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本發(fā)明屬于機體雷電防護領域,公開了一種復合材料結構件之間導電結構及導電處理方法。在復合材料結構中鋪設銅網(wǎng)及銅片,合理利用緊固件和托板螺母實現(xiàn)結構電路導通,可解決復合材料結構件之間無法實現(xiàn)電路導通的難題;電流傳遞路徑簡單、直接、有效,解決了復合材料與鋁結構件之間導電效率低的難題;應用范圍廣泛:在任何含玻璃纖維、碳纖維、鋁蜂窩、紙蜂窩的復合材料結構與復合材料結構之間需要實現(xiàn)電路導通的部位均可使用該方法。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輸電電纜用復合材料電纜加強芯棒生產設備及方法,包括機架,機架上依次設有卷繞機構、復合材料賦予機構、外層絕緣包裹機構及收拉機構;卷繞機構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上轉動設置有用于卷繞銅芯的卷線輪;復合材料賦予機構包括支撐架、復合材料收納盒、兩個第一導向輥、驅動組件、壓輪組件及浸染布,復合材料收納盒及壓輪組件安裝于支撐架上,兩個第一導向輥設置于支撐架兩側,驅動組件設置在機架上,復合材料收納盒底部設有作用于浸染布的導向桿;外層絕緣包裹機構用于將外層絕緣材料纏繞在附有復合材料的銅芯表面;收拉機構用于對銅芯施加拉力使銅芯位移。本發(fā)明生產過程簡單且效率高,利于實現(xiàn)批量生產。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使用有限元軟件模擬復合材料殘余應力分布的方法,本發(fā)明涉及復合材料有限元模擬領域與無損檢測領域,所述方法包括:對鋪層復合材料進行檢測,利用其周期性,確定其具有代表性體積單元、建立碳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模型、創(chuàng)建耦合與邊界條件、輸出應力分布結果、標定復合材料聲彈性應力系數(shù)、使用超聲波掃描顯微鏡檢測復合材料,計算拉伸試樣殘余應力、驗證模擬結果。本發(fā)明操作簡單,可重復性強,對各向鋪層復合材料情況均試用,能精確地、全面地反映鋪層復合材料在載荷情況下的力學響應并可通過實驗對模擬結果加以驗證,為復合材料的質量評估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本發(fā)明屬于復合材料制備領域,涉及一種制備Mg2Si增強Al基復合材料的方法。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采用激光沉積原位制備Mg2Si/Al復合材料的全新的方法,屬于復合材料制備技術領域。其特點在于脫離傳統(tǒng)鑄造方法,采用一種先進的、材料利用率高的激光沉積技術。取Al?50%Mg粉Al?9%Si粉按Al、Mg、Si的質量分數(shù)為7:2:1配比,放入球磨機中球磨,采用預置的方法將粉末制備成預置片,將預置片固定在6061鋁合金基板上,用激光功率800W?1100W,掃描速度為200mm/min?400mm/min,光斑直徑1.5mm進行單道多層激光沉積,得到Mg2Si/Al復合材料。本發(fā)明工藝簡單,操作方便,晶粒尺寸小且力學性能好。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直升機復合材料進氣道用模具。所述直升機復合材料進氣道用模具用于直升機復合材料進氣道胚料成型,所述直升機復合材料進氣道用模具具有裝配狀態(tài),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升機復合材料進氣道用模具包括下模具、上模具、厚度調節(jié)模具組以及擋板模具組,所述厚度調節(jié)模具組包括多個單位厚度調節(jié)組件;其中,在所述裝配狀態(tài),所述上模具、下模具、一個或多個單位厚度調節(jié)組件以及擋板模具組組裝,從而形成直升機復合材料進氣道胚料放置區(qū)域。本申請的直升機復合材料進氣道用模具增加有厚度調節(jié)組件,每次成型不同厚度的試驗件,只需更換厚度調節(jié)組件。
