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北方寒冷地區(qū)人工濕地污水處理裝置,屬于廢水處理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現有處理方法存在二次污染大、運行成本高、工藝復雜以及對氮、磷、有機物的去除效果差等問題。本實用新型包括沉淀池、人工濕地池和儲水池,其中:所述沉淀池、人工濕地池和儲水池依次并排放置且其高度相同;所述人工濕地池一側側壁上部設有排水孔一,所述人工濕地池另一側側壁下部設有排水孔二,所述沉淀池設在人工濕地池排水孔一一側且其通過排水孔一與人工濕地池連通,所述儲水池設在人工濕地池排水孔二一側且其通過排水孔二與人工濕地池連通。本實用新型減少了水體內的生化需氧量、懸浮固體顆粒和氮,同時還可以去除金屬、微量有機物和病原體。
本發(fā)明涉及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污泥與廚余垃圾制備的保水營養(yǎng)凝膠及方法,本發(fā)明所述保水營養(yǎng)凝膠由保水模塊凝膠、營養(yǎng)模塊膠體、丙烯酰胺水溶液與丙烯酸水溶液混合組成,其中,保水模塊凝膠由凝水劑和鎖水增效劑按照體積比為2:1的比例混合制成,脫水污泥和K營養(yǎng)基質按照體積比為1:2的比例混合制成。本發(fā)明保水營養(yǎng)凝膠可以廣泛用于城市綠化營養(yǎng)基材加工、礦山生態(tài)治理工程、高速公路護坡生態(tài)保護等場合,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本發(fā)明屬于電離輻射計量技術,具體涉及一種混合核素γ點源體積樣品效率刻度方法。該方法采用固體混和核素γ點源在探測器周圍的測量結果,并結合蒙特卡羅模擬計算,確定探測器對任意軸對稱形狀體積樣品的探測效率。本發(fā)明通過混合核素γ點源在探測器周圍的測量結果,可確定體積樣品探測效率曲線。進而在保證刻度結果量值溯源性的前提下,避免了其它刻度方法(例如標準體積樣品刻度)所帶來的制作工藝復雜、放射性廢物的產生等問題。
本發(fā)明涉及煤制氣的技術,特別是利用無煙炭制水煤氣的連續(xù)外熱式水煤氣氣化綜合方法,提供了一種將無煙炭預熱、氣化、無煙炭氣化后的產物降溫、燃燒尾氣凈化集合成一整套工藝,水煤氣產量大,制氣效率高,能耗低、污染小連續(xù)外熱式水煤氣氣化綜合方法,采用的技術方案為將無煙炭送到預熱倉中預熱,再進入氣化裝置的氣化室;通過加熱裝置為氣化室提供熱源;高溫水蒸汽與無煙炭氣化物料接觸反應生成水煤氣;無煙炭氣化后的固體產物加熱進入氣化室的水蒸汽,生成的水煤氣導出進入預熱倉預熱;反應生成的水煤氣加熱水形成水蒸汽,并通過蒸汽進入通管通入物料降溫室,凈化后煤氣燃燒產生的廢氣進行水沐凈化后排放,本發(fā)明水煤氣產量大、能耗低、污染小。
本發(fā)明屬于樹脂固體廢棄物循環(huán)利用及資源化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催化降解密胺樹脂回收三聚氰酸的方法。所述方法為:將密胺樹脂材料粉碎為粒料,將其浸入催化劑?溶劑的液相反應體系中,在120~300℃下反應,待反應結束后降至室溫,分離回收得到三聚氰酸。
本發(fā)明屬于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方法技術方案,具體涉及一種脫水污泥快速干化工藝。本發(fā)明主要解決傳統污泥干化技術存在成本高、污染環(huán)境的問題。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脫水污泥快速干化工藝,取脫水污泥于攪拌機中,加入脫水污泥重量5~20%的干化劑ASG-1,在轉速為50~100rpm下攪拌10~20min,再在攪拌機中加入脫水污泥重量5~20%的干化劑ASG-2,在轉速為30~50rpm下攪拌20~25min制成污泥干化成品。本發(fā)明方法具有低能耗,工藝操作簡單,效率高的優(yōu)點。
