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傳動軸制造工藝,包括如下步驟:1)將冶金鐵基粉末、潤滑劑和成形劑按配比均勻混合待用;2)將上述混合粉末送入壓機制成傳動軸毛胚;3)將上述傳動軸毛胚送入800-900℃的高溫爐,煅燒5-8小時制成粗胚;4)將粗胚進行酸洗,然后通過軋機進行冷軋,冷軋后帶鋼的厚度等于產品所需厚度減去0.05-0.10mm;5)將粗胚胎依次浸入磷化池和皂化池中;所述磷化池中為體積濃度為10-11%的鋅鈣磷化液,磷化液的溫度為65-75℃,鋼管浸漬時間為25-30分鐘。6)最后將粗胚洗凈晾干得到成品。本發(fā)明所得到的傳動軸管壁厚更均勻,表面質量更好,產品強度更高。
本發(fā)明涉及粉末冶金技術領域,解決了還原后的金屬粉末形成連續(xù)的粉餅破碎問題,包括基架、驅動裝置、擊打器、儲料盒,其特征是所述的擊打器包括主動盤,主動盤的盤面上設有與主動盤的中心軸平行的凸軸,在主動盤的盤面的側面與主動盤同軸設有錘子,錘子上的鉸孔與中心軸間隙配合。轉動著的主動盤每轉一圈,其凸軸便擋拉錘子到擊打器的最高位置,錘子在自身錘頭重量的作用下,以中心軸為鉸點,自由下落,錘擊粉餅,錘子的重量、驅動裝置的轉速按還原爐的工作量、鋼帶的運行速度來設定,基架上還裝有錘子下落到最低點位置的緩沖裝置。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扭矩扳手外殼,扭矩扳手外殼整體呈手槍形,包括相互垂直的水平部和豎直部,所述扭矩扳手外殼包括左側板、右側板和耐磨環(huán),左側板和右側板對稱設置,左側板和右側板均呈手槍形,通過螺栓將左側板和右側板連接在一起圍合形成扭矩扳手的整體外殼;左側板和右側板的水平部上安裝有液壓油缸殼體,液壓油缸殼體用于安裝液壓油缸,左側板和右側板的豎直部上開設用于安裝套筒的安裝孔,套筒上套設有耐磨環(huán)。本申請所述扭矩扳手外殼制作工藝簡單,可操作性高,生產成本低,經濟實惠;所述扭矩扳手外殼,結構緊湊,體積小,特別適用于電力、船舶、冶金、交通、水泥、建筑、航空等領域用中空液壓扳手。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碳納米管增強鋁合金的制備方法:在惰性氣體保護下,采用機械融合方法,將碳納米管均勻包覆在鋁合金顆粒表面,通過粉末冶金成型、得到碳納米管均勻分散其中的鋁合金坯,再經過熱變形加工處理,即得到碳納米管均勻分布的鋁合金復合材料。本發(fā)明提供的碳納米管增強鋁合金的制備方法,通過混合器AMS?30F對粉末施加壓力和剪力的機械融合,將碳納米管均勻嵌入鋁粉中,不僅實現碳納米管的均勻分散,而且嵌入結合方式提供了比球磨等方法更佳的結合力,使碳納米管在后續(xù)加工中不脫落,仍能保持均勻分散的狀態(tài)。同時,干法混合還減少了后續(xù)操作及雜質的引入,有效地解決了納米碳材料在金屬基體中的分散問題。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用于VVT上的閥體的鍛造工藝,包括以下步驟:先擠壓成型,形成粗胚;再將上述粗胚進行熱處理;接著潤滑鍛造;最后采用CNC加工成型;本發(fā)明較采用粉末冶金成形的產品單重減少一半,成本減少1/3,在保證鍛造模具精度的同時,解決了模具材料在連續(xù)作業(yè)情況下出現變形的情況,耐磨性增強。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連鑄坯在線直接軋制細晶鋼的流程技術,屬于鋼鐵冶金技術領域,用于連鑄坯軋制細晶鋼,包括連鑄坯依次經過初煉爐、連鑄機、保溫輥道段甲、補熱爐、保溫輥道段乙、均熱爐后進入軋機、冷卻;通過上述流程技術,本發(fā)明能夠提高連鑄坯軋制細晶鋼的連續(xù)化程度,取消加熱爐,大幅降低能源消耗,縮短產品的生產周期,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