一種防靜電熱塑性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首先預制導電層預浸料,將基體樹脂PESEKK溶解于DMF溶液中,形成質量配比為30%的樹脂溶解液,再將長度為2mm的T700短切碳纖維與基體樹脂按照1:1的質量配比加入樹脂溶解液混合,以形成導電層預浸料;再將導電層預浸料鋪貼在復合材料結構本體表面;待復合材料結構本體表面鋪貼完畢后,對其進行合模,合模后進行加熱、加壓,得防靜電熱塑性復合材料結構本體粗成品;再將防靜電熱塑性復合材料結構本體粗成品自然冷卻,再用水冷卻后,卸壓起模,得防靜電熱塑性復合材料。本發(fā)明在熱塑性復合材料結構本體表面鋪覆一層導電層預浸料以形成防靜電熱塑性復合材料,從而達到釋放、消除靜電荷效果。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復合材料格柵加筋結構成型工裝及其制造方法,屬于復合材料制造領域。一種復合材料格柵加筋結構成型工裝,包括若干復合材料平板和殼體壁板;復合材料平板上開設槽口,兩兩之間通過槽口插接形成格柵,格柵與殼體壁板內腔膠接為一體。本發(fā)明具有如下優(yōu)點:1、提高了復合材料成型工裝熱穩(wěn)定性和整體剛度。2、采用的復合材料工裝制造精度可達到0.02mm以內,滿足設計要求。
一種小型翼面復合材料夾芯件的模壓成型方法,首先設計制造出發(fā)泡芯對合陰模上模與發(fā)泡芯對合陰模下模組成的發(fā)泡芯對合陰模、曲面蒙皮的整體鋪貼陽模和總固化對合陰模,然后在在整體鋪貼陽模上對預浸料蒙皮進行脫模,再將預浸料蒙皮和發(fā)泡夾芯制件進行組合裝配成復合材料夾芯制件,鋪貼過程中進行常溫抽真空預壓實;依次將復合材料夾芯件放入總固化對合陰模中,上熱壓機按照材料的工藝參數(shù)進行加溫固化,以確保產品質量的一致性,待復合材料夾芯件固化成型為翼面復合材料夾芯件預成型體后,將翼面復合材料夾芯件預成型體從總固化對合陰模脫模取出,按照產品要求加工、修整即得小型翼面復合材料夾芯件,該方法適用于大批量生產,且能保證產品的外形質量。
一種金剛石/鋁復合材料的深冷處理方法,屬于顆粒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研究領域,其特征在于將通過粉末冶金、熔滲或熱壓等方法制備出的金剛石/鋁復合材料放置于深冷處理設備試樣架上,密封深冷處理設備。深冷處理后,打開深冷處理設備,取出試樣放置在室溫下。通過深冷處理后,金剛石/鋁復合材料熱導率從243W/m·K提高了269W/m·K。本發(fā)明金剛石/鋁復合材料可以顯著提高其致密度,降低孔隙、裂紋等缺陷,從而有效提高金剛石/鋁復合材料的熱導率,特別針對粉末冶金法制備的金剛石/鋁復合材料。
本發(fā)明屬于復合材料中金屬鑲嵌件定位技術,特別是涉及到復合材料成型中的金屬鑲嵌件定位方法。本發(fā)明根據(jù)金屬鑲嵌件在復合材料構件中的位置,在復合材料模體中安置預先制作相應的定位板,在復合材料構件成型的過程中利用定位板上的定位螺釘對金屬鑲嵌件進行準確定位。本發(fā)明實現(xiàn)復合材料構件成型時快速準確預埋金屬鑲嵌件,成型后快速脫模,不在需要手工修補拋光,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原位自生高強耐熱Mg-Gd基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復合材料由Mg-Gd合金基體和金屬間化合物增強體構成,其中Mg-Gd合金基體體積分數(shù)為70%~50%,而金屬間化合物增強體體積分數(shù)為30%~50%。該復合材料制備方法是以Mg-Gd合金為基體,通過設計添加合適金屬元素,經合金熔化并控制凝固工藝,原位自生均勻分布的高熱穩(wěn)定性金屬間化合物增強體,并結合熱處理強化方法,獲得高度耐熱鎂基復合材料。該Mg-Gd基復合材料室溫抗拉強度大于360?MPa,150℃抗拉強度大于320?MPa,300℃抗拉強度大于230?MPa,而350℃抗拉強度大于180?MPa。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真空壓力浸滲制備顆粒增強鎂基復合材料的工藝,它是采用覆蓋熔劑在鎂熔體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直接采用壓縮空氣為壓力源,可規(guī)?;?