目前,焚燒爐廢液焚燒系統(tǒng)多采用高壓噴頭進行廢液霧化,直接將霧化的廢液噴入爐膛,存在廢液霧化不徹底,燃燒不充分,廢氣排放超標,并且由于燃燒不充分,某些有機物分解不了,在后續(xù)的雙堿法脫硫處理過程中石膏發(fā)黑,被污染,無法后續(xù)回收利用,此外,高壓噴頭孔徑小,容易堵,清理頻繁。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 本申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焚燒爐用氣液霧化器,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焚燒爐廢液焚燒系統(tǒng)多采用高壓噴頭進行廢液霧化,直接將霧化的廢液噴入爐膛,存在廢液霧化不徹底,燃燒不充分,此外,高壓噴頭易堵塞的技術問題。[0004] 本申請?zhí)峁┝艘环N焚燒爐用氣液霧化器,包括:氣體輸送管件以及液體輸送管件;其中,所述氣體輸送管件形成有沿其長度方向順次設置的漸縮通道以及漸擴通道,且兩者相連通處形成縮頸;
[0005] 所述液體輸送管件與所述漸擴通道的靠近縮頸處的部分結構相連通。[0006]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進一步地,所述氣體輸送管件形成多個圍繞所述漸擴通道的外周間隔設置的進液孔,且所述進液孔與所述漸擴通道相連通;[0007] 所述氣體輸送管件包括第一分配管件、第二分配管件以及多個第三分配管件,所述第二分配管件圍繞形成有所述漸擴通道的氣體輸送管件的外圍設置,且所述分配管件與多個所述進液孔分別通過相一一對應的第三分配管件相連通;[0008] 所述第一分配管件設置于所述第二分配管件的遠離所述氣體輸送管件的一側(cè),且所述第一分配管件與所述第二分配管件相連通。[0009]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進一步地,所述進液孔的數(shù)量為三個,且任意相鄰的兩個所述進液孔在所述氣體輸送管件的周向上的夾角為120°。[0010]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進一步地,所述第二分配管件為環(huán)形管件;所述第三分配管件為直管件。[0011]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進一步地,所述第二分配管件以及所述第三分配管件均為不銹鋼管件。[0012]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進一步地,所述第二分配管件的直徑為25mm;所述第三分配管件的直徑為6mm。[0013]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進一步地,所述氣體輸送管件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安裝法蘭。[0014]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進一步地,所述氣體輸送管件的相對另一端形成有第二安裝法蘭。[0015]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進一步地,所述液體輸送管件的遠離所述氣體輸送管件的一端形成有第三安裝法蘭。[0016]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進一步地,所述漸縮通道的遠離所述漸擴通道的一端的直徑為40mm;所述漸縮通道的長度為92mm;[0017] 所述漸擴通道的遠離所述漸縮通道的一端的直徑為40mm;所述漸擴通道的長度為282mm。
[0018]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申請的有益效果為:[0019] 本申請?zhí)峁┑姆贌隣t用氣液霧化器的工作原理如下:在氣體輸送管件內(nèi)通入壓縮空氣,在液體輸送管件內(nèi)通入廢液,壓縮氣體在氣體輸送管件的縮頸處形成較大的負壓,吸引液體輸送管件內(nèi)的廢液形成湍流,使得廢液和壓縮空氣充分混合并霧化,最終將混有空氣的霧化的廢液噴入到爐膛內(nèi)。[0020] 可見,本焚燒爐用氣液霧化器能夠?qū)U液霧化的同時,跟高壓空氣充分混合,在通入爐膛,使得燃燒更充分,滿足廢氣排放要求,而且由于燃燒充分,使得大部分的有機物分解,不易造成雙堿法脫硫處理過程中石膏發(fā)黑的問題,使得石膏可以再次回收利用,節(jié)約資源。附圖說明[0021]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具體實施方式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申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0022] 圖1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焚燒爐用氣液霧化器在第一視角下的結構示意圖;[0023] 圖2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焚燒爐用氣液霧化器在第二視角下的結構示意圖。[0024] 附圖標記:[0025] 1?氣體輸送管件,11?漸縮通道,12?漸擴通道,13?進液孔,2?液體輸送管件,21?第一分配管件,22?第二分配管件,23?