本發(fā)明公布了一種基于釹鐵硼廢料生產的稀土摻雜尖晶石型鐵氧體磁粉及制備方法。該尖晶石型鐵氧體的結構式為AB2O4,結構式A位上的非鐵替換元素全部或部分來源于釹鐵硼廢料,結構式B位上的摻雜替換元素全部或部分來源于釹鐵硼廢料。本發(fā)明的生產工藝充分利用了釹鐵硼廢料濕法冶金回收稀土元素的過程中大量產生、并且一直未能體現應有資源價值的“二次工藝廢棄物”。從技術方案的實現上,本發(fā)明技術與目前已經產業(yè)化的釹鐵硼廢料資源化回收稀土工藝流程實現“無縫對接”,圍繞二次廢棄物的資源利用摻雜替換對尖晶石磁體的性能提升、以及工藝實現的簡便性等方面實現了有機的、合理的結合。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手機卡托,包括與機殼上的手機卡插口匹配的卡托頭部(2)以及連接在卡托頭部(2)且能夠插入與手機卡插口連通的插槽中的卡托本體(6),卡托本體(6)上設置有一剛性插片(8)和第二剛性插片(10)。本發(fā)明中,第一剛性插片(8)、第二剛性插片(10)以及其中的卡槽(12)、防退出結構(14)和鏤空部(16)均可通過沖壓成型加工獲得。相比而言,本發(fā)明摒棄了現有技術中粉末冶金以及注塑成型的方式,采用更加簡單的沖壓工藝,此后僅僅需要對沖壓成型后獲得的產品進行組合固定,便能夠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遇到的問題,該方式成本低廉而且具有較好的強度和硬度。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不銹鋼鑄余渣處理工藝方法及裝置,屬于冶金固廢利用技術領域。所述工藝方法包括:緩冷處理、第一次篩分、磨機碾壓、第二次篩分、脫水作業(yè)和磁選處理。所述工藝裝置包括:傾翻裝置、篩分機、磨機、滾筒篩、脫水機和磁選機。由傾翻裝置將鑄余渣傾翻出來進行緩冷處理,經過緩冷處理的鑄余渣通過篩分機進行第一次篩分,篩分機的篩下物在高壓水的沖擊下進入磨機中進一步碾壓,通過磨機出口處設置的滾筒篩進行第二次篩分,滾筒篩的篩下物進入脫水機進行脫水作業(yè),脫水后的鑄余渣物料通過磁選機按照磁性和非磁性分別存放。本發(fā)明采用全濕法處理方式,避免干灰產生,并且逐級分離金屬和非金屬,使金屬收得率達到90%以上。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固定式半密閉礦熱爐加料機,屬于冶金設備領域。該加料機包括通過設計組合機架和組合機架臂,配合液壓動力系統,實現了機架臂的靈活運動,可在170°范圍內轉動,向下最大傾角為45°,完全滿足電爐生產過程中所需要的加料、推料、挑料、下料的各種操作工藝,取代現有人工操作,并解決了下料口下料不均勻的問題。該裝置的利用減少每臺礦熱爐原有操作工的70%,提高效率29%。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連鑄結晶器表面激光熔覆原位合成的硼化物陶瓷涂層及其制備方法,該涂層是按照以下步驟制備的,首先對基體進行預處理,然后采用預置粉末或同步送粉激光熔覆的方式,將供硼劑、催滲劑和填料粉末采用球磨機進行充分混合并干燥后做為熔覆材料,在氬氣保護下,調節(jié)激光熔覆工藝參數,使熔覆材料與連鑄結晶器基體表面原位反應形成所述的硼化物陶瓷涂層,該涂層組織致密、無氣孔和裂紋且與基體呈冶金結合,涂層顯微硬度值在HV700左右,可提高連鑄結晶器壽命1~2倍以上,實現了對現有高能耗、高污染、高成本的復合電鍍、熱噴涂等連鑄結晶器表面強化工藝的取代,具有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中碳合金鋼電接觸加熱溫拔工藝,包括軋制盤元退火、酸洗、干燥、熱拉拔、成品退火及矯直,所述熱拉拔是將經過酸洗并干燥后的軋制盤元采用電接觸加熱方式,干式單相變壓器電接觸點是以拉模座為一極,活動小車為另一極,通過低電壓、大電流,利用自身電阻使中碳合金鋼發(fā)熱升溫同時拉拔變形。