、低成本生產制備顆粒增強鎂基復合材料。這種制備方法能制備出增強體體積分數(shù)高、增強相顆粒細小以及復雜凈成形構件,制得的復合材料具有分散均勻、組織致密、沒有孔隙和縮孔等常規(guī)鑄造缺陷,也不存在熔劑夾雜等缺陷。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學性能的鎂基復合材料。由于在真空壓力浸滲裝置上設有實測鎂合金溫度的熱電偶、壓力傳感器和觀察窗口,因此安全性好。該方法還具有重復性好的優(yōu)勢,完善了材料的制備技術和工藝的穩(wěn)定性,為制備鎂基復合材料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設計新穎的用于復合材料的、可防止電蝕現(xiàn)象發(fā)生,并可解決“跟轉”現(xiàn)象和修復微裂紋的用于復合材料的緊固件固定結構;它包括復合材料、設置于該復合材料上的安裝孔,在所述安裝孔內還設有緊固件;在所述安裝孔的內壁及該安裝孔周圍的復合材料的至少一側涂覆有帶有黏性或/和絕緣性的中間層,或/和在所述緊固件與所述安裝孔接觸的緊固件的外側壁上涂覆有帶有黏性或/和絕緣性的中間層,所述緊固件通過所述中間層與所述復合材料隔離。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非計量比TiC增強銅基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屬于冶金復合材料技術領域,所述復合材料按質量比由1~5wt%非計量比TiC顆粒和余量的基體銅合金組成;所述基體銅合金為Cu?Ni?Sn?Si合金。制備步驟如下:將Ti2SnC、Ti3SiC2及Cu粉末真空原位反應燒結制備非計量比TiC/Cu中間體材料;將Cu置于真空感應熔煉爐中,待Cu完全溶化后,將Ni、TiC/Cu中間體材料、Sn及Si依次加入到真空感應熔煉爐中熔煉,得非計量比TiC/Cu?Ni?Sn?Si粉體材料,再將TiC/Cu?Ni?Sn?Si粉體材料進行氣霧化處理,得預合金粉;(3)將預合金粉進行球磨、冷壓制坯、真空燒結、擠壓和熱處理后,即得TiC/Cu基復合材料。本發(fā)明中制備的非計量比TiC增強銅基復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強度、低摩擦系數(shù)及高耐磨性等優(yōu)點。
一種利用磁場處理制備高性能Cu-Fe形變原位復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中Cu-Fe形變原位復合材料是通過配料、熔煉、澆注或連鑄、磁場控制凝固、熱鍛或熱軋、固溶處理、冷軋、冷拔、磁場控制時效工藝流程,最后得到成型的銅材。在鑄錠凝固過程中施加磁場,控制Cu-Fe形變原位復合材料凝固,極其明顯細化Fe枝晶,減小Fe偏析,使材料經后續(xù)冷變形加工后在基體中彌散分布均勻細小的Fe纖維相,大幅度提高材料的強度;在時效工藝處理中施加磁場,促進Fe析出,增加Fe粒子析出數(shù)量,減小析出相尺寸,促使析出相彌散分布,從而大幅度提高材料的導電率,進一步提高材料的強度;制備工藝簡單、成本低。本發(fā)明適用于高性能Cu-Fe形變原位復合材料或類似材料的制備。
本發(fā)明屬于直升機結構疲勞設計領域,涉及一種直升機矩形復合材料柔性梁高周壽命快速計算方法。該方法包括:根據(jù)直升機矩形復合材料柔性梁的材料參數(shù)和載荷譜數(shù)據(jù)計算等效載荷;根據(jù)直升機矩形復合材料柔性梁的結構參數(shù)和等效載荷計算危險點的等效應力;根據(jù)直升機矩形復合材料柔性梁的材料參數(shù)和危險點的等效應力計算直升機矩形復合材料柔性梁的許用循環(huán)次數(shù);根據(jù)每小時的載荷作用總次數(shù)n得到復合材料柔性梁的疲勞壽命。該方法既真實反映直升機矩形復合材料柔性梁的真實壽命情況,又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計算效率,減少型號研制周期。