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公開了一種利用粉煤灰制備涂料用復合顏填料的方法,其中,所述粉煤灰包括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和煤粉爐產生的粉煤灰,所述方法包括對粉煤灰進行超細加工處理以得到超細粉煤灰;在超細加工處理的粉碎過程中加入氧化脫氨劑和催化劑進行氧化脫氨處理,以將粉煤灰中的氨和銨鹽脫除;將物理改性劑與氧化脫氨處理后的粉煤灰混合進行物理改性以得到復合顏填料;利用改性設備對物理改性后的復合顏填料進行化學改性處理以得到改性復合顏填料。本發(fā)明屬于工業(yè)固體廢棄物綠色資源化利用領域,所述方法能夠針對粉煤灰的特性,通過合適的生產工藝制備出復合顏填料,不僅解決涂料行業(yè)難題,也實現對粉煤灰的綠色高值化利用。
本發(fā)明屬于樹脂固體廢棄物循環(huán)利用及資源化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催化降解密胺樹脂回收三聚氰胺的方法。所述方法為:將密胺樹脂材料粉碎為粒料,將其浸入催化劑?溶劑的液相反應體系中,在80~150℃下反應,使得密胺樹脂材料充分反應降解,待反應結束后降至室溫,分離回收得到三聚氰胺。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降解胺固化環(huán)氧樹脂復合材料的方法,屬于固體廢棄物回收技術領域。本發(fā)明針對現有技術中,胺固化環(huán)氧樹脂復合材料的降解溫度高、時間長、催化劑用量大、材料需要進行預處理以及成本高等問題,提供了一種簡單可行的降解方法。本發(fā)明以冰乙酸、水或冰乙酸和水的混合液為溶劑,加入硝酸鹽催化劑配得降解液,將胺固化環(huán)氧樹脂復合材料加入到降解液中進行反應;降解完成后,降解液可回收重復利用。本發(fā)明具有反應條件溫和、降解液綠色環(huán)保、產品易分離且損傷小等優(yōu)點。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通過DES降解胺固化環(huán)氧樹脂及其復合材料的方法,屬于固體廢棄物降解回收技術領域。本發(fā)明針對現有技術中,物理粉碎技術導致資源利用率低、熱解耗費大量能量以及化學降解中溶劑易揮發(fā)、回收困難、反應條件苛刻、產品質量差等問題提供了一種簡單可行的方法。本發(fā)明通過將有機酸與氯化膽堿加熱混合制備出低共熔溶劑(DES),再將胺固化環(huán)氧樹脂或復合材料與DES在反應釜中充分接觸進行反應;反應結束后,將復合材料中未溶組分濾出,洗滌干燥,在濾液加入水沉淀、離心、干燥得到產品;溶于水的DES通過將水蒸發(fā)后可循環(huán)利用。本發(fā)明具有溶劑制備簡單,損失小、反應條件溫和、產品質量優(yōu)良、溶劑體系可循環(huán)利用等優(yōu)點。
本發(fā)明屬于新型地聚物注漿材料及其應用技術領域,主要公開了一種粉煤灰、爐底渣、富水電石渣基地聚物及其制備方法,本發(fā)明地聚物由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燃燒產生的粉煤灰和爐底渣與富水電石渣、堿激發(fā)劑溶液、波特蘭水泥及減水劑制備而成,其中堿激發(fā)劑溶液為氫氧化鈉溶液和以下四種鈉鹽溶液中的至少一種的組合:硅酸鈉溶液、硫酸鈉溶液、磷酸鈉溶液、碳酸鈉溶液。