該工藝通過改變活動小車與拉模座間的盤元的長度控制其自加熱的溫度,具有設備簡單,投資少,熱效率高等優(yōu)點,一次退火后,可多道次拉拔、總變形率大,大大減少了原拉拔工藝的中間退火次數,減少了酸洗工序,生產效率高、成本低、成品的冶金質量和成材率大幅度提高。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陶瓷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氧化鈥氧化鏑作為添加劑無壓燒結生產高性能氮化硅(Si3N4)陶瓷的方法。其組分及質量百分比含量為:氧化鈥3%~7%,氧化鏑5%~8%,氮化硅85%~92%。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氧化鈥氧化鏑作為添加劑無壓燒結生產高性能氮化硅陶瓷的方法,可廣泛用于化工、機械、冶金、航空航天等領域的零部件制備。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高線控冷風機,包括風機本體、安裝在所述風機本體上的傳動機構和與所述傳動機構相連的驅動機構,所述風機本體包括葉輪、進風口組,所述進風口組設有兩個,分別安裝在葉輪的兩邊,所述進風口組由調節(jié)門和進風口一體成型設置,所述調節(jié)門為安裝在所述進風口內可調節(jié)的葉片,所述傳動機構包括軸承和安裝在所述葉輪兩端的軸承座,所述風機本體的機箱內設有電動執(zhí)行器。本發(fā)明高線控冷用在冶金行業(yè)高線控冷上,風機結構緊湊、效率高、震動小、安全性好;降低了生產和使用成本,更加節(jié)能。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基于反卷積的雙光路光譜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設置為雙光路結構,一光路由目標物鏡、狹縫、準直鏡、分束鏡、色散元件、第一匯聚鏡頭和第一CCD相機依次組成,另一光路由分束鏡、第二匯聚鏡頭和CCD相機依次組成。本發(fā)明針對現有基于狹縫的光譜儀在弱光下探測能力受限的關鍵問題,采用一個更寬的狹縫來代替,以增加系統的光通過量,使其在弱光下有更好的探測能力,并通過計算未色散光的原像和色散后光的像的反卷積來獲取光源光譜。本發(fā)明廣泛應用于冶金、地質、化工、醫(yī)藥和環(huán)境等領域,特別適用于像生物醫(yī)學、夜視等弱光場合,應用范圍寬廣。
齒輪鋼熱處理工藝方法,屬于金屬材料熱處理 工藝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改變了齒輪鋼,主要是 20CrMnTiA鋼的碳氮共滲溫度和時間。經過本發(fā) 明處理的20CrMnTiA齒輪,具有變形小、耐磨性好 和疲勞壽命高的特點。本發(fā)明也可適用于其他耐磨 零件,以及礦山冶金機械中的耐沖擊耐磨零件。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陶瓷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氧化銩氧化釹作為添加劑無壓燒結生產高性能氮化硅(Si3N4)陶瓷的方法。其組分及質量百分比含量為:氧化銩3%~7%,氧化釹5%~8%,氮化硅85%~92%。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氧化銩氧化釹作為添加劑無壓燒結生產高性能氮化硅陶瓷的方法,可廣泛用于化工、機械、冶金、航空航天等領域的零部件制備。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陶瓷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氧化鏑氧化釔作為添加劑無壓燒結生產高性能氮化硅(Si3N4)陶瓷的方法。其組分及質量百分比含量為:氧化鏑3%~7%,氧化釔5%~8%,氮化硅85%~92%。