一種復合材料環(huán)形齒強度檢測裝置,包括連接在萬能試驗機測試平臺上被測復合材料環(huán)形齒的芯軸,所述芯軸一端設有環(huán)形齒,環(huán)形齒連接檢測環(huán)形齒強度的測試復合材料,測試復合材料置于圓形筒體空腔內,筒體一端設有前蓋板,前蓋板經前襯套連接測試復合材料,筒體另一端設有后蓋板,后蓋板經后襯套連接測試復合材料,所述后蓋板上設有導柱,導柱與芯軸同軸。通過該裝置可以縮減研制周期、減少試驗費用,具有方便快捷的特點,為復合材料環(huán)形齒強度的結構設計、成型工藝改進和產品的檢驗驗收提供了依據(jù)。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層狀結構的銅?二硫化鎢(Cu?WS2)自潤滑復合材料、制備方法及應用,屬于金屬基自潤滑復合材料技術領域,Cu?WS2復合材料中二硫化鎢層與銅層呈現(xiàn)出相互交叉疊加的形貌特征,所述復合材料中密實銅層厚度為10~100μm,二硫化鎢層厚度為5~15μm。通過雙向冷凍技術獲得一個具有長程有序且層狀結構的多孔二硫化鎢支架,并采用真空浸漬將有機銅及其合金漿料滲入二硫化鎢支架中,所得浸滲坯體通過SPS燒結制備出Cu?WS2復合材料。通過控制二硫化鎢支架制備過程中的固相含量和有機銅漿的固相含量,可獲得具有不同銅層和二硫化鎢層厚度的銅基復合材料。本發(fā)明適宜于制備具有層狀結構特性的復合材料。
本發(fā)明適用復合材料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PE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所述PE復合材料包括以下組分:聚乙烯、納米氮化硼粉、石墨烯、光穩(wěn)定劑、防老劑、潤滑劑、塑化劑和交聯(lián)劑,本發(fā)明中的復合材料通過加入光穩(wěn)定劑可防止發(fā)生光氧化分解,本發(fā)明的復合材料加入了防老劑可放置符合材料的老化分解,且通過光穩(wěn)定劑和防老劑的聯(lián)合使用有效的降低的復合材料的氧化分解,從而可延長PE復合材料的使用壽命;在PE復合材料的制備過程中將混煉分為初混煉和后混煉,在初混煉過程中輸入高壓和超聲波,然后在后混煉過程中持續(xù)輸入惰性氣體相配合,可避免氧化分解的發(fā)生,從而可進一步提高PE復合材料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陶瓷復合材料防彈胸插板,包括止裂層、陶瓷復合材料片組合層和滑塊,所述止裂層的右側安裝有碳纖維層,且碳纖維層的右側安裝有固定架,所述陶瓷復合材料片組合層的內部設置有陶瓷復合材料塊,且陶瓷復合材料片組合層位于固定架的中部,所述陶瓷復合材料塊的內部設置有安裝孔,且安裝孔的內部設置有鉚釘,所述陶瓷復合材料塊的右側安裝有導向槽,且導向槽的內部設置有彈簧,所述彈簧的右側安裝有導向桿。該陶瓷復合材料防彈胸插板,設置的止裂層和碳纖維層,減小止裂層的受創(chuàng)面積,碳纖維層由多層的碳纖維組成的,碳纖維層的密度較高,可以將一部分的沖擊力均勻分散至碳纖維層的表面。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高儲能性能陶瓷/聚合物介電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聚合物基復合材料以P(VDF?CTFE)為基體材料,低介電、低損耗與高絕緣SiO2包覆的Pb(Zr0.52Ti0.48)O3粉體為填充物。本發(fā)明利用準同型相界的Pb(Zr0.52Ti0.48)O3鐵電陶瓷填充物來提高復合材料介電常數(shù),利用低介電常數(shù)SiO2降低填充物與基體之間電場強度畸變來提高擊穿場強。復合材料的擊穿場強可以提高至450MV/m~491MV/m,該復合材料在最高491MV/m外加電場強度下,可以實現(xiàn)16.8J/cm3的儲能密度和70%的儲能效率。同時本發(fā)明還公開了該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通過本發(fā)明,可以獲得高儲能密度、高儲能效率和高擊穿場強的聚合物基復合材料,該復合材料優(yōu)異的介電儲能特性使其可應用于高功率脈沖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原位自生Mg2Si增強Mg-Al基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屬于復合材料制備領域。