本發(fā)明地聚物充分利用工業(yè)固體廢棄物,資源再利用,且摻加的少量波特蘭水泥和減水劑可快速固化粉煤灰、爐底渣、富水電石渣基地聚物、安全無毒,對環(huán)境友好,強度高,固化時間短;同時該制備方法工藝簡單,操作方便。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磁性殼聚糖的制備方法,步驟為:1)在25mL乙二醇中加入0.45-1.8g的FeCl3·6H2O固體,將燒杯放入超聲儀中并用玻璃棒緩慢攪拌,隨后加入0.54-2.15g的殼聚糖粉末并不斷攪拌,至形成淡黃色粘稠液體;2)向上述粘稠液體中加入2mL(1.8646mol/L)己二胺溶液并不斷攪拌;3)將步驟2)處理的液體轉移至反應釜中,160℃-220℃反應6h-10h;4)反應完成后,得到黑色混合液,分別用二次水、無水乙醇清洗2-3次,進行磁滯分離,干燥,得到黑色產物MFe3O4/CS?NPs。該方法操作簡單、一步合成;所制備的磁性殼聚糖用于吸附處理染料廢水,具有易分離、可重復利用、無二次污染、成本低等優(yōu)點。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回轉窯低溫干化改性含鉻酸泥制型磚的方法,使用回轉窯干化改性含鉻酸泥制型磚,將原有害、無用冶金固體廢物轉化為建筑、路基材料;通過低溫回轉窯干化改性含鉻酸泥制型磚。本發(fā)明解決了冶金酸泥直接配入燒結系統導致燒結產品質量不穩(wěn)定、燒結過程產生含酸煙塵的問題,將處理后冶金酸泥含鐵高產品分別送至燒結、煉鐵、煉鋼、鋼渣分選等工序消納利用,含鐵低產品送至制磚線,不但解決了燒結過程回收處理產生的生產問題,同時最終產的酸泥壓制型磚質量穩(wěn)定、安全可靠,達到環(huán)保清潔生產要求。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蒸壓粉煤灰多孔磚的制備方法,屬于冶金固體廢棄物資源綜合利用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制備方法包括(1)準備原料,(2)配料,(3)成型,(4)蒸養(yǎng)四個步驟,從工藝方面嚴格控制原材料質量,由于多孔磚生產工藝要求加大骨料比例,因此對于骨料的要求尤其嚴格,要求最終所使用的骨料,粒徑5mm以下占比80%以上;與此同時,嚴格控制混合料水分,由此改善了成型外觀質量,成品斷裂、坍塌、缺棱掉角等形式破損得到極大改善,多孔磚合格率由以前的74.06%上升至95%;在成型過程中通過優(yōu)化布料系統結構,可避免布料盲區(qū),使布料更加均勻,改善了布料效果,提高了布料系統的運行效率。
一種利用紅焦加熱直接還原鐵中還原氣的方法,是以干熄焦爐代替鐵礦煤球團生產直接還原鐵工藝中的還原氣加熱爐,由還原氣代替N2作為冷卻紅焦的傳熱介質,還原氣在通入干熄焦爐冷卻紅焦的過程中吸收紅焦顯熱,被升溫至650~960℃,再向排出干熄焦爐的還原氣中施加O2,使其與還原氣燃燒產生熱量,將還原氣加熱到1100~1150℃,氧化度控制在<20%后送入還原豎爐,為鐵礦煤球團還原鐵提供熱量。本發(fā)明可以實現CO2近零排放,并且沒有氣、液、固體廢棄物排放,可實現清潔生產。
本發(fā)明涉及利用微生物處理農業(yè)廢棄秸稈的生物技術,具體為一種高效秸稈分解復合菌群,解決現有在秸稈降解過程中所利用的微生物菌劑種類單一、分解能力弱、纖維素總降解率低以及發(fā)酵周期長等問題,該復合菌群由黃孢原毛平革菌、香菇菌、哈茨木霉、綠色木霉、康寧木霉、黑曲霉、枯草芽孢桿菌、飼料芽孢桿菌、巨大芽孢桿菌、假絲酵母、酒精酵母、食用酵母、褐色球形固氮菌、高溫放線菌等十四種菌種組成,能全面降解秸稈中的木質素、纖維素、半纖維素及其他有機物質,降解率高,總降解率達到80%以上,發(fā)酵周期短,僅需10-15天;制成的復合菌群為固體菌劑,可長期保存,單位原料中菌含量大,活性高。