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氧化鏑氧化釔作為添加劑無壓燒結生產高性能氮化硅陶瓷的方法,可廣泛用于化工、機械、冶金、航空航天等領域的零部件制備。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旋轉式電磁離心鑄造機,屬于冶金離心鑄造領域,包括型筒(10)、液態(tài)金屬(20)、鐵芯(30)、線圈(40),所述型筒(10)的外面增添旋轉式電磁發(fā)生器,所述旋轉式電磁發(fā)生器有三對線圈(40)及鐵芯(30)組成,連接三相電流后在型筒(10)內形成旋轉磁場,所述液態(tài)金屬(20)置于型筒(10)內。本發(fā)明在電磁場中電磁力的影響下,這些合金元素在金屬液中產生折斷、遷移等運動,使金屬液的結晶方式、晶體種類、合金分布等在制造過程中趨于合理、均勻,從而提高了爐管性能,延長了爐管的使用壽命。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鋁合金壓鑄模具及其形成防護涂層的制備工藝。壓鑄模具的內腔表面具有采用預置粉末或同步送粉激光熔覆的方式,以ZrB2+Co粉末為熔覆材料,制備的與壓鑄模具的內腔表面呈冶金結合的ZrB2復合涂層。鋁合金壓鑄模具內腔形成防護涂層的制備工藝步驟為:1)壓鑄模具預處理;2)激光熔覆。本發(fā)明具有優(yōu)異的耐腐蝕性能、耐熱疲勞性能和耐磨性能;本發(fā)明解決了現有的鋁合金壓鑄模具耐腐蝕性能不理想及在壓鑄生產中要經受頻繁的冷熱循環(huán)壓鑄模具表面易產生疲勞裂紋的技術問題。
本發(fā)明涉及冶金領域的打捆方法,是一種盤卷防擦傷打捆方法,使用臥式打捆機打捆,按以下步驟進行:將1#壓盤和2#壓盤同時向盤卷移動,移動到盤卷托架上升時盤卷沒有空間倒下的位置;盤卷托架上升,上升到剛好能讓盤卷從C型鉤上脫離的位置;1#壓盤和2#壓盤繼續(xù)向盤卷移動,壓緊盤卷;盤卷托架繼續(xù)上升運動,讓盤卷從C型鉤上脫離;打捆機進線裝置送線,打捆線末端拉緊,扭曲,打捆完成;1#壓盤和2#壓盤以及盤卷托架回到初始位置。本發(fā)明不需要復雜的施工及改造過程,成本低廉,效果良好,大大減少了因打捆造成盤卷表面擦傷質量問題,減少協議品及廢品的產生,降低了生產成本。
本發(fā)明是利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和金屬軸承、金屬軸、塑料端蓋裝配而成的一種新型托輥,具有不粘附和堆積物料、運轉靈活平穩(wěn)、使用壽命長、延長皮帶壽命、運行成本低、經濟效益顯著、降低運行噪聲、良好的承載性能和防腐性能等性能,可廣泛應用于冶金礦山、煤礦、化工、糧儲、建材、港口、鹽場、電力等行業(yè),是金屬托輥的極佳替代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表面鍍膜防腐材料,該表面鍍膜防腐材料為成分包含溶劑、絡合劑、催化劑、還原劑及金屬離子的混合溶液。所述溶劑提供一種液相介質,包含水、醇、脂、烴、熔融鹽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絡合劑能與所述金屬離子形成絡合離子的化合物。所述催化劑為硅、鉬、磷、鐵、釩、鋯、鈦、鉭、鈮、鋁、鈣、鋇元素中的一種或多種組成的混合物或化合物。所述還原劑能將金屬離子還原成低價態(tài)的金屬離子或單質。金屬離子的化合價為二價以及二價以上的金屬離子。本發(fā)明表面鍍膜防腐材料具有催化鈍化、絡合金屬表面離子、失水縮合、化學成膜之功效,形成的保護膜非常致密,適用于多種金屬材料、合金、粉末冶金的鈍化防腐蝕處理。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提高醫(yī)用金屬合金力學性能的生產工藝,本發(fā)明具體涉及醫(yī)用金屬技術領域,本發(fā)明中,通過高溫退火,控制鈦合金內部的氫元素含量保持在0.015%以內,降低鈦合金的氫脆效果,減少鈦合金內部的氫化物(除了氫化鈦以外),然后高純度氫氣與純鈦的反應生成與鎂合金熔點相近的高純度氫化鈦,再通過激光光束輻照下,鎂合金粉末熔化形成液相,氫化鈦開始熔化脫氫,不僅實現了鈦鎂間良好的冶金結合,同時也有效降低了缺陷的形成,提升了整體鈦鎂合金的質量,使得鈦鎂合金在醫(yī)學上實用效果更佳。