該方法適用于成分為Mg-9Al-xSi(2<x<10,x為質量分數(shù))的鎂合金,其Mg2Si體積分數(shù)為8%-35%,制備方法具體為:先將純鎂、純鋁和純硅粉按成分配比放入石墨坩堝中,在氬氣保護下采用高頻感應加熱熔煉獲得母合金錠,再將母合金錠重熔至一定溫度保溫一段時間之后,在脈沖磁場作用下凝固而獲得原位自生Mg2Si增強Mg-Al基復合材料。與現(xiàn)有的普通鑄造原位自生Mg2Si增強Mg-Al基復合材料方法相比,本發(fā)明提供的制備方法可獲得顆粒狀初生Mg2Si增強相,尺寸更小且分布均勻,并且該制備方法具有工藝簡單、無污染、能耗和成本低等優(yōu)點,適用于具有高體積分數(shù)Mg2Si增強相的Mg-Al基復合材料。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雙頻復合材料測速換能器,包括:殼體,其中部向下貫通有出線通道,其頂部和側壁罩設有透聲層形成內部安裝空間;安裝空間下部對應設置有環(huán)形凹槽,環(huán)形凹槽中部向上凸起形成圓柱凸臺;低頻壓電復合材料層套接凸臺、并通過低頻背襯固定于凹槽內;高頻壓電復合材料層位于低頻壓電復合材料層中部的圓孔內,通過高頻背襯固定于凸臺上;其中,低頻壓電復合材料層和高頻壓電復合材料層的高溫導線匯聚經出線通道延伸出殼體。在殼體內集成高頻壓電復合材料層和低頻壓電復合材料層,將兩個不同諧振頻率的測速換能器一體化設計,提高了測速設備的集成度,提高測速設備的適應能力,性能滿足寬帶編碼測速設備的帶寬需求。
一種納米顆粒增強鋁基復合材料半固態(tài)模鍛成形本構模型的建立方法,先根據(jù)半固態(tài)復合材料在高固相率下模鍛成形數(shù)據(jù),得到應力σ與應變ε、應變速率溫度T、液相率fL、增強相納米顆粒的體積分數(shù)fp及粒徑dp之間的非線性關系。考慮納米顆粒會引起Orowan增強機制對復合材料屈服強度影響,得本構模型為: σ = exp ( a + bf p + cf p 2 + d / T ) · ϵ n · ϵ · m · ( 1 - β f L ) a 1 · d p a 2 · [ 1 - ( α ϵ · ) m f p ] a 3 · [ 1 + λ f p 1 3 d p - 1 ln ( kd p ) ] a 4 ]]>結合半固態(tài)模鍛成形數(shù)據(jù),通過線性回歸方法,計算本構模型各參數(shù)。本發(fā)明準確的再現(xiàn)半固態(tài)模鍛成形過程中應力應變變化規(guī)律,為復合材料半固態(tài)模鍛成形過程的數(shù)值模擬和熱力學參數(shù)制訂與控制提供依據(jù)。
一種用包覆氧化鎂碳納米管增強鎂基復合材料的方法,將1-5g化學包覆氧化鎂后的碳納米管與≥250?ml的丙酮溶液混合后超聲分散1-4h得到均勻分散的碳納米管丙酮混合液;將質量≥95g,粒度≤325目的AZ91鎂合金粉末加入到混合液中,超聲+機械攪拌1-4h后得混合漿液;對混合漿液進行濾、真空干燥后轉移至模具中,在室溫下進行冷壓,壓力為100-600MPa;將上述冷壓后的復合材料在氬氣保護下,燒結2-4h,燒結溫度為500~600℃;將燒結后的復合材料在350~400℃溫度下熱擠壓。本發(fā)明工藝成本低,安全可靠,操作簡單,包覆氧化鎂碳納米管在鎂合金中分布均勻且與基體界面結合強度高,其晶粒細化效果明顯,復合材料性能優(yōu)異,適于工業(yè)化制備高性能碳納米管增強鎂合金復合材料。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基于選區(qū)激光燒結的顆粒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的近凈成形制備方法,主要用于陶瓷顆粒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的制備。為克服現(xiàn)有鑄造法制備技術中增強相在基體的分散不均勻而導致性能低,以及該制備方法難以獲得高體積分數(shù)、大型復雜薄壁復合材料構件的不足。