本發(fā)明屬于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水處理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具有緩釋碳材料的人工濕地脫氮除磷填料及其制備方法。該填料由氮磷吸附劑、緩釋碳材料、石英砂、粉煤灰和粒徑為5?50mm的煤矸石顆粒制備而成,其中所述氮磷吸附劑、緩釋碳材料、石英砂、粉煤灰和粒徑為5?50mm煤矸石顆粒的質量比為1:(0.1?1):(1?5):(1?5):(2?10),所述氮磷吸附劑,緩釋碳材料均負載于煤矸石顆粒上。本發(fā)明的人工濕地填料不僅具備氮磷吸附性能而且具備重金屬吸附性能,其制備方法具有生產方便、處理成本低、效果好等優(yōu)點。
本發(fā)明提供了利用粉煤灰制備復合微波吸收材料的方法,屬于微波吸收材料技術領域。技術方案為:首先對粉煤灰進行球磨、篩分處理,得到粉煤灰粉,通過添加絡合劑、粘結劑和金屬鹽離子溶液形成均勻穩(wěn)定的料漿,接著將料漿經過噴霧干燥工藝得到粉煤灰基微粉,然后經還原處理獲得負載磁性金屬單質或者合金的莫來石基復合微波吸收材料。本發(fā)明方法以固體廢棄物粉煤灰為原料,實現了粉煤灰的有效回收利用,節(jié)約資源和成本;同時,本發(fā)明所述的原位噴霧干燥?負載工藝可以保證負載物均勻地分散于粉煤灰顆粒載體上,且操作過程簡便,易于實施,適合于規(guī)?;I(yè)生產應用。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以礦渣如鋼渣、鐵渣、鑄造渣等、粉煤灰以及金屬鎂渣為原料制造無機纖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混合礦渣、粉煤灰、金屬鎂渣粉狀原料混合攪拌加工成粒徑為30-120mm的顆粒,將焦炭和原料按一定配比裝入料倉,并在料倉內混合均勻,在高溫封閉式熔爐中加熱熔化,熔爐流出的熔體流入四輥離心機,四輥離心機通過高速旋轉將熔融的流體分散成微小液滴并賦予液滴以極高的速度飛出,液滴在飛行的過程中與空氣發(fā)生摩擦成絲,同時噴灑表面改性劑,鼓風牽伸得到直徑3-5μm,長度7-20cm左右的無機纖維。本發(fā)明屬于固體廢棄物資源綜合利用,生產的無機纖維產品可用于工業(yè)節(jié)能和建筑保溫,同時可替代部分木漿用于造紙,節(jié)約木材,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并適用于工業(yè)規(guī)?;a。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以甘蔗渣為原料制備高比表面積制氮碳分子篩的方法,采用甘蔗渣多糖固體和耐高溫永磁鐵氧體材料充分混合作為原料,原料不僅成本低、而且可以實現甘蔗渣的廢物利用;原料中加入耐高溫永磁鐵氧體材料和磁化石墨烯,在球磨過程中,含有耐高溫永磁鐵氧體材料的碳化材料在磁化石墨烯表面可以均勻緊密的排列均勻,可以達到更好的比表面積;本發(fā)明的制氮碳分子篩效果非常顯著,產氮濃度可達99.999%,且比表面積達到5000?5200m2/g。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離子交換樹脂改性乳化瀝青及其制備方法,屬于道路鋪裝材料技術領域,由離子交換樹脂及乳化瀝青制備而成,其中離子交換樹脂改性乳化瀝青由離子交換樹脂、乳化瀝青及添加劑組成,離子交換樹脂為堿性陰離子交換樹脂,乳化瀝青為陽離子乳化瀝青,添加劑選用聚乙烯醇。本發(fā)明制備的離子交換樹脂改性乳化瀝青具有制備工藝簡單、儲存穩(wěn)定性強、抗高溫穩(wěn)定性強等優(yōu)點,適用于夏季高溫地區(qū),同時本發(fā)明以環(huán)境友好的方式利用離子交換樹脂固體廢棄物,并獲得性能優(yōu)異的改性乳化瀝青,對于環(huán)境保護具有重意義。