本發(fā)明適用于鋼鐵冶金和軋鋼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生產700MPa級高強螺紋鋼筋的冶煉工藝,通過依次進行制備原料和鋼筋制備,原料按質量百分比包括C0.21?0.24%、V0.10?0.14%、Si0.60?0.80%、Cr0.20?0.25%、Mn1.30?1.40%、Ti0.010?0.015%、N250?300ppm,余量為Fe和不可避免雜質,然后通過轉爐冶煉、LF爐外精煉、連鑄、鑄坯冷卻、鑄坯加熱、軋制和冷床冷卻,獲得700MPa級高強螺紋鋼筋,本發(fā)明提供的冶煉工藝制備的鋼筋的屈服強度大于700MPa,抗拉強度≥800MPa,斷后伸長率A≥14.0%,強屈比≥1.25,最大力總伸長率Agt≥9.0%,組織為珠光體+鐵素體,晶粒度≥10級,并且制備方法簡單,滿足了大規(guī)模生產和使用需要。
一種低碳低硅含鋁鋼不引流開澆的方法,屬于冶金生產工藝技術領域。所述方法具體步驟如下:采用轉爐/電爐出鋼液進行開澆,轉爐/電爐出鋼時向鋼包中依次加入鋁錠、冷鐓鋼合成渣、低碳錳鐵合金、碳粉、石灰和瑩石,出鋼時鋼包底吹Ar氣,出鋼結束前加入全部合金;冷鐓鋼精煉后喂純鈣線進行鈣處理,然后吹Ar氣進行軟攪拌;連鑄開澆前對中間包進行烘烤并向中間包烘烤孔及沖擊區(qū)內吹Ar氣,中間包流塞棒和定徑水口處在開澆前加入SiCa粉或鈣線。本發(fā)明所述方法具有避免鋼水氧化生成雜質使鋼水澆筑時流動性變差、澆筑過程中不會富集堵塞水口、節(jié)約能源和生產成本優(yōu)點。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無取向硅鋼的生產方法、無取向硅鋼及其應用,屬于冶金技術領域,克服了無取向硅鋼冷軋過程中易發(fā)生斷帶的缺陷。本發(fā)明無取向硅鋼的生產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制備連鑄坯,以質量百分比計包括:C≤0.003%,Si:3.5~4.5%,Al:0.8~1.2%,Mn:0.25~0.80%,Ni:0.5~0.98%,P≤0.02%,S≤0.002%,N≤0.002%,Nb≤0.002%,V≤0.002%,Ti≤0.002%,其余為Fe及雜質,Ni=2*(Si?2.5)/5+(Al?0.3)/5;連鑄坯加熱、熱軋、?;撼;嘶鹁鶡釡囟?850+120*x、冷軋、退火。本發(fā)明適用于無取向硅鋼的制備。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高爐液壓開口機自動控制系統及高爐液壓開口機,屬于冶金設備技術領域。該系統包括主控制閥組、回轉油路、推進油路、沖擊油路、反打油路,回轉油路包括正旋油路和反旋油路;推進油路包括前進油路和后退油路;沖擊油路包括沖擊進油油路和沖擊回油油路;反打油路包括反打進油油路和反打回油油路;回轉油路、推進油路、沖擊油路均與主控制閥組連接;推進油路上設置有推進控制閥組,推進控制閥組與正旋油路連接;沖擊進油油路上設置有沖擊控制閥組,沖擊控制閥組與后退油路連接;反打進油油路上設置有反打控制閥組,反打控制閥組與后退油路連接。高爐液壓開口機包括了所提出的控制系統。本發(fā)明能夠有效的防止高爐開口過程中的卡釬。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江蘇有色金屬冶金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fā)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yè)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