第三分配管件,3?第一安裝法蘭,4?第二安裝法蘭,5?第三安裝法蘭。具體實施方式[0026]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申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申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0027] 通常在此處附圖中描述和顯示出的本申請實施例的組件可以以各種不同的配置來布置和設計。因此,以下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申請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申請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申請的選定實施例。[0028] 基于本申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申請保護的范圍。[0029] 在本申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nèi)”、“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申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申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0030] 在本申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nèi)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申請中的具體含義。[0031] 下面參照圖1和圖2描述根據(jù)本申請一些實施例所述的焚燒爐用氣液霧化器。[0032] 參見圖1和圖2所示,本申請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焚燒爐用氣液霧化器,包括:氣體輸送管件1以及液體輸送管件2;其中,氣體輸送管件1形成有沿其長度方向順次設置的漸縮通道11以及漸擴通道12,且優(yōu)選地,漸縮通道11以及漸擴通道12呈相背離的圓錐狀結構;[0033] 液體輸送管件2與漸擴通道12相連通。[0034] 本申請?zhí)峁┑姆贌隣t用氣液霧化器的工作原理如下:在氣體輸送管件1內(nèi)通入壓縮空氣,在液體輸送管件2內(nèi)通入廢液,壓縮氣體在氣體輸送管件1的縮頸處形成較大的負壓,吸引液體輸送管件2內(nèi)的廢液形成湍流,使得廢液和壓縮空氣充分混合并霧化,最終將混有空氣的霧化的廢液噴入到爐膛內(nèi)。[0035] 可見,本焚燒爐用氣液霧化器能夠?qū)U液霧化的同時,跟高壓空氣充分混合,再通入爐膛,使得燃燒更充分,滿足廢氣排放要求,而且由于燃燒充分,使得大部分的有機物分解,不易造成雙堿法脫硫處理過程中石膏發(fā)黑的問題,使得石膏可以再次回收利用,節(jié)約資源。[0036] 此外,采用在氣體輸送管件1內(nèi)將廢液霧化,并且輸送霧化的廢液,較現(xiàn)有技術中的高壓噴頭上開設的噴射孔而言,不易發(fā)生堵塞,提升焚燒爐的處理效率。[0037] 在本申請的一個實施例中,優(yōu)選地,如圖1和圖2所示,氣體輸送管件1形成多個圍繞漸擴通道12外周間隔設置的進液孔13,且優(yōu)選地,進液孔13沿著氣體輸送管件1的徑向延伸,進液孔13與所述漸擴通道12相連通;[0038] 氣體輸送管件1包括第一分配管件21、第二分配管件22以及多個第三分配管件23,第二分配管件22圍繞形成有漸擴通道12的氣體輸送管件1的外圍設置,且分配管件與多個進液孔13分別通過相一一對應的第三分配管件23相連通;[0039] 第一分配管件21設置于第二分配管件22的遠離氣體輸送管件1的一側(cè),且第一分配管件21與第二分配管件22相連通。[0040] 在該實施例中,通過第一分配管件21輸入總廢液,然后流經(jīng)第二分配管件22,最終進入到多個位置不同的第三分配管件23內(nèi),進而從氣體輸送管件1的外周的不同方位進入到氣體輸送管件1內(nèi),使得壓縮空氣能夠和廢液全方位接觸、混合。[0041] 在本申請的一個實施例中,優(yōu)選地,如圖2所示,進液孔13的數(shù)量為三個,且任意相鄰的兩個進液孔13在氣體輸送管件1的周向上的夾角為120°。[0042] 在該實施例中,選擇三個進液孔13較合適,避免了數(shù)量過多,進液量太多,達不到較好的霧化效果,同時也避免了進液孔13的數(shù)量過少,進液量不足,降低廢液的處理效率。[0043] 在本申請的一個實施例中,優(yōu)選地,如圖2所示,第二分配管件22為環(huán)形管件,第三分配管件23為直管件,結合上述結構可知,且注意,第三分配管件23的一端與第二分配管件22的內(nèi)環(huán)相連接,第三分配管件23的相對的另一端延伸至氣體輸送管件1,并且與進液孔13相連通,第三分配管件23分別與第二分配管件22以及氣體輸送管件1通過焊接相連接。