本發(fā)明采用選區(qū)激光燒結(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SLS)的方法制備增強相體積分數(shù)容易控制的任意復雜形狀預制件,通過真空變壓滲流方法制備顆粒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其中真空度、滲透壓力和滲透溫度等工藝參數(shù)能得到有效全程控制,制得的復合材料具有分散均勻、組織致密、增強體體積分數(shù)易控及可獲得大型薄壁復雜凈成形構件等優(yōu)點。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基于雙重固化修復劑的復合材料及其損傷自修復方法,它涉及復合材料損傷自修復領域。根據(jù)光能固化反應和化學能固化反應的特征,研制了一種具有快速修復、不受損傷裂紋深度影響的雙重固化修復劑。本發(fā)明將內置有雙重固化修復劑的陶瓷管網(wǎng)載體埋入復合材料中,同時將胺類固化劑均勻分布于復合材料基體中,當復合材料產生損傷裂紋時,位于裂紋擴展前沿的陶瓷管網(wǎng)載體破裂,雙重固化修復劑流出,對位于復合材料淺表層損傷裂紋,修復劑發(fā)生以光能固化反應為主的雙重固化過程,保證對淺表層損傷裂紋修復的實時性,對位于復合材料內部深層損傷裂紋,修復劑將發(fā)生以化學能固化反應為主的雙重固化過程,實現(xiàn)對深層損傷裂紋的修復。
一種用包覆氧化鎂石墨烯增強鎂基復合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0.1-5g包覆氧化鎂的石墨烯與≥250ml的乙醇溶液混合后超聲1-2h得包覆氧化鎂石墨烯乙醇混合液;將質量≥95g、粒度≤325目的AZ91鎂合金粉末加入到混合液中,超聲+機械攪拌1-3h得混合漿液;對混合漿液進行濾、真空干燥后移至模具中,室溫下冷壓,壓力為100-600MPa;將冷壓后的復合材料在氬氣保護下,燒結2-4h,燒結溫度為500~600℃;將燒結后的復合材料在350~400℃溫度下進行熱擠壓;最后將擠壓后的復合材料進行T6熱處理。本發(fā)明工藝成本低,安全可靠,操作簡單,包覆氧化鎂石墨烯在鎂合金中分布均勻且與基體界面結合強度高,其晶粒細化效果明顯,復合材料性能優(yōu)異,可工業(yè)化制備高性能石墨烯增強鎂合金復合材料。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阻燃性強的環(huán)氧預浸料復合材料,包括分割定位線、分割定位口和復合材料本體,所述復合材料本體的頂端和底端均設置有阻燃結構,所述復合材料本體的內部設置有延展結構,所述復合材料本體的一端固定有若干個分割定位線,所述復合材料本體一端的底部均固定安裝有刻度尺,所述刻度尺的內部均設置有分割定位口。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復合材料本體一端的底部設置刻度尺,通過刻度尺可直接看出復合材料的長度,然后由于在對復合材料進行使用時需要對復合材料進分割,通過刻度尺直接觀測所需要的長度,然后通過分割定位口進行切割,在切割時容易造成切割不整齊,順著分割定位線進行切割,可使分割的更加整齊。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電鑄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涉及電沉積和復合材料技術領域。該金屬基復合材料包括層疊設置的沉積金屬層和復合材料層,所述復合材料層采用碳纖維復合材料形成,所述沉積金屬層朝向所述復合材料層的表面設置有連接部,所述復合材料層朝向所述金屬層的表面對應所述連接部的位置具有連接槽,所述連接部位于所述連接槽內,使所述金屬層與所述復合材料層固定連接。該金屬基復合材料的層結構能夠牢固地貼附成一體,保證金屬基復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表面質量。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江西有色金屬材料制備及加工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fā)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yè)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