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三級分選煤礦井下采選充一體化生產方法。針對掘進工作面純巖石巷道、半煤巖巷道、充填工作面、非充填工作面的出煤出矸分別進行了煤矸三級分選的流程設計。利用一級分選系統完成粒徑100?350mm矸石的初步揀選,利用二級分選系統完成粒徑25?350mm矸石的再次分選,利用三級分選系統完成煤矸的最終分離。該方法可以滿足井下作業(yè)空間有限,采(掘)選充協調進行的要求,通過洗選分級的方式減輕了每一步的分選壓力,提高了分選效率,同時井上分選出的固體廢棄物通過矸石運輸系統運輸到井下,滿足了需要大量物料進行充填的需求,解決了占地與污染環(huán)境的問題;可實現地下深部資源的安全高效綠色開采與地表沉陷防治。
一種氣相SO3磺化法合成1?萘胺?4?磺酸鈉的方法是將氣體SO3與干燥空氣混合冷卻后通入到裝有1?萘胺及有機溶劑的反應釜中進行磺化,將反應釜升高溫度至160?190℃之間進行轉位,向反應釜中緩慢加入水和固體堿中和至pH值為7?9,靜置分層得到油相和水相;將水相濃縮直至濃縮液比重為1.20?1.22,將得到的濃縮液在溫度60?80℃時靜置1?2h,然后進行分離,得到產品1?萘胺?4?磺酸鈉。本發(fā)明具有反應時間短、能耗低、反應過程高效且無“三廢”的優(yōu)點。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利用工業(yè)固體廢棄物煤矸石和砂土制備低密度陶粒支撐劑的工藝,其原料組成為:煤矸石75~90%,砂土10~25%。所述制備工藝是按一定質量百分比稱取煤矸石和砂土進行混料,然后加入適量粘結劑,在糖衣鍋或愛立許強力攪拌機中成球,最后于硅鉬棒箱式爐或回轉窯中1100~1200℃之間燒結,冷卻后過篩,即得到具有一定粒度分布的低密度陶粒支撐劑。所制備的陶粒,使用性能符合SY/T5108?2014技術標準。本發(fā)明使用煤矸石作為主要原料,極大地降低了陶粒支撐劑的制備成本,也為煤矸石的再利用開辟了一條新途徑,同時燒結溫度較低,節(jié)約能耗,符合國家提倡的建設節(jié)約型社會的要求。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碳酸鈣沉淀法生產草酸的工藝及設備,用氫氧化鈣與草酸鈉反應生成草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水溶液,氫氧化鈉水溶液經提濃后返回合成反應器與一氧化碳合成甲酸鈉,甲酸鈉脫氫生成草酸鈉,然后上述草酸鈣沉淀經水洗后加入溶解釜中加水和助溶劑并充分攪拌使其部分溶解,將上述草酸鈣溶液送入沉淀裝置中通入二氧化碳氣體形成碳酸鈣沉淀和草酸水溶液,草酸水溶液經濃縮、結晶、干燥得到固體草酸產品。該工藝實現了無鉛化,改善了生產條件和勞動環(huán)境,避免了含鉛廢水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提高了草酸的收率,降低了草酸生產成本。
一種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區(qū)工程邊坡治理的生態(tài)修復方法,屬于生態(tài)修復工程,對裸露邊坡表面進行特種工程材料施工;所述特種工程材料由溫度調控層、抗寒抗旱基質層、促根保墑基質層、坡面改良基質層組成。坡面改良基質層設在基質材料的底部,促根保墑基質層設在坡面改良基質層的上面,抗寒抗旱基質層設在促根保墑基質層的上面,溫度調控層設在抗寒抗旱基質層的上面。本發(fā)明以施工土壤、各種固體廢棄物、天然礦物質礦渣、微生物菌劑以及高分子改良劑等為原材料,通過不同基質層的功能設計,適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區(qū)的氣候寒冷,紫外線輻射強,晝夜溫差大,溫度變化強烈,干旱脅迫嚴重的惡劣環(huán)境條件,有效的提高了高寒高海拔地區(qū)工程邊坡生態(tài)修復效果。