[0044] 在該實施例中,因為多個進液孔13分布在氣體輸送管件1的外周上,因而需要采用環(huán)形的第二分配管件22,將廢液引流到各個進液孔13處,進而在通過沿著第二分配管件22的徑向設置的直的第三分配管件23,將第二分配管件22內(nèi)的廢液輸送到氣體輸送管件1的漸擴通道12內(nèi)。[0045] 在本申請的一個實施例中,優(yōu)選地,第二分配管件22以及第三分配管件23均為不銹鋼管件。[0046] 在該實施例中,不銹鋼材質(zhì)的管件耐高溫、耐腐蝕,不易損壞,使用壽命較長。[0047] 在本申請的一個實施例中,優(yōu)選地,第二分配管件22的直徑為25mm;第三分配管件23的直徑為6mm。[0048] 在該實施例中,采用上述尺寸的管件,能夠保證廢液的輸送量,而且不易堵塞。[0049] 在本申請的一個實施例中,優(yōu)選地,如圖1所示,氣體輸送管件1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安裝法蘭3。[0050] 在該實施例中,設置第一安裝法蘭3,主要是為了便于將本焚燒爐用氣液霧化器固定在目標地,并且通過緊固構件與目標地鎖緊,其中目標地就是指用于安裝、支撐氣體輸送管件1的一端的地方。[0051] 進一步,優(yōu)選地,第一安裝法蘭3呈圓形,且第一安裝法蘭3上開設有多個安裝通孔,且多個安裝通孔沿著第一安裝法蘭3的周向等間隔設置。[0052] 在本申請的一個實施例中,優(yōu)選地,如圖1所示,氣體輸送管件1的相對另一端形成有第二安裝法蘭4。[0053] 在該實施例中,設置第二安裝法蘭4,主要是為了便于將本焚燒爐用氣液霧化器固定在焚燒爐的外壁上,并且通過緊固構件與焚燒爐鎖緊。[0054] 進一步,優(yōu)選地,第二安裝法蘭4呈圓形,且第二安裝法蘭4上開設有多個安裝通孔,且多個安裝通孔沿著第二安裝法蘭4的周向等間隔設置。[0055] 在本申請的一個實施例中,優(yōu)選地,如圖1所示,液體輸送管件2的遠離氣體輸送管件1的一端形成有第三安裝法蘭5。[0056] 在該實施例中,設置第三安裝法蘭5,主要是為了便于將本焚燒爐用氣液霧化器固定在目標地,并且通過緊固構件與目標地鎖緊,其中目標地就是指用于安裝、支撐液體輸送管件2的遠離氣體輸送管件1的一端的地方。[0057] 進一步,優(yōu)選地,第三安裝法蘭5呈圓形,且第三安裝法蘭5上開設有多個安裝通孔,且多個安裝通孔沿著第三安裝法蘭5的周向等間隔設置。[0058] 在本申請的一個實施例中,優(yōu)選地,漸縮通道11的遠離漸擴通道12的一端的直徑為40mm;漸縮通道11的長度為92mm;[0059] 漸擴通道12的遠離漸縮通道11的一端的直徑為40mm;漸擴通道12的長度為282mm。[0060] 在該實施例中,氣體輸送管件1的通氣通道的直徑由40mm,逐漸縮小到20mm,并且由20mm逐漸擴大到40mm,在保證足夠的通氣量的同時,在20mm處形成縮頸,以形成較大的負壓,用于吸引廢液并與壓縮空氣均勻混合,并且霧化噴出。[0061] 其中,漸縮通道11無需設計的較長,由于較長的結構會降低壓縮空氣的壓力的作用,進而減小了縮頸處的負壓。[0062] 其中,漸擴通道12需要設計的足夠長,以此來降低壓縮空氣的速度,進而使得霧化的廢液能夠與壓縮空氣充分混合。[0063] 綜上,本申請?zhí)峁┑姆贌隣t用氣液霧化器具有如下結構和優(yōu)點:[0064] 氣體輸送管件1的全長為400mm(其中,第一安裝法蘭3和第二安裝法蘭4的厚度均為18mm,漸縮通道11的長度為92mm,漸擴通道12的長度為282mm),材質(zhì)使用2205雙項鋼,整體加工完成。采用漸縮通道11的進氣口的直徑為40mm,漸縮通道11的直徑由 縮徑到 并且形成錐體管結構,且長為92mm,然后再從直徑 處擴大到直徑
長度為282mm,在縮徑處 往出口側(cè)2mm處,打三個 的孔作為
進液孔13,孔分布夾角為120度,用 的管也即第三分配管件23與第二分配管件22
相連通。
[0065] 由 管以直徑148mm作圓環(huán)結構也即形成第二分配管件22,三個第三分配管件23與氣體輸送管件1焊接相連接,且其中任意相鄰的兩者之間為120度,第二分配管件22的正上方開口連接有第一分配管件21,第一分配管件21與DN25法蘭也即第三安裝法蘭
5連接,作為液相進口。
[0066] 使用過程中,氣體輸送管件1內(nèi)通壓縮空氣,液體輸送管件2通入要焚燒的廢液,通過調(diào)節(jié)氣液比、氣液壓力,可以實現(xiàn)使廢液與空氣充分混合并霧化,然后將霧化好的氣液混合物直接送到焚燒爐進風口,再與空氣充分混合后,使用天然氣燃燒,可以實現(xiàn)廢液的充分焚燒,經(jīng)脫硫后達到環(huán)保指標。[0067] 基于以上結構可知,焚燒爐用氣液霧化器達到文丘里管也即氣體輸送管件1內(nèi)的氣液混合效果,文丘里管內(nèi)不形成渦流達到液體全霧化狀態(tài),此外,采用高壓空氣霧化,霧化效果好,并且空氣本身助燃,可以將廢液充分焚燒;[0068] 結構的改變有效解決高壓噴嘴堵塞、腐蝕,具體地,廢液混合管采用三根 不銹鋼管也即第三分配管件23輸入,不存在高壓噴頭的經(jīng)常堵塞現(xiàn)象;[0069] 不用將設備深入爐內(nèi),避免了高溫對設備的損壞,使用壽命更長。[0070]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申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申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zhì)脫離本申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
聲明:
“焚燒爐用氣液霧化器”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lián)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