一種壓濾機塑料濾板的修復方法,包括:1)用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小濾板置換聚丙烯濾板的磨損部位;2)在置換了小濾板的濾板表面及周邊涂布一層環(huán)氧樹脂耐磨材料;3)在涂布有環(huán)氧樹脂耐磨材料的濾板表面預鋪阻力濾布。本發(fā)明通過采用磨損區(qū)域材料置換、表面涂布環(huán)氧樹脂耐磨涂層和鋪設阻力濾布三種耐磨強化措施,以一種串聯結構對因破損報廢的壓濾機塑料濾板進行修復,起到了三道“防線”的作用,增加了濾板對濾液中細小固體顆粒的抗磨作用,使濾板的正常使用壽命由原來的3個月以內提高到10個月以上,耐磨性提高3倍以上。
本發(fā)明提出一種畜禽糞便厭氧處理的方法,屬于畜禽養(yǎng)殖固體廢物利用技術領域;具體步驟為將畜禽糞便經過干燥粉碎后進行膨化處理,膨化后的物料經過酸化、酶解處理后加入金屬絡合劑進行絡合反應;將去掉絡合物的物料進行厭氧發(fā)酵并結合微波短時處理,之后進行光合發(fā)酵,光合發(fā)酵結束后迅速降溫至2?4℃,靜置去除底部雜質得到畜禽糞便發(fā)酵液;本方法有效降低動物體內的重金屬富集并充分對畜禽糞便中的粗蛋白以及含氮非蛋白化合物進行發(fā)酵降解,提高最終發(fā)酵物在畜禽動物體內的吸收利用率,解決畜禽糞便發(fā)酵不充分,再利用重金屬易富集的問題。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利用工業(yè)固體廢棄物鎂渣、低品位鋁礬土生料及錳粉制備陶粒支撐劑的工藝,其原料組成為:鋁礬土生料90~95%、錳粉5~8%及鎂渣1~4%。所述制備工藝包含如下主要步驟:按化學計量比稱取鎂渣、鋁礬土以及錳粉,加入適量粘結劑,經混料、濕磨、烘干后,在糖衣機或愛立許強力攪拌機中成球,最后于硅鉬棒箱式爐或回轉窯中1250~1400℃之間燒結,冷卻后過篩,即得到具有一定粒度分布,包含剛玉相、莫來石相和藍晶石相的高強度陶粒支撐劑。所制備的陶粒,使用性能符合SY5108-2006技術標準。本發(fā)明以鎂渣為助熔劑,鎂渣中的CaO在高溫下能形成液相,有利于促進燒結,降低燒結溫度,提高陶粒致密度,從而為鎂渣的利用開辟了一條新途徑。
本發(fā)明公開了煤礦井下巷道混凝土底板快速硬化材料及制法和使用方法,所述硬化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泥90~120份、天然砂70~80份、粉煤灰20~30份、硅灰10~17份、礦渣25~36份、石子240~300份、速凝劑6~7份、減水劑2~3份,其中所述速凝劑為聚合磷酸鋁、氫氧化鈉、鋁氧熟料的混合物。通過加入聚合磷酸鋁、氫氧化鈉、鋁氧熟料的混合物作為速凝劑,加快了混凝土底板的凝結速度,同時還能夠有效利用粉煤灰、硅灰、冶金礦渣等固體廢物,部分替代河沙、沙丘沙、海砂等天然砂資源,具有凝結時間短、效率高、強度高、成本低等優(yōu)點。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山西太原有色金屬固/危廢處